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雲如燒人如炙,蟬喘雷幹冰井融。
天寶十三載(754年)六月十八日,巳時將盡(上午近11點),如火驕陽炙烤著華服袞袞、冠蓋如雲的興慶宮勤政務本樓廣場。
聖人、高翁和右相身份高貴,自可在樓上涼殿內休憩。其他皇室成員、在京七品以上官員及藩屬使節卻不得不頂著烈日站在廣場上等候。
勤政務本樓緊鄰興慶宮南牆,廣場位於樓北。巍峨如山的殿宇遮擋了些許滾燙的光線,廣場四角也堆積著成桶冰塊,可眾多身著華麗繁複禮服的朝臣依然汗流浹背、麵紅耳赤。
然祀與戎乃國之大事,獻俘禮兼具禮儀與兵戈,更是重中之重,不可有絲毫懈怠。故而在無論是金紫加身的朝堂重臣、還是位卑權輕的年輕官吏,均挺腰直背、站立如鬆。
廣場四周旌旗招展,布滿甲胄鮮明、昂首挺胸的龍武軍和飛龍軍士卒,他們手中刃如秋霜的長槊使得氣氛愈發肅穆與莊重。
“算算時間,安西軍獻俘隊伍應從太廟出來了。”站在廣場上的王霨眯眼瞥了眼太陽的位置。
獻俘禮作為大唐最隆重的慶典之一,儀式本就格外繁瑣。安西軍征討吐蕃與大勃律的戰績輝煌如斯,聖人特意詔令禮部和兵部,要濃墨重彩、大肆慶祝,以展現大唐之赫赫武功。為此政事堂諸臣翻閱典籍、反複更易,才敲定最終流程。
巳時,押送著戰俘的安西軍在春明門與飛龍禁軍匯合,以太常寺鼓吹署的歌工、樂工為前導。為彰顯安西軍之功績,聖人特許比照其出行的鹵簿儀式,動用鼓吹署鐃吹二部,笛、篳篥、簫、笳、鐃、鼓等樂器,每色二人,歌工二十四人。
樂手歌工在鼓吹令丞的引導下,乘馬執樂器,鼓吹振作,迭奏《秦王破陣樂》等四曲。在威武雄壯的鼓吹聲中,安西軍先後至太社和太廟行告禮,陳設俘虜和敵軍旌旗,祭告天地和大唐列祖列宗。
午時,告禮結束,安西軍將離開社廟,前來勤政務本樓廣場,讓聖人親自校閱虎賁、查驗戰果、裁決戰俘、恩賞功臣。
“高、封二人用兵如神,悄無聲息中竟策反蘇毗部,令人心折。若無安史之亂,吐蕃的衰落將無可避免,大唐又怎會蒙受長安被其攻陷的恥辱?”
作為曆史愛好者,王霨了解唐代發展的大趨勢,卻不可能熟知所有的細微曲折。他對蘇毗部就一無所知,更不記得《資治通鑒》裏有這麽一條記載:“(755年)春,正月,蘇毗王子悉諾邏去吐蕃來降。”
念及安史之亂,王霨略微有些懊惱,未能抓住安祿山入朝的良機,致使橫亙在大唐天空上的戰亂陰雲遲遲不散,實在令人扼腕。但無論如何,王霨覺得自己都不可能接受盧杞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思路。
“按史書記載,明年冬季將是安祿山反叛之時。時間緊迫,無論如何,要在今年冬日大朝會時徹底削弱安祿山的兵權。”王霨緊攥雙拳:“從上次交鋒看,李隆基對節鎮權力膨脹已有所提防,隻是他耽於享樂、偏聽偏信,遲遲不願將安祿山調回中樞。且朝堂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互相鉗製,調安祿山入京觸及方方
麵麵的利益和神經,阻力極大。既然如此,唯有一視同仁,從製度設計上製衡節度使的權力,才能根除因尾大不掉引發的安史之亂和藩鎮之禍。”
入京以來,王霨一直在思索如何避免安史之亂。去年年底時,他與阿伊騰格娜和王勇反複討論,將思考成果整理成文,密送庭州,交由父親審閱。
數月後,王霨收到父親的回複:“吾兒此疏正中時弊、深諳帝心,必可得聖人賞識。若諸策推行,四海可安。然憂患生於所忽、禍害興於細微,謀慮機權不可不密。為天下計,此疏不可不上;為謀身計,此疏不可早上。望吾兒謹言慎行,靜待時機。”
對王正見反複叮囑的保密問題,王霨深以為然。既然將決戰定在冬至大朝會,他打算在冬至前一個月左右時,通過高力士的渠道將奏疏秘密呈交李隆基,作為冬至廷議的殺手鐧。
況且,眼下王霨一時也顧不上奏疏,頭頂的驕陽和濕透的衣衫無時不刻不在提醒他,應對肆虐的旱災才是當務之急。
據朝堂邸報和各地素葉居分號匯集來的情報,河南道和京畿道東部的旱情最為嚴重,部分州縣焦金爍石、赤地千裏。
蘇十三娘的家鄉河內懷州位於重災區,放心不下的她將女兒交給王勇照管,獨自返鄉探親。
王勇提議她帶幾名北庭牙兵同行,被蘇十三娘冷臉否決;阿史那雯霞欲隨師父同去,也遭婉拒。
王霨知蘇十三娘劍技高明,但為安王勇之心,還是安排十餘名素葉鏢師暗中隨行保護。當然,以蘇十三娘之機警,估計不出長安城就會發現身後的“尾巴”。到時素葉鏢師能否起到“保護”之責,王霨心中也沒有底。
其實與去年濁浪滔天的洪災相比,當前的旱災波及州縣較少,受災百姓有村社義倉存糧支持和素葉居商肆以工代賑機會,勉強可以度日。部分膽大的災民更是主動找上素葉居,希望遷居磧西。
王霨與高力士、高仙芝商議後,樞密院以征調長征健兒的名義撤銷災民當地戶籍,素葉居則全程負責災民遷徙實邊事宜。
盛王汲取莊園被燒的教訓,雖仍舊放糧救災,動靜卻小得多,守衛士卒則翻了個番。太子依然讓廣平王李俶和建寧王李倓出麵賑災。雙方各行其是,暫時並未有任何衝突。
但讓王霨憤慨的是,在此節骨眼上,右相楊國忠不僅不操心救災之事,反而一意孤行,以南詔“不服王化、屢抗天兵”為名,意圖於七月再次興兵征討。
從天寶十載(751年)起,劍南戰事一波三折。雲南太守張虔陀淩辱南詔王妃,引發閣羅鳳起兵反唐,誅張虔陀,攻占劍南三十二個夷州;鮮於向收複失地後曾率軍攻至南詔國都太和城下,卻被吐蕃和南詔聯軍殺得丟盔棄甲;南詔軍乘勝追擊,跨過大渡水再次侵犯唐境,遭遇劍南軍的迎頭猛擊後倉皇後撤;去年夏季,崔圓采用步步為營戰術,占領南詔北部部分國土,以深溝壁壘屢次挫敗南詔軍的反撲;後因楊國忠急於回京,不顧關中和益州北部洪災強令劍南軍主動出擊,反而吃了幾個敗仗,導致劍南戰事一度告急;李林甫死前,諫言聖人撤兵守住大
渡水沿線,劍南烽煙才逐漸止息。
回顧因楊國忠私欲而跌宕起伏的唐詔戰爭,王霨滿腔激憤,卻無扭轉乾坤之力。太原王氏的根基在河東,王正見的影響力集中在北庭,對劍南鞭長莫及;高力士雖有直達天聽之權、左右朝堂之威,然益州被楊國忠視為禁臠,從不容許他人插手。
前些時日,楊國忠主動請辭劍南節度使之職,由京兆尹鮮於向遙領,崔圓仍任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劍南一道,始終牢牢掌握在楊國忠手中。
王霨雖通過與弘農閣聯營火鍋店、在益州開設素葉居分號等手段進行滲透,但與植根劍南多年的楊家相比,依然相差甚遠。以至於當年幫素葉居掌櫃簡若兮尋找南征未歸的夫君時,王霨不得不請阿史那霄雲出麵,以貴妃娘子義女的身份動用楊家在劍南的力量。
為阻止楊國忠不顧旱災再度大興幹戈、征伐南詔,王霨借鑒王忠嗣的征吐蕃策,上疏詳論劍南戰事,直陳南詔方興,非一戰可定;吐蕃強盛,當聯詔製衡。閣羅鳳背唐投蕃實屬無奈,為徹底削弱吐蕃,當乘其內亂之機,與南詔和談,許其重歸藩屬之列。唐詔合兵西進,可徐徐蠶食吐蕃東境、收攏對吐蕃不滿之部族,水滴石穿,吐蕃將再無東侵之力。長此以往,以劍南、隴右、安西、河中四鎮三麵封堵,零敲碎打,數十年後吐蕃必將一蹶不振,不複為大唐強敵。當然,南詔背叛,亦不可不稍作懲戒,應在和談時割大渡水南要害之地,防範閣羅鳳出爾反爾。
據高力士言,聖人讀過王霨的奏疏後,心生猶豫,將奏章留中不下的同時,令政事堂暫緩商議劍南戰事。
王霨本以為曙光在前,不料數日後風向忽變,聖人急召政事堂廷議是否征伐南詔。
廷議之時,太子李亨置身事外;盛王李琦認同楊國忠主張;左相陳.希烈一言不發;張均附議太子,始終不多言。唯有樞密使高仙芝說旱魃肆虐,七月征南過於倉促,犯兵家大忌,建言劍南軍先操練兵馬、積聚糧秣,明年再南下。
可早有準備的楊國忠卻言,吐蕃讚普遇刺是天賜良機,失去吐蕃之助,區區南詔定望風而降。至於旱災,不過纖芥之疾,一場夏雨即可緩解。
高仙芝與楊國忠各執一詞、爭執不下,不耐煩的聖人一語定乾坤,下詔出兵。
準許劍南軍南征的詔書發出去後,心有不甘的王霨試圖勸高力士出麵挽回,卻遭其婉拒。
深諳聖人心性的高力士明確告訴王霨:“聖人開邊意為休,右相族中有狐媚,陛下雙眼已被蒙蔽,某尚不敢多言,何況爾等。霨郎君切莫再觸逆鱗。憂天下不顧身固然可嘉,然身若不存萬事皆休。”
無奈之下,王霨轉而請阿史那霄雲借楊玉環之力,可神情委頓、不通政務的貴妃娘子覺得劍南戰事無關緊要,王霨所請小題大做,並未放在心上。
見勢不可逆,王霨隻好修書一封給劍南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崔圓,以晚輩名義懇請他謹慎用兵。同時,王霨通過素葉鏢局將一百三十多罐猛油火交給劍南牙兵校尉李晟,這是長安素葉居除了必要儲備外,眼下能迅速調動的所有存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