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

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

不對勁!大殿門口雖是空落落地不見人影,可李貞卻察覺到了幾聲細若遊絲的呼吸聲,很輕,若不是因李貞出現在大殿上的那一瞬間有些不尋常的波動的話,即便李貞武功再高也無法察覺到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高手之存在。

殺意?不是,那些高手雖隱藏在暗處,可身上並沒有帶著殺氣,倒是隱隱有些敵意,不算太濃,可李貞卻依舊能感知到那淡淡的危機感。皇宮中高手不少,這一條李貞心中有數,可令李貞想不明白的是這群家夥不去負責保衛皇帝,卻跑到武德殿埋伏來了,若說這裏頭沒蹊蹺,李貞又如何能信?

媽的,這幫子混球想搞啥妖蛾子來著?捉拿老子麽,奶奶的,難不成是老爺子的命令?唔,還真有這種可能,看樣子老爺子該是已經動手了!李貞人雖站在殿上不動,可腦筋卻轉得飛快,隱隱然已經猜到了事情的可能經過,也猜知其他兄弟幾個十有八九已經落入了老爺子的掌控之中,便是他自己隻怕也難逃此劫,一時間有些子拿捏不定,猶豫著是否要道破那些暗中的埋伏。

衝出去?不現實!老爺子既然敢設下此局,那一準便是有了萬全的準備,就算李貞能獨自衝出去也沒用,更何況此時裴嫣還在宮中,李貞勢必不能丟下愛侶自行逃生,再說了,隻要是老爺子想動手,天下雖大,又有何處是李貞能安身之所在,更何況老爺子的出手本就在李貞的意料之中的事情,隻是沒想到老爺子會在自己大婚時玩出這麽一招罷了,李貞心中有的不過是一些不甘罷了,倒也不至於要真兒個地鬧到魚死網破的地步。

不甘心,當然是不甘心!任是誰被人擺上了一道都不可能是心甘情願的,更何況昨日乃是李貞大婚的好日子,卻被老爺子利用成逮人的圈套,饒是李貞心胸再開闊,卻也免不了有一絲不甘的怒意,隻不過不甘心歸不甘心,李貞卻也不至於硬要拿雞蛋往石頭上碰的地步,不過嘛,既然老爺子埋伏都埋了,看看是到底派了誰來卻是不妨的,至少心中能有個數也是好的不是麽?李貞皺著眉頭,在原地想了好一陣子之後,揚起了頭,沉著臉便往大殿門口走去,隻是步伐雖不算太大,卻穩得很,每一步下去,空曠的大殿便是一陣咚咚的回響之聲,隨著李貞走動,那陣陣的腳步聲漸漸地連成了一片,也不見李貞加快速度,可腳步聲竟然已急如戰鼓擂響,到了末了,整個大殿的四壁竟也跟著“鼓點”微微顫動了起來,此際的李貞就宛若出征的戰神一般凜然不可輕辱!

李貞走得很慢,可畢竟大殿就那麽寬,再慢也有走到盡頭的時候,隻不過沒等李貞走到大殿門口,埋伏在暗處的那些個高手們便已藏不下去了——李貞這是借走路調整氣勢,真要是讓李貞將氣勢調整到最高處,能不能擋得住氣勢如虹的李貞誰也沒有一絲的把握,跳出來打斷李貞的節奏便成了唯一的選擇。

“阿彌陀佛,殿下請留步!”就在李貞走到離大殿出口處僅有數步之遙時,一名白眉老僧從殿門口閃了出來,口宣一聲佛號,擋住了李貞的去路。

“是你?”李貞認出了那名白眉老僧的來曆,正是當初曾與李貞聯手對抗過柳隨風之師卞雲飛的那名少林和尚,李貞雖不知其法號,卻知道這老和尚棘手得很,一身武藝絕不在自己之下,也不敢怠慢,站住了腳,麵帶冷笑地看著對方。

“老衲了緣見過越王殿下。”老和尚並沒有抬頭去看李貞的臉色,雙手一合十,很是恭敬地行了個禮。

“原來是了緣大師,不知大師擋住本王的去路是何用意?莫非打算考校一下本王的武藝?”李貞冷笑了一聲,沒甚好生氣地問了一句。

“殿下說笑了,老衲豈敢。”了緣大師口中說不敢,可人卻並沒有讓開通路,那合十的手勢分明是童子拜觀音之勢,雖無攻,守禦卻是極其嚴密,畢竟麵對著李貞這等高手,也容不得了緣不緊張。

就在了緣大師緊張地戒備之時,李貞冷笑了一聲道:“不敢?嗬嗬,本王看大師還是很敢的麽,怎麽?真要動手?”話音一落,高大的身子一振,一股龐大的氣勢陡然而起。

“殿下且慢。”就在兩人即將交手的那一瞬間,數道身影從殿外激射而入,為首的正是宮中侍衛副統領吳升,但見吳升手持著一麵金製令牌,滿臉子惶急之色地趕到近前,很是恭敬地行了個禮道:“殿下且莫動手,陛下禦賜金令在此,有口諭,讓殿下暫且在武德殿稍候,陛下自會召見殿下。”

李貞本就沒打算跟了緣和尚動手,其用意不過是想探聽一下虛實罷了,此時見吳升趕到,自是見好就收,哈哈一笑,退了小半步,如山的氣勢立時消散殆盡,掃了眼吳升手中的令牌,淡淡地問道:“本王的那些兄弟如今可是都在宮中?”吳升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敢說慌,可當著眾人的麵又不敢將實情全盤道出,隻能是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媽的,果然如此!老爺子的手段還真是狠辣,嘿,這回老九那廝該開心透了罷,就不知先前埋下的暗手能不能發揮作用了。一見吳升默認了此事,李貞便已明了了整件事情的經過,自是不想再跟這幫子看門狗多囉嗦,嘿嘿地笑了一聲,也不再多言,一轉身向後殿行去。

“殿下。”已起了床,正由兩名宮女侍候著梳妝的裴嫣被李貞的腳步聲驚動,忙側轉過頭來,招呼了一聲。

望著裴嫣那紅潤的小臉,李貞沒來由地一陣心疼,強自笑了一下,對著那兩名宮女一揮手道:“爾等都退下罷。”

“殿下,您這是……”裴嫣本就是個精明人,此時見李貞氣色似乎不對,猶豫了一下,待得宮女們退出去之後,忍不住試探地問了一聲。

“沒什麽。”李貞不想讓裴嫣操心,笑了一下,拿起梳妝台上一支金釵,裝模作樣地要往裴嫣的頭上插,隻是那手法卻著實拙劣了些,鬧了半天也沒插對位置。

裴嫣抬起一隻柔夷,輕輕地握住了李貞的大手,眼中滿是疑惑之色地問道:“殿下,究竟出何事了?”

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情裴嫣遲早都會知道——不說別的,按體製,到了辰時正牌,新婚之親王夫婦便得去叩別皇帝,並到各宮請安之後即行出宮,可如今這宮怕是不那麽好出了,別說出宮了,就是眼下這座武德殿何時能出得去還難說呢。李貞略一沉吟,還是決定將實情告知裴嫣,長出了口氣,平穩了下心態,緩緩地開口道:“嫣兒,本王雖從不曾跟你提過宮中之事,可想來以你的智慧,當是能看得出如今這個朝局的根由所在,如今父皇已經決定立儲了,隻不過那儲君卻不是你家夫君,值此新儲當立之際,其餘皇子隻怕是不得不受貶離京了,本王自也不例外,嫣兒才剛嫁於本王,便得受苦,本王……”

李貞話剛說到這兒,裴嫣立時伸出一隻小手,遮住了李貞的嘴,憐惜地道:“殿下去哪,嫣兒便去哪,有殿下在的地方便是嫣兒的家。”

“嫣兒,我……”李貞握著裴嫣的小手,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才好,臉上滿是歉然之意……

辰時三刻,太極殿裏人頭湧動,在京之五品以上之官員以及宗室諸王都已齊聚於此,相熟的大臣們此際全都湊在一塊,竊竊私語地議著事情,不少大臣的臉上都帶著絲惶恐之意,這也不奇怪——大家夥都是消息靈通之輩,幾位皇子徹夜不曾回府已是蹊蹺之兆,今日一早各王府邸全被南衙軍團團圍住就更顯得事態緊迫,而諸位大臣全都是被聖旨臨時召入了宮中,誰也不知道目下的事情究竟惡化到了何種程度,也不清楚皇上如此作為究竟是何打算,那些個明確表過態支持各皇子的大臣們此刻更是有些子魂不守舍——擁立,擁立,擁對了是從龍之功,可要是擁錯了,那樂子可就大了,雖說李世民一向厚待朝臣,可事涉東宮之爭,誰敢保證李世民不會下煞手,能不能保住烏紗帽還是小事,若是因此而丟了卿卿性命那才是冤哉枉也,瞧目前這架勢,這等可能性還是不小的,也由不得朝臣們不緊張。

“皇上駕到!”就在朝臣們亂哄哄地議個不停之際,新任內侍監柳東河那尖細的嗓音響了起來,李世民、李治父子倆一前一後從後殿中轉了出來。

“臣等叩見陛下,”一起子朝臣們忙停止了議論,各自歸隊,三叩九拜地大禮參見。

李世民緩步走上了前墀,一擺大袖子,坐了下來,麵色沉穩地掃視了一下跪倒在地的諸臣,虛虛一抬手道:“眾卿平身。”那語氣平和至極,壓根兒聽不出絲毫的感情波動。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照老例,朝臣們三呼萬歲之後,起了身,各自垂首而立,等候著李世民發話,可李世民倒好,就隻說了一個字“宣”,這“宣”字一出,滿朝文武的耳朵立時全都豎了起來,驚惶者有之,期待者有之,憂慮者也有之,整一幅世相生態圖,若是畫將下來,一準精彩得很。

柳東河先是對著李世民躬身行了個禮,應了聲諾之後,大步走到了前墀的前端,展開手中捧著的聖旨,高聲宣了起來:“聖天子有詔曰:朕之九子晉王李治,恭孝謙讓,仁厚守文……,定能克繼大統,特晉為東宮太子之位。晉中書令蕭瑀為太子太保,左庶子;尚書左丞劉洎為太子少保,中庶子;芩文本晉中書舍人,同中書門下三品;蘇定方轉吏部尚書,左武衛大將軍李績為兵部尚書……”

此詔一出,滿朝文武全都聽傻了眼——立無能怯弱的晉王為儲君本就已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事兒,後頭那一大堆的封賞更是令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些個被晉升的官員沒一個是支持李治的,反倒是以支持李泰的為多,劉洎、芩文本這兩個魏王黨的首領人物全都升了官不說,還都兼了東宮的官職,其餘像吳王一係的閻立本等雖不曾加官進爵,可也得了不少的賞賜,這麽道無厘頭的詔書一出,大家夥全都暈菜了,直到聖旨都已宣完了,得了賞的朝臣們竟然愣愣地站在那兒,連謝恩都忘了。

“兒臣叩謝父皇。”就在這麽片令人尷尬的死寂之中,晉王李治從大殿的一側站了出來,率先磕頭謝起了恩,他這麽一出頭,朝臣們這才算是回過了神來,亂哄哄地各自上前磕頭三呼萬歲不已。

直到朝臣們磕頭謝恩已畢,見無人有膽子站出來反對晉王為儲君,李世民那沉著的臉上才露出了一絲笑意,拂動了一下大袖子,掃視了一下群臣們,緩緩地開口道:“雉奴年歲尚輕,行事或有不到之處,望諸公多加提攜,朕為耳提麵令故,特準其入住承德殿,諸愛卿以為如何啊?”

太子本該住東宮,可李世民竟然讓其入住承德殿,這等事情往輕了說是恩寵無邊,說得重點,那就是逾製,與禮法不合,自古未曾有之,這裏頭隻怕不光是為了恩寵之故罷,文武百官一時間都看不透老爺子此舉的目的何在,全都緊閉著嘴,誰也不肯出言勸諫,便是魏征、魏老爺子也是如此,當然,這並不是默認的意思,而是無聲的抗議,不過這一套貌似對李世民無效,一見群臣不開口,老爺子隻當大家夥都認同了,笑了笑道:“好,那就這麽定了。”

老爺子明擺著就是耍無賴,可在這節骨眼上朝臣們也拿他沒轍,畢竟誰也不清楚接下來還有甚更驚人的事情會發生——一起子皇子們除了李治這個新鮮出爐的太子外,全都不見了蹤影,那裏頭可有何蹊蹺還真是不好說,誰也不想在沒搞清真相前便盲目開口,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繼續三緘其口,這大殿裏的氣氛立時壓抑得很有些子沉悶起來。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就在這難耐的沉寂之中,長孫無忌突地冒了出來,躬著身子高聲說了一句。

“無忌有本隻管奏便是,朕聽著呢。”李世民眉頭一揚,微露一絲好奇之意的樣子道。

長孫無忌那張胖臉上此時滿是難得的嚴肅表情,再無往日裏常掛著的那種憨厚的笑容,一本正經地開口奏道:“陛下,而今儲君已立,按我大唐體製,諸王當藩鎮四方,以為屏障,老臣以為此事當速行為妥,望陛下明鑒。”

李世民尚未開口,下頭已是鬧哄了起來,無他,到了此時,誰還看不出這場戲壓根兒就是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合起來演的,這一頭剛立了太子,那一頭就立馬拿諸皇子作法,雖說合於體製,可排擠諸皇子之心卻是明擺著的事情,一幹子朝臣們此際雖都剛受了賞,可誰也不敢保證李世民不玩秋後算賬那一套,這兔死狐悲之意自是大起,不過群臣們隻是交頭接耳地議論著,卻也無人有膽子站出來表示反對,即便如此,那嚶嚶嗡嗡的議論聲也足以表達群臣們的不滿之情了。

朝臣們的反對顯然早就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此時見朝臣們私下議個不停,卻無人敢出列言事,立時假咳了幾聲,試圖阻止群臣們的議論,卻不曾想,往日裏累試不爽的招數不靈了,一起子大臣們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兀自在那兒議個沒完,立時令李世民的臉色有些子難看了起來,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緩緩地開口道:“父子連心矣,朕豈無情之人乎?但為社稷故,不得不遣諸子於外,以保兩全,朕意已決:遷吳王李恪為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魏王李泰為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刺史;蜀王李愔行事狂悖,削封邑及國官之半,貶為虢州刺史(今河南靈寶);紀王李慎為襄州刺史;越王李貞……”先前說到對各王的外放李世民都不曾有絲毫的猶豫,可一到了李貞這兒李世民卻有些卡殼了,話說到這兒便頓了下來,臉色雖尚平靜,可眼中卻閃過一絲猶豫的神情,似不忍又似不安。

“陛下,越王殿下乃是我大唐之將星,勇冠三軍,今巴州似有不穩,土著屢屢生事,若得越王殿下為刺史,當可保一方之安寧。”一見李世民似乎很猶豫,長孫無忌立馬出言建議道。

嘩然,一片嘩然,若說前頭群臣們對於老爺子的手段還有所忌憚,隻敢以沉默或是小聲議論為抗議的話,長孫無忌這番話一出,大殿裏已是嘩然了起來,無他,巴州(今四川奉節一帶)乃是小州,又是滿大唐最窮的州,又是苗蠻橫行之所,自古就是發配犯官之地,李貞這半年來了連立了兩次戰功不說,兵部事務也打理得井井有條,就算是參與了奪嫡之爭,可也沒見李貞鬧騰得太過火,如今其他諸皇子的封地全在內陸富庶之地,卻把李貞整到巴州那麽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誰都知道這是長孫無忌在公報私仇,文武百官中不服長孫無忌的大有人在,此時見長孫無忌如此不擇手段,自是不會坐視不理,得,呼啦啦一大幫子朝臣全都站了出來,跑頭一個的竟然是從來不理政務的前兵部尚書、新鮮出爐的吏部尚書蘇定方老爺子。

“陛下,長孫司徒之言荒謬絕倫,恕老臣不敢苟同!越王殿下有功無過,不當受此折辱,倒是某些人居心叵測,其心不問自明!”蘇定方與長孫無忌素來就不和,彼此間從來無甚好臉色,此時更是說得豪不容情。

蘇定方話音剛落,程知節也站了出來道:“陛下,老臣亦不敢苟同長孫司徒之見,老臣以為越王殿下之勇武豈可用之於巴州那等小場所,即是要以其勇名威震外藩,幽州、燕雲之地都是可選之處,如何能以巴州之地為限,此老臣之淺見,望陛下明察!”

有了蘇、程兩位大將軍帶頭,後頭一大幫子武將、文官自是紛紛跟上,秦懷玉、李戈等軍中新銳將領自也不甘落後,就連江夏王李道宗也看不下去了,也站了出來表示支持蘇、程兩位大將軍的看法,如此一來,原本就因立李治為太子而不滿的朝臣們紛湧而起,借著此事不斷上本言事,大有將長孫無忌當成公敵的架勢,場麵立時亂得有些子失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