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107西藏疑雲

落迦山別墅。

紅梅盛開的庭院暗香浮動,清幽靜謐。一池泉水瀑瀑流動,泛出朝陽的金輝。

這幾天,李想過的異常閑適,吃得好,睡得好,習字吟詩,精神歡悅。

用完早餐之後,李想來到涼亭小憩。

這時湯約宛興衝衝地走來,遞給他一張號外,說:“入疆安西軍的捷報出來了!”

“噢,這樣快!”

李想左手拿著報角,又手輕撫膝部,嘴裏念著喃喃出聲。報紙在晨風中垂下一角,“安西軍進入迪化”的大字標題赫然在目。

大西北的絕大部分地區都奏響了安西軍的凱歌,唯有西藏還沒有插上五星紅旗。

“悠閑的日子結束了。”李想起身說道。

李想緊急召開臨時軍事會議,討論安西軍的下一步棋:入藏!

曾高介紹西藏形勢道:“目前有關拉薩事變整個過程尚不清楚,多是在哥老會傳過來的情報中有所述及。主要原因就是有關這段變故太過紛繁雜亂,有關拉薩動亂不論從過程還是諸多細節上都有待進一步研究。關於駐藏陸軍內部變亂的性質,孫大總統一直視其為革命。隻是西藏天高皇帝遠的太過閉塞,還弄不清到底哥老會是主要革命力量,還是駐藏清軍為主要革命力量,或者是駐藏清軍中的革命派聯合哥老會發動的?”

“什麽革命?”李想皺眉道:“拉薩事變就是嘩變,就是兵變!以搶資掠財為真實目的,而致敗壞藏局的最終結果,罪大惡極。”

“大帥偏激了。”李西屏歎道:“拉薩事變雖然在發起時所樹旗幟為“勤王”,然待後藏、江孜、波密、江達等地駐軍紛紛前往拉薩時,已改樹“大漢革命”旗幟。”

“勤王”即擁護清朝皇帝,反對革命起義。但這一時期西藏地方發出“勤王”口號者並非如此。

據載,變亂以“勤王”為口號發起。當時,袍哥勢力“遂隱相號召在藏各路軍隊,謂川亂不得回家,若能劫欽差,取庫餉,以勤王為號,不但無罪,而且有功”,蓄意挑唆各路軍隊。此外,聯豫也曾提到“初言起勤王軍’’,鍾穎亦言“聲言起勤王軍”。於是,亂軍在“勤王”名下,於“九月二十三四日連劫兵備處及使署所儲槍械子彈糧米,並庫存餉銀十八萬餘兩,薄據表式,均一律焚毀。……二十五日夜劫臣入劄什城營次,初言勤王……”。

由此可見,他們確實是以“勤王”為口號而發起劫軍械庫餉乃至劫欽差的行動的。但是,持“革命”論者,視“勤王”口號不見,將劫庫餉、軍械尤其是劫欽差的行為視作“革命”行動。

李想從容道:“我也明白,‘勤王’口號下何以有‘劫欽差’之事,需要分析。若確為‘勤王’,欽差作為其所‘勤’之王派駐西藏地方的代表,該是被擁護的對象,無論如何也不應淪為階下囚。口號與行為背離,以致持這場變亂為‘革命’觀點者,競將‘劫欽差’視為革命的重要因素,如此截然相反的認定,可以使我們意識到‘劫欽差’絕不是‘勤王’應有的舉動。但是,在我看來,此次拉薩變亂的主導者的身份可作為旁證,證明亂軍最初的舉動既非所謂‘革命’行為,也非‘勤王’舉動!”

“主導者及其身份?”

李想伸個懶腰,籲出一口氣,點點頭道:“主導者中既有哥老會首領也有駐藏官員,而且駐藏官員占的比例更大。一般認為哥老會乃同盟會的外圍組織,與革命黨人素有聯係,可以稱其為革命人士。但是作為駐藏官員的主導者,不可能瞬間變成革命人士,進而參與發起所謂的‘革命’。不論是他們劫庫餉軍械的行為,還是劫欽差的舉動,都難以順理成章地解釋為‘革命’舉動,當然也更不能認為係‘勤王’之舉。下級官員劫持欽差,還打著‘勤王’旗號,讓人難以理解。我們看到,這場變亂在發起時就不僅僅隻有哥老會起主導作用,清朝駐藏官員和哥老會是混在一起的,故認為整個過程起主導作用的是清朝駐藏官員和哥老會兩者之一的觀點都是不確切的。”

曾高忍不住點點頭道:“事實上,隨著變亂的發展,發起者葉綸三、範金、李維新三人在動亂開始即被殺,而嚴步雲、何光燮、郭元珍等因是欽差參讚近人未被處置。何光燮、郭元珍作為之後更大動亂的主導者,一個是欽差秘書,一個是欽差衛隊長,具有很明顯的駐藏官員身份,其中掌管衛隊的郭元珍還是哥老會首領,而何光燮自始至終沒有搞清楚他是不是哥老會成員。這樣看來,我們真的很難簡單界定主導者的身份不是駐藏官員就是哥老會首領,同樣這次變亂的領導也不能定性成就是駐藏官員或哥老會某一方。”

李想欣然道:“欽差被劫後,右參讚錢錫寶錢自稱代理,在署中搜印,數次未獲,兵變起時,共舉錢錫寶為欽差,錢以代理名義出示安民。錢錫寶以代理欽差名義張貼安民布告,該布告乃是由西藏民眾大會送交英駐錫金長官,布告所署日期為‘宣統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即聯豫被劫第二天。但是,布告並未提及一天前亂軍拘禁聯豫之事。布告前一部分為聯豫自稱要率軍‘返’拉薩,責成錢參讚行使在藏的全部職責;後部分為錢參讚稱已接到此令,表示將服從並履行此職務,申明軍隊軍紀嚴明、作風優良、絕不會傷害漢藏商民,希勿懼怕、逃亡,要安居樂業,勿信謠言。此外,西藏民眾大會給英人信息中言及起義時間為“二十五日夜”且“錢錫寶已被任命為代理安班,並已掌印”。同時提到“中國軍隊”“將大臣聯豫推倒,並劫掠他所有財物,嗣後擁戴錢錫寶作他們的領袖”。根據安民布告的內容可知,錢錫寶代理欽差是因為聯豫要率軍離開拉薩,故而責成其代理欽差之職,但事實上卻是聯豫被劫持了。聯豫作為欽差被劫,錢錫寶不僅不救援,反而撒謊稱聯豫要親自率軍離開拉薩,讓人難以理解;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亂軍竟沒有反對錢錫寶代理欽差之職。如果亂軍發起的是“革命”,亂軍不會先劫持革命的對象——作為欽差的聯豫,爾後又允許右參讚錢錫寶代理欽差。所以,錢錫寶在聯豫被劫後還能代理欽差之職的事實,再一次印證了變亂舉動不是所謂的“革命”。關於錢錫寶在作為欽差的聯豫被劫後何以能代理欽差之職,有以下兩點需要解釋:一是錢錫寶在聯豫被劫後,何以謊稱聯豫是率軍出拉薩不予營救,反而還代理欽差之職?二是亂軍為何允許他代理欽差職位?”

一直旁聽不語的李西屏道:“我想可能是這樣。舉情報,武昌舉義之後,南方十三省獨立,錢錫寶先得內地消息,即上欽署,勒令聯大臣率兵勤王,伊代欽差,限午時決斷。聯豫答以事體重大,須三日乃決。錢大憤恨而出,至三日後拉薩事變。可見,變亂尚未發生,錢錫寶就有意讓聯豫率兵出藏勤王,而由他留在藏地代欽差之職,未料聯豫念及事關重大難以決斷,故使錢錫寶心生憤恨。與此同時,拉薩駐軍鬧餉情緒高漲,部分駐藏官員及哥老會首領亦蠢蠢欲動躍躍欲試,備方勢力不謀而合,以“勤王”為口號,劫庫餉槍械,幽禁反對“勤王”的聯豫,亂遂成。有人曾言“亂起先劫聯署者,即嚴步雲其人”。嚴步雲乃錢錫寶之衛隊長,他於動亂時率先劫聯豫,而後推錢錫寶為代理欽差。”

曾高笑著接過話頭道:“如此,錢錫寶既有亂前自代欽差之心,又有其衛隊長參與劫聯豫和其於亂後代理欽差的事實,前因後果一脈相承,他顯然參與策劃了動亂,而且占據重要位置,不然亂軍豈敢在“勤王”的口號下還“劫欽差”,也不會在亂後任由其自代欽差掌握大權。而且,錢錫寶還做出“申明軍隊軍紀嚴明、作風優良、絕不會傷害任何漢藏商民,希勿懼怕、逃亡,要安居樂業,勿信謠言”的舉動,軍隊劫庫餉軍械、劫欽差的舉動已是明顯亂紀造反行為,何以能稱之為“軍紀嚴明、作風優良”,如此明顯的包庇舉動也昭示了錢錫寶與亂軍間的密切關係。”

“錢錫寶參與策劃變亂並居要位當無疑問。”李想道:“待聯豫回署後錢便“因赴江孜辦理夷務,關防交靖西馬同知,競行出關”。此舉顯露唯恐事情敗露而乘機逃跑之嫌,有載“錢錫寶藉故潛逃,惟以嚴步雲護之以出”。而且,錢若非心虛惟恐為亂事跡為聯豫察覺,斷不至於在聯豫回署後立即倉皇出走。這樣也就能解釋其電文中關於動亂緣起為何隻有“忽起變動”這一極為簡單模糊的描述,他擔心被人供出,故而慎言以明哲保身;還可解釋錢在駐軍的鬧餉因聯豫令鍾穎允以立即發放而平息後,反而勸說聯豫出爾反爾不予發餉,致使駐軍“遂複嘩變”的行為。”他點上一支煙,徐徐吐著輕煙,繼續道,“倘若亂軍劫欽差真為革命,他們就不可能會同意錢錫寶自代欽差,劫欽差後再舉一位欽差,這與“革命”宗旨實在相差甚遠。至於“勤王’’口號,亦無法讓人認同。他們所謂“勤王”是在劫持不同意率兵勤王的欽差大臣聯豫、讓錢錫寶名不正言不順以謊話安撫藏民而自代欽差之職的基礎上展開的。既然聯豫出於種種考慮不同意率兵勤王,那麽作為下屬臣子也應當聽從指揮,而不是形同反叛的將其劫持,借以行所謂的“勤王”之舉。此外,若真為“勤王”,他們亦無須在認同錢錫寶代理欽差的同時,還要劫庫餉軍械,完全可以聽從有意“勤王”劫持欽差而自帶的錢錫寶的指揮,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真正的勤王舉動。由此可見,變亂勢力旨在“勤王’’的口號下行動就需要借助錢錫寶的身份進行掩護,奪軍餉奪槍械,而錢錫寶要自代欽差也需要他們的支持、讚同和配合。於是,這些勢力出於不同的目的共同主導了這次變亂。亂軍是以“勤王”為號發起的,但是“勤王’’隻是幌子,其所作所為實質上就是奪權奪餉奪槍械的變亂。”

曾高微笑道:“在內地共和已成之際,何、郭等人見風使舵變“勤王”口號為“革命”旗幟,成立所謂公議局意圖奪取原駐藏機關的權力。公議局成立後,亂軍的所作所為也根本無法與革命性質沾邊。其間,兵丁結黨呼群,征歌酒食狂嫖浪賭,無所不為。甚至圖財害命,尋仇報複,幾無日無之。最過分的就是他們為奪取更多的財物做出影響全局的舉動——攻擊色拉寺,引起大規模衝突,造成嚴重後果。顯而易見,所謂“革命”的旗幟隻是幌子。”

“攻擊色拉寺啊。”李想喃喃道。想起這件事,真是頭疼。

因為公議局指導下的亂軍見財起掠奪之心而攻打色拉寺的緣故,亂軍的行為不可避免地激起了藏族僧俗民眾的憤慨,進而遭致反攻。亂軍攻打色拉寺的主要托辭是江孜傳來求援警報,亂軍以支援江孜為借口要求色拉寺支應烏拉,在遭到色拉寺拒絕後,遂強攻色拉寺,進而開拉薩戰事之釁端,以致自身難保,更毋庸說及時援助江孜。肇事者見成大亂“均藏匿無蹤”,而公議局亦因失算,“反招番邊圍攻”而遭群咎,至最後“每日無一人到局”,而“聯、鍾之勢為之一振”。

這期間,身居印度的達頼喇嘛通過噶廈“通告全藏之營官喇嘛攻擊各地漢軍”。因為亂軍此前的自相殘殺和擾民行為,達頼喇嘛的通告極大地挑起了藏族僧俗民眾的反抗心理。西藏地方即以“川軍殺戮過甚,招募士兵萬餘,以謝國梁為統領,日與鍾穎酣戰。”而達頼喇嘛派回的親信達桑占東更是迅速組織起萬餘民軍,以衛藏民軍總司令的身份,指揮民軍攻擊駐藏陸軍。江孜、日喀則等地的駐藏陸軍在達桑占東的圍攻和英人別有居心的調停下紛紛“將槍支賣於番官,逃亡印度”。

拉薩地區大部分附亂士兵此時雖重回聯、鍾掌握之下。怎奈釁端已開,無法停止,且達頼喇嘛在英人的唆使和幫助下,展開了驅逐中央政府駐藏軍隊的大規模行動,戰事已不可逆轉。

戰事雖因亂軍的違規亂紀、奪財擾民行為而起,但形勢發展至達頼喇嘛通告驅逐川軍之時,性質已變,與此前西藏地方軍民出於自衛的正當反抗性質己截然不同,達頼喇嘛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製止亂軍的奪財擾民行為,乃是借機將中央政府駐藏陸軍悉數驅逐出藏。

事件性質完全變了。所以李想才會和他們討論駐拉薩漢軍是不是革命軍?這支軍隊該不該救?李想可不想學農夫去救蛇!

內地不靖,謠言四起,人心惶惶,軍心動搖。值此國家動蕩之際,人心不一,備思其事,在所難免。此時的西藏,各色人等所求可能不同,但卻能通過變亂舉動各償所願。於是掌握會黨勢力及軍隊的會首及部分官員巧妙利用各人、各級、備層、各派之心思,順勢牽引,釀成統一行動,並以此各取所需、各得所求。這其中勢在奪錢奪權奪勢的袍哥首領和軍官官員才是主導力量所在,他們利用了大多數旨在奪餉的士兵或者說是利用了他們的鬧餉情緒。

但這場行動在當時並非磊落示人,先是冠冕堂皇地以“勤王”為號,進而在“勤王”的幌子下做出劫庫餉軍械和欽差的變亂舉動;待內地形勢明晰的消息傳至西藏後,他們競見風使舵改以“革命”為號,儼然一欺世盜名、掩耳盜鈴之行為。更惡劣的是他們在“革命”的幌子下做出了更多危害藏局的舉動。

這場由哥老會首及部分駐藏官員發起的變亂行動在引起駐軍內部的混亂和鬥爭後,經由鍾穎等人的努力維持曾在短期內稍微平息,但是內地革命成功的局勢卻使得為亂分子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反對作為前清陸軍統領的鍾穎指揮,再次掌控了權勢。他們的再次掌權導致了更為嚴重的後果。亂軍為了錢財劫掠色拉寺的惡劣行為終於招致了藏族軍民的反抗,也為逃居印度的十三世達頼喇嘛提供了驅逐駐藏陸軍的絕好契機,更為英國提供了挑撥中國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係的機會,以致這場局限於駐軍內部的動亂演變成駐藏陸軍與藏軍的激戰。

且這場激戰,是十三世達頼喇嘛在英國勢力大力支持下重回西藏,進行的旨在盡數驅逐駐藏官兵的陰謀。李想又不得不袖手旁觀。

李想向兩人道:“這邊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去就行了;西藏問題也並不難解決,隻是不能太快,不能過於魯莽。這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麵的考慮:一、交通困難,大軍不便行動,給養供應麻煩比較多;二、民族問題複雜,尤其是在受宗教控製的地區……不應操之過急。”

兩人點頭稱善,全麵了解西藏的情況,是很難做到的。

李想沉吟道:“由青海去西藏的道路據有些人說平坦好走,班禪及其一群又在青海。出兵當然不隻有西北一路,還要有西南一路。可就現在的情況看來,想從川西入藏也不是不可能,因為四川雖然不是我們的地盤,都是革命陣營,也可以假道征藏。故先讓林鐵長派人調查了解自青海、新疆入藏的情況,咱們在做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