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著人流,陳。良才神色沉鬱。
半個時辰前,他還是緊隨在田腴的身後。可短暫的議事結束後,陳。良才驚訝的得知他的新聞審查法案,不過是拿出來張揚的幌子,再起身時,不由自主的腳步就慢了一拍。
其他議員從他身邊走過,緊隨在田腴身後,陳。良才的腳步下意識的越來越慢,漸漸就落到了過去的位置上。
雖然議員們走路從來沒有論資排輩的規定,陳。良才即使走在田腴前麵,也不會有成文的條貫能指責他,但論資排輩的現象無處不在,深入人心。原本支撐胸中自信的東西一下崩塌,陳。良才走在隊列前麵的底氣不複存在。
一想到自己在他人的眼中,就跟跳梁小醜一般可笑,陳。良才對聽信蠱惑做了冤大頭的自己,足足耍了半夜猴戲的自己,半個時辰前洋洋得意的自己,真恨不得一錘都砸死,用鐵皮桶裝了,灌滿水泥後沉進大海裏,一個兩個三個,全都丟下去,再也不要看見。
還有田腴,一直蒙蔽自己,直到最後才圖窮匕見,還有五十五個聯名提案的議員,全都裝作毫不知情,還有韓岡……當這個名字從腦海中蹦出來,陳。良才呼吸都停了,飛快而又隱蔽的左右看看,沒人關注到他的神色變化,最近處的兩個議員正在竊竊私語,陳。良才緊張的豎起耳朵:
“……這個案子麻煩估計不會小。說不定清君側的都有。”
“怕個毬,大不了回去跟著韓相公……”
陳。良才的心髒猛地跳動了一下,那議員自己或許是眼尾的餘光感覺到了陳。良才的視線,沒有再說下去,而陳。良才也沒有再聽下去的意思。
腳步維持不變,抬頭看著前方,深長的回廊中,安裝在兩側牆壁上的精油壁燈日夜不息,燈芯在緩緩燃燒,昏黃的焰光映射出來,抹去了他臉部表情上的一切細節。
西北那一片,的確是以韓岡馬首是瞻,有韓岡為天子的呼聲近十年來從來沒有斷絕過,而且私底下愈演愈烈。
這些話,陳。良才往常隻會當沒聽到,被問起時隻嗯嗯啊啊的說兩句,從不給一句實誠話。
畢竟一個篡字少不了,有此想法的人雖多,還多不過認定趙氏為正統的人,而且希望能保持現狀的人在上層還是占大多數。陳。良才認識的想要改天換地的一幫人,多是鬱鬱不得誌之輩。陳。良才本是跟他們廝混,婚後就幡然悔悟,漸漸不來往了。
更何況韓岡本人都沒表現出有那樣的想法——必定要名垂千古的大宗師,不可能不珍惜羽毛。
想做從龍之臣的那一幹人,也一樣很少有人想過韓岡直接謀朝篡位,絕大多數還是期待章惇、皇帝或是其他人,弄得天下大亂,這時候韓岡名正言順的出來收拾局麵。
田腴屬於哪一邊的?除自己之外,明確歸於韓岡一黨的一百七十七位議員又是屬於哪一邊?陳。良才帶著濃重的好奇心,以及一點點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惡意想著。
跟隨在人流之後,他一路來到大會堂中。
每一次進入這宏大的空間裏,陳。良才都忍不住要驚歎匠師們巧奪天工的技藝。
麵寬三十步,縱深五十步,高約十丈,大會堂中數百盞煤氣燈多如繁星,照亮了整個空間,但抬起頭來,竟然看不清穹頂的模樣。
大會堂上下三層,一層比一層更小,第二層隻有第一層的一半,第三層就隻有第二層的一半,但僅僅是第三層,依然有著兩百多個座位,能提供給旁聽的士民和記者們。精巧的聲學結構,能讓他們清晰的聽到中央前部來自主席台上的聲音。
這還隻是大會堂,以大會堂為主體的議會大樓主樓,比大會堂還要更大上許多。
如此龐大的建築物是陳。良才平生之僅見,
據說隻有大慶殿才能更勝議會大樓一籌,但也有說法是大慶殿如果不加上五丈多高的台座,其實遠不如議會大樓。
陳。良才還聽人說,宰相設立大議會,目的就是要跟皇帝別苗頭,議會大樓的高度都已經超過了皇城城牆,能俯視皇宮,其規模對比大慶殿自然是隻會更大,不會比大慶殿稍小。
陳。良才的座椅是在右側靠後的位置,頭頂就是二樓的棚架,即使心情很糟,陳。良才還是忍不住看了看頭頂上,仍舊擔心上麵兩層的棚架,不會不會忽然間就坍塌下來。
陳。良才什麽沒看到,大會堂還是那麽堅固。平時不提,今天他是恨不得例會不要召開,
要是塌下來……不,一條裂縫就好。
他瞥眼看著上麵,二樓的底部,用了黃色塗料粉刷過,掛了好幾盞水晶吊燈,照亮了下方的席位。
隻要這上麵有條足夠深長的裂縫,就像是坐在了搖搖欲墜的危房裏,那樣的話,議會隻能等待修複之後再召開了。
陳。良才見識過很多水泥建築。在如今關西,普通人家建個房子,少不了買上一桶百斤的水泥,黏合磚石,界平地麵,剩下的還可以刷牆。雖然水泥凝固後十分堅固,但如果一開始就沒調和好,或是凝固時缺水,或是用了劣質的產品,就很容易產生裂縫。
陳。良才還在家鄉的時候,經常能看見路邊或哪裏的水泥牆麵、地麵,因為修補的原因,顏色深淺不一,打了補丁的模樣十分的難看,遠比不上青石磚鋪就的地麵那般均勻美觀,隻不過成本上的差距,還是讓水泥的補丁地麵大行其道。
可惜,這新修的巨型建築,修造時用了十二分的心,陳。良才瞪大眼睛,也沒看到哪裏有損傷的痕跡。
進入議席的議員們紛紛落座。
八百議員的座席位置並沒有固定,可以隨性落座。可就像陳。良才已經有了自己習慣的位置,自然而然的,議員們的座位就按照派係的不同相對的固定下來。
從主席台的視角來看,韓係居右,章係居中,貼近兩派的議員分散的坐在兩派周圍的位置上,與兩派全然不合的一群人,有出自江南,有出自京西,還有京府,京東的議員,則是坐在了左側。
陳。良才向那邊張望了一眼,亂哄哄的還有些人沒有落座,站在走道裏說話。
有十好幾個議員正向他這邊望過來,還有人伸手指著他這裏,隔了有些遠了,看不太清楚那些人的身份。
肯定是在議論自己的新聞審查法案,可惜他, 還不知道這隻是個幌子,真正想要推動的目標是另外一樁。想到片刻之後,他們臉上會有的表情,陳。良才心中又有了幾分快意。
雜貨鋪子。
這是田腴處聽來的評價。
這個比喻十分形象。那群議員中,什麽人都有,如同雜貨鋪子一般。有多年教書的老冬烘,讀書讀傻了,被人頂出來做靶子;有跑海的行商,也不知諸科出身是不是買來的;有出自江南東路,家中大開絲廠,每個月要消耗七八條倭國奴工人命的工廠主,一副黑心腸,兩手血淋淋;有出自淮南東路,家傳七千畝田地,近日用蒸汽機械頂替了幾百戶佃農的大地主,都差點鬧出民變了;還有遞交提案要求都堂歸政天子的議員——都堂不知道是不是不想給人以堵塞言路,鉗塞眾口的感覺,並沒有處置這些議員,但在陳。良才想來,都堂不會留著他們繼續擴大聲勢的。
陳。良才不關心那些不相幹的人,他隻冷冷的瞥了一下那群人身後的一個角落,那裏已經有幾人落座,正在交頭接耳。
那幾人裏麵,有兩個跟他關係不錯。正是他們的介紹,陳。良才才與一群人聯絡起來,去買下了五十餘家小報報社。
現在想起來,陳。良才就恨不得拿起自己
妻祖父擅長使用的鐵骨朵,狠狠錘自己兩下。名聲,成效,這些事都不說了,全都成了笑話。隻說買賣,完完全全是個虧本生意。花大價錢買下的這些小報,裏麵的編輯和記者,稍有能耐的一個個都辭了工,得到的是空架子,以及一幹排不上用場的老弱病殘。這讓還被鼓吹可以整合資源,造就新一家大報社的陳。良才,完全成了傳言中的醜角。
幸好還有新聞審查法案,不管是不是幌子,換個角度去看,自己好歹不是被騙的醜角了,是報複不過夜的狠人了。
“原叔。”
陳。良才心中忽喜忽怒,忽然聽到聲音,看過去時,卻是一個頭發斑白的中年人。
見到他,陳。良才連忙起身行禮,“見過正誼兄。”
雖然不是什麽名人,但這一位蘇同蘇正誼曾經在京師做了好幾年《自然》的編輯,也是自然學會的高階成員,在化學上造詣很深,攤開雙手,盡是被酸堿腐蝕的痕跡,臉上一塊很明顯的黃斑,據說是某次實驗,被硫酸噴濺的結果。
隻不過他並沒有進入韓黨,隻能算是韓黨的外圍成員,有的法案支持,有的則反對或棄權,有著自己獨。立的主張。陳。良才與他有過一些往來,每年總要通上幾封信,可算是朋友了。
“聽說原叔你遞了一個草案上去?”蘇同坐下來,不出意料的問道。
“難道正誼兄覺得不該有?”陳。良才反問,“新聞審查法案。”
陳。良才的話裏透著尖利,蘇同溫潤的笑了一下,抬頭看著大會堂高敞的穹頂,“議會大樓,從奠基到建成,用了三年半的時間。而議會的威嚴,則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建立,而一旦在開頭受挫,那麽三十年、五十年都難說了。”
他看了看驚訝的陳。良才,“這股邪氣不打壓下去,議會的權威何在?設立新聞審查衙門,給報社套上籠頭這是必然。”
“正誼兄是支持嘍?”
蘇同搖了搖頭,“隻是這是從議員的身份上說的話,從《自然》的投稿人的身份來說,新聞審查還是不要的好。”
迎上陳。良才訝然的目光,他點了點胸前,自然學會通訊會員的銀質徽章,被別在比議員徽章更高的位置上。
“為何?《自然》不是報紙,隻刊載論文,不涉新聞,新聞審查法案,肯定不會涉及《自然》。蘇兄何必擔心?”
“豈不聞龍王欲斬有尾族,蝦蟆亦哭乎?”這位《自然》期刊社的資深投稿人歎著氣,“法案上再有明文,但架不住有心人想要找事。今日不涉《自然》,也並不代表日後不涉。終歸會是一個麻煩。我是不得不反對。”
陳。良才搖搖頭,“蘇兄想多了。你還沒看到草案內容,何必這麽早下結論?”
蘇同眼神霎時銳利了起來,“看來是另有玄機了。”
陳。良才無奈歎道:“小弟不知道李格非是什麽想法,但小弟所想,也隻是設立一個新聞報業自律的協會,不涉朝廷,決沒有傳言的那般嚴重。”
“自律?協會?”蘇同眼神更加鋒銳,如刀劍一般直刺一臉無辜之色的陳。良才,“誰做會長?誰做委員?”
“原來如此。”他向後一靠,冷笑搖頭,“大樹之下,草木難生。這自律協會一出,新報再沒有出頭的餘地了。原叔,你這一手還真是妙啊。”
陳。良才無言的看著蘇同,‘原來如此’?這話說得太早了,“正誼兄過獎了,我還差得遠呐。”
他望著前麵,田腴正偏過身子,在跟議會裏的吏員交代些什麽。
再過一刻鍾,田腴就會向主席提交臨時議案,打斷早前定下議案流程,將新草案插隊上去,那時候,在座的議員們,才該說一句原來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