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一百一十章:碧波盡染英雄血(七)

雲籠入塞馬,風卷渡河旗。

“父親大人,某哪一點比不上朝英……”通濟渠西岸離宮,在望樓上持鏡觀陣的史朝義,眼在左衝右撞的素葉戰艦上,心卻在對岸的父親身上。掛著帥旗的旗艦,不過是吸引素葉軍追擊的誘餌,史思明從一開始就沒在船上。

兩個月前,本為行營兵馬使拱衛李琦的史朝義,猝不及防間被命運的湍流牽動,親曆了盛王遇刺、範陽軍偷襲、藍田攻防等變故。為保全身家性命,史朝義在藍田城即將陷落之際臨陣倒戈、突放冷箭,斬斷高仙芝大纛,投奔範陽軍而去。

藍田之戰後,急於脫離險境的史朝義並未跟隨崔乾佑北上,而是跟隨田乾真退守武關。待史思明點兵南下,史朝義被安祿山召至洛陽。他離開不久,武關就被忠於唐廷的劍南軍收複,東西對峙的雙方重回長安政變之前的格局。而從遼東南下的數萬平盧軍,遂成為打破戰局平衡的關鍵。

身價倍增的史朝義在洛陽城中頗受安祿山款待,三日小宴、五日大宴,賓主其樂融融。觥籌交錯間,史朝義發覺日益肥碩的安祿山目力衰減、脾氣暴躁,不禁質疑父親的抉擇是否明智。

陪史思明沿通濟渠南下途中,父子夜談,史朝義將在長安、洛陽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和盤托出,並委婉道出心中所疑,史思明則笑而不語,不置可否。

攻掠江淮之策乃史思明與安祿山共同謀劃,由範陽、平盧兩鎮合力行之,平盧軍為正,史家父子率一萬五千平盧兵,一萬室韋、靺鞨散騎,一萬收編的河北河南郡縣團結兵順汴河而下,劍指睢陽、意在揚州;範陽軍為奇,馬不解鞍的田乾真率一萬五千兵馬襲擾南陽,嚐試鑿通方城夏道,兵臨襄陽,斬斷唐廷轉運江淮糧草之樞紐。

兩軍相隔六百餘裏,沿途州縣多已投靠,驛站皆可使用,軍情通傳飛鴿須臾即達,驛騎翌日可到,兵馬聚散亦甚便捷。平盧軍還從遼東靺鞨部征調大量獵鷹,用以偵查敵情並捕殺唐軍飛奴。

與平盧、範陽對壘的則是令人頭疼的王正見父子,北庭軍的布陣與兩軍相比,可謂反其道而行之。其主力坐鎮南陽,以正抗奇,抵擋田乾真之餘,更有北上攻伐洛陽之意;偏師素葉軍奔援睢陽,奇招疊出,利用地理之便,以水師克鐵騎,令數萬平盧大軍難以盡情施展。

圍攻睢陽之時,史朝義從頻頻北來的密信中嗅到一絲異樣的氣息。父親南征北戰數十年,向有知兵之令名;平盧軍駐守苦寒之地,可謂邊鎮強軍。素葉水師雖強大無匹,可絕非全無弱點,隻要不吝惜人命,定能克之。剿滅素葉水師,睢陽城指日可下,唐廷的江淮防線便被撕裂,春風十裏的揚州就會成為平盧軍的獵物。

史思明雖擺出不克睢陽誓不罷休的架勢,可其行軍布陣卻處處以自保為先,絕無與素葉軍死戰到底的決心。不過稍受挫折,竟生退兵之意。

退兵前史思明做了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