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崎真武廟,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座落於和平村坑仔坪,坐西朝東,是全台最知名的玄天上帝廟之一,創建於清康熙55年(西元1716年),建廟將近300年,奉祀著老上帝、二上帝、三上帝、四上帝、五上帝、六上帝、七上帝神尊,開基神尊乃明朝玄天上帝。
鬆柏嶺受天宮,位於南投縣名間鄉鬆柏嶺,舊稱鬆柏坑,緣起於明末清初順治十四年間(1657年),創建於乾隆(西元1745年是全台最知名的玄天上帝廟之一。
木柵真北宮,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288巷1號,為文山地區知名玄天上帝廟之一,香火鼎盛,為當地百姓信仰寄托,同時也是南投民間鄉鬆柏嶺受天宮台北地區分靈之一。每周六下午七時三十分起有瑤池金母及玄天上帝濟世服務,凡舉問事,求財利,祭煞,祭解,收驚等皆為免費服務,香油隨喜。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聖誕及七月皆有布施活動,以發揚玄天上帝濟世愛民的慈悲心。
梅山玉虛宮,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始創於清朝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48年),相傳是武當分祀來台灣,神靈顯赫、香火遠播,是附近莊頭的信仰中心,更是全國信徒進香朝拜的廟宇,每年三月香期來臨,虔誠信徒行刈香儀式,為梅山增添無限熱絡氣氛。
歸仁武當山廟,位於台南市歸仁區武東裏,根據《台灣省台南縣市寺廟大觀》所記,創立年代遠在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廟名引自大陸武當山,意旨墾拓此地開基建廟的神祈,直接從武當山紫霄殿割火分靈迎請到此地奉祀,並以此紀念是第一座在台灣建廟命名的廟宇。
元帝廟,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又稱為左營大廟,廟方更在左營蓮池潭,建立全球最大尊的水中北極玄天上帝神像。
梧棲真武宮,位於台中市梧棲區,建於清朝道光廿九年(西元1849年),是台中縣第一座古跡廟宇,頗為知名;廟址:台中縣梧棲鎮西建路104號。
真武殿,位於台北市西昌街。該建物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1912年,今為位於台北萬華區之仿古廟宇建築。
玄天宮,全名財團法人台北市玄天宮,位於台北市民權西路。該建物興建於1959年,今為位於台北大同區之仿古廟宇建築。
大有永安宮,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供奉玄天上帝,距今己有二百多年曆史,宮廟改建的過程中,內部的建材均取自大陸,建築裝飾富麗堂皇,雕工細致,美輪美奐,宮前香爐更是價值不菲。
溪北鎮武宮,原本為清道光六年(1726年)王得祿將軍大人在溪北府宅左側而創建莊內最早的上帝爺廟,在日治時期時台灣發生了多次的大地震,把上帝爺廟震毀了,後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動土重建,八十六年(1997年)入火安座,廟名吉取‘鎮武宮’,為重簷三開間二落式建築,巍峨神宮道場,而且威名遠播。
外澳接天宮,在宜蘭縣頭城鎮外澳裏,位於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內,是一座北帝廟,主奉玄天上帝,是外澳當地的信仰中心。
和美鎮柑井裏武當宮,位於彰化縣和美鎮,故稱“玄天上帝廟”,源起1772年先民攜上帝公香火來台。後成為柑井裏的信仰中心。
清水甲南北真宮,位於台中市清水區大甲溪南畔,廟址:台中市清水區菁埔裏臨海路9號。
後龍北極宮,位於苗栗縣後龍鎮,廟宇稽自明末,因幫助清道光年間道台林占梅洗雪冤屈,而從茅草廟改為磚瓦廟,並贈匾‘愷澤覃敷’,現今還存於北極宮,廟內上帝分靈全台,香火鼎盛。
台東瑞源源聖宮,源聖宮位於瑞源、瑞隆兩村的交界處
廣東北帝廟
北帝本是統管北方的神明,廣東人拜北帝是因為當時民眾相信北方五行屬水,“南方的水,由北方來”。
廣東為沿海地區,廣東人依海生存,出海捕魚,靠海謀生。北帝屬於水神,位於水源之上,奉祀北帝,祈求他控製水源多寡,使水安好流向南方,促進農業、漁業、貿易暢順。故此,南方人既祭拜赤帝——南海洪聖大王(即洪聖爺),又供奉黑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即北帝)。
廣東最早開設的北帝廟則位於佛山,稱為“祖廟”,意思為北帝廟之始祖。
《廣東新語》記載:“吾粵名真武宮,以南海佛山鎮之祠為大,稱曰祖廟。其像被發不冠,服帝服而建玄旗,一金劍豎前,一龜一蛇蟠結左右。”
《天官書》記載:“北宮黑帝,其稱玄武者也。或即漢高祖所始祀者也。粵人祀赤帝並祀黑帝,蓋以黑帝位居北極,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於北極,北極為源而南溟為委,祀赤帝者以其治水之委,祀黑帝者以其司水之源也。”
香港北帝廟
香港的北帝廟均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直轄管理。
灣仔北帝廟,又稱玉虛宮,位於灣仔隆安街2號,為香港“一級曆史建築”。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由當時的灣仔坊眾集資建成,同時供奉關公、太歲、觀音、呂祖、龍母、包公、三寶佛、華陀、財神等中國諸神。[3][4]
紅磡北帝廟,位於紅磡馬頭圍道146號,原址在馬頭圍道的一個小山丘上,在1876年興建,在一次道路拓展工程中清拆後在1929年遷往現時的地址。原址的附近有一條街名被命名為北帝街,現時仍存在;而現址的旁邊的街道則起名北拱街意思是“受北帝拱衛的地方”。[3][5][6][7]
長洲玉虛宮,位於長洲北社街,一天,當地漁民打魚時網起了一座神像,遂引起全島漁民起哄圍觀,當中有人認出是北帝的神像,相信是神明從天而降來保佑島民平安,於是集資建造一座廟宇供奉,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成。[3][8]
深水埗北帝宮,位於深水埗汝洲街198號,建於1898年,旁邊為三太子廟。1894年,當時鼠疫為患,居民於是籌建三太子廟(祭拜哪吒三太子)和北帝廟以鎮壓病邪,保佑老少平安。
其他北帝廟:
元朗舊墟西邊圍玄關二帝廟
赤柱北帝廟
大嶼山梅窩北帝廟
一些同時祭拜北帝的寺廟:
粉嶺三聖宮
大角咀洪聖殿
黃泥湧譚公廟
澳門北帝廟
澳門隻有一間北帝古廟,位於氹仔舊城區,是澳門最早出現的廟宇,據說有百年曆史,真確年期卻無法查證,而據廟內的碑牌記載則估計至少擁有160年曆史,即約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時,當時曾作修建。從前的氹仔島以漁民為主,故對漁獲最為關心,因此經常祭祀北帝並在當地建立北帝廟。
北帝古廟供奉北帝外,同時祭拜華光、金花、關帝、財帛星君及魯班等神祀。每年的北帝誕,在廟外的空地都會搭上戲棚演神功戲,又有燒香酬神等賀誕活動一連數晚在舉行,熱鬧非常。
編輯本段聖地武當山武當山為中國道教名山之一,古名歲上山,太和山。武當山,古稱“方圓八百裏”高險幽深氣勢磅礴。山景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中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石、九井、十池、九台等風景勝跡。主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公尺,素有“一柱擎天”的美譽。環繞主峰的眾峰俯身含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拱月、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有“靜八景、動八景”的自然景觀。靜八景有“天柱曉鬆”、“陸海奔潮”、“平地驚雷”。“雷火煉殿”、“祖師映光”、“空中懸鬆”、“月敲山門”、“金殿倒影”。動八景有“金猴跳澗”、“海馬吐霧”、“黑馬巡山”“飛蟻來朝”、“烏鴉接食”等。景致各有佳處,妙趣橫生,耐人尋味。
武當山相傳為上古玄武(即真武)得道飛陸之地,後世認為非玄武不能當此,故名武當。杜光庭祖師將其列為“七十二福地”之一。曆朝帝王對武當山均有加封。元大德八年(公元一三O四)封為“武當福地”,明永樂十五年(公元一四一七年)封為“大嶽”,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一五五二年)封為“治世玄嶽。”
編輯本段台灣地區的玄天上帝崇拜台北地區,北極玄天上帝信仰的傳入,始在台灣先民從閩粵渡海來台時,因北極星做為航線的指標,故安抵台灣定居後加以崇奉。不過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玄天上帝被鄭成功視為守護神,而在明鄭時期大加崇奉。所以,台灣現在有許多玄天上帝廟相傳建於明鄭時代。諸如:澎湖馬公上帝廟及北極殿;嘉義北社尾玄隍宮;嘉義阿裏山受鎮宮;台南市北極殿及開基靈佑宮;高雄阿蓮鄉北極殿及屏東九如鄉北極玄天上帝廟等等。台灣地區主祀玄天上帝的殿堂、宮廟約為四百多座。
台灣地區玄天上帝的總廟,一般都指南投縣的“受天宮”,由此宮分香、分靈、請令旗或請神尊的為最多,援例於每年三月三日前後,都得回到南投民間鄉鬆柏坑“受天宮”謁祖進香,大陸未開放前,信徒們在此廟場向武當山祖廟玄天上帝持香遙祭,虔誠祝聖壽無疆。
台灣地區玄天上帝的神像造型相當特殊:右手執七星劍,表示掌管北方七宿,並操收斬魔大權;左手印訣,一指向天,係采玄帝圓道之資;腳踏龜蛇,展露收服二將的事跡。而台灣民間雕塑的玄天上帝神像,除了以上各類要項需具備外,大抵來說,神像造型又可區分幾種型(形)態,一種是披發蹺足的原始造型,一種是戴冠端坐的嚴肅聖像。
北極玄天上帝的台灣總廟“受天宮”坐落於南投縣民間鄉鬆柏嶺的平項上,廟宇古色古香,莊嚴雄偉。鳥瞰彰化二水。據該廟沿革記載“受天宮”建於明末清初,距今三百餘年。民國六十二(西元一九七三年)再議重建,民國六十五年(西元一九七六年)十二月竣工落成今日規模。藉乩童顯化濟世為一特色,“受天宮”後來成全省乩童的訓練所,也是乩童的大本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前半個月即陸續湧入成千上萬的進香客,遊覽車充滿整座山坪,鑼鼓喧天,鞭炮聲隆隆震耳,尤其乩童的巫術操演更具特色,可說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其盛況熱鬧絕不亞於北港“朝天宮”之媽祖聖誕期間。高雄玄天上帝塑像
台灣聖天真武宮(玄天上帝)位於塵囂之中,非居名山秀之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而廟不在大,有仙則靈,恰是本宮最好的寫照。
高雄市北部的蓮池潭邊,也有一座高大雄偉的北極玄天上帝塑像,高約為72公尺,是東南亞最高的水上神像,而玄天上帝手持的七星寶劍長38.5米,也堪稱天下第一劍。
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大帝。紫微本是道教神,全稱為“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紫微又叫紫微垣、紫宮,位處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屬帝王之所居,皇宮又叫紫禁城即是這一來曆。紫微大帝在道教和佛教諸天中的形象都是一中年帝王像。是道教四禦之一,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
在道教神仙譜係中,最高的神為“三清”。“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處勝境:[1]玉清聖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稱三清境;又指分別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靈寶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三清有四位輔佐的天神,地位僅次於“三清”,分別是:玉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和後土黃地祗。四禦之首為玉皇大帝,其次為北極紫微大帝。北極紫微大帝位居天的中央,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及四時節氣等自然現象,在中國古代民間極受崇拜。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北極大帝在全國許多地區供奉,它來源於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極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居於紫微垣內。《上清靈寶大,法》卷四說:“北極大帝則紫徽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誌》雲: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側。蓋半出地上,半還地中,萬星萬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極之樞而不動,故天得以動轉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極,其實正居天中。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於昊天,上應元炁是為北極紫微大帝也。”
至於紫微北極大帝的來曆,《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引《北鬥本生經》曰:“昔龍漢初劫,有周上禦國紫光夫人於上春日,遊玩至溫玉池邊,方脫衣澡盥,忽感蓮蕊九苞,一開發,化生九子,夫人護抱鞠養宮中,誌願性成聖哲,佐輔乾坤,諸子洎壯冠乃各修,園地功行俱滿,白晝衝天,並受得三清貴職矣!天皇大帝,長子也,紫徽上宮紀綱,元化眾星主領。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極中目明堂布政下土。”
《後漢書》卷四十八謂:“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所以紫微垣又稱紫微宮,後來皇帝居住的地方稱為紫禁城。道教認為,北辰是永久不動的星,位於上天的最中間,位置最高,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眾神之本”,因此對它極為尊崇。《晉書·天文誌上》謂:“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北極,北後最尊者也;其細星,天之樞也。”並以之為“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唐代孔穎達《書·說命中》疏:“北鬥環繞北極,猶卿士之周衛天子也,五星行於列宿,猶州牧之省察諸侯也,二十八宿布於四方,猶諸侯為天子守上也,天象皆為尊卑相正之法。”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道經中稱紫微北極大帝的職能是:執掌天經地緯,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諸神,是一切現象的宗王,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如《九天應元雷聲昔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卷上曰:“北極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由此紫微大帝受到曆代帝王的崇祀,尤其在宋代,常與玉皇大帝一起奉祀。現在四川大足等地,還可見到宋代塑造的紫徽大帝神像。《明史·禮誌四》載:明時,宮廷還敕建了紫微殿,“設象祭告”。其形象是一身帝王打扮,旁邊有威風凜凜的武將護衛,十分高貴威嚴。紫徽大帝的神誕日相傳是農曆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