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八十章:梨園歡宴醉名花(四)

王霨回首望去,隻見一名須發斑白、臉色陰沉的老者在李仁之的攙扶下,緩步進入偏殿。

老者麵色蠟黃,呼吸有些沉重,明顯帶著病容。他的眼睛已然有點渾濁,在王霨看來,宛如兩顆正在喪失光彩的玻璃球。

可一旦被老者的雙目盯上,王霨頓覺有千鈞重壓鋪天蓋地而來。出了一身冷汗後,王霨意識到,老者病怏怏的身上,卻散發著令任何人都無法小覷的淩人氣勢。

“李林甫!”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大唐權相,王霨心海蕩漾,如同被九個太陽煮沸的江河。

在穿越前,王霨就通過“口蜜腹劍”、“仗馬寒蟬”等成語,對李林甫的狡詐心機和滔天氣焰有所認知。如今麵對李林甫本人,王霨深感“古之人不餘欺也!”

“虎死餘威在,何況老虎還沒有死!”王霨暗自感慨道。

截止此時此刻,王霨已先後接觸了高力士、李亨和李林甫三位大唐中樞巨擘。高力士如同一團柔和溫暖的棉花,平時總是笑眯眯的,卻會在關鍵時刻,露出棉絮遮掩下的崢嶸;李亨像一片陰沉昏暗的霧霾,令人不辨東西,他所有的欲望和情緒,也都隱藏在霧霾中,模模糊糊、難以捉摸;李林甫卻如一陣驚天動地的颶風,呼嘯而來,帶著股將一切障礙統統打碎的氣勢和威壓。

“楊國忠會是什麽呢?還有遠在幽州的安祿山。”王霨一邊饒有興趣地琢磨著左右大唐朝堂的幾位重臣,一邊施禮道:“在下拜見相國!小子長居邊遠庭州,沒見識過長安繁華,與仁之郎君相比判若雲泥。”

李仁之冷哼了一聲,似乎是說:“算你識相!”

李林甫並未理睬王霨貌似謙恭的辯解,他甩開李仁之的攙扶,傲然向李亨施禮:“拜見太子殿下!方才某在殿外聽裏麵說得熱鬧,就未讓小黃門報唱,還請殿下體諒。”

“聽聞入冬以來,相國身子屢屢不適,某早欲探望,卻為瑣事纏身,難以成行。今見相國氣色如常,可喜可賀!”李亨一臉真誠地祝賀道。

“多謝殿下掛念!多少年的老毛病了,多修養幾日即可痊愈。”李林甫滿臉似乎都是真情實意。

“古往今來,演技最高的人,始終都不是舞台上的戲子!”王霨見一對生死仇敵如多年老友般假惺惺地寒暄,歎為觀止。

“霨郎君的詩文某大略翻了翻,詩自然是好的,不過某更喜的卻是幾篇治邊的策論,針砭時弊,令人拍案讚歎。隻是霨郎君看出了病理,卻未開出藥方,難免有些美中不足。”與李亨假情假意見過後,李林甫又將話題轉了回來。

“相國看過小子的詩文?”王霨一瞬間有點愕然。

王霨去李府投獻文書,一是礙於禮節,不去不行;二是他也想趁機近距離觀察一下,李府門前車水馬龍的盛景。但他從來沒有想過,李林甫會真的翻閱《枕戈集》。

在《枕戈集》中,王霨根據前世的認知,隱晦地對天寶年間兵為將有的募兵製、內輕外重的軍力部署和越演愈烈的土地兼並表示了擔憂。不過,他深知上述積弊事關重大,因而並未敢輕易將後世的解決之道寫出。

令王霨意外的是,李林甫不僅讀過《枕戈集》,而且還認真琢磨了策論中隱藏的擔心。至於詩,據王霨所知,李林甫從來就不是擅長舞文弄墨之人,否則也不會鬧出“弄獐之喜”的大笑話。

“王霨,家祖堂堂大唐右相,豈會誆你不成?”李仁之對王霨的驚愕十分不滿,忍不住出言嗬斥。

“在下失態了,聽聞李相翻讀了小子的輕薄言論,受寵若驚,一時有些惶恐,還請相國寬恕!”李仁之的趾高氣昂雖然煩人,但王霨明白自己失禮在先,並未反駁:“在下在庭州時,久觀邊鎮戰事,略有所得,故而寫在紙上。然評頭論足容易,治理天下之道卻深奧艱辛,實非小子可知也!”

“治國之艱,確非袖手旁觀者可知也!”李林甫輕輕點了點頭,對王霨的回答表示讚同:“霨郎君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識,難怪太子殿下之前屢屢誇你為神童。”

李仁之不料祖父會誇獎王霨,心中十分不爽;李亨見李林甫和王霨甚是相得,麵色有些不豫;王霨品味著李林甫的話,若有所思……

“張尚書、張駙馬都尉到!”

“陳相國到!”

“王禦史大夫到!”

小黃門接二連三地報唱,張均、張垍兄弟和陳.希烈、王鉷先後抵達偏殿。張垍的夫人寧親公主也一同抵達,但被小黃門領到另一側的偏殿裏。大唐風俗雖然開放,但在正式場合,男女賓客還是會分開的。

張氏兄弟和陳.希烈進入偏殿中時,均是一團和氣,無論見誰,都客客氣氣地寒暄。張氏兄弟還特意與王霨多聊了數句,陳.希烈則再次提及秘書省,勸王霨早下決心。

而王鉷進來後,卻根本不與眾人相見,而是用惡狠狠的目光在偏殿中上下搜尋。他在李仁之的暗示下發現王霨後,立即大踏步走了過來。

“拜見王禦史大夫。”一臉凶相的王鉷並未嚇倒王霨。

“你就是王霨?好大的膽子!憑什麽打我的兒子?”王鉷疾言厲色、高聲怒斥。

李倓見王鉷不顧臉麵,上來就和王霨撕扯,本欲出言阻止,卻被李俶一把拉住了。李倓疑惑地看了眼兄長,才發現李亨坐在椅子上紋絲不動。

李林甫繼續抿口喝茶,對王鉷的怒吼置若罔聞。李仁之則一臉幸災樂禍。

“王禦史大夫,某其實一直想問問你,令郎為何能憑衛尉少卿之職,指揮京兆府和長安縣的衙役?還有,在下被西市混混打碎了幾十箱名貴玻璃器皿,不知京兆府追查得如何了?”王霨根本不懼王鉷的叱責和恫嚇。

“你!”王鉷不料王霨毫不屈服,怒火更熾。他想起兒子臉上的傷痕,忍不住揚起胳膊,擺出掌扇王霨的架勢。

“王禦史大夫,你是要在聖人的宮禁之中動手嗎?”王霨肌肉緊繃的同時,高聲喝問。

其實王霨隻掃了一眼,就能看出王鉷並非擅於舞刀弄槍之人。不過,他雖有信心躲開王鉷的巴掌,卻依然首先選擇大聲呼喊。因為他確信,王鉷看似凶狠的舉動,恰恰是色厲內荏的表現。

“哎呀呀!王禦史大夫好大的官威啊!”殿門打開,一位得意洋洋、舉止輕佻的中年人大搖大擺踏了進來。在他身後,緊緊跟著三名年紀相仿之人。

“楊國忠!”不等小黃門報唱,王霨就從來人的神態中猜出了他的身份。

“某記得霨郎君可是太原王氏的長房嫡係,王禦史大夫難道要以庶犯嫡嗎?”跟在楊國忠後麵的河東節度副使吉溫抓住王鉷的痛腳,語出如刀地諷刺道。

“你個叛……”王鉷勃然大怒,轉身欲要和吉溫計較。

“七郎,不得胡鬧。”李林甫輕輕咳嗽了一聲,王鉷如乖順的狸貓,不得不訕訕放下了手臂。

“吉九郎,某早知你非池中之物。今日見九郎已非吳下阿蒙,實在令人欣慰。聽聞安祿山對你甚是器重,將河東軍政均委托與你。某隻是有些納悶,你的心究竟是在長安還是河東呢?”李林甫坐在椅子上,淡淡諷刺道。

“李相,許久不見,你的身子骨和眼神可大不如前了!”吉溫大喇喇駁斥道:“無論身在何處,某之心都是與聖人和楊節度使在一起的,還請李相不必操心。”

“太子殿下和李相來得都夠早的啊!某生性憊懶,來晚了點,還請諸君包涵。不過,據聞貴妃娘子剛剛梳妝完畢,所以在下來得應當是堪堪正好。”楊國忠見吉溫赤裸裸表忠心,心情甚佳。他開口閉口不離貴妃,生怕天下人不知他是楊玉環的族兄。

其實論及血緣親疏,站在楊國忠後麵的楊銛、楊錡兄弟與貴妃的關係更近。無奈兩人不若楊國忠擅於討聖人歡心,雖有傾城富貴,卻無滔天權勢。

楊國忠的嘴臉,讓王霨憶起了明代神童解縉的一副對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而吉溫,則讓王霨明白人究竟可以恬不知恥到什麽地步。

王霨本以為楊國忠不會在意自己,誰知他隨意向李亨、李林甫拱了拱手後,竟然走到王霨身邊,悄聲問道:“聽聞霨郎君的素葉居日進鬥金……”

王霨正思忖楊國忠意欲何為,卻見兩名小黃門將殿門打開,高聲唱道:“吉時已到,恭請諸公入殿!”

“霨郎君,宴上再談!”楊國忠故作親熱地一笑,就隨著人流離開了。

李仁之在攙李林甫站起來的同時,留意到楊國忠對王霨甚有興趣,麵有疑色。

王霨跟在隊尾走出殿門時,愕然發現殿外站著一名麵容醜陋的宦官。

“霨郎君,在下東宮內侍李靜忠,日後還請霨郎君多多指教。”李靜忠的聲音有些嘶啞,聽起來仿佛是來自深淵的怪獸。

“拜見李內侍,在下聽家兄多次讚許閣下。”王霨小心翼翼地回道。在庭州時,他偶然聽王正見提起過,李亨十分倚重李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