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九龍秘籍

答群友問

與書友爇琪,年方十八,等幾人打賭了,加一個普及帖子,有言在先,這個寫了一晚上,比小說難寫多了,因為需要不斷的查詢資料,到底道士穿什麽,以及每天要幹什麽,這個寫了一晚上還要多,累死了,不喜歡科普類的書友可以無視本章,明天兩更,這個月,衝擊60萬字大關。感謝支持。大力的書也是有好多注釋,不是說藐視同誌們,這類的書,讀一下我寫的注釋,真的有用處……

更新之前,首先祝書友群二群的讀者:玩遊戲の文藝青年Mr.l生日快樂。和獨孤,火柴爇琪他們這些鐵杆不一樣,他隻是個普通的讀者,甚至沒有單獨說過話,但是還是祝他生日快樂,幸福同在。下麵開始正文。

冠服:道士平時穿戴的冠裳和免簪帔以及在齋醮儀式中穿著衣帔的總稱。早期道教對於冠服之規定甚為簡單,從南朝劉宋陸修靜起,道士的冠服製度趨向嚴格,冠服區別愈加明顯。據南北朝《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私》卷五,對各類道士的冠服作了明確規定。書稱:“服以象德儀形,道士女冠,威儀之先參佩經法,各須具備如本法,不得叨謬。違奪算三千六百。”唐道士張萬福《三洞法服科戒文》中的道士冠服分類已趨簡化,按法派分為六類。

法服:道教神像以及高功和法師在齋醮儀式中所穿服飾的名稱。道教法服源於中國古代祭祀禮儀的服飾規定,又與道教教義思想和服飾的時代流變有關。

道士諸巾

混元巾:象征混元一炁。是以黑繒糊製而成,硬沿圓帽。頂之正中留有一圓孔,以露發髻,現全真道士多戴此帽。

莊子巾:象征如莊子一樣,無拘無束,超凡脫俗。亦稱衝和巾,該巾下麵為方形,上部成三角形,狀如屋頂,帽前正麵鑲有白玉,便以正帽,象征品性端正。老年道士多戴莊子巾。

純陽巾:明朝《三才圖會》稱:“純陽巾,又名樂天巾,頂有寸帛,襞積如竹簡,垂之於後,曰純陽者以仙名,而樂天則以人名也。”

九梁巾:類似純陽巾。前頂平斜如尾麵,排有九疊,九縫。道教奉九為極陽之數,一切修行最終目的。故九梁巾又象征道徒們對大道的向往。

浩然巾:清代道士閔一得在《清規玄妙》中說:“雪夜用浩然。”明代朱權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六中有雪巾的記載:“以玄色紵絲為之,以天鵝皮為裏,凡雪天嚴寒皆用之以護腦。”可見浩然巾即是雪巾。此巾象征道士的浩然正氣。

逍遙巾:亦稱荷葉巾,全真年輕道士多戴此巾。用塊大方巾將挽好的頭發包紮起來,留有兩角虛於後背。走路時隨風飄動,顯示出道士逍遙自在。

三教巾:應該是王重陽祖師提出三教合一思想時所縫製。體現了道教的包融性,崇尚和平的宗教理念。道士受了中極戒就可以戴此巾。

一字巾:舊稱幅巾,用青布做成布帶,端頭用優質木雕成太極八卦扣相互銜接。平時為了固定頭邊沿的短發所戴。該巾扣上為“混元圈”,散開為“一”,正體現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教義思想。

太陽巾:形如現代的太陽帽,主要是遮擋夏日陽光。不同的是,太陽巾是用藍布做成。因全真道士挽發後要插簪子,便以佩戴,所以中間隆起的部分為三角形。此巾在湖北使用者較多。

道士諸冠

黃冠: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三台冠,受過中極戒者可戴;五嶽冠,覆鬥形,上刻“五嶽真形圖”,必須受過天仙戒者方可戴;五老冠,蓮瓣形,中繡五老像,晚間做超度法事時,高功所戴;元始冠,是洞真法師、太洞法量和三洞講法師所戴;芙蓉冠,大羅金仙所戴。

道士諸衣

法衣:道教科儀中高功法師各種穿著的統稱。懺衣,道士在科儀中念經拜懺時所穿的一種法衣;絳衣,在大型齋醮法會中,高功法師所穿的一種法衣,穿時裏襯海青,其製兩袖寬大垂地,雙臂展開時,兩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兩袖和衣身均繡有金絲龍紋;海青,為道士日常穿用,是用青布簡單製作而成寬袖道袍。現今為了穿著方便,夏天多穿白色對襟和斜襟兩種道衣,多數以棉綢製做。

道人鞋襪

道人平時穿雙臉鞋或十方鞋,用青布製做,鞋邊沿剪有孔,再用白布將孔縫上或不縫,多為夏天穿。用高筒白襪套住褲管係上,以便進入殿堂避免體垢落地。

高功法師所用的鞋

道靴:高功法師在舉行大型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製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雲鞋,大型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製彩錦淺幫,繡製雲紋,圓頭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鬥時所用。

(1)早晚功課:

早晚功課是全國現有兩大派全真、正一派的早晚必修課。早晚課約起於南北朝以後。住觀道士每日卯酉二時上殿作課,誦念香讚、開經偈、淨心咒、淨口咒、淨身咒以及《清靜經》、《玉皇心印妙經》等經,唱讚禮拜,一是修真養性,二是祈禱崇拜,三是堅定道心,四是為了體現宮觀道風的管理。早晚功課現在各常住都按傳統定製早晚上殿。

(2)全真傳戒:

傳戒,又稱開期傳戒。指從開壇傳戒到傳戒圓滿的整個過程。道士出家,初人道觀者為道童,在於孫廟拜師學經,等到了十方叢林開壇傳戒之時,子孫廟的師父便薦其赴叢林受戒。

道教全真傳戒,是從金元全真教出現以後,長春真人邱處機遂根據道教已有的戒律,訂立了道教全真傳戒儀範。清順治年間,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方丈又創全真叢林,在北京白雲觀首次公開設壇傳戒。他承襲全真派戒法科儀,講說《初真戒》、《中級戒》、《天仙大戒》,合稱“三壇圓滿大戒”。王常月說:“學道不持戒,無緣登真籙。”傳戒時,戒壇一般分為三期進行。傳戒由十方叢林的方丈負責,稱為“傳戒律師”,又謂傳戒本師。

傳戒期間經過“考偈”:受戒弟子分清名次,按《千字文》次序排號,傳戒圓滿後,編人《登真籙》。獲得戒名後,自願遵守戒律不犯規戒,經審查合格,發給“戒牒”,以為憑據。

(3)正一授籙。“籙”通常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功法術的牒文。正一道士隻有得受法籙,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職。有了道位神職的道士,其齋醮中的章詞,才能奉達天庭,才能得到神靈護佑,反之齋醮章詞無效。

道士受籙之後,籙牒中拔付受篆者有護身將帥,協助受籙者在主持齋醮時,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未受籙受職,就無權遣神役鬼。

“受籙”的意義是“戒除情性,止塞愆非,製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人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始登真。”

道士受籙後,頒發給職券牒文,以證其所得之法職,名所錄之神界,以通達神靈。簡稱為“職牒”。

新中國成立之後

全真恢複傳戒製度

全真傳授戒法,自元朝邱長春真人訂立傳戒儀範始,已有七百多年曆史。清康熙年間王常月方丈在北京白雲觀開“三壇大戒”,廣度弟子,全真道風大振。清末民國初,北京白雲觀、沈陽太清宮、西安八仙宮、漢中張良廟、成都二仙庵等全真道十方叢林都曾多次舉辦傳戒活動。後來由於戰亂,一度停止。1947年在四川成都二仙庵舉行過後,一直未舉行。

為了弘揚全真優良傳統,1989年在北京白雲觀舉行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全真傳戒活動。有75名全真道士參加了受戒活動,其中乾道占60%,坤道占40%,絕大部分為青年道士。

通過傳戒活動,使戒子們學到了道教知識,提高了道德素質,有益於個人修持和道風的弘揚。

為適應新時期全真派發展的需要,中國道教協會於1995年11月和2002年8月分別在四川青城山、遼寧千山舉行了建國後第二、三次傳戒活動,全國各名山宮觀的求戒弟子近千人參加了這兩次傳戒活動。

這兩次傳戒活動曆時都在20多天;規模空前。經過戒壇審核,發給戒子“淨戒牒”,以及《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守戒必持》等經書律文。

正一派恢複授籙(小天就是正一派的傳人)

停止多年的道教正一派國內授籙傳度法會,於1995年12月5日至7日在道教正一祖庭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內恢複舉行,首次就有190多位籙生參加了這次授籙活動。

授籙活動結束後,發給籙生“正一職牒”,以為憑證。通過這次授籙傳度,恢複和健全了道教正一派的教戒規範製度,培養了道教人才,滿足了國內道眾的信仰需求。

最近幾年,龍虎山天師府舉辦了多次的“授籙”,為海內外近千人籙生進行了授籙活動。道教正一派授籙活動得到了傳承。

好了,到這了,事實,這幾個寫的更麻煩……真心的,不愛看科普類的,無視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