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陸權強國

第三百八十五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

北京袁世凱在為了英國而鬧心,川鄂李漢也在為下麵的發展時而歡喜時而憂!

大軍西征跟北京中央的變動並沒有影響到川鄂的建設,短短兩個月來,雖然由於英國政府的照會的影響,導致川鄂暫時進口不到生產槍炮的機器和鋼鐵,使得軍事重工業的建設步伐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但受到戰爭的刺激,輕工業卻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為了報複各大在華洋行聯手哄抬價格並且很多商品開始限量對他供應,李漢下令采購部隻能在中國自己的工廠裏采購軍需,並且優先在川鄂本地那些在工商部備案後建立起來的工廠中進行采購!這一下不僅軍政府出手組建的一係列的官辦企業收到了大量的訂單,甚至連一些看中了川鄂的優異條件而選擇了在川鄂辦廠的國內其他企業,也都在軍政府的采購之中吃了個大飽,幾乎都得到了大批的訂單。行軍用的帳篷、士兵穿的軍服鞋襪、用來製作幹糧的麵粉、清潔用的肥皂還有洋火洋油等,都被大批大批的采購運往西藏前線。

可以想象,在西藏的近兩萬西征軍要消耗多少物品,每一天都是數萬兩銀子流入這些廠家的腰包裏。有了資金,這些工廠又拚命擴大規模,提高生產工藝,以獲得更多的訂單,到了後來依托於大冶冶金成立的下屬罐頭廠甚至生產出了罐頭,也被大量的采購。大量軍需訂單的刺激加上這個時代的輕工業門檻並不高,幾乎隻要幾台機器和幾個熟練工人就可以進行生產,使得中國的輕工業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根據工商總局的第一手商業統計數據顯示,僅僅六七兩個月,先後就有十七家因為獲得了大量訂單的工廠進行了擴建,其中八家為紡織廠,一家為成衣製造,一家幹脆包攬了軍隊采購的九成以上的襪子,其餘七家三家為麵粉廠,一家為火柴廠,一家為造紙廠,還有一家為軍械廠、一家為皮革廠。除此外,川鄂軍政府拿出高達三四百萬資金采購的巨大市場刺激之下,自六月中旬開始,先後有江浙、湖南、安徽、上海甚至北京、廣州等地的實業家往川鄂考察,最終到了七月底敲定在川鄂建立新廠的工廠便有七十四家,其中竟然有一家幾個美國商人組建的水泥廠的出現倒是令李漢眼睛一亮,他一直都想著如何能夠讓外國人的錢心甘情願的流向川鄂,隻是一直都沒能夠找到好方法,這幾個美國人的出現倒是令他感覺到了一點希望,於是下令下麵為這一家才剛剛選好地址甚至連機器都還沒運到湖北的水泥廠大開綠燈,有意要將它培養成洋人企業在華投資的另類典型,以期吸引到更多的外資流入!

據不完全統計,六七兩個月之間間川鄂實業總規模由五月前的1954萬元增加到了2385萬元,其中輕工業類實業增長174%,共計吸引勞動力3.185萬人,漢陽、武昌、荊州、重慶、成都等地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招工熱,吸引到了不少國內報紙的關注!

更多的人投身到輕工業出錢少見效快的產業中去。不過也不得不指出其中的一些問題,輕工業增長率之所以這麽高是因為在這之前川鄂之前的輕工業基礎幾近一窮二白,張之洞督署湖廣幾年之間搞得洋務主要都是重工業,代表就是漢冶萍。對於真正能夠富民的輕工業卻很少過問,才導致湖廣兩省雖然在江南也算是納稅大省,但是主要稅收還是來自農業,完全不似江浙、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長江下遊和珠江下遊地區,這兩個地區一個靠近上海,一個靠近香港,能夠就近采購機器,了解外國的生產工藝,所以是發展近代輕工業的寶地。湖北、四川身處內陸,雖有長江之便利水運,但是到底要比江浙、粵閩麻煩不少,導致在他之前湖北除了幾個火柴廠之類的小實業工廠外,幾乎輕工業基礎一清二白!

在各種有利條件和相對較高的工資吸引下,形形色色的人群湧入川鄂。除了大量希望能夠獲得土地的墾荒農家之外,也有相當數量的工人,人數雖然不多,但是這批最早的產業工人的到來著實帶來了不少的生產經驗,令生產能力提升了不少!

李漢曾經做過一個計算,如果他能夠在1914年之前,在所管轄的地區內建設完成從產值達到一億銀元規模的輕重工業,也就是相當於他擁有了整個民國幾乎所有工業的一般生產力。那麽,依托著相對雄厚的工業體係跟財力的支持,一戰之前他很有可能便能夠問鼎中央,奪來整個民國的統治跟領導權!不過重工業的投資回報周期畢竟太長了,少則兩年,多五六年,雖然遠景可觀。但眼前卻急需盡快產生效益的輕工業。出於這層考慮,猶豫了許久之後,他還是開啟了一個潘多拉魔盒,在今年二月底便分別向奧匈帝國、美國、日本洋行各自采購了部分的卷煙生產機械,準備將後世共和國赫赫有名的成功國營企業搬到這個時間段的民國來。

如今在民國市場上占據主要地位地是外國卷煙,尤其是英美卷煙公司。雖然吸食香煙還沒有後世那麽嚴重,但每年流失的銀子高達千百萬兩。這也是為什麽這些年來歐美各國列強明麵上已經不再往民國直接出口鴉片的原因了,一來名聲不好,二來卷煙在他們眼中已經成為了最好的替代品了!

煙葉是卷煙製造成本的最大項目,一般在成本地五成左右,為了掠奪廉價煙葉,英美煙草公司在山東、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廣泛推廣種植煙草,開始是以贈送種子並保證以現金善價收購為誘餌,誘使一般農民改種煙葉。等到煙葉產區擴大。這些地方的農民,特別是中農和貧農將生計完全或大部分轉移到種植煙草上後。英美煙草公司地收購網就不斷壓低煙葉地收購價格,迫使農民賤價出售。除壓價收購外,還用“降級抑價”的手段,任意評定農民的煙葉等級,美其名曰“科學評價”,實際上是將高級煙葉評為低級煙葉,進一步壓價收購,獲得更多利潤。由於各級之間評判標準含糊、隨意性大,加之語言不通,農民雖有怨言但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能默默忍受。

種植美種煙草,不僅需要花費大量勞動,並且需要豆餅等高價肥料,收割以後,還得用煤炭烘烤,總之,生產成本數倍於糧食作物,這種壓價行為,著實令人氣憤。更讓人不平的是,煙葉的價格在降低,但卷煙的價格並未減少,一條哈德門煙,售價在一元以上,而成本不到40分,利潤率達到150%-250%,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暴利。

湖北、四川的優勢在於非常適合種植煙草,這種特殊性作物的經濟價值非常高,雖然對人體健康有害,但是生產卷煙的好處是明擺著地:政府既可以獲得大量稅收又能避免白銀大量外流,在社會上,可以讓香煙作為鴉片地合適替代品,香煙雖仍有毒害,但這種毒害較之於鴉片卻要輕許多,價格也要便宜不少,不存在鴉片所造成的那種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地局麵,對社會風氣的改良具有巨大好處。

不過新的問題在李漢準備成立自己的卷煙廠之後又來了,他沒有合適的人才跟技術人員成立卷煙廠!歐美國家對於煙草技術的管製還是比較嚴格的,畢竟是個每年都能創利至少千萬的行業,最後李漢在思考了半個月之後,決定改變了自己原本想要將卷煙廠製造成完全官辦的國營企業,而是跟其他下麵的招股企業一樣,吸引進其他的民族資本跟技術來共同富裕。

於是下令向社會上發布官辦聯合卷煙廠招股的信息之後,果然吸引來了幾個了不得的人物,正是曾經弄出了南洋煙草公司的簡氏兄弟!

簡氏兄弟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也算是國內頭一遭了,隻不過設備落後,技術受製於人,生產出來的香煙無法與外國貨相比。英美公司為了技術保密,所有的生產流程都不允許中國人參觀,甚至淘汰下來的機器也用榔頭敲碎,當廢鐵變賣,企圖永久占領中國市場。李漢的機器若不是分開購買,並且重要機器都是委托在奧匈帝國內采購的,也根本買不到合格的一流機械來。

最後一番談判之下,南洋兄弟公司以全部的技術跟工人入股,占去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川鄂聯合軍政府占去了百分之六十,其餘一成五招募了四十五銀元,共作價約三百萬銀元的‘聯合煙草’正式成立,並且在當月便生產出來了‘黃鶴樓’跟‘江南’兩種香煙,其中較差一點的江南售價15分,黃鶴樓售價55分,倒也在川鄂兩省之中賣得紅火,逐漸從洋貨手中搶來了過半的市場!

可惜,軍政府在輕工業上的成功,依舊掩蓋不了在重工業上的短腳!

另一方麵,隨著西路軍在西藏的不斷取得勝利,英、美、俄等列強乘機哄抬鋼鐵的價格,使得川鄂兩省內的‘成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兩大已經開始複工的兵工企業空有生產槍炮的機器,卻得沒有足夠的材料製造槍炮,重慶的鋼鐵廠已經搭建完成了一小半,部分機械已經可以投入煉鋼之中,隻不過重慶附近的煤鐵礦建設的速度卻很慢,目前才不過剛剛接收到第一批機械,現在的產能還不抵大冶日產能的五分之一,預計要到年底才能麵前達到大冶現在的煉鐵效率;大冶冶金也因為大量的機械更新、產能升級、工廠翻新等,導致目前的煉鐵速度完全不能滿足已經複工的漢陽兵工廠。兩個兵工企業沒有足夠原材料生產的尷尬的情況觸動了川鄂上層,李漢更是下了鐵命令,加班加點,擴招現在的勞工總數,哪怕是軍政府勒緊褲腰帶,也要在年底前將重慶鋼鐵廠的產能恢複到它的前身漢陽鐵廠的巔峰時期。

鑒於大冶鐵礦以現在的機械,要冶煉成軍工合格的鋼鐵需要耗費比市價高出將近三成的價格,李漢隻能繼續往鄖陽、陝西派送更多的從全國各地招募來的精通地質勘探的年輕隊伍,鐵礦...軍政府,不,是中國重工業需要大量優質的鐵礦!

陝西省,山陽縣。

崎嶇的山路上,在二十幾名身穿軍裝的年輕士兵的保護之下,一隊由六個同樣年輕,最大的一個看上去也不過才剛剛三十出頭的眼睛男帶領之下,一隊人牽著幾匹騾馬,上麵的框子中放著各種工具和器材,實在裝不下了還有兩個年輕人幹脆各自肩扛著一台取土器,他們這一隊人有的隻是在國內的測繪學堂內學過地質學,有的則是往歐美留學過的高材生,一個月前都還彼此不認識呢,現在卻為了給中國找到鐵礦,被李漢從全國各地請到了川鄂來,這一個多月來他們都是在湖北、陝西兩省交界的地區轉悠,一個月前鄖陽府傳來又發現了一處黑色頁岩型釩鈦磁鐵礦的消息。消息傳來之後當真是鼓舞了不少人氣,這是鄖陽府從今年二月至今發現的第四個鐵礦了,雖然其中兩個都隻是中型規模的鐵礦,不過也比他們這些個在陝西奔波了許久尋常鐵礦的成績要好得多。

到目前為止,他們這一隊人隻在漢中發現了一處中型鐵礦,不過開采難度比較大,暫時軍政府不會批準挖掘的!

這一隊人中負責的是從美國專門學習地質勘查歸來的年輕人--賀飛,除此外其餘幾人分別是陳正、王載明、陳晨、劉一飛跟李凱!

八月的天正是陝西最熱的時候,在熾熱的太陽下扛著儀器一走就是十幾公裏路,不少人已經惹得衣服上多了一層白色的汗漬,尤其是一個小戰士汗水順著他黝黑消瘦的麵頰不住往下流淌,挺拔的鼻尖上不時掛著晶瑩的汗珠。

他們這一群人從一大清早就開始趕路,走了六七個鍾頭了,沿途都是山路根本沒辦法騎馬,隻能靠兩條腿一路走下來。索性是累了一點,但是終於還是在中午最熱的太陽到來前趕到了地方了!

一到地方,隊伍中兩個身體比較弱的隊員一屁股跌倒在地上麵色煞黃一片,有懂行的知道是中暑了,趕忙上前給他灌了半水壺的鹽水,又扶到樹蔭下休息去了,好一陣才恢複過來。

他們這一次的目的地就在眼前,一個幹得熱火朝天的礦坑,一群民工正進進出出,把挖出的石頭一擔擔挑出來。

看到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從礦坑附近的一處人群中走過來一個身穿一身軍裝的軍官,他笑著伸出手邊跟賀飛握手,邊道:“幾位專家到了我就放心了,這礦坑眼看著挖了二三十米深了,可是至今還沒看見礦,你們看是不是再換個地方找找。”

賀飛搖了搖頭,他曾在美國隨他的導師進行過幾處鐵礦的勘查,經驗十分豐富。此時他打開箱子,拿出一份圖紙展開,地圖上大致記載了方圓幾十裏的山川河流地容地貌。他又抬頭向四周看了看,不由皺了皺眉,如果這地下真的蘊含著大量鐵礦,這裏應該是最佳的開采位置,除非這裏壓根就沒有鐵礦。

旁邊在英國學習過地質學的李凱有些疑惑:“軍政府是不是被那些洋人勘探隊給騙了呢?雖然從地質學的角度上來看,這裏可能會存在礦藏,但是那些洋人勘探度據說也不過往這邊轉了一圈,如何能夠確定這窮鄉僻壤裏就有鐵礦山?”

賀飛沒有回答李凱的疑惑,雖然他也無法想通那些洋人是怎麽知道這裏有鐵礦的,但他還是走到礦坑邊上察看起新挖出來的石頭。漸漸地,賀飛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眼神越來越亮,因為他發現挖出來的這些石頭雖然含鐵量都不高,但後麵挖出的石頭比前麵挖出的,鐵含量都有不小幅度的攀升,這種情況他隻見到過一次,那就是一個月前在鄖陽府內看到的剛剛挖出來的黑色頁岩型釩鈦磁鐵礦石,不過這裏稍微又有些不同,仔細辨認了一陣之後,他頓時臉上說不出的精彩,這是...銅...

一瞬間,一個詞語在他腦海中猛地浮現了出來!

多礦種礦田?!

這時,一個民工挑著一擔石頭走了出來,長年和石頭打交道的賀飛在看到的一瞬間,霍然站起,幾步走了過去。正在另一邊照顧兩個中暑同伴的其他幾個年輕地質考察隊的成員也跟著湊了過來,當他們看到陸允手中的礦石,也不由呆了。

“郭連長,麻煩你安排一下,我要親自到井下確認一下!”

賀飛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幾個同伴,這一次連方才還有些疑惑的李凱都跟著激動了起來。倒不是為了軍政府承諾獎勵的每人五百元,而是他們真的在這個窮鄉僻壤之中發現了鐵礦,而他們的名字,也將隨著這一座極有可能是儲量極大的鐵礦礦藏而永記史冊!

“好,沒問題!”

郭連長在這個山間待了大半個月了,看他們幾人的表現發現有戲的他頓時臉上也跟著樂了起來,能夠為軍政府再發現一個優質鐵礦,他們這段時間來跟山間的毒蟲、蚊子戰鬥的苦都值了!

最後賀飛親自帶著到井下,實地勘查了一番。最終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很可能綿延數裏甚至數十裏的儲量極大的多礦種礦田,不但擁有鐵礦,還擁有不菲的銀銅伴生礦!

而同樣的事情在鎮良縣也上演了一次,這些都是李漢一手導演的,本來李漢還想在把攀枝花和西藏的鐵礦也點出來,但後來考慮這兩地的基礎條件實在太差,就算建成了鋼鐵廠,恐怕鋼鐵也運不出來,所以暫時隻開發鄖陽府和陝西省內軍政府駐軍占領的地區了!

鄖陽鋼鐵已經開始圈地建設廠房了,預計未來規模不會小於重慶鋼鐵跟大冶冶金,不過離建成看起來很遠,建設鋼鐵廠不僅要機械要技術工,還要有交通跟運輸,後世陝西直到他穿越前都沒能開發這陝西省內的幾處寶藏,一是因為當地政府估計將錢都拿來購買公車、出國學習刺激國外經濟發展了,二來也的確有當地的交通跟地理環境導致必須狠下心來修築一條鐵路才能保證源源不斷的礦石送到鄖陽府。

川鄂現在的重工業企業看起來還很少,除了重慶鋼鐵、成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鄖陽鋼鐵、大冶冶金、漢陽鋼鐵、富強磷礦以及聯合鹽業這些加在一起勉強算是八個,其中富強磷礦跟聯合鹽業都不能算是重工業企業,隻不過軍政府在其中投入了巨資購入機械罷了!

這寥寥可數的幾家甚至還沒完全建成的企業對於正在幹等著一戰慢慢走來的李漢跟中國來說,無疑是太少了。雖然李漢打算即便是盲目擴張通過軍政府的重點官辦弄出一個中國式的畸形重工業怪獸來,輕工業什麽的完全可以等待一戰之時借助著一戰之風大肆趕上來。不過因為缺乏技術力量的支持,重工業並不像輕工業門檻那樣低,以現階段中國的工業底子和科學教育水平,如果大肆發展重工業,隻會重演“大煉鋼鐵”那樣的鬧劇。

最後李漢隻能利用輕工業的發展和軍備采購的刺激先將兩大兵工廠和四個鋼鐵冶金支柱發展壯大起來,再利用這些企業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由點及麵,逐步擴大重工業規模。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培養出中國自己的大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在低關稅甚至是無關稅的情況下集中保護自己的民族重工業。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樣的重工業,是由於輕工業發展的需要和軍備采購的刺激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因為人為的或是政府政策等原因。

在重工業的發展過程之中,李漢大量的借鑒了後世的共和國跟蘇聯式的政府幹涉!政府幹涉雖然不可避免的產生重複建設、低質建設,但是也可以大大縮短重工業的建設周期。但也曆史上蘇聯和中國的重工業就是政策幹涉的產物,幾乎是兩三個五年計劃,就完成了巨型重工業企業的建設。雖然不到幾十年時間,各種各樣的問題冒了出來,因為不是市場規律的產物,所以這些企業除了國家處於戰爭狀態的時候,其它時間都是開工不足,開工不足就導致他們大半處於虧損狀態。企業虧損也就無力更新老化的設備、發展新的技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循環。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這些問題不是現在一窮二白的他需要考慮的,他現在唯一要做的便是發展、發展再發展,不遺餘力的要趕在一戰之前建造出一個蘇聯式的重工業怪獸出來,哪怕會烙下根基不穩的爛攤子,有著一戰的大發展機會,他有的是時間收拾這些爛攤子。

沒辦法,誰讓這個國家已經落後了世界將近一個世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