理想年代
字体:16+-

152邀请

落迦山别墅。

孙中山仰在沙发上静坐养神,这一天下来,还真累了,半晌才道:“我如果早一天来鄂州看看,当初就是再如何困难,也会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李想默然良久,见人端着茶水上来,亲自端过一杯,双手将这杯茶放在孙中山先生面前,方道:“先生当初如果没有退让,哪来今日的和平,可能还在内战不休。”

孙中山呵呵一笑,点着李想道:”你这个人呐……“下头的话却没说出来。

李想当初特意跑去南京活动,喊着“将革命进行到底”最响亮的就是属他第一。现在,在沪宁打着保安公司的名义招兵买马,在鄂州革兴军政,嘴上却高喊着“和平”,真是看不懂他!

说话间管家小妹进来,命人将一桌饭菜抬进书房,张罗着请孙中山等人坐了用餐。

饭桌上,李想大谈当前国内外形势:

“……清季,以英、法、德、俄、美、日六国为代表的列强在中国拥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势力,在相当程度上主宰着中国的命运。经过了辛亥革命前一段时期的“中立”观察后,随着中国内部局势趋于明朗,列强之间也在调整立场,为巩固既得侵略权益,并进而攫取新的侵略权益而纵横捭阖。

老英国府在侵略中国的列强中,居于主导地位。他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即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巨大的经济利益决定了英国的对华政策是尽可能避免使中国陷于动乱局面,而维持相对的稳定,这样才有助于巩固英国的既得利益。”

宋大小姐放下用不习惯的筷子,恍然道:“南北调停时,难怪英国那么卖力。”

“另一个在英国对华政策中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是欧洲局势。”李想夹了一口菜,边吃边说:“去年爆发了摩洛哥危机,引起意土战争,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也紧张起来,整个欧洲局势日渐紧张,两大对峙着的帝国zhu义集团间的战争迫在眉睫,此时英国无力过多顾及东方问题,维持中国的相对稳定局面也就是必须的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中国扶持能够控制局面的代理人,而袁世凯则适逢其选。英国把袁世凯视为能够稳定中国局势,进而维护大英帝国利益的唯一代表。英国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又使它的对华政策不能不影响到其它国家的态度。”

李想废话这么多,是想打消孙中山、胡汉民等人心中燃起的二次革命的念头。时候未到,只要袁世凯不称帝,气运就一直在袁世凯那里。现在,就老老实实的积蓄力量,表现要安分,等待袁世凯一天天的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就可以了。

只是看样子,李想白费口舌了。

吃过饭,便听院外一阵急促的刹车声,直到书房门口才停下,管家小妹隔窗一望,笑着回头对李想道:“是哼哈二将来了……”

言犹未毕,便听门外曾高朗声说道:“还是没有掐准时间,晚饭已经过了……”

李想一听这熟稔的声音,徐徐说道:“还没吃饭么?我让厨子给你们准备!”

“不用这么麻烦!”李西屏说着进来。

“我要一个牛肉饭。”曾高却不客气的说道。

两人进来之后略略端详了孙中山等人一眼,便行一个军礼。

曾高随意的坐在办公桌上,拿起桌上的一份资料问道:“大帅,这个看了没有?”

李想回答说道:“已经看完了。”

“不可能!”这一下李西屏忍不住爆发了:“就准备这份资料都花了四个多月,大帅怎么能三天就看完了,你根本就没有看。”

从去年接连不断的光复战争一开始,鄂军上层都认识到参谋组织的不健全,一直酝酿使军令机关独立,直到驱逐北洋军,再次入主武汉,正式独立出鄂州军部,新设了参谋部。作为军令机关的参谋部直属于鄂州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从而实现了统帅权的独立,成为与军政机关军部相对的二元组织。曾高被任命为参谋部长,李西屏被任命为军部部长。在李想从南洋归来后,他们才把刚刚整理好的参谋部改革的计划书呈给李想。

李想笑了:“你还挺聪明,我确实没看。”

连孙中山都觉得这个李大帅太不负责人了。

李西屏怒不可遏:“身为大帅,怎么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对部下的心血不屑一顾?”

“我又不是士官出身,反正看不懂,何苦要看它?”李想顶着一片异样的眼光,理直气壮的大笑道:“我是大帅,不需要看的,有你们看就行了。我就是给你们充裕的活动经费,给你们不受制肘的行事权,这样不好吗?”

孙中山摇摇头,带着他的随员离开了。

北京。铁狮子胡同大总统府。

袁克定说道:“父亲,直老和雪帅有秘电过来!”

黄兴因军饷无法解决,又受不住拥袁氏御用文人、报纸的流言舆论压力,通电要求销职。由于南京所属军队大多裁撤,袁世凯表面上装着挽留黄兴,暗中却着手准备结束留守府。袁世凯为此电告张謇,准备派陆军次长蒋作宾去南京与黄兴面商留守府结束事宜,要求张謇和江苏都督程德全会商接收留守府军队的办法。

袁世凯接过电报,看上面写着:“蒋次长到宁,实于各方面均有裨益,但虑蒋君一到,留守即将各事立即交出,失之太骤,非事势所宜。可否密谕蒋次长于抵宁之日宣布钧意,以此番来宁为抚慰赞助起见,并非交接,闻克强与蒋君至好,必乐引为己助,似此一面可以促事实进行,一面可以释军心猜虑。”

“程德全此招确实巧妙。”袁世凯心里不由一喜,抑着感情淡淡笑道,“就这样,以挽留黄兴为名,派蒋作宾前往南京。”

袁克定起身一躬应是。

“少川再次向我提出王芝祥任直隶都督之审,我仍一口应下了。”袁世凯意味深长地一笑。

其实在这之前,唐绍仪到南京组阁,参议院正式向唐提出由柏文蔚任山东都督,王芝祥任直隶都督。袁世凯答应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作为革命党人放弃陆军部总长的交换条件,但却坚决反对柏文蔚任山东都督,由此引起双方激烈的斗争。革命党人所领导的烟台军队万余人反对周自齐任山东都督,在烟台的山东省临时议会也通电反对周自齐任山东都督。袁世凯则通电声明:并未令柏文蔚代周自齐山东都督。唐绍仪颇接近同盟会的倾向,他向孙中山建议,用政治手法对付袁世凯。他同袁世凯不断发生争执。

蔡元培等人在袁世凯策动北京兵变期间,曾同袁世凯达成临时政府北迁时可派军队护送的协议。现在袁世凯又口头上接受王芝祥为直隶都督,同盟会就要求袁尽快发表委任王芝祥的命令,并由王芝祥率领军队3000人护送参议院和在南方的国务员北上就职。唐绍仪就这两件事向袁提出后,袁世凯立即复电唐绍仪,表示拒绝。

革命党人并没有因袁世凯的反对而放弃派兵护送参议员北上的决心,决定派由广西开到南京的3000军队,在王芝祥带领下北上。袁世凯见通过唐绍仪阻止南军北上,未能奏效,一面利用报纸大造阻止南军北上的舆论;一面唆使北洋军将领冯国璋等人、北京的社团和黎元洪致电唐绍仪,反对南军北上。最后,驻宁赣军因军饷不足,发生兵变,派军护送参议员北上的事,才不了了之。

袁世凯不等袁克定说话,紧盯着又道:“少川已经拍电邀王芝祥进京就职了。”

袁克定吃了一惊,仿佛看陌生人似地瞟了父亲一眼,说道:“父亲,你糊涂呀!这怎么能够答应呢?!”

袁世凯表面上对王赞誉不绝,但直隶是他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你知道什么?”袁世凯摇了摇头:“就是反对,也不能咱们父子来反对。”

“咱们不反对,谁还会反对?”袁克定不解的问道。

袁世凯笑道:“你把消息放出去,直隶有的是人来反对。”

袁克定默默注视着灯烛,瞳仁中闪着阴狠的光,良久才道:“明白了。”他话音虽不高,却带着铮铮金石之音,听得旁边站着的侍女竟打了个冷噤。

袁世凯皱眉思量着道:“少川最近跟革命党人走的太近……也不知道他和四国银行团的善后大借款谈判进行的那一步了?其实,消除俄、日两国对四国银行的不信任是第一件应办的事。”

清帝退位,列强即着手向袁世凯提供财政经费。当时俄、日两国处于和四国银行团对立的地位,但是列强在对华政策上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因此,英、美政府一开始就希望俄、日参加,英国政府并曾警告银行团,不要缔结没有俄、日两国参加的中国借款合同。

袁世凯也希望列强协调支持,来巩固其统治,并幻想借助列强合作来抵zhi俄、日对中国的领土野心。日本方面于年初即表示,鉴于贷款的政治性质,它的参加是必不可少的,并指定横滨正金银行为日本财团代表。俄国方面则一度表示犹豫,担心中国把借款用来对付俄国在蒙古的扩张,但为防止列强之间的竞争,损害列强在华之政治地位,以及希望从中牵制和监督借款的实施,也打算加入银行团,因此,它指示道胜银行避免与四国银行团竞争,不要正式参加与银行团竞争的对华贷款,但为了向四国银行团施加压力,以便将来与四国银行团达成有利的协议,因而让与俄亚银行组成辛迪加的华比银行作为私家银行出面,谈判对华贷款。

袁克定回道:“他一面与华比银行经理德福斯谈判一千万英镑借款,一面又通过美国财团代表司戴德与四国银行团秘密商谈,以前清币制借款为基础,续付款项。他考虑到一千万英镑不能满足中国方面的财政善后的需要,于是遂有成立善后大借款的拟议。当前急需七百万两银子,主要是供给南京政府遣散军队及偿还债务之用。以英国为主的四国银行团为了支持北京zheng府稳定局势,同意在阳历3月份内向南京政府方面提供七百万两作为军事善后之用。”

袁世凯对唐绍仪办事能力还是很满意的,说道:“着即电请南京政府财政总长陈jin涛向上海汇丰、汇理、花旗、德华四行提款。也不能逼迫南京太甚了。还有,不要忘记通知日、俄。”

袁克定点点头,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听说孙中山到了武汉,如果南京和武汉合流以对抗北京?”

“绝对不允许!”袁世凯几乎是咬着牙说道:“我已遣唐在礼、范源濂、张大昕和王揖唐持亲笔函急至武汉,恭邀孙中山来北京访问。”

袁克定愕然看了父亲一眼:孙中山是大炮又不是傻子,他会单刀赴会,赴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