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

第五百一十五選菟城之戰(上)

唐軍不動則已,一動便是雷霆萬鈞之勢,中路大軍先鋒勢如破竹,一日克赤峰寨,三日而下蓋牟城,連續攻破右庭、厝石、赤鼓峰等諸多關寨,兵鋒直指安市城的最後一道防線橫山城;右路林承鶴所部於五月初七渡過遼水,連取白岩、鶴嶺、鐵山諸城,進抵選菟,旋即對選菟城發動急攻,意圖切斷安市城與高句麗南部重鎮建安之間的聯絡;左路軍李大亮率水軍從大沽口出發,乘數百樓船向鴨綠江進發;五月十一日,唐太子李貞親提中軍十萬兵馬渡過遼水,沿中路進軍,向橫山城進逼,各路高句麗軍雖拚死抵抗,卻依舊難擋唐軍之鋒銳,節節敗退之餘,軍心士氣大挫。

唐軍此番的出擊之兵略幾與前番天可汗李世民之策略同,唯一的變化便是林承鶴所部沒有向重鎮建安進發,而是半道轉向了選菟城,如此一來,對安市城的高句麗守軍而言,唐軍的攻勢無疑更凶悍了數倍,重壓之下,安市城守軍顧此失彼,兵力已處捉襟見肘之勢矣,形勢實不容樂觀,攻防節奏被打亂的高句麗兩大耨薩都有些個亂了手腳。

安市城守府的書房中,一身白色單衣的楊萬春焦躁地來回踱著步,滿頭滿臉的汗水都來不及去擦上一下,時不時地注目著大門的方向,眼中滿是焦慮之色,口中呢喃個不停,似乎在盤算著什麽,又似在埋怨著什麽,隻是聲音含糊得很,誰也聽不清他究竟在說些甚子。

“高將軍到!”隨著書房門口一聲通稟響起,楊萬春的精神猛地一振,竟等不及高懷龍的到來,三步並作兩步地便衝出了書房的門外。

“高將軍辛苦了。”楊萬春剛衝出書房,立馬就見一身風塵的高懷龍領著兩名貼身衛士正疾步走來,忙不迭地搶上前去,語氣激動地招呼道。

“楊大人客氣了。”高懷龍剛從前線趕回,一臉子的疲憊,加之心頭憂慮萬分,此時也無心多客套,隻是拱了拱手,應付了一聲。

“高將軍裏麵請。”楊萬春同樣憂心戰局,忙不迭地側退了小半步,將高懷龍讓進了書房之中,分賓主落了座,由著下人們奉上了香茶之後,有些個迫不及待地出言問道:“高將軍,如今這戰局當何如哉?”

當初的防守戰略便是在高懷龍的主持下擬定的,為的便是將唐軍誘到安市城下,如今唐軍果然來了,本該說戰略的初步計劃是成功的,問題是唐軍的攻勢實在太凶悍了,這大大地出乎了高懷龍的預計之外,而今戰局不利之下,能否實現預定的拖延戰略高懷龍已經沒有了十足的把握,此時聽得楊萬春問起,高懷龍苦笑了一下道:“不容樂觀啊,依高某看來,唐太子怕是看破了我等之策,他這是要將計就計,殲我軍於安市城了。”

“啊……”楊萬春心頭一凜,一時間不知該說啥才好了,愣了好一陣子之後,苦著臉道:“這該如何是好?高將軍可有良策乎?”

高懷龍臉皮子抽了抽,略帶一絲苦澀地道:“而今之計唯有暫挫敵鋒方可扭轉不利之局麵,高某回來前已下令死守橫山城,務必擋住唐軍之攻勢,至少在唐軍主力未至前,此路當無大礙,隻是選菟……。唉,某亦難決斷矣!”

楊萬春雖不怎麽精通軍略,可好歹也征戰了多年了,自也有幾分見識在,自是清楚橫山與選菟分別是安市城一南一西的兩大門戶,一旦兩處有一處陷落,則整個防線必然告破,此時聽高懷龍憂心選菟城的防守,心頭也自不安得很——橫山離安市城近,兵力調遣容易,即便一旦城破,守軍也有著安全撤回安市城的可能性,而選菟城距離遠,道路難行,本就難以及時馳援,再加上前番唐軍攻破此城之後,已拆毀了此城之城牆,雖經楊萬春發動民眾再次築城而守之,然城牆低矮且並不牢固,縱然全軍死戰,也未必能擋唐軍的攻勢,此城若失,卻絕不是安市城外圍防線全麵告破那麽簡單,安市城與建安之聯絡也將就此斷絕,安市城勢必再次陷入孤城堅守的最不利境地,盡管原先的戰略計劃中,安市城最終也將麵臨著孤城苦戰的局麵,然則卻不該是現在,至少在沒有挫動唐軍銳氣之前,安市城實不宜就此被圍,否則的話,一旦有失,則滿盤皆輸矣,更令楊萬春憂心的是其長子楊邈如今也在選菟軍中服役。

“這……”楊萬春一聽高懷龍對選菟城防不看好,心頭不由地便是一涼,遲疑著道:“既如此,可否從城中多派些軍兵前去增援?”

“不妥,城中雖尚有三萬兵力,卻是守城之必備,非輕易能動者。”高懷龍搖了下頭,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楊萬春的提議。

安市城中這三萬兵馬乃是安市最後的機動兵力,是用來做最後的守禦的,楊萬春自然清楚此部分兵馬不能輕易調動,可別的兵馬都已全部派出去了,手頭實是已捉襟見肘了,一想起選菟城的危在旦夕,楊萬春盡自憂心卻也實是無能為力了,苦著臉道:“若是派兵不妥,前些日子撤到此處的民壯倒是尚有一些,不若……”

“楊公,不行啊。”高懷龍不待楊萬春將話說完,便即擺了下手道:“民壯縱多,協防之力有限,若是未經訓練,不單幫不上忙,反倒有誤事之虞。”

“唉……”楊萬春有過多番的守城經驗,自是明白高懷龍所言無差,先前之所以提議派出民壯,其實不過是病急亂投醫罷了,此時見高懷龍打斷了自己的話頭,卻也無奈得很,長歎了口氣,默默無言地皺緊了眉頭。

“高某倒有一策或許能解此難,隻是計若不成,事恐更怠矣。”高懷龍沉默了良久之後,突地出言道。

“哦?高將軍有何善策,楊某願聞其詳。”一聽高懷龍有對策,楊萬春緊鎖著的眉頭不由地一展,緊趕著追問道。

“善策談不上,左右不過是挖肉補瘡罷了。”高懷龍苦笑著解釋道:“某觀唐軍此番來犯,目標就是我安市城,既如此,一旦安市有失,我國門戶洞開,建安一帶之軍卒守也無益,若是調之去解選菟之危卻也可行,隻是一旦圍不得解,又恐建安就此落入唐軍之手,以致我軍再無外力可借,是故,此不過險策耳,某亦不敢輕為之。”

前番唐軍強攻安市城之際,安市雖也是孤城,然卻不是無援之孤,除了建安一帶有軍兵遙相呼應之外,鴨綠江對岸的國中尚有大軍坐鎮,雖不敢前來解救安市之危,可多少牽扯了唐軍的注意力,使得唐軍無法傾全力而為,然則此番薛萬徹所部勾連新羅大軍已經牽扯住了高句麗國內的全部主力,鴨綠江那頭已經指望不上了,唯一還能給予安市聲援的也就隻剩下建安之軍,真要是連建安也落入唐軍手中,那安市城可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城了,很顯然,高懷龍的計策著實險得很,問題是建安不出兵的話,選菟城旦夕便下,安市城同樣危險,這便是個兩難的抉擇,不單高懷龍猶豫萬分,楊萬春也同樣舉棋不定,二者一時間各自無話,默默以對。

“高將軍,依您看來,若是建安軍不動,選菟能守多久?”好一陣子沉默之後,楊萬春皺著眉頭問了一句。

“五天,最多不超過十天。”高懷龍說到這兒,頓了一下,這才接著解釋道:“攻選菟之唐軍皆精銳之師,更有白馬將軍在其中,我軍尚未經戰,士氣已挫動,軍心浮躁,雖竭力而為,卻恐難有作為也。”

“嘶……”一聽前番揚名高句麗的薛仁貴也在唐軍右路,楊萬春不由地倒吸了口涼氣,他對於薛仁貴前番的勇武之狀記憶深刻,心知此人之豪勇無雙,對高懷龍的判斷自是再無疑問,苦著臉想了好一陣子之後,無奈地說道:“高將軍,選菟可以丟,卻不能丟得太快,若不能守得月餘,則我安市危矣,安市一失,建安存與不存又有何差耶。”

楊萬春雖沒明說要出動建安之軍兵,可話裏的潛台詞便是這麽個意思,這一點高懷龍自是聽得明白,隻是茲體事大,高懷龍一時間也不敢輕下決心,咬著唇默想了片刻之後,這才斟酌著道:“建安之兵可調,卻不可與唐軍野戰,依某看來,似可調兵安營於唐軍後路,使其不能全力攻城為上,或許能多拖延上半月餘罷。”

“也好,那就這麽定了。”楊萬春想了想,也沒別的辦法,畢竟唐軍野戰之能楊萬春可是親身領教過的,想當初高延壽兄弟領十五萬大軍來解安市之危,也就僅僅不過堅持了三天而已,便被唐軍全殲,有了這等慘痛的先例在,楊萬春實不敢讓建安軍與唐軍硬碰硬地幹上一家夥的。

“那好,高某這就去發調兵令,告辭了。”高懷龍見楊萬春同意了自己的見解,自是不敢耽擱,點頭示意了一下,起了身,大步行出了書房,自去安排調兵事宜不提。

天色漸晚,日頭早已西斜,可選菟城頭的慘烈攻防戰依舊在繼續著——從前日起,唐軍一萬餘步兵分成五個批次,圍著選菟東、南二門發動一波強似一波的強襲,今日更是從上午辰時起,便不斷地發動衝城戰,在弩炮以及騎兵羽箭的掩護下,已然數次殺上了城頭,與城頭上的守軍血戰連連,雙方均死傷慘重——高句麗一方守城主將高守禮陣亡、副將高可聞重傷,伍千高句麗守軍也已折損過半,然,守軍在副將楊邈的拚死統率下,始終艱難地守住了城頭,反觀唐軍也沒能占到太大的便宜,參與攻城的一萬步軍激戰三天下來,死傷近四千人馬,數名帶隊衝城的校尉以上將領戰死城頭,然全軍士氣依舊不怠,在左威衛大將軍林承鶴的督陣下,對選菟城的攻擊依舊保持著高壓的姿態。

“林帥,末將請命率部衝城!”在唐軍又一次衝城失敗之後,當了幾天看客的薛仁貴終於忍不住了,策馬來到林承鶴的身邊,高聲請命道。

林、薛二人雖說都是李貞一係的將領,不過來曆出身卻大不相同,相比於林承鶴而言,投入李貞麾下更早的薛仁貴運氣著實不佳,除了兩番征高句麗以及平薛延陀之戰外,始終不曾撈到大仗可打,不說戰功遠不及林承鶴那麽顯赫,便是官位也大有不如,此番被派來當林承鶴的副手,心中早就憋著股勁,一心想要再次建功,隻可惜一路行來,唐軍勢如破竹,薛仁貴始終不曾有寸功進帳,此時見選菟城頭的守軍之勢已疲,有心立上一功,這一站將出來,氣勢著實逼人得很。

”也好,薛將軍既是願去,林某自當擂鼓為將軍助威!”林承鶴自是清楚薛仁貴的心情,也知曉無論是今上還是太子都很看重此人,此時見城頭守軍已呈不支之狀,確有心成全薛仁貴一番,這便略一沉吟,答應了薛仁貴的請求。

“謝林帥!”薛仁貴一聽林承鶴準了自己所請,登時大喜過望,拱手示意了一下,正待回轉本部調兵遣將,突地一騎飛騎從遠處狂奔到了近前,薛仁貴一看之下,不由地勒住了將奔未奔的胯下之馬。

“報,林帥,薛將軍,建安敵軍五萬前來救援選菟,前鋒已到古屯口。”那名飛騎衝到中軍處,飛快地翻身下馬,單膝點地,高聲稟報道。

“再探!”林承鶴一聽建安之敵大至,心中不由地便是一沉,一揮手,喝斥了一句,揮退了探馬,而後麵色凝重地沉吟著——古屯口離選菟城不過二十裏地,騎兵放馬衝刺的情況下,半個時辰不到便可掩殺而至,此時再要強攻選菟城已是不可能,便是要回身迎擊來敵也力有不逮,畢竟唐軍大部都已苦戰了一天了,人馬皆疲,實難再戰,可就這麽眼睜睜地看著即將得手的一場勝利從手邊溜走,著實令人扼腕歎息的。

“林帥,敵援軍已到,我軍攻城實難以為繼,不若暫且收兵回營,以待來日。”薛仁貴見林承鶴默不作聲,忙小聲地提點了一句。

“嗯,那就這麽辦罷。”林承鶴抬眼看了看選菟城頭,略有些子無奈地揮了下手,沉著聲喝道:“收兵,全軍回營!”此令既下,數萬唐軍隨即勒兵向後,緩緩地退回了離城三裏遠的大營之中,僥幸逃過了一劫的城頭守軍茫然不知所以,自不敢做出甚挑釁的舉動,盡皆默送唐軍歸營。

前有堅城未下,後有敵軍大舉而至,此進退兩難之境矣,收兵回營之後,林承鶴便是連晚膳都顧不上用,獨自貓在中軍大帳裏,蹲在大幅沙盤前,苦苦地思索著破敵的良策,然則翻來覆去地謀算了良久,卻苦無絕對之把握——林承鶴所部原本有總兵力五萬三千餘人,這一路雖勢如破竹地連下四城,可自身的傷亡也不小,到了如今,能上陣之士攏共算將起來也就是四萬八千不到一些,麵對著來援之敵,在兵力上並不占上風,若是不能一戰而盡殲來敵,有芒在背的情況下,勢必無法展開攻城行動,時間這麽一拖延,勢必誤了戰期,一旦影響到太子殿下的總體戰略,那林承鶴便是一死也難辭其咎了的,可該如何殲滅來援之敵林承鶴卻始終沒想到一個穩妥的辦法。

難,真的很難!望著探馬報來的敵軍營壘安置,林承鶴無奈至極——建安來敵立營於古屯口,地形地勢極為開闊,離唐軍大營二十餘裏,屬進可攻退可回建安之勢,唐軍去的兵力多了,建安之敵未必會留下來與唐軍死拚,極有可能溜回建安,若是去得少了,又恐非其之敵,再者,唐軍兵力有限,又不可能兩線作戰,該如何取勝著實令林承鶴頭疼萬分的。

“林帥。”一陣腳步聲響起,薛仁貴從帳外行了進來,見林承鶴蹲在沙盤前沉思,忙走上前去,小聲地喚了一聲。

“嗯。”林承鶴抬頭一看是薛仁貴到了,也沒多客套,隻是點頭示意了一下。

“林帥,末將有一策可破建安之敵。”薛仁貴知曉林承鶴此時肩頭的壓力巨大,這便笑著說了一句。

“哦?”林承鶴正自為如何擊破建安之敵而煩惱,一聽薛仁貴有計破敵,立馬精神為之一振,站了起來,看著薛仁貴道:“薛將軍有何良策,某洗耳恭聽。”

薛仁貴慎重地拱手為禮道:“林帥,依某計議,建安之敵恐非真的來援選菟,實乃牽製我軍耳,若不然,其何至於停於古屯口,須知救兵如救火,當此我軍久戰之際,其兵若大至,縱不勝,我軍傷損必重,而其不為者,不外不肯為也,末將以為要破此獠,須以奇襲為勝,今敵方至,必無備,末將願領兵趁夜破敵,請林帥恩準。”

“唔。”林承鶴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卻並沒有說明到底是允了還是不允,隻是一味地皺著眉頭在大帳裏踱來踱去,臉上的神色變幻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