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九十六章:宣麻拜相虧一簣(六)

馬踏飛雪、銀屑四濺。

華清宮殿前廣場上,忽有兩騎飛馳而來,驚得內侍、宮娥忙不迭躲閃。

“什麽人竟敢在宮禁馳馬?”隔著雪簾,王霨看不清騎手的麵孔。

“百官之中除了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無人敢在宮中騎馬。”李泌驚詫不已:“難道長安城中有什麽變故?”

“除了謀逆大案,還有什麽事能讓陳大將軍如此慌張?”王霨正迷惑間,忽覺腦後寒風襲來,他身子一側,躲過掌風,雙手向側後方攬去,粘住一隻柔如無骨的玉手。可偷襲者的反應也十分敏捷,手不退反進,勾向王霨的雙目。

“雯霞姐姐!”王霨頭一閃,嫻熟地躲開對方的進攻。

“庭州密信。”笑意盈盈的阿史那雯霞跳到王霨麵前:“王兵馬使讓我帶入宮,說此信萬分緊急,霨弟看後要盡快給王都護。”

“姐姐怎麽入的宮?”王霨一邊拆信,一邊問道。

“我有貴妃娘子給的令牌!”阿史那雯霞湊到王霨耳邊低語道:“霨弟,霄雲姐姐能做到的,我都做得到。”

王霨見阿史那雯霞又要和霄雲爭高下,有點無奈,他正欲開導,卻被密信內容嚇得臉色發白、渾身生涼。

“霨郎君,怎麽了?”站在遠處笑看王霨與阿史那雯霞打鬧的李泌察覺事情有異,急忙問道。

“快找德嘉兄!”王霨顧不上回答李泌,東張西望,焦急尋找張德嘉的身影。

正襟危坐、俯瞰群臣。

高坐禦榻的李隆基用銳利的目光掃過殿中諸人,他從李亨臉上看出隱藏極深的一絲陰翳。

“中書門下現有哥奴、陳卿、楊卿、高卿四人,國事繁重,確應再增益一人。方才王卿舉薦張氏兄弟甚是妥當。張均擔任刑部尚書多年,可入政事堂,繼續掌管刑部。”李隆基深諳權術之道,打壓東宮的同時順手給一甜棗,以免太子狗急跳牆。

李亨見李隆基用張均入相安撫自己,黑臉無喜無憂,心中暗暗冷笑。

“陛下,不知王都護進京任何職?秘書省出了個陳相國,未來或許還能出個王相國。”楊國忠幸災樂禍。

“嗯?”李隆基正要開口,卻見厚重的正門被人推開,滿麵風塵的陳玄禮與驚惶失措的鮮於向一同進入大殿。

“啟稟陛下,長安城中流言紛紛,說呼羅珊總督為報怛羅斯之仇,興兵十萬欲犯河中。據傳他們還派刺客潛入拓枝、庭州和龜茲,欲圖刺殺我軍將領。”陳玄禮焦急萬分。

“什麽!”李隆基勃然大怒,拍榻而起:“區區狄戎,竟敢如此猖狂!”

“刺殺我軍將領?!”王正見初覺不可思議,但他旋即反應過來,怒視著太子。李亨則跪坐榻上,對王正見的凝視不屑一顧。

“陛下,當務之急是辯明流言之真偽。”李林甫最先冷靜下來,點出問題的關鍵。

“陳大將軍,鮮於府尹,消息可靠嗎?”李隆基緩緩坐下。

“啟稟陛下,西市中流言甚熾,傳的有鼻子有眼。微臣趕來華清宮路上恰遇陳大將軍,才知龍武軍也刺探到同樣動靜。”鮮於向據實而報。

“陛下,微臣以為,當令河中、北庭、安西進奏院盡快與磧西聯絡,以辨真假。”陳玄禮提出解決之道。

“啟稟陛下,安西節度副使封常清每三日都會通過驛站通報安西四鎮軍情,昨日恰好送來一封,據封副使報,龜茲城風平浪靜。如果有緊急軍情,龜茲會發信鴿急報。目前微臣並未收到任何消息。”高仙芝回道。

“市井流言,大多靠不住!”楊國忠想起自己被誹謗為刺殺李林甫的主謀,對流言極其厭惡。

楊國忠話音剛落,大殿後門開了條小縫,張德嘉輕手輕腳踏入殿內,招手叫來兩名小黃門。不多時,兩張紙條分別送入高力士和王正見手中。

“陛下,北庭長史杜環、判官元載飛信來報,十一月二十日,有多股人馬潛入庭州,圍攻西郊軍寨。北庭將士奮力反擊,剿滅來敵四百多人。副都護程千裏出城救援之際,突遇刺客,中毒身亡。經查證,來敵多為大食人,兼有回紇、葛邏祿、奚等部匪徒。”王正見念完,將之呈給高力士,轉交李隆基。

“陛下,北庭監軍張道斌密報,十一月二十日傍晚,風雪大作,城西殺聲震天。北庭副都護程千裏與判官元載帶兵出城,遭遇潛入城內的刺客襲擊,程千裏身亡。刺客從西門逃脫,據其親臨庭州西門查看,匪徒全是大食人。”高力士低聲通報張道斌的秘奏。

“不自量力!”李隆基對黑衣大食的冒犯之舉極其惱怒:“艾布•穆斯裏姆寇邊的消息呢?”

“河中距離京師較庭州更為遙遠,即便用飛鴿傳書,還得多等兩三日。”阿史那暘急忙回稟。

“父皇,為保河中安穩,當令王都護和阿史那節帥返回磧西主持大局,防範黑衣大食入侵。”李亨建言道。

“返回磧西?”李隆基敲打著禦榻扶手,沉聲問道:“哥奴,汝以為呢?”

“陛下,冬日非用兵之時,十萬大軍犯邊多半是虛言。然據老臣閱西征奏報,呼羅珊總督艾布•穆斯裏姆用兵狡詐,逆時節而動亦非不可能。”涉及到軍國大政,李林甫格外謹慎,話說得模棱兩可:“從程千裏遇刺看,黑衣大食確有冒犯之心。”

“朕問的是該如何處置!”李隆基怫然不悅。

“嗯……”李林甫此時忽然靈光一閃,自以為弄明白王正見為何要贈他雪蓮丸,又為何嚴格控製藥丸的供應。

“軍情緊急,老臣以為,應即刻令王都護和阿史那節帥西歸。至於安西,可下詔令封常清接任四鎮節度使,嚴加防範。”飛速權衡利弊後,李林甫拿定主意。為親信謀取北庭都護之位固然重要,但與自己的壽命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況且,通過朝議,李林甫不僅確定聖人已生易儲之心,更察覺王正見與東宮之間存在裂痕,於是他選擇放任王正見回歸北庭。

“楊卿呢?”

“臣讚同李相所言。”楊國忠恨不得安祿山和王正見永遠待在邊陲。

“高大將軍?”李隆基仍猶豫不決。

“陛下,是不是應當征求王都護和阿史那節帥本人的意見?”高力士也摸不透此事之深淺,不敢貿然進言。

“阿史那卿,你意下如何?”

“陛下,數月前,河中軍為懲戒黑衣大食在邊境的侵擾,曾越過烏滸水深入呼羅珊。想來刺殺我軍將領乃黑衣大食的報複之舉。至於十萬大軍寇邊,臣以為呼羅珊軍並無如此兵力。但三兩萬敵軍騷擾,當有可能。微臣願即日西歸,回拓枝城戍守。”

“好!”李隆基轉向王正見:“王卿呢?”

“回陛下,以微臣之本心,願留長安為秘書監。然程副都護身亡,杜長史又是一介文臣,臣不得不乞求回轉庭州,處理軍務。臣之家眷既已抵京,就不必再回,想來要不了多久,某還會回京任職的。”王正見思來想去,不得不選擇以北庭大局為重,但他委婉向李隆基表達了回京之心。

“王卿之子女均在長安,家眷也就不必再奔波。不過王卿也不必急躁,兩年轉眼即過,到時還要再議邊將入京,王卿還有機會。”李隆基滿麵笑意,對王正見的態度甚是滿意。

李隆基有心留王正見在京,徹底斬斷東宮與邊鎮的牽扯。但作為統禦四海的帝王,他不能不顧慮邊疆安危。程千裏一死,磧西暫無適合接替王正見的人選,若隨意指派將領,很可能擾亂北庭,導致北境不寧。再說太子被立多年,根基頗深,當徐徐圖之。既然定下兩年一議邊將入相的規矩,不若先放王正見回北庭,兩年後再讓他與高仙芝對調……

朔風淒厲、冬雪迷離。

聽了王霨轉述後,李泌閉目長歎數息,鄭重拱手解釋道:“霨郎君,庭州之變,某也是此刻才知。”

“先生不必解釋,某從不曾懷疑你。”王霨苦笑道,他雖未親臨現場,可從杜環發來的密信看,程千裏應死於東宮之手,黑衣大食則是被騙入局中的替罪羊。

“那位的用心,是逼令尊回北庭,繼續為其助長氣勢。”李泌一語道破天機。

“德行不足,如何令人心悅誠服?”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某一心勸他行王道,無奈他貪求霸道。”李泌伸出手掌,用肌膚感受雪花的冰亮晶瑩:“人心險惡,某真欲效仿留侯,隱居山林、煉丹修道,臥聽鬆濤、坐看煙霞。”

“先生胡不歸?”

“霨郎君為何來長安?”

兩人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二三年後,若四海平定,中樞穩固,小子會定居庭州或碎葉,專心經營素葉居。”王霨感慨道。

“霨郎君是要攜美歸隱嗎?”李泌調侃一句後正色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某擔心兩年內霨郎君都離不開長安。”

“先生是說儲位之爭嗎?”王霨壓低嗓音。

“此其一也。”李泌並不否認。

“那其二呢?”

“霨郎君,你不覺得,入秋以來關中的雨雪格外多嗎?”

“雨雪?”王霨仰望密密麻麻的如絮飛雪,先是迷惑不解,旋即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