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夜來臨了。隨著夕陽西沉,夜已將它黑色的翅膀張開在神州大地上,把遠山、近樹、河流和土丘,以及所有的一切全都掩蓋起來。一個名叫附寶的年輕女子獨自坐在曠野上,她眼眉下的一灣秋水閃耀著火一般的激情,顯然是被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夜空像無邊無際的大海,顯得廣闊。安詳而又神秘。天幕上,群星閃閃爍爍,靜靜地俯瞰著黑魆魆的地麵,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飄灑出一縷彩虹般的神奇光帶,如煙似霧,搖曳不定,時動時靜,像行雲流水,最後化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光環,縈繞在北鬥星的周圍。其時,環的亮度急劇增強,宛如皓月懸掛當空,向大地瀉下一片淡銀色的光華,映亮了整個原野。四下裏萬物都清晰分明,形影可見,一切都成為活生生的了。附寶見此情景,心中不禁為之一動。由此便身懷六甲,生下了個兒子。這男孩就是黃帝軒轅氏。以上所述可能是世界上關於極光的最古老神話傳說之一。
傳說二
在我國的古書《山海經》中也有極光的記載。書中談到北方有個神仙,形貌如一條紅色的蛇,在夜空中閃閃發光,它的名字叫燭龍。關於燭龍《大荒北經》有如下一段描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麵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竭。是燭九陰,是謂燭龍。”這裏所指的燭龍,實際上就是極光。
極光這一術語來源於拉丁文伊歐斯一詞。傳說伊歐斯是希臘神話中“黎明”(其實,指的是晨曦和朝霞)的化身,是希臘神泰坦的女兒,是太陽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她又是北風等多種風和黃昏星等多顆星的母親。極光還曾被說成是獵戶星座的妻子。在藝術作品中,伊歐斯被說成是一個年輕的女人,她不是手挽個年輕的小夥子快步如飛地趕路,便是乘著飛馬駕挽的四輪車,從海中騰空而起;有時她還被描繪成這樣一個女神,手持大水罐,伸展雙翅,向世上施舍朝露,如同我國佛教故事中的觀音菩薩,普灑甘露到人間。
愛斯基摩人認為極光是鬼神引導死者靈魂上天堂的火炬,原住民則視極光為神靈現身,深信快速移動的極光會發出神靈在空中踏步的聲音,將取走人的靈魂,留下厄運。
極光不僅是個光學現象,而且是個無線電現象,可以用雷達進行探測研究,它還會輻射出某些無線電波。有人還說,極光能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極光不僅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它還直接影響到無線電通信,長電纜通信,以及長的管道和電力傳送線等許多實用工程項目。極光還可以影響到氣候,影響生物學過程。當然,極光也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解開的謎。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如果我們乘著宇宙飛船,越過地球的南北極上空,從遙遠的太空向地球望去,會見到圍繞地球磁極存在一個閃閃發亮的光環,這個環就叫做極光卵。由於它們向太陽的一邊有點被壓扁,而背太陽的一邊卻稍稍被拉伸,因而呈現出卵一樣的形狀。極光卵處在連續不斷的變化之中,時明時暗,時而向赤道方向伸展,時而又向極點方向收縮。處在午夜部分的光環顯得最寬最明亮。長期觀測統計結果表明,極光最經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分別稱作南極光區和北極光區。在極光區內差不多每天都會發生極光活動。在極光
卵所包圍的內部區域,通常叫做極蓋區,在該區域內,極光出現的機會反而要比緯度較低的極光區來得少。在中低緯地區,尤其是近赤道區域,很少出現極光,但並不是說壓根兒觀測不到極光。1958年2月10日夜間的一次特大極光,在熱帶都能見到,而且顯示出鮮豔的紅色。這類極光往往與特大的太陽耀斑暴發和強烈的地磁暴有關。在寒冷的極區,人們舉目瞭望夜空,常常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態,各種各樣形狀的極光。毫不誇大地說,在世界上簡直找不出兩個一模一樣的極光形體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人們將極光按其形態特征分成五種:一是底邊整齊微微彎曲的圓弧狀的極光弧;二是有彎扭折皺的飄帶狀的極光帶;三是如雲朵一般的片朵狀的極光片;四是麵紗一樣均勻的帳幔狀的極光幔;五是沿磁力線方向的射線狀的極光芒。
極光形體的亮度變化也是很大的,從剛剛能看得見的銀河星雲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滿月時的月亮亮度。在強極光出現時,地麵上物體的輪廓都能被照見,甚至會照出物體的影子來。最為動人的當然是極光運動所造成的瞬息萬變的奇妙景象。我們形容事物變得快時常說:“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極光可真是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變化莫測,而這一切又往往發生在幾秒鍾或數分鍾之內。極光的運動變化,是自然界這個魔術大師,以天空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劇,上下縱橫成百上千公裏,甚至還存在近萬公裏長的極光帶。這種宏偉壯觀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點仙氣似的,頗具神秘色彩。令人歎為觀止的則是極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顏六色去描繪。說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紅、綠、紫、藍、白、黃,可是大自然這一超級畫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將深淺濃淡、隱顯明暗一搭配、一組合,好家夥,一下子變成了萬花筒啦。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極光色調已達一百六十餘種。極光這般多姿多彩,如此變化萬千,又是在這樣遼闊無垠的穹窿中、漆黑寂靜的寒夜裏和荒無人煙的極區,此情此景,此時此刻,麵對五彩繽紛的極光圖形,親愛的讀者,你說能不令人心醉,不叫人神往嗎?無怪乎在許許多多的極區探險者和旅行家的筆記中,描寫極光時往往顯得語竭詞窮,隻好說些“無法以言語形容”,“再也找不出合適的詞句加以描繪”之類的話作為遁辭。是的,普通的美麗、壯觀、奇妙等字眼在極光麵前均顯得異常的蒼白無力,可以說,即使有生花妙筆也難述說極光的神采、氣勢、秉性脾氣於萬一。
大多數極光出現在地球上空90~130千米處。美國匹茲堡磁緯高,就比在北京看到極光的機會大多了。2004年11月7日晚,較強極光出現在匹茲堡。肉眼能看出綠色,紅色。2003年11月20日傍晚,極光出現在匹茲堡南方地平線,一小時後消退。半夜時又出現在北方低空。2003年10月30日出現在匹茲堡的
極光,雖然是在光汙染嚴重的市內,但仍能看到紅色的光芒。但有些極光要高得多。1959年,一次北極光所測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寬度超過4800千米。在地平線上的城市燈光和高層建築可能會妨礙我們看光,所以最佳的極光景象要在鄉間空曠地區才能觀察得到。在加拿大的丘吉爾城,一年在有300個夜晚能見到極光;而在羅裏達州,一年平均隻能見到4次左右。我國最北端的漠河,也是觀看極光的好地方。18世紀中葉,瑞典一家地球物理觀象台的科學家發現,當該台觀測到極光的時候,地麵上的羅盤的指針會出現不規則的方向變化,變化範圍有1度之多。與此同時,倫敦的地磁台也記錄到類似的這種現象。由此他們認為,極光的出現與地磁場的變化有關。原來,極光是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太陽風是太陽噴射出的帶電粒子,當它吹到地球上空,會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地球磁場形如漏鬥,尖端對著地球的南北兩個磁極,因此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磁場這個"漏鬥"沉降,進入地球的兩極地區。兩極的高層大氣,受到太陽風的轟擊後會發出光芒,形成極光。高層大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不同元素的氣體受轟擊後所發出的光的前麵色不一樣。例如氧被激後發出綠光和紅光,氮被激後發出紫色的光,氬激後發出藍色的光,因而極光就顯得絢麗多彩,變幻無窮。
科學家已經了解到,地球磁場並不是對稱的。在太陽風的吹動下,它已經變成某種"流線型"。就是說朝向太陽一麵的磁力線被大大壓縮,相反方向卻拉出一條長長的,形似彗尾的地球磁尾。磁尾的長度至少有1,000個地球半徑長。由於與日地空間行星際磁場的偶合作用,變形的地球磁場的兩極外各形成一個狹窄的、磁場強度很弱的極尖區。因為等離子體具"凍結"磁力線特性,所以,太陽風粒子不能穿越地球磁場,而隻能通過極尖區進入地球磁尾。當太陽活動發生劇烈變化時(如耀斑爆發),常引起地球磁層亞暴。於是這些帶電粒子被加速,並沿磁力線運動。從極區向地球注入,這些帶電粒子撞擊高層大氣中的氣體分子和原子,使後者被激發--退激而發光。不同的分子,原子發生不同顏色的光,這些單色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多姿多彩的極光。事實上,人們看到的極光,主要是帶電粒子流中的電子造成的。而且,極光的顏色和強度也取決於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數量。用一個形象比喻,可以說極光活動就像磁層活動的實況電視畫麵。沉降粒子為電視機的電子束,地球大氣為電視屏幕。地球磁場為電子束導向磁場。科學家從這個天然大電視中得到磁層以及日地空間電磁活動的大量信息。例如,通過極光譜分析可以了解沉降粒子束來源,粒子種類,能量大小,地球磁尾的
極光
結構,地球磁場與行星磁場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陽擾亂對地球的影響方式與程度等。極光的形成與太陽活動息息相關。逢到太陽活動極大年,可以看到比平常年更為壯觀的極光景象。在許多以往看不到極光的緯度較低的地區,也能有幸看到極光。2000年4月6日晚,在歐洲和美洲大陸的北部,出現了極光景象。在地球北半球一般看不到極光的地區,甚至在美國南部的佛羅裏達州和德國的中部及南部廣大地區也出現了極光。當夜,紅、藍、綠相間的光線布滿夜空中,場麵極為壯觀。雖然這是一件難得一遇的幸事,但在往日平淡的天空突然出現了絢麗的色彩,在許多地區還造成了恐慌。據德國波鴻天文觀象台台長卡明斯基說,當夜德國萊茵地區以北的警察局和天文觀象台的電話不斷,有的人甚至懷疑又發生毒氣泄漏事件。這次極光現象被遠在160公裏高空的觀測太陽的宇宙飛行器ACE發現,並發出了預告。在北京時間4月7日淩晨零時三十分,宇宙飛行器ACE發現一股攜帶著強大帶電粒子的太陽風從它旁邊掠過,而且該太陽風突然加速,速度從每秒375公裏提高到每秒600公裏,一小時後,這股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層外緣,為我們顯示了難得一見的造化神工。
極光是南北極地區特有的一種大氣發光現象。極光在東西方的神話傳說中都留下了美麗的身影,現代科學的發展,使人類能夠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極光,對它作出科學的解釋。
長期以來,極光的成因機理未能得到滿意的解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一直認為極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種原因形成的。一種看法認為極光是地球外麵燃起的大火,因為北極區臨近地球的邊緣,所以能看到這種大火。另一種看法認為,極光是紅日西沉以後,透射反照出來的輝光。還有一種看法認為,極地冰雪豐富,它們在白天吸收陽光,貯存起來,到夜晚釋放出來,便成了極光。總之,眾說紛紜,無一定論。直到20
世紀60年代,將地麵觀測結果與衛星和火箭探測到的資料結合起來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極光的物理性描述。
現在人們認識到,極光一方麵與地球高空大氣和地磁場的大規模相互作用有關,另一方麵又與太陽噴發出來的高速帶電粒子流有關,這種粒子流通常稱為太陽風。由此可見,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缺一不可。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太陽係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們的周圍,也會產生極光,這已被實際觀察的事實所證明。
地磁場分布在地球周圍,被太陽風包裹著,形成一個棒槌狀的膠體,它的科學名稱叫做磁層。為了更形象化,我們打這樣一個比方。可以把磁層看成一個巨大無比的電視機顯像管,它將進入高空大氣的太陽風粒子流匯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極區,極區大氣就是顯像管的熒光屏,極光則是電視屏幕上移動的圖像。但是,這裏的電視屏幕卻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徑為4000公裏的極區高空大氣。通常,地麵上的觀眾,在某個地方隻能見到畫麵的l/50。在電視顯像管中,電子束擊中電視屏幕,因為屏上塗有發光物質,會發射出光,顯示成圖像。同樣,來自空間的電子束,打入極區高空大氣層時,會激發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導致發光,人們便見到了極光的圖像顯示。在電視顯像管中,是一對電極和一個電磁鐵作用於電子束,產生並形成一種活動的圖像。在極光發生時,極光的顯示和運動則是由於粒子束受到磁層中電場和磁場變化的調製造成的。
極光不僅是個光學現象,而且是個無線電現象,可以用雷達進行探測研究,它還會輻射出某些無線電波。有人還說,極光能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極光不僅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它還直接影響到無線電通信,長電纜通信,以及長的管道和電力傳送線等許多實用工程項目。極光還可以影響到氣候,影響生物學過程。當然,極光也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解開的謎。
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如果我們乘著宇宙飛船,越過地球的南北極上空,從遙遠的太空向地球望去,會見到圍繞地球磁極存在一個閃閃發亮的光環,這個環就叫做極光卵。由於它們向太陽的一邊有點被壓扁,而背太陽的一邊卻稍稍被拉伸,因而呈現出卵一樣的形狀。極光卵處在連續不斷的變化之
[2]
中,時明時暗,時而向赤道方向伸展,時而又向極點方向收縮。處在午夜部分的光環顯得最寬最明亮。長期觀測統計結果表明,極光最經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分別稱作南極光區和北極光區。在極光區內差不多每天都會發生極光活動。在極光卵所包圍的內部區域,通常叫做極蓋區,在該區域內,極光出現的機會反而要比緯度較低的極光區來得少。在中低緯地區,尤其是近赤道區域,很少出現極光,但並不是說壓根兒觀測不到極光。1958年2月10日夜間的一次特大極光,在熱帶都能見到,而且顯示出鮮豔的紅色。這類極光往往與特大的太陽耀斑暴發和強烈的地磁暴有關。
在寒冷的極區,人們舉目瞭望夜空,常常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態,各種各樣形狀的極光。毫不誇大地說,在世界上簡直找不出兩個一模一樣的極光形體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人們將極光按其形態特征分成五種:一是底邊整齊微微彎曲的圓弧狀的極光孤;二是有彎扭折皺的飄帶狀的極光帶;三是如雲朵一般的片朵狀的極光片;四是麵紗一樣均勻的帳幔狀的極光幔;五是沿磁力線方向的射線狀的極光芒。
極光形體的亮度變化也是很大的,從剛剛能看得見的銀河星雲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滿月時的月亮亮度。在強極光出現時,地麵上物體的輪廓都能被照見,甚至會照出物體的影子來。最為動人的當然是極光運動所造成的瞬息萬變的奇妙景象。我們形容事物變得快時常說:“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極光可真是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變化莫測,而這一切又往往發生在幾秒鍾或數分鍾之內。極光的運動變化,是自然界這個魔術大師,以天空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劇,上下縱橫成百上千公裏,甚至還存在近萬公裏長的極光帶。這種宏偉壯觀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點仙氣似的,頗具神秘色彩。令人歎為觀止的則是極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顏六色去描繪。說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紅、綠、紫、藍、白、黃,可是大自然這一超級畫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將深淺濃淡、隱顯明暗一搭配、一組合,好家夥,一下子變成了萬花筒啦。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極光色調已達一百六十餘種。
極光這般多姿多彩,如此變化萬千,又是在這樣遼闊無垠的穹窿中、漆黑寂靜的寒夜裏和荒無人煙的極區,此情此景,此時此刻,麵對五彩繽紛的極光圖形,親愛的讀者,你說能不令人心醉,不叫人神往嗎?無怪乎在許許多多的極區探險者和旅行家的筆記中,描寫極光時往往顯得語竭詞窮,隻好說些“無法以言語形容”,“再也找不出合適的詞句加以描繪”之類的話作為遁辭。是的,普通的美麗、壯觀、奇妙等字眼在極光麵前均顯得異常的蒼白無力,可以說,即使有生花妙筆也難述說極光的神采、氣勢、秉性脾氣於萬一。
人們知道極光至少己有2000年了,因此極光一直是許多神話的主題。在中世紀早期,不少人相信,極光是騎馬奔馳越過天空的勇士。在北極地區,因紐特人認為,極光是神靈為最近死去的人照亮歸天之路而創造出來的。隨著科技的進步,極光的奧秘也越來越為我們所知,原來,這美麗的景色是太陽與大氣層合作表演出來的作品。
產生極光的原因是來自大氣外的高能粒子(電子和質子)撞擊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的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常發生在地球磁極周圍區域。現在所知,作為太陽風的一部分荷電粒子在到達地球附近時,被地球磁場俘獲,並使其朝向磁極下落。它們與氧和氮的原子碰撞,擊走電子,使之成為激發態的離子,這些離子發射不同波長的輻射,產生出紅、綠或藍等色的極光特征色彩。在太陽活動盛期,極光有時會延伸到中緯度地帶,例如,在美國,南到北緯40度處還曾見過北極光。極光有發光的帷幕狀、弧狀、帶狀和射線狀等多種形狀。發光均勻的弧狀極光是最穩定的外形,有時能存留幾個小時而看不出明顯變化。然而,大多數其他形狀的極光通常總是呈現出快速的變化。弧狀的和折疊狀的極光的下邊緣輪廓通常都比上端更明顯。極光最後都朝地極方向退去,輝光射線逐漸消失在彌漫的白光天區。造成極光動態變化的機製尚示完全明了。在太陽創造的諸如光和熱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種能量被稱為"太陽風"。這是一束可以覆蓋地球的強大的帶電亞原子顆粒
極光
流,該太陽風在地球上空環繞地球流動,以大約每秒400公裏的速度撞擊地球磁場,磁場使該顆粒流偏向地磁極,從而導致帶電顆粒與地球上層大氣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極光。在南極地區形成的叫南極光。在北極地區同樣可看到這一現象,一般稱之為北極光。
大多數極光出現在地球上空90~130千米處。但有些極光要高得多。1959年,一次北極光所測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寬度超過4800千米。在地平線上的城市燈光和高層建築可能會妨礙我們看光,所以最佳的極光景象要在鄉間空曠地區才能觀察得到。在加拿大的丘吉爾城,一年在有300個夜晚能見到極光;而在羅裏達州,一年平均隻能見到4次左右。我國最北端的漠河,也是觀看極光的好地方。
18世紀中葉,瑞典一家地球物理觀象台的科學家發現,當該台觀測到極光的時候,地麵上的羅盤的指針會出現不規則的方向變化,變化範圍有1度之多。與此同時,倫敦的地磁台也記錄到類似的這種現象。由此他們認為,極光的出現與地磁場的變化有關。原來,極光是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太陽風是太陽噴射出的帶電粒子,當它吹到地球上空,會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地球磁場形如漏鬥,尖端對著地球的南北兩個磁極,因此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磁場這個"漏鬥"沉降,進入地球的兩極地區。兩極的高層大氣,受到太陽風的轟擊後會發出光芒,形成極光。高層大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不同元素的氣體受轟擊後所發出的光的前麵色不一樣。例如氧被激後發出綠光和紅光,氮被激後發出紫色的光,氬激後發出藍色的光,因而極光就顯得絢麗多彩,變幻無窮。
科學家已經了解到,地球磁場並不是對稱的。在太陽風的吹動下,它已經變成某種"流線型"。就是說朝向太陽一麵的磁力線被大大壓縮,相反方向卻拉出一條長長的,形似彗尾的地球磁尾。磁尾的長度至少有1,000個地球半徑長。由於與日地空間行星際磁場的偶合作用,變形的地球磁場的兩極外各形成一個狹窄的、磁場強度很弱的極尖區。因為等離子體具"凍結"磁力線特性,所以,太陽風粒子不能穿越地球磁場,而隻能通過極尖區進入地球磁尾。當太陽活動發生劇烈變化時(如耀斑爆發),常引起地球磁層亞暴。於是這些帶電粒子被加速,並沿磁力線運動。從極區向地球注入,這些帶電粒子撞擊高層大氣中的氣體分子和原子,使後者被激發--退激而發光。不同的分子,原子發生不同顏色的光,這些單色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多姿多彩的極光。事實上,人們看到的極光,主要是帶電粒子流中的電子造成的。而且,極光的顏色和強度也取決於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數量。用一個形象比喻,可以說極光活動就像磁層活動的實況電視畫麵。沉降粒子為電視機的電子束,地球大氣為電視屏幕。地球磁場為電子束導向磁場。科學家從這個天然大電視中得到磁層以及日地空間電磁活動的大量信息。例如,通過極光譜分析可以了解沉降粒子束來源,粒子種類,能量大小,地球磁尾的結構,地球磁場與行星磁場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陽擾亂對地球的影響方式與程度等。
極光與銀河係同時出現
極光的形成與太陽活動息息相關。逢到太陽活動極大年,可以看到比平常年更為壯觀的極光景象。在許多以往看不到極光的緯度較低的地區,也能有幸看到極光。2000年4月6日晚,在歐洲和美洲大陸的北部,出現了極光景象。在地球北半球一般看不到極光的地區,甚至在美國南部的佛羅裏達州和德國的中部及南部廣大地區也出現了極光。當夜,紅、藍、綠相間的光線布滿夜空中,場麵極為壯觀。雖然這是一件難得一遇的幸事,但在往日平淡的天空突然出現了絢麗的色彩,在許多地區還造成了恐慌。據德國波鴻天文觀象台台長卡明斯基說,當夜德國萊茵地區以北的警察局和天文觀象台的電話不斷,有的人甚至懷疑又發生毒氣泄漏事件。這次極光現象被遠在160公裏高空的觀測太陽的宇宙飛行器ACE發現,並發出了預告。在北京時間4月7日淩晨零時三十分,宇宙飛行器ACE發現一股攜帶著強大帶電粒子的太陽風從它旁邊掠過,而且該太陽風突然加速,速度從每秒375公裏提高到每秒600公裏,一小時後,這股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層外緣,為我們顯示了難得一見的造化神工。
現年40歲的琳達-德雷克(LindaDrake)在過去的4年中拍攝了眾多美輪美奐的北極光圖片。每年她都會冒著零下20度的低溫來到加拿大馬尼托巴省,以期能捕捉到最精彩的極光圖片。如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