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字体:16+-

230战西南(下)

230战西南(下)

镇雄关是黔东的门户,也是鄂军西进贵阳的必经要道,因此,敌人设重兵把守,企图利用险要,阻挡我军西进。

镇雄关要隘的西侧,有一处更加险要的地势,名叫鹅翅膀。鹅翅膀由两个800米左右的高山组成,山势陡险,难以攀登,两山犹如天鹅飞起时展开的双翅,紧紧护卫着镇雄关隘口,故得名鹅翅膀。在鹅翅膀的前面,有一条岸陡谷深南北横向的相见河,又象护城河一样拱卫着鹅翅膀要地。湘黔官路东西走向穿过镇雄关。穿过镇雄关的官路在不到2000米长的路段之内,有16个急转弯,三次通过险桥过河。地势之险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敌人的第一道防线被鄂军粉碎以后,敌人立即加强了镇雄关的防守。敌四十九军、二四九师七四五团,在鹅翅膀、刘家庄、黄土坡等地均构筑阵地,进行坚守。敌人在鹅翅膀阵地派了一个加强营。敌人的企图是:首先利用天险隘路,重兵把守,阻鄂军西进,并掩护敌之主力向后撤退;如果关口坚守不住,即炸毁相见河上的险桥,迟滞鄂军西进。因此能否迅速夺取鹅翅膀阵地和保住隘口通路,已成为十六师及五兵团主力部队能否适时西进贵阳,以至完成关门打狗战略性任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杨帆和参谋们考虑:若从正面强攻,不但会增加伤亡,而且容易导致敌人在难以防守时炸毁隘口,这样就会使鄂军的车、炮和辎重分队难以通过。

因此,指示四十六团:“一定要采取奇袭的手段,迅速拿下鹅翅膀要地,保证我军大部队顺利西进。”

攻取鹅翅膀要地的任务,由四十六团一三八营来完成。一三八营根据上级首长的指示,先是以三营从公路南面,绕经鹅翅膀南侧,插入到敌守鹅翅膀加强营的营部驻地刘家庄,从鹅翅膀要地后面进行偷袭。但在途中被深谷陡壁所阻,无法前进,只好返回。

南面偷袭不成,一三八营决定在鹅翅膀阵地北侧寻找突破口。令五连从公路北侧向鹅翅膀右面山头的侧后穿插。如果穿插成功,到时和正面向敌人进攻的部队,一同向敌人发起攻击。

当夜,五连在连长伍佰带领下,照当地一位老乡指示的道路,冒雨前进,先从镇雄关村子西北侧向北,沿着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行军,抵进到鹅翅膀东北约四里处的唯一山寨――梅子山。而后折向西行,翻过一座高山后,再沿险峻的陡坡,下滑进相见河谷。涉过冰冷的相见河,秘密地绕到控制鹅翅膀隘口的敌人一个连的侧后,突然发起猛烈攻击,因敌人做梦也没想到鄂军会从这个地方攻击,所以猝不及防,一下子被赶出了阵地,五连一举攻占了隘口及其附近的制高点。

鄂军正面部队见五连偷袭成功,也立即从正面发起攻击。此时,双方交战的枪声,手榴弹、炮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声震山谷。正面阵地上的敌人,前后受攻,误以为鄂军主力部队已到其侧后,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全线崩溃。

鄂军一鼓作气,攻下了鹅翅膀隘口阵地。

敌鹅翅膀关隘被鄂军攻占,使整个黔东的敌人防线溃散,鄂军向贵阳进军的大门被彻底打开。

在鹅翅膀西面黄土坡地区之敌团主力,听说鹅翅膀被鄂军攻占,即慌忙扔下大批弹药、给养向西逃窜。同时,施秉、黄平、旧州等处守敌,也闻风向贵阳方向撤退。敌人只顾逃命,也顾不上破坏相见河的险桥。

敌人关隘已破,十六师即令四十六团,对逃敌进行穷追猛打,迅速攻占了台江、凯里等地。并与四十八团的先头部队汇合。

……

一路追击,鄂军就差不多吃掉黄鹄举第一混成旅的四个团。黄鹄举指挥第二十团主力以及直属部队残部,退至川东的黔江、彭水一带。

彭水县位于乌江的东岸,四面皆山,是川东货物的集散地,曾经很繁华。因而,轮渡和木船以前很多。但是,当黄鹄举抵达彭水时,才发现江面已经没有了一条船。

这倒不是鄂军把船弄走了,而是他自己的后勤机构,将几十条民船征用,载着行李、物资开往下游去了。

黄鹄举把指挥所设在彭水县东面的一个古庙里,每天看着乱哄哄的部队渡河,心里懊丧透了。

黄鹄举为了弄到船,耽误不少的时间。但溃退下来的部队又不断涌至,整个彭水县城全是溃兵,老百姓已经逃避一空。

黄鹄举渡过乌江之后,坐在岸边,象看热闹似的看着部队继续渡江。

黄鹄举似有感而发,自言自语的说道:“我看袁大总统的北洋也顶不住这些翻过身的泥腿子,鄂军虽然年轻,但是个个打起仗来真是不要命,袁大总统要完蛋了,北洋要完蛋了……这是民心,也是天命;这是潮流,也是气数。”

……

北洋军高级将领立即在袁世凯的大总统府召开作战会议。会议还未开场,报丧的电报便已到达。袁克定看完机要秘书送来的电报后,哭丧着脸向袁世凯报告:“父亲,刚刚收到的电报,黔东门户失陷,贵州各军溃不成军。”

脸色铁青的袁世凯脱口骂道:“前方将领无能,畏敌如虎,北洋的事业就败在这群饭桶手里!”

段祺瑞小心的说道:“毕竟不是我北洋嫡系,扛不住鄂军攻势也是正常……”

接着,众将领对西南防守问题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鄂军从湘。鄂边境突破,意在直取成、渝,截断川军入滇之路,合围成都平原的川军部队。

为此,袁世凯作出决定:急调川军四个师由秦岭、大巴山一线南撤入川,并命黄鹄举部分别由达县、黔江地区西撤,在川南及其以东地区布防,迟滞鄂军前进,掩护川军四个师的撤退;同时,令钟体道的第二混成旅由万县西撤,拱卫重庆。

为给前线的将领们打气,袁世凯只能忍痛打开荷包,又给安插在贵州的亲信贵州巡阅史龙建章汇去30万大洋,先安抚住贵州的刘现世,再前往川东,慰问黄鹄举等人。

……

刘现世钱是收下钱了,但还是没有去顶鄂军锋芒,在贵州城头挂起了白旗。

龙建章连夜携带“圣谕”和大洋,跑往江口,慰问黄鹄举去了。

龙建章风尘仆仆地赶到江口。在江口镇黄鹄举司令部门口,一群川军第一混成旅军队的高级将领正恭候他的到来。

寒暄毕,陆建章先是拿出带来的10万块大洋,然后将袁世凯的秘电一封一封地递到了各位将领的手中。

黄鹄举打开信封,抽出信笺,发现他的信内容最多,在信中,袁世凯首先说明了必须“保卫西南阵地,与鄂军血战到底”!其次,信中特别强调了所谓“他在河南和江西剿匪取得的好成绩”他很快就会对李疯子鄂区“给予歼灭行的战争”,因此,并训诫黄鹄举,只要抱定“有匪无我,有我无匪的决心,西南就一定能守住,鄂军就一定能打败”!

“建章兄,大总统的指示,鄙人已领会。川东战事,我尽力支撑。最后只有一句话,尽人事以听天命而已!”经过反复思虑,黄鹄举决定采取保存力量、相机而动的方针。

军心早散,这里战局已经不是袁世凯砸钱就能够挽救得了的问题了。陆建章前脚刚走,杨帆几路大军就以不可阻挡之势,向黄鹄举残部急追而来。黄鹄举稍加抵抗,就率残部赶紧向西逃跑。

黄鹄举率残部连滚带爬逃到了白马场地区。早饭还没有来得及吃,正准备停下来喘口气,弄点饭吃,但立即接到报告,说后面追的鄂军相距只有六七里地了。黄鹄举一听,哪还敢吃饭,命令部队立即开拔。

这一口气,跑了十多个小时,天黑时到达南川。趁天黑,黄鹄举让残部停下来喘口气。

黄鹄举清查了一下剩余的人数,老弱病残加在一起,还有千八百的。趁部队休息,黄鹄举立即把带在身边的几员文武大将召集一起,研究下一步的路。

会议开始后,黄鹄举首先就局势和出路问题作了分析,他说:“目前我们可以说是山穷水尽。前面,有几万鄂军步步紧逼,乌江尚不能阻挡其西进;后面,则是重庆。我们的出路何在呢?”

话至此,黄鹄举不往下说了,他要看看其他人的态度。

这时,有人开口道:“仗打成这个样子,我们有何颜面到重庆呢?再说,我们也犯不着到重庆。事情很明显,西南快保不住了,鄂军是志在必得,大总统也毫无办法。等鄂军把重庆团团围住,我们还得自己寻出路!”

“大难当头,出路何在呢?难道我们要向鄂军接洽投诚吗?”

有人不置可否地问道。

提到“投诚”,有人就说:“投城鄂军也不错,听说他们有不杀俘虏,不虐待俘虏的政策。”

黄鹄举极力反对:“我们不能上鄂军的当,现在说不杀头,那谁知道以后杀不杀。就是不杀头,不虐待,但让你去做苦力,那日子也不好过。听说连张锡元在辛亥年当了鄂军的俘虏,被送到铁路工地做苦力,而江西战场被俘的张敬尧更是被群众公审宣判死刑,头砍下来装猪笼丢在赣江,下场可凄惨了?更何况我们。”

黄鹄举杀害过许多革命党人,他心里是怕这笔旧帐算不清,步了张敬尧的后尘,所以他极力反对投诚。

这些败军之将,坐在一起,议论了半天,也找不出上好之策。

最后还是继续逃跑的意见占了上风:“走,不管一切地走,实在走不了再说。只要能脱离鄂军的追赶不被歼灭,一切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