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黎明

章129 羅衣舞春風-7

“鄧大人,這,這個,唱名公決......,結果如何?”

一位學政期期艾艾地問道,眾人的目光都聚在鄧素身上,鄧素目光微動,看了一眼陳東,正待開口,侯方雄臉色一沉,搶先道:“慢著,這彈劾丞相,須得學政總數一半以上讚同才算成功,這是既定的規矩吧?”現在讚同彈劾的學政人數超過了反對者,但隻多兩人而已。如果要將立場中庸的學政算上的話,便沒有超過在場學政總數的一半。侯方雄看到了希望,他擔心鄧素一開口,局勢便難以挽回,所以不顧嫌疑,搶在了鄧素前麵。

“胡說八道!”另一位學政當即吼道,“侯方雄,你這是什麽意思?”

“輸了便輸了,難道要耍賴不成,比市井小人還不如。”

“大禮法可沒說將立場中庸的也算在內啊?”

“哼,堂堂丞相,可以耍賴麽?也好意思安穩地坐下去麽?”

“從前是怎麽算的?現在又是怎麽算的?”

“既然如此,罷罷罷,我等散了去吧,大禮議不來也罷。”

讚同彈劾的學政當即炸了鍋一樣。這一次算是撕破了臉,如果陳東不去位的話,自己將來必定日子難過。這些人當即發作起來,支持陳東的學政也不相讓,兩邊當即在議事大殿中吵嚷起來。而從前唱名議事時,禮部為了通過某些議案,在解說“人數超過一半”時,未將立場中庸的學政算入總數,在場這些學政都是親身經曆過的,因此,上方唇槍舌劍當中,讚同彈劾的學政便得勢不讓人,而與侯方雄等人則顯得不那麽理直氣壯。

“丞相大人,”鄧素有些為難地,走到陳東跟前,低聲問道:“你看這......”

陳東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學政唱名公決的規矩,他清清楚楚,亦不屑於狡辯。而此時,侯方雄等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鄧素卻不管不顧,直接來問陳東,陳東睜開眼,深深看了他一眼,仿佛要第一次看清楚這個人,然後微微閉上雙目。

鄧素點了點頭,轉身回到自己座位敲響了醒木,連敲了數次。

議事殿中安靜了下來,陸雲孫、侯方雄等二百多位學政,列席議事各部尚書,滿場的目光都落在了鄧素身上。鄧素環視殿中諸位學政,先對侯方雄拱了拱手,沉聲道:“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大禮法為我朝之根基,一是一,二是二,若因人因事而變化,則是動搖國本之舉。”侯方雄臉色微黯,看了看陳東,歎了口氣,不再說話。

鄧素接過書吏遞過來的記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陳東也睜開了眼睛,看著緩緩宣布道:“楚州學政陸雲孫等五十一位學政聯名彈劾,二百四十三位學政經唱名公議,一百零九人讚同彈劾,一百零七人反對,二十七人立場中庸。此次彈劾議決,......”他帶著歉意看了一眼陳東,沉聲道,“通過了。”

陸雲孫強作鎮定,微微顫動的蒼白胡須卻出賣了他的心情。

“大事成了!”其他支持彈劾的學政卻沒有這份風度。

有人按捺不住喜悅,一邊擊掌相慶,一邊大笑大叫道:“好啊!”“大快人心!”“太好啦!”

理社這一方的學政臉色都頗為不滿,卻垂頭喪氣,說不出什麽話來。

和侯方雄等人憤憤不平相比,許子壯、石庭堅等人的臉色更加複雜。他們雖然不滿陳東,但真沒想過這一下就能扳倒他,使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有些人還一臉不可置信,有些人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幕,少數人則畏懼地看著陳東和幾位尚書大人。這幾年來,陳東的積威素著,眾人都有些怕他。和改朝換代動輒流血漂杵相比,這一場彈劾顯得有些輕忽,丞相會老實接受失敗嗎?亦或者,這隻是一場激烈黨爭的開端?越來越多人心中浮起的一層陰霾。

仿佛看出了眾人的疑慮,鄧素問道:“丞相大人,這結果,可有疑義?”

在眾人畏懼,懷疑的目光,都落在陳東身上。

陳東抬起頭,他看著鄧素,忽然笑了,輕聲道:“丞相者,天下人之仆役也。所謂當仁不讓,以公議推舉而進位。所謂急流勇退,以公議之彈劾而退身。兩件大事,第一回都落於我身,陳某幸何如之。很好,很好,很好。”他連說了三個“很好”,點頭道,“既然唱名議決合乎大禮法,我沒有疑義。”

許多人心中一塊大石落了地,看向陳東的目光和剛才有許多不同。

懷疑變成了敬意。此時此刻,哪怕是最嫉恨陳東的人,也不再懷疑他欲行篡逆之事。陸雲孫的目光中也多了些惋惜之意。陳東靠著椅背,微閉雙目,不再說話。雖然彈劾已畢,但他還不便立刻退場,此時便似閉目養神一般。有人往日覺得陳東左右不是,此刻見他仿佛一個局外人般坐在那兒,心裏卻忐忑起來,甚至浮想起曾經唾棄過的那句荒唐話:“大宋不可一日無陳相”。

眾學政各懷心事,議事大殿中一時安靜了下來。

“各位,”漳州學政崔釗忽然咳嗽了一聲,出言道,“彈劾之事雖然過去了,然而,朝廷需要總攬全局之人,崔某以為,當速推舉新丞相。”他眼看著禮部尚書,鄧素卻似麵沉似水,沒有接他的話,其他幾位學政卻大聲讚道:“是極,是極!”“丞相之位一日不可虛懸,否則國家易生變故。”侯方雄等人顧忌陳東在場,沒有提出新的人選,而其他學政則不客氣,一下子提出了好七八位人選,也有人提議趙行德,但卻被趙行德身受兩國爵祿,且在南疆不易趕回來而否定了。

眾學政議論紛紛之後,提議者集中在陸雲孫、吳子龍、鄧素、曹良史這四人身上。

............

六月天,汴梁的地牢還是陰得滲人。

遼軍撤軍前全城放火,大火一連燒了十幾天,城內的房舍幾乎全部燒毀了。然而,大部分牢房都保存完好。而宋軍收複汴梁之後,牢房也是最先修繕的衙門之一。在遼軍南侵之前,天牢總是人滿為患,以至於夏季之前都要提審,免得犯人積壓在天牢裏。饒是如此,每年夏天還是有熱死的犯人。而遼軍退走以後,汴梁百姓十不存一,牢房也寬裕了,所以,北麵陸續放歸的被俘大臣,每個人都是單獨的一間牢房。

秦檜麵前擺著一個陶碟,一個木碗。陶碟裏盛著鹽水煮蠶豆,隱現幾顆油渣,木碗裏發了黴的炊餅吃著一天中唯一的一頓晚飯。牢房裏四壁蕭然,除了稻草一無所有,石牆斑駁陸離,彌漫著一股說不出來的惡臭,不過,久在其中,漸漸也就聞不見臭味,絲毫不影響人的食欲了。秦檜就坐在稻草堆上,他還是細嚼慢咽,吃得十分仔細。

“這是?.....”他忽然,左右看了看,遲疑問道,“酒?”

“小人特意孝敬大人的。”徐班頭眼神閃爍,從身後取出了一酒壺,一個杯子,“牢裏規矩嚴,也不是小人說了算,這些天來,秦大人若受了委屈,千萬恕罪則個。”他小心翼翼地斟滿一杯酒,推到秦檜的麵前,又從懷裏取出一個油浸浸的紙包,翻開竟是一整隻燒雞。秦檜曆經北國風霜,又在牢房裏住了數月。饒是他從前償慣了山珍海味,看到這隻燒雞仍忍不住吞了口唾沫,眼神卻警惕了起來,放下竹箸,問道:“徐班頭,你這是何意?”

“恭喜秦相公,或許,您不日就將風光南下了。”

徐班頭故作斯文拱手朝賀道。公門胥吏的心眼最多,當刑部下令將南歸的被俘大臣關進大牢的時候,徐班頭就小心地打聽清楚每個人的來曆。如今是一代新人換舊人,這位秦參政本身的官位不足一提,厲害的是,他弟子鄧素仍是當今的禮部尚書。所以,徐班頭一開始就提著小心,雖不敢特意照顧秦檜,也不願無端得罪了他。萬一此人翻了身,報複一個小獄卒,還不跟碾死一隻螞蟻似地?

他這點心思,秦檜心知肚明,順勢便問道:“何喜之有?”

徐班頭作勢看了看左右,黑洞洞的連個鬼都沒有,這才小心道:“大人有所不知,小人也是剛剛打聽到的消息,南麵的學政大人聯名彈劾,迫陳相公去位引退了,現在,各地的學政分別提了四人競逐相位,鄧素鄧大人,陸雲孫陸大人,吳子龍吳大人和咱們曹大人。”雖然並無旁人,說起曹良史,徐班頭仍是不敢直呼其名,臉色更謹慎了些,壓低聲音道,“小的還聽說,鄧大人入主相位的希望最大,”他覷了一眼秦檜的臉色,“秦相公是鄧大人的恩師,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將來鄧大人為相,豈能眼看著您身陷囹圄麽?”

他說完以後,便滿懷希望地看著秦檜,就好像一個人提著豬頭供了神仙,滿心期待神仙許個願,哪怕隨口一句好處,凡人就受用不盡了。然而,讓他失望的是,秦檜隻是默默地吃肉,不時提起酒壺自斟自飲,絲毫也不理會徐班頭。徐班頭滿心攀附,也不敢打攪大人,直等到秦檜吃飽喝足,擦嘴的時候,才發覺徐班頭還在期待地望著自己。

“老徐啊,”秦檜淡淡道,“這頓酒肉,便是秦某的斷頭酒了。”

“啊?”徐班頭大驚失色,“不會的,您是鄧大人恩師......怎麽會呢?”秦檜卻閉上了眼睛,不再理會與他。徐班頭又驚又怒,卻不敢發作,隻能收拾碗碟,偷偷離開了牢房。

五天之後,刑部以六百裏急腳遞傳來文書,原丞相趙質夫、參知政事秦檜、樞密都承旨洪鈞、開封府少尹俞明山等十一人,既失臣節,又覥顏事敵,至於背國從偽,南歸為遼國細作,諸叛臣皆犯十惡不赦之罪,令汴梁留守曹良史監斬,立刻處決,將首級送到鄂州。趙質夫、秦檜等一幹北歸的大臣都關押在汴梁大牢,這一次算是真正開了殺戒。

第五卷負霜完。

作者:元吉春節告假,2月15日恢複更新。第六卷黎明。多謝支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