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第21章 欲尋佳木歸聖眾(11)

趕在皇城城門開啟前一刻,稱病多日的蘇頌匆匆趕到了。

為了避暑而稱病了多日,蘇頌今日的精神狀態很不錯。

韓岡看得心中一陣堵得慌。自從開戰之後,兩府的事務陡然增多,自家這段時間累得瘦了一圈,蘇頌倒是將養得麵色紅潤,人也胖了兩分。

蘇頌走過來的時候,韓岡沒好氣的問:“丞相安樂否?”

蘇頌回道:“能者多勞。”

韓岡微微愣了一下,似乎有種既視感,好像以前有過這種對話。

“聽說今天會有好戲看。”蘇頌低聲笑問。

韓岡頗有幾分驚訝,蘇頌開玩笑的時候可不多見,“隻有猴兒戲看,子容兄看不看?”

“……真不想看,”蘇頌沉默了一陣後說道,“台諫之中盡是此輩,吾等之過。”

“禦史之任,本與宰相無關。何況能如三舍人者,世間又有幾人?”

當年蘇頌正做著中書舍人的時候,與同僚宋敏求、李大臨共同拒絕起草李定遷任監察禦史裏行的詔書,繳還詞頭,最後被天子一起罷去,這是一場嚴重的政治事件,也是舊黨對抗新黨的過程中一次巨大的挫敗。盡管事後蘇頌等三人被舊黨宣揚為三舍人,但舊黨在中書中勢力又縮減了許多。

蘇頌扯了扯嘴角,韓岡這句馬屁拍得可讓他不舒服。

事實證明,他們當初的爭辯,完全是一個錯誤,給人當槍使了。而且三舍人是三舍人,禦史則是禦史。中書舍人能繳還詞頭,能駁回詔書,可以約束天子,而禦史則是天子克製權臣的利器,否則監察禦史的任命,就不會繞過兩府,不給宰相和樞密使薦舉權,兩者根本不好類比。

“禦史台三番兩次螳臂當車,玉昆你是不是厭了?”蘇頌轉移話題。

“總得讓人說話才是,不讓人當麵說話,就會背後壞事了。兩相比較,讓人說上幾句那還好些。”

“真是胸有成竹了。”

“非是韓岡有把握。有兩條鐵路為沈括做保,螳螂也罷、烏鴉也罷,都擋不住碾過來的車輪。”

‘曆史的車輪嗎?’蘇頌會心一笑。

《九域遊記》中的詞匯,雖多無典故,語出不經,但如今當真是流傳開了,時常能聽到有人嘴裏蹦出一兩個來。

今日禦史們敢在文德殿上發難,隻是認為王中正的受命是太後的表態。而太後究竟是個什麽態度,雖然蘇頌也想也知道,但他更清楚,沈括的位置是靠實打實的功績做出來的,即是做不成宰輔,也照樣是朝堂重臣,軌道工役暫時還離不開他這個熟手。而禦史們,若依然按照過去的慣例來行事,下場絕不會好到哪裏去。

炮聲響起,城門緩緩打開,新的一天,終於開始了。

韓岡掃了一眼城門洞前的幾名禦史,還有居於人後的禦史中丞舒亶,對蘇頌道:“該進去了。”

該進去了,韓岡回首,衝依然緊張的沈括點點頭,與蘇頌一同走進門中。

……………………

龔原在文德殿的殿角站定,握緊了手中的笏板。

今天的目的,並不是要掀翻韓岡,甚至阻擊沈括的就任,他也不是那麽堅持,龔原隻想要讓太後和皇帝記住自己,而是要擴大自己的聲名,在新黨之中,也能得到更好的認同。

韓岡力挺沈括,就是一個錯誤。而以韓岡的性格,也為了自己的威望,在禦史們的反對聲中,隻會一錯到底——這可不是李南公的三司使,是要鐵路修造的主持者的人選,韓岡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那位權相絕不會就此妥協。

不論出於是公心,還是私欲,打擊沈括這個韓岡,都是一本萬利的一樁事。

蘇頌率領一眾在文德殿上向天子和太後拜禮,一應的朝儀之後,朝堂中的氣氛陡然緊繃了起來,太後的發話卻讓這個氣氛為之稍緩,“太皇太後於今病重,吾當輟朝,為太皇太後祈福。從明日起,輟朝五日。蘇相公、韓相公,請二位率諸位卿家去大相國寺為太皇太後祈福。”

說是輟朝,需要太後處理的要務還是會按時送到她的麵前,隻是沒有每天早上的繁文縟節。

沒有人出來反對,這隻是很小的一件事而已,而且太後更不是出於對太皇太後的孝心,不論是輟朝,還是群臣祈福,隻是不得不如此走個形式罷了。但蘇頌還是領頭出來,讚美太後的一片純孝。又與韓岡一起,接下了去大相國寺的任務。

龔原屏住了呼吸,他對輟朝並不關心,下麵就該是眾所期待的廷推了。隻要這一次能夠成功,太後輟朝多少時間都無關緊要。

緊了緊手中的笏板,將汗濕的手掌擦了又擦,龔原越發的緊張起來,事到臨頭,這最後一步竟然如此難以他出去。但當他的視線掠過對麵的文臣,定格在沈括的身上,他的身子終於停止了抖動。

…………………………

韓岡小小的挪了一下腳步,讓自己的視野能夠囊括邊角處的禦史們。讚美過太後的孝心,群臣回到班列中,今日最重要的一項議題,就要開始了。禦史台如果要發難,差不多是時候了。

韓岡在禦史台中沒有怎麽插手,他一向是認為做實事,比動嘴皮子更重要。盡管禦史台地位很關鍵,但他夾袋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做事的差遣上。

一個職司的地位高下,並不是固定的。比如樞密使,一開始隻是天子近臣之任,如今卻能與宰相分庭抗禮。又比如侍中之名,原本是宰相之吏,之後卻變成了與宰相掌握的外廷對立的內廷官職,再後來,又一轉變成了宰相之職。

監察禦史一直都是天子克製臣下的工具,立國以來,這個工具一直都運作的很好,雖說漸漸的有了獨立性,但在壓製宰輔這個基本用途上,還是表現得十分出色。

可變法以來,禦史台掣肘太多,先帝趙頊為了推行新法,將禦史台幾番折騰,而新舊兩黨為了控製朝政,打擊政敵,也不約而同的去爭奪禦史台的空缺。經過了這些年的打壓,禦史台的素質愈見下降,大半都是投機主義者。烏台在士林中培養出來的聲望,也是這些年打著旋兒的往下落。無論是韓岡,還是章惇,都不介意在這一過程中,再推上一把。

不過現在,禦史台免不了還要在掙紮一下。

不僅僅韓岡這麽在等待,章惇也在期待,下麵的重臣、朝臣也都在期待著,

一場好戲,或是某些人眼裏的一場猴戲。

瞪大眼睛,迫不及待。

一如包括一眾宰輔在內的朝臣們所預料,當廷推開始,沈括的名字第一個被提出來之後,禦史台首先發難了。

“沈括才幹卓異,名著朝野,提舉鐵路工役,盡顯其才,已無需贅言。論功論才,皆不讓人。臣舉沈括,為兩府備選。”

王居卿的話聲剛落,文德殿的角落處,立刻一聲嘶聲力竭的大喝:“陛下,沈括不可入選!沈括萬萬不可入選!”

龔原大步向前,前方正依班列恭立的朝臣,如同被分開的海水,給他讓出了一條道來。

龔原的步子略大,又急又快,腳步聲啪啪作響,轉眼便走到了殿中央,

躬身一揖到地:“陛下,臣監察禦史龔原有本奏。依故事,受禦史所劾,縱宰輔亦得退避,以待裁斷。沈括過犯,難以盡書,如今禦史多有彈章呈於陛下,豈能容其安坐於朝堂上?”

韓岡立刻成為殿中數百道視線關注的焦點、沈括反倒沒有收到多少的注意,縱有,也隻是一晃而過。

誰都知道,這一次的彈劾,針對的到底是誰?

韓岡沒有動,隻是表情上看,是胸有成竹的模樣。投向韓岡的目光立刻充滿了疑惑,難道他不打算自己出頭,而是安排了別人出來反駁?

王居卿、蒲宗孟,還是狀元郎?

又或是別的韓黨成員?

“那些彈章吾不是都留中了嗎?怎麽還來說?!”

一聲嗬斥,從大殿的正北方傳來,帶著濃濃的不滿,讓群臣心驚肉跳,讓龔原臉色蒼白。

是太後在說話。

“陛下……”龔原顫聲。

一切聽太後指示,這是一名忠臣應有的行為。太後既然表現對韓岡推薦沈括不滿的意思,他們這些做臣子的當然要附和太後的心意。但剛剛放走了王中正的太後怎麽會替沈括抱不平?

一時之間,鴉雀無聲。原本預定要出場的禦史,一個個停下了腳步,查看風色。而殿中的群臣,則是在等待著他們中間有人敢於出列抗辯。

“陛下!”第二名禦史出列,赫然是新晉禦史楊畏:“沈括壬人,雖小有才學,但人品實劣,不足以為輔弼。且外又有傳,韓相公將諸鐵路歸於一衙,並欲以精兵數萬護衛鐵路,統掌軍政刑名,由沈括執掌。數萬大軍於外,又有班直禁衛於內,要害皆為宰相腹心所掌,太後,須防肘腋生變!”

韓岡輕輕的嘖了一下嘴。他的一番盤算,不過是稍稍漏了點口風,就這麽快的傳開了。不過也有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幹脆是編造出來的。禦史有風聞奏事之權,到底是聽說,還是故意編造來攻擊自己,韓岡並不清楚。

但韓岡想做的事,也是世間一眾有心軌道的大族心中所想。令出一門,不論是找人疏通,還是插手實權,日後都方便許多。他可不在乎有人拿這事攻擊自己。

但太後會是什麽反應,這麽多年了,韓岡也無法確定。

“吾聽人讀史,為什麽明明有名將領軍在外,卻總是無法克敵製勝。國事就是給這等小人敗壞的,南麵的仗還沒打完呢,就急著想要兔死狗烹了?別以為吾不知你們在想什麽,看見王中正出去,就以為吾要查辦沈括?之間怎麽不見幾人說?”卻見太後勃然大怒,“舒亶,禦史台中都是這等奸佞,你是怎麽管教的?”

兩上兩下的李定,已經不在禦史中丞的位置上了,現任的禦史中丞舒亶抗聲道:“不能為朝廷去賊,不能為太後辯奸,臣實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