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些蒙古人可枉稱天生騎兵之稱了,徒有千餘之眾,卻一戰即潰,毫無半分抵抗勇氣,若是他們的老祖先成吉思汗地下有知,恐怕會氣得嘔出半升血來吧。”
看著被攆得到處亂跑的蒙古人,趙強感慨的說了一句。一邊劉德聞言,接口道:“屬下以前就聽聞,羅刹人每占一地,除擄獲牛羊牲畜、金銀財富外,還多喜任用奴隸,想必這些蒙古人就是他們的奴隸吧。自古以來,以奴隸為兵者,想要打勝仗是絕少的。昔年武王伐紂,商紂以六十萬奴隸為兵,結果奴隸們臨陣反戈,反倒加速了商紂的覆滅。又有秦將章邯以驪山死囚為兵,同樣也無力回天,被楚霸王項羽破於巨鹿,由此可見以奴隸為兵,實屬下策,指望他們賣命則更屬笑談了。況且這些蒙古人早就不複當年之勇,元朝定鼎中原之時,這蒙古兵就已腐化,早就不再是什麽馬背民族了。元順帝時蒙古兵更是連馬都不會騎,被明朝趕到北方後,方才稍稍拾起祖先的手段,隻可惜卻是再難有當年之勇了。滿清崛起時,這蒙古諸部更是淪為附庸,作戰之時打打下手尚可,單獨拉出來,嘿嘿,隻怕怎麽敗的都不知道。眼前這些蒙古人,即使他們的首領再能打,隻怕也是一樣潰敗,運氣使然,非人力可為之…”說到這裏,劉德唏噓道:“這些蒙古人甘為羅刹幫凶,血性二字早就談不上,無血無性之兵,一幫烏合之眾而已,能成什麽大事,即使偶有建樹,也亦如曇花一現而已,終不能久持。遇上強敵,隻會自取滅亡。”
聽了劉德話,趙強扭頭看了他一眼,幹笑一聲:“先生難道不知道我關寧軍有一大半也是擄獲而來的各族百姓嗎?這些人其實也是奴隸,如按先生所言,豈不是我關寧軍也如曇花一現,不久也如滄海過客一樣從這世上消失?”
聞聽此言,劉德嚇得忙從馬上翻下,跪在地上重重磕首稱:“大帥恕罪,屬下絕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借屬下十個膽子也不敢如此詆毀我軍,屬下的意思隻是…”
見劉德這樣,趙強忙示意衛兵扶起他,笑道:“先生不必如此,本帥知道你想說什麽。其實這世上沒有什麽人天生就是不怕死的兵,關鍵是看拿什麽讓他們賣命。先生自是明白,我軍中諸兵與那些蒙古人一樣,其實也都是奴隸,他們本心可未必想投軍的,還不是被我擄獲而來強行編入軍中,但比起這些蒙古人來,我關寧軍可就是強得太多了。”說完意味深長的瞥了一眼劉德:“之所以有這般不同,其實也沒什麽,不過就是本帥能拿出值得讓他們賣命的好處而已。”
“好處?”劉德聽了一愣,一時沒有想到有什麽好處可以讓那些各族百姓在軍中賣命。
“人活世上,無欲無求者絕無僅有,大凡是人,都想讓自己過得好,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先生在我軍中也有數月,當知道我關寧軍的軍功極其豐厚。試問一個從前一無所有或者極度貧困,食不果腹的人在知道賣命之後,就可以得到女人、奴隸、房子、糧食、牲畜、土地、金銀、地位等等他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他是否願意放手一搏呢?又是否想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東西呢?與之相比,向以殘暴著稱的羅刹人又能給這些蒙古人什麽呢?隻怕羅刹人隻是想將這些蒙古人當成賣命的工具吧。”
說完這些,趙強像是想到什麽,沒有再看劉德,而是自言自語道:“當然,僅有這些也是無法保證一支軍隊戰鬥力的,物極必反,極剛易折,一個良好的製度固然可以保證軍隊戰鬥力,但科技永遠是第一戰鬥力,科技永遠是第一戰鬥力啊…我關寧軍不但要將士同心,敢於死戰,更要裝備這個時代最優良的武器才行,有如此,我才能改變時代的車輪,讓他遠離那片黑暗…”
劉德被趙強的話搞得一頭霧水,一點都聽不懂大帥在說什麽,就好像眼前的大帥深不可測一樣,無人知道他內心深處在想什麽,腦子裏又在琢磨什麽。
…………………
在四個騎兵大隊的追擊下,布裏亞特蒙古人的潰逃成了一條死亡之路,沿著他們來時的道路上,無數失去主人的戰馬漫無目的的來回奔跑著,或者直直的站在那裏看著倒在地上的主人。第二步兵聯隊沒有追擊殘敵的任務,因為就是讓他們追也追不上,所以現在在左銘南的指揮下,正在收集蒙古人留下的戰馬和兵器。這場勝仗讓第二步兵聯隊的士兵們一掃前幾日的沉悶,興奮的在那收繳戰利品,並且俘虜那些棄馬跑進樹林裏的蒙古兵們。
紮吉夫打仗不行,但逃跑的本領還是有的,以前在哥薩克騎兵的追擊下,他就成功的逃跑過兩次,現在,在關寧軍騎兵的追擊下,他再次發揮了逃跑的本事。奔跑的過程中,他甚至砍死了兩個擋在前麵的族人,終於他甩脫了後麵的追兵,帶著僅餘的一百多騎與俄國人的火槍隊會合了。
得知布裏亞特蒙古人被伏擊,全軍大敗後,弗拉索夫難以相信,甚至以為紮吉夫這個異族人是在欺騙自己,目的隻是不願替他賣命,但在看到連續又有幾十個蒙古人麵無人色的逃回來後,他才相信蒙古人是被打敗的。
聽說伏擊蒙古人的清國軍隊有幾千騎兵和數不清的步兵後,弗拉索夫嚇得傻眼了,竟然呆在那裏不知道怎麽辦。還好他的衛隊長彼特魯沙反應快,急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進入射擊陣列。在他的及時部署下,關寧軍第二騎兵聯隊第一大隊一個中隊在追擊蒙古兵撞上俄軍時,被俄軍火槍隊的火銃打退了回去,陸續追趕到此的關寧軍騎兵見狀,不再衝擊俄軍火槍隊,而是從四周將他們包抄圍了起來,等待上麵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