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
字体:16+-

第六十一章 张安进村

但是,一个村子里二百来号人,总有那记吃不记打,甚至是心肠恶毒之辈,吴家就是头一号。

上次他们换了饺子馅,足足吃了三日大肉丸的饺子后,这嘴巴就被养刁了,再吃什么都觉得无味,每次包谷粥和饼子、咸菜端上桌儿,一家父子四人就哀声叹气,惹得吴三嫂骂也不是气也不是。

因为那事,她已经多日没敢出门了,小姑子翠兰见了她都绕道走,婆家妯娌也冷嘲热讽的,她背地里哭了不知多少次,后悔当日一时心软做下错事,被村里人指了脊梁骨说道。

可惜,吴老三父子几人不但不反省,反倒把错怪在了赵家夫妻身上,前日张嫂子送来的豆腐,他们吃完一抹嘴巴,扭过脸就骂起人家吝啬,每日卖上几百块,只分了他家四块。他们也不想想,如果不是人家大量,满村家家都送,只落下他们一家,他们这丑可要丢大了,足够村里的长舌妇们闲扯半年了。

吴三嫂气得胸口疼,索性也不管了,闷头洗洗涮涮,想着如何好好过年。

吴家父子整日无事,就各自找了消遣,老大柱子这几日与别村几个同样游手好闲的后生勾搭上了,不知做了何事,每晚都嘴巴油汪汪的回来,跑不了在哪里偷了谁家鸡鸭之事。

小二小三儿见天儿的跑去奶奶家,指望蹭些好吃喝,只有吴老三东家出来,进西家,不时抱怨两句村里没人掷骰子,惹得众人厌烦。

他就双手抄着袖子,在村口溜达,有心去别村玩上两把,又苦于兜里半文钱都没有,正懊恼着,就见村外的土路上行来一辆青布小马车。

他好奇这是谁家的贵客,站在路旁看新奇,却不防那窗帘被冷风掀了起来,露出一张尖嘴猴腮的面孔来,他眼睛就是一亮,屁颠的跑上前去,一边跟着马车小跑儿,一边喊道,“张管事,我是吴老三啊,您老人家怎么有空来村里了。”

张安在车里听得他说话的声音熟悉,吩咐陈老实停车,然后挑帘细看,认出是吴老三来。

说起两人结识也不是因为什么好事,去年秋上,村里人都忙着收庄稼,吴家收成不好,自然没有什么忙头儿,老大柱子就犯了顺手牵羊的毛病,把隔壁地里陈家的割好的稻子趁夜抱了几捆回家,陈家顺了痕迹找来,两家差点动了手。

正好这张安来收租子,陈家被偷自然交不齐,于是张安大怒,要把大柱送官,吴老三求了爹娘拿了一两银贿赂张安,才免去大柱的刑狱之灾,又交还了稻子才算把事情揭过去,两人因此也算混了个脸儿熟。

张安本来正思虑着如何探探赵家的底细,正巧遇见这吴老三,心里暗喜,瞌睡时候送枕头,巧了,。整日游手好闲,不比那些忙碌农活的村民要日日长在地里,自然听得的消息也能灵通一些。

于是他开了车门,让吴老三上车,一路往吴家去了。

话说当日张老爷接了妻子和舅兄回城,好吃好招待,听得舅兄不过是出门巡查铺子巧遇妻子,顺便送她回来,这才放了心,要知道,当然他上门求娶之时,只有舅兄不同意,这人又是个严厉有能耐的,他从心里往外的打怵,好吃好喝伺候着,等送走了舅兄,已经是六七日后了,清点一下妻子带回来的绸缎不过一百匹,他的脸色就沉了下来,自觉没有占到便宜,狠狠责骂了温婉软弱的妻子,去小妾房里喝酒散心,就突然想起码头上的那间铺子来。

如果把那铺子买下来,每月也有百十两银,岂不是堪比城里的一家布庄了。

于是他就找了张安,要他到云家村来探探赵家底细再动手,毕竟那赵家夫主是个先生,难保有些外人不知道的势力靠山。

张安在张老爷手下做贴身管事,没少出力,却吃不好喝不好,没有半点儿好处,早就厌烦了,接了这个差事,差点乐得跳起来,想着真买下了码头铺子,他到时候求了老爷做个掌柜,岂不是比做管事要强上多少倍,于是拍着胸脯担保,一定会办妥此事。

两人一车到了吴家,吴老三喊着媳妇儿把家里最好的一小撮茶叶冲了,端上来给张安喝,然后才问道,“张管事平日得张老爷器重,半时都离不得,今日怎么有空儿到村里来走走。可是村外那些水田又要往外佃了?”

张安心里冷笑,吴家这一家父子的品性,他也不是没听过,难道知道水田往外佃,他还要佃几亩种不成,最后恐怕荒草长得比稻子都多。

他心里这般想着,脸上可没露出来,端着架子喝了口茶,才摇头说道,“我们老爷说了,家里人手足够,明年就不往外佃水田了,都留着自家种。”

吴老三有些失望,他还指望着和这张管事有些交情,佃回几亩便宜水田,再转租给村里人,赚个几斗差价粮呢。

张管事瞧出他脸色不好,又说道,“不过,我今日来倒是有件事,如若你能多少帮上一些忙,定然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吴老三听得有好处,一双小眼睛立刻就亮得慎人,连声问道,“管事有事尽管吩咐,只要我吴老三能做到的,一定尽心尽力。”

张管事点头,“你们村里可是有户姓赵的人家,夫主在村里是蒙学的先生,他家娘子在码头开了间铺子?”

吴老三一愣,没想到他所问之事是关于赵家,一时摸不清他是何来意,于是敷衍道,“是有这么一户人家。”

“我们老爷看上了他家码头的铺子,想要买下来,但是却不知这里面是否有些阻碍?”

吴老三心里一动,想起张大户平日的行事,猜到这事对于赵家定然不是好事,他原本就恨赵家,能为他们一家找些麻烦,哪怕只是添添堵,他也是极愿意的。

于是连忙应道,“张老爷看中码头铺子了,那尽管去买就是。那赵家先生不知是哪里人,原本病的要死,被村里人捡回来救活的,谁知他不过教了两月书,就又病倒了。村里族老们不想多花束脩请别的先生,正巧碰到一个女子被扔在乱坟岗子,就也捡了回来,做主给他们成亲冲喜,结果两人命大,居然都活了过来。”

“还有这事,可是真够离奇的。”张安听得也睁大了眼睛,救人的事他听过,这般冲喜,互相都活命的,却还是第一次。

吴老三一拍大腿,“可不是离奇吗?那赵娘子不知在哪里变出一笔银钱,在码头开了铺子,惹得村里族老们发怒,嫌她带累坏了赵先生的清誉。”

“这么说,我们老爷要买这铺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嗯,话也不能这么说,那赵先生对那赵娘子可是言听计从,族老们上门责备,他都不肯让赵娘子关铺子。”吴老三后悔把事情说的好似太过容易,生怕少了他的好处,于是又往回圆话儿,“这赵娘子手里还有一个秘方,能用牛豆做吃食,做出的吃食又白又嫩,味道也好,这些日子可没少赚银钱,族老要她把方子献出来给村里,她也不肯,所以要买这铺子,她可未必愿意。”

张安想起在那日在铺子里曾吃过的那种如同鸡蛋羹一般的吃食,恐怕就是吴老三口中所说那牛豆所做,心里更是喜上了三分,如果能连这秘方一起买回去,老爷必定大喜,自己这掌柜的差事就算板上钉钉了。

“这般说来,定然要出个高价,赵娘子才肯卖铺子了?”

吴老三往张安跟前凑了凑,奸笑道,“管事有所不知,我与那赵家有些交情,如若我去说合,想来能替张老爷省下些银子。”

“哦,你与赵家有交情?”张安明显有些不信,这吴老三是什么人品他可清楚,那日在码头看着赵娘子的模样,也不是个容易蒙骗的,她怎会与这样的懒汉有交情?

吴老三见他不信,连忙赌咒发誓,说道,“当然有交情,前些日子,赵家还给我们家送了五百只饺子呢,我们家足吃了三日,那馅儿是酸菜猪肉的,别提多鲜了。”

张安听得他提起饺子,就信了一半,毕竟那饺子他也是知道价格的,十六只六十文,吴家绝对吃不起,如果不是赵家真送了来,吴老三也不可能说的这般清楚。当然,他是不知道吴老三的那些缺德手段的。

“好,那你就去说说吧,我等着你的消息。”

吴老三嘿嘿笑了两声却不动步,双手搓了搓,居然说起置办年货等杂事,张安是多精明的人,立刻明白他的暗示,忍不住瞪眼恼怒道,“你尽管去说,我们张府万贯家财,还能少了你那点儿好处不成?”

吴老三得了准信儿,这才赔笑又奉承两句,就出了家门。

他一路往赵家走着,心里也有些打鼓,毕竟当日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不过转念想想,赵家吃了亏,不但没找他理论,反倒又送了豆腐来,显然是怕了他们一家,上午赵先生去学堂,应该是不在家,他去吓唬那赵娘子两句,妇人胆子小,这事兴许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