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

幽州城外的炮響一直都沒消停過,全城都處在顫栗之中。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偌大的城池仿佛變成了死城!唯有軍隊時不時急匆匆地成群在調動。

城頭上烏煙瘴氣,煙霧彌漫,牆垛坍塌了不少一片狼藉。空中,一隻鴿子驚慌地向城中俯衝下去。

“咕咕咕!”一個披發的契丹人把手伸進鴿子籠裏,將剛飛進來的灰色鴿子抓出來,見腿上係著東西,急忙小心地解了下來,回頭道,“喂吃食,我要去稟報消息。”

蕭思溫正站在一座亭台上,觀望著遠處的半空滾落到城牆上的石塊。左右站著蕭阿不底、範忠義等文武,下麵一群步騎護衛著亭台。

一個布衣契丹人騎馬過來,在下麵嘰裏咕嚕說了幾句話,便有武將帶他走上狹窄的木樓梯上台子。

蕭思溫接過東西一看,說道:“周軍兩營騎兵都南下了,幽州外圍的步兵也大量撤離南下。”

“看來耶律休哥在南邊搞出了動靜,咱們的威脅也一下子小了不少。”範忠義道。

蕭思溫點頭不語。

信鴿傳遞消息的原理是它們會飛回家,蕭思溫早有準備,為了被圍城時傳遞消息,主要在兩處喂養信鴿,幽州城和檀州。幽州城的重要自不必說,檀州也是要害之地,因為控扼北口。

而今幽州城被圍,外麵的遼軍斥候還是可以通過信鴿傳遞消息回來。蕭思溫也可以把消息傳到檀州……但不能把消息從空中直接傳給耶律休哥。(畢竟信鴿不是飛機。)

蕭思溫沉吟片刻道:“用檀州的鴿子送信過去,寫‘報知休哥,周師主力南進’。”

“遵命。”剛上樓的人鞠躬道。

範忠義道:“周軍從幽州調走了大量步騎,東邊圍城的地方開著大豁口,咱們的馬兵可從幽州出去策應耶律休哥。”

阿不底冷冷道:“幽州兵本就不多,耶律休哥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頭,自稱大遼第一虎將,他多厲害!還用咱們策應?”

“要以大局為重。”蕭思溫看了阿不底一眼。

周軍兩大騎兵營調走後,幽州軍從東麵出城確實威脅不大了;但是耶律休哥今天淩晨突然出動,時間太急迫,蕭思溫到現在還沒搞清楚遼軍和周軍的具體狀況。貿然出城,也不知如何去策應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年輕出名,為人狂妄,但用兵確有真本事。本王還是很相信他,周軍不容易對付得了。”蕭思溫呼出一口氣,“不過既然有機會,可下令騎兵從東門出,襲擾周軍圍城人馬。”

阿不底讚成道:“咱們最要緊的還是守住幽州城。”

蕭思溫不置可否。

……

郭紹聽說耶律休哥南下後,昨日回到了宣仁城,已經不在幽州。

此地位於漕渠北麵、幽州南麵,正是中間。但此時卻十分安靜,幽州的炮聲聽不到,漕渠附近的馬蹄聲、廝殺聲也聽不見。

寧靜之中,郭紹看著半空,卻能想象到四麵都在廝殺流血。

簽押房裏,一排二十幾副圖紙!有一些地圖很詳細,上麵的一個小山坡、一片樹林、一個村莊都有標注。另外還有兩套情報體係的上下結構圖,軍令傳遞的組織圖。

房間不大,或站或坐了數十人。有的人在“沙沙”地書寫著,有的人沉默地麵向郭紹那邊。

外麵的院子裏,兩三百人傳令兵和前營軍府的官吏列隊站在那裏,皇帝就在裏麵,他們都很安靜;大夥兒時刻準備著,一旦有軍令,那間小小簽押房裏的命令就能以最嚴密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傳遞到前方……能具體到一個百人都!

沉寂之中,氣氛卻莫名十分緊張。

就在這時,一個官員彎著腰走進簽押房,向上位鞠躬後,先走到魏仁浦旁邊小聲耳語了幾句。

魏仁浦當即起身拜道:“陛下,耶律休哥全部人馬仍在漕渠北段!”

“甚好。”郭紹沉聲道。

魏仁浦道:“耶律休哥一定認為大周騎兵在媯州那邊、南部兩處都是騎馬步兵,這下他真到頭還蒙在鼓裏,作了猴兒。隻要瞞過他一天時間,便夠他喝上一壺!”

屋子裏的氣氛頓時有點熱絡起來,眾人紛紛道:“陛下料敵如神,恭賀陛下!”

郭紹卻不動聲色道:“現在彈冠相慶還早了點。耶律休哥有三萬騎兵,遼軍騎兵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李處耘部五萬餘騎兵與他擺開決戰,也不是十成把握能大獲全勝!先等等罷。”

他明亮的目光透著緊張關注,但臉上無喜無怒,隻在原地慢慢踱著步子,若有所思。

事到如今,郭紹什麽也不用幹了,隻用等待。不過這種等待確實難熬了點。

他想回去靜一靜,但又舍不得離開,因為想最快地在前院聽到結果。

良久後,郭紹又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自我排解道:最壞的結果莫過於放過了耶律休哥而已!

本來今天的大戰就不在方略之內,隻是耶律休哥打得十分張狂奔放、兵行險招,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戰機……

原來的方略是,遼軍主力沒南下,就一直攻幽州施加壓力;等遼軍主力第二次南下,退至兩道防線繼續耗。

耗到遼軍耗不起為止!

耶律休哥那點人想切斷周軍的糧道補給線是不可能的,最多造成一些損失。郭紹這回下了血本,前線各城都囤積了大量糧草,就算後方兩三個月不運糧,光靠宣仁城到幽州的短距離補給線就能保障前線攻城!

耶律休哥唯一能實質緩解蕭思溫壓力的做法是,襲擾攻城大軍。可那也太不容易,周軍騎兵足夠保護周圍;就算偶爾被耶律休哥偷襲得逞,也無法對大軍造成實質打擊。

郭紹心道:此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罷了!

郭紹忽然露出了笑容,回顧左右道:“現在咱們幹的事,將來能傳千年!朕能與諸位一起辦完這件大事,畢生難忘。”

眾人紛紛道:“臣等深知重大……”“能在陛下麾下,同仇敵愾為國雪恥,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