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八十四章:渾水摸魚毒針藏(四)

“離開長安遠赴安西,從龜茲城西征到河中,本以為能永遠擺脫看家護院的命運。誰知兜兜轉轉一大圈,又回到老路上了,真是掃興!”見即將抵達平康坊,衛伯玉的心情略微放鬆了點。

去年冬,已升任旅帥的衛伯玉因出色的身手,被選中護送安西節度副使封常清進京參加元日大朝會。

回到熟悉的長安城,一如既往的繁華固然令他開心,可不過一兩日後,衛伯玉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竟然開始思念遠在磧西的龜茲。想了許久,衛伯玉才恍然意識到,他留戀的不是龜茲那座城,而是城中同甘共苦的袍澤以及那種在沙場上肆意縱橫的暢快。

陪同封副使拜會李相時,衛伯玉趁機找相府衛隊裏的昔日同僚閑聊了幾句。這些在李相門下養尊處優的衛士,對衛伯玉遠赴安西、出生入死的選擇根本不認同。在他們眼裏,天下又有何處能比長安更雄麗呢?長安又有何處能比平康坊更風流呢?放在富貴溫柔鄉不要,平白無故跑到磧西自討苦吃,不是犯傻嗎?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衛伯玉對往日的同僚愈發看不上,富麗堂皇的相府在他眼中也忽然變得如鳥籠一般逼仄。西征石國的歸途中,衛伯玉和岑參混得越來越熟,也學會了幾句文縐縐的話。

但衛伯玉沒有想到,封副使和李相密談過後,竟然要求他留在長安,負責保護李相的安危。

“封副使,我去安西投軍,就是不願再做如此乏味的勾當!”焦急的衛伯玉吼出了心中的不滿。

“某知你不願再入相府衛隊,故安排你以校尉之職留在安西進奏院。不過進奏院的事你什麽也不用管,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全力以赴保衛李相!”封常清的安排很周到。

“還不都一樣嗎?”“校尉”兩字讓衛伯玉的火氣消了點。

“怎麽會一樣呢?”封常清一臉嚴肅地搖了搖手指:“之前你是為養家糊口守護李相,如今你是為整個安西守護李相!”

“安西?”衛伯玉茫然不解。以他的旅帥軍職,還不可能接觸到安西的核心軍略。

“高節帥欲征伐吐蕃,無奈受人阻撓,唯有李相能夠為我安西爭取出征的機會。而若李相遭人暗算,我軍的大計就會毀於一旦。如此算來,你當然是在為安西都護府守衛李相。”封常清言簡意賅、有所選擇地道明了來龍去脈。

“征伐吐蕃?太好了!”衛伯玉聞戰則喜。

“你肩負數萬袍澤的期望,可決不能有絲毫馬虎!”封常清見衛伯玉意動,直截了當吩咐道。

“封副使,這個苦差事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吐蕃之戰我還能趕上嗎?”衛伯玉對馳騁沙場、揮劍殺敵念念不忘。

“遠征吐蕃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參戰了。不過這項差事恐怕不會持續太久……”封常清想到李林甫的病體,長歎道。

“沒勁!”衛伯玉得知無法與吐蕃人交手,怏怏不樂。

“若是征戰吐蕃獲勝,某必讓節帥記你首功,升職別將。”封常清大方許諾道。

“唉,為了個別將,我就把自己賣了。當時覺得賺了,可最近怎麽覺得還是被封副使騙了。”衛伯玉想起封常清的承諾,自我解嘲道。日複一日、枯燥無聊的生活讓他有點後悔,而相府衛隊與安西都護府的健兒相比,實在不成樣子,也讓衛伯玉愈發煩悶。

蹄聲噠噠、鈴鐺清脆。

李林甫的馬車在衛隊簇擁下飛速駛近平康坊。宵禁之製對權傾天下的李相而言根本算不上什麽約束,在街麵巡邏的街使見到李相的聲勢浩大的儀仗後,紛紛避讓。

“一群華而不實的家夥,馬上掛那麽多響鈴,不是招刺客嗎?”經曆過沙場磨練後,衛伯玉對花裏胡哨的相府衛隊更加看不上眼。幸好封常清留了十名安西牙兵歸衛伯玉指揮,才讓他覺得安心。

“趕快結束吧,我著急回安西!似乎出征吐蕃基本定下來了,我應該快能解脫了。”衛伯玉對保護李林甫感覺愈發無聊,而今夜李相回來這麽晚,據說是和陳相在政事堂召集兵部、戶部等官署商議安西軍出征的錢糧數額。李相雖喜歡在府中批閱公文、召親信密議,可如此嚴肅的軍國大事,他也不便將官員全部招到私宅中商定。

馬車很快抵達了平康坊坊牆。由於李林甫的府邸在坊牆上開有門,他不必進坊門就可以直接回府。

車馬的喧囂聲早驚動了守在府前的閽者,李府的家仆早準備好了步輦,等在門口。李林甫最近經常腰酸背痛,坐馬車時間久了也會難受。聖人知道後,特許他在府中使用步輦,不算逾製。

馬車停好後,車門尚未打開,相府衛隊就呼啦啦翻身下馬,一臉放鬆的表情,隨意站在馬車四周。唯有衛伯玉和十名安西牙兵,依然挺直腰板騎在馬上,緊緊守在馬車和步輦之間,警惕著周邊的風吹草動。

車門打開,幾名侍女上前,扶住了疲憊不堪的李相。

“小心!”衛伯玉忽然察覺到有尖銳的破空聲傳來,當即抽出刀劍,雙腿發力,向李林甫所在的方位飛去。

“有刺客!”飛在半空的衛伯玉高聲怒吼,他借著火把的光芒,瞪大雙眼仔細尋找刺客發出的箭矢。

“混蛋,箭被塗成黑色了!”衛伯玉四處找尋不到敵人的羽箭,落地後無暇思索,奮力再跳,擋在了李林甫的身前。

“啊!”衛伯玉一聲悶哼,刺骨的疼痛從左肩傳來。

“殺!”衛伯玉忍住疼痛,放聲虎吼,將左手中的橫刀逆著弩箭的軌跡拋出。可左臂的疼痛還是影響了他的力道,橫刀飛到半空就落了下來,對隱藏在夜色中的刺客毫無威脅。

“李相快進馬車!安西牙兵,抄盾堵住馬車門窗!”衛伯玉不顧左肩傳來的麻痹感,大聲令道。

李林甫以和年齡不相稱的敏捷,像驚慌的兔子爬進了車廂。安西牙兵手持騎盾,護在車門、車窗之前。此時,相府衛隊才反應過來,亂哄哄翻身上馬,拔出橫刀,擺出搜尋刺客的架勢。

“蠢貨!上馬不就成了靶子嗎?”衛伯玉的斥責聲還未落地,就聽破空聲連綿不絕,當即有數名相府衛隊的騎士應聲落馬。更有兩枚弩矢射進了安西牙兵的騎盾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有毒!”落馬的幾名騎士忽然渾身抽搐,痛不欲生。衛伯玉也隨之發覺,自己的左肩開始止不住地顫動。

“護送李相進院,趕快找醫師!”衛伯玉掙紮著喊出最後一句話後,兩眼一黑,倒在了地上……

李林甫遇刺的同一時間,金城坊外,忽然有數十名蒙麵黑衣人翻牆而過,進入坊中。他們熟門熟路地找到了停在距離王霨宅院不遠處的一輛馬車,從暗格中掏出橫刀弓弩和數十個牛皮袋。

全副武裝的黑衣人繞到王霨宅院側方翻牆而過時,被在院內巡邏的一隊鏢師發現。鏢師敲響報警的銅鑼後,就抽出橫刀,結成軍陣,和黑衣人戰成一團。

黑衣人的刀法並不算出眾,可鏢師不知他們帶有強弓硬弩,刀刃上也塗有劇毒,剛一接戰,就被毒死或射傷。

解決這隊鏢師後,黑衣人繼續向裏衝。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王霨的臥房。

剛衝進王霨所住的院落,黑衣人就迎頭遭遇到密密麻麻的弩矢。十名鏢師手持連弩,刹那間就射出數十支弩矢。弩矢的力道雖不算強,卻足以將衝在最前麵的七名黑衣人射成刺蝟。

“扔!”黑衣人中忽然有人高聲令道。當即有數十個黑點飛到了空中。

“射!”連弩再次響起,如飛蝗般的弩矢射向黑點,發出噗嗤、噗嗤的穿透聲,有液體落在了鏢師們的身上。

“猛油火!散開!散開!”素葉鏢局的鏢師多是北庭退役老兵,對這個味道實在是太熟悉了。

“火!”黑衣人中有人吹燃了火折子,衝天大火騰空而起,當即有兩名鏢師被火舌舔中,痛的滿地打滾。

“沙!揚沙!”手持橫刀的王霨從房中衝出,放聲大喊。金城坊的宅院中,不僅每隔數十步就有一個銅缸儲水,每個銅缸旁邊還都放有一大箱沙子和數把揚沙用的鐵鍬。

一鍬鍬沙子灑了下來,逐漸止住了瘋狂蔓延的火苗。隔著火幕狂笑的黑衣人們沒有想到猛油火這麽快就被撲滅了,不由愣了一下。

“射!”越來越多手持連弩的鏢師趕來,將憤怒的弩矢灑向敵人,當場就擊斃了十餘名黑衣人。

“投降吧!說出是誰指使的,我會考慮饒你們一命。”王霨手持橫刀,對黑衣人喊道。

聽到動靜的巴庫特在阿伊騰格娜的催促下,也帶著附離親衛騎馬而來,將黑衣人圍得水泄不通。

“別殺我!我投降!”黑衣人中有膽小的丟下了手中的橫刀或弓弩。

“投降!我讓你們投降!”黑衣人中忽然有五名壯漢揮刀亂砍,將剩下的同伴全部殺死或砍傷。

“射那五個人!”王霨急聲令道,五名壯漢應聲倒地。此時數十名黑衣人隻剩下了四五個人。

“說吧,誰指使你們來的?”王霨怒喝道。

“是他們五個人招募我們……”幸存的幾名黑衣人話未說完,就口吐白沫,倒地身亡。

“是早就被人下了毒藥,還是那五個人的刀上有毒呢?幕後指使之人真是心狠手辣。”王霨歎道:“但願屍體能告訴我更多的信息。”

鏢師們小心翼翼扯開黑衣人的麵巾,其中一人竟是帶幾百麻袋惡錢去火鍋店鬧事的鬥雞眼……

當晚,剛剛入睡的王鉷被丫環喊醒時本來異常生氣。可聽聞李林甫遇刺後,他胡亂披了件衣裳,跳進馬車,就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平康坊。

親眼看到李林甫隻是受了點驚嚇後,急火攻心的王鉷正要鬆口氣,卻又接到下屬通報,說翰林學士王霨的住宅也遭人襲擊。

翌日,一夜之內發生的兩樁刺殺案震驚了長安朝野。盛怒的李隆基責令金吾衛、京兆府要盡快緝拿凶手。畢竟開國以來,長安城中還從發生過宰相遇刺的惡性治安事件。

太子李亨受聖人委托,一大早就帶上禦醫親赴李府慰問。李亨態度懇切、關懷備至,讓守在一旁的李岫大為感動,對東宮的感觀也好了不少。

怒不可遏的李仁之則招呼王準發動所有人手,不惜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刺殺祖父的刺客。

護衛有功的衛伯玉因身披雙層鎧甲,毒矢並未刺入肩膀太深,被李府的醫師搶救過來了。衛伯玉醒來時,發現一堆侍女端湯捧藥,圍在床前。而他的臥房裏,還堆滿了金銀錢幣和綾羅綢緞。

探問過李林甫後,李亨遵照聖人的諭旨,又去王霨宅中看望一番。見王霨隻是折損了數名鏢師就將數十名刺客全部除掉,李亨對素葉居的實力愈發看重。

折騰了數日,刺殺李林甫的刺客並未尋到,指使襲擊王霨的幕後黑手也杳然無蹤。

不過,金吾衛和京兆府並非毫無收獲。仵作發現,兩撥刺客所用的毒箭塗得雖不是同一種毒,卻都來自劍南;而京兆府的衙役也從西市的三教九流中打聽到,弘農閣暗中銷售猛油火。

所有的線索不約而同指向楊國忠,市井中也謠言紛紛,說楊國忠是厭惡李相和王霨壞了他的財路,故而買凶報複。李林甫見楊國忠深陷謀殺案中,立即指示王鉷上奏,懇請聖人許其搜查楊府和弘農閣。

膽戰心驚的楊國忠拉上楊家兄妹一同進宮找貴妃娘子,哭訴自己遭人陷害,哀求楊玉環為他求情。

不知是貴妃娘子勸動了聖人,還是聖人心有疑慮。李隆基雖然繼續嚴令追查此案,卻始終將王鉷的奏章放於案頭,不置可否……

刺殺案引發的軒然大波尚未平息,遠在幽州的安祿山又上了一個震驚朝堂的奏折。

“……臣請發三鎮及屬國兵二十萬,再征契丹……同羅部兵強馬壯,請陛下調封信王李獻忠擔任幽州節度副使,攜部移居幽州,助臣征伐契丹……北庭猛油火至剛至猛,請陛下下旨,令北庭都護王正見送猛油火襄助微臣……”

內外紛亂中,王霨在與王勇、蘇十三娘、阿伊騰格娜、盧杞等一起細細推敲著刺殺案前前後後的同時,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