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釋迦摩尼
釋迦牟尼(約前624-前544,一說前564-前484;)
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古印度釋迦族人,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本為迦毗羅衛國太子,父為淨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佛教創始人。成佛後被稱為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民間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稱呼佛祖、如來佛祖。在佛教中記載著農曆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釋迦牟尼誕辰日。
職業:佛陀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創建佛教
別稱:佛祖,如來佛祖
在現存的不同佛教典籍中,對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有著不同的記載,各種說法之間出入很大,難以統
太子像
太子像
一。大致來說,南傳上座部佛教一般以公元前624—前545年,或公元前623—前544年為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北傳佛教則一般采用《眾聖點記》的說法,認為釋迦牟尼入滅之年應為公元前486年,據其年壽八十歲的傳統說法上推,其生年當為公元前565年。
16歲時,與表妹耶輸陀羅結婚,後生有一子名羅睺羅,這一時期,過著奢華而舒適的生活。
19歲多次出遊,看到人間各種不同的痛苦,而且無論是誰,無論貧富,都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最終命運。釋迦牟尼始終堅信,世界上應該存在一種永恒的東西,不會因為任何瞬間的痛苦或者死亡而消失。
釋迦摩尼涅槃
釋迦摩尼涅槃
29歲,放棄太子身份和王宮的安逸生活,離家尋道,經過6年的艱苦修行,仍無法找到解脫之道,放棄苦行。
35歲,釋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樹下冥思苦想,以發誓“不獲佛道,不起此座”,終於大徹大悟,領悟到解脫生死之道,入道成佛。以此思索,構成四諦說為核心的佛教最基本的教義:即苦諦(人生皆苦)、集諦(苦之原因)、滅諦(徹悟苦的原因,達到“涅槃”的境地)和道諦(通過修道達到“涅槃”的途徑)人們通過修行、斷惑、涅槃,最終成為阿羅漢(“不生”的意思),而不再墮入人世的輪回。
三藏典籍中,多有關於釋迦牟尼佛生平曆史的記載,佛陀的生活是佛陀言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佛陀不但以言示教,也以身示教。
供養方法
供養神佛造像需用“禦守鹽”調和清水為神像、神龕清洗。
妙麗佛教藝術《釋迦牟尼佛》
[2]
每月農曆十八日或特別大事來臨前需要祈福,此時將要寫的話書寫在禦守宣上之後放入瓷製的蘇摩缽焚燒,蘇摩缽是不同的人不能混用,因為每個都要按照不同的人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曆3到5月出生添加“故實除蝗,八重冰梅,九葉鈴蓮”3個結印。農曆6到8月出生添加“集古兵要,五音分金,明神鳥居”3個結印。農曆9到11月出生添加“木靈禦幣,和漢三才,贔屭”3個結印。農曆12到2月出生添加“羽心,藏之介,四靈物”3個結印。隨著時間的使用蘇摩缽的灰燼放滿後就將灰燼放入封印函內,永遠封閉起來。平時用禦守鹽擦洗後還要做到七布施。七布施:一、為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二、為言施:向人說好話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人切實力行。三、為心施: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布施。四、為眼施: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五、為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六、為座施:讓座給需要的人的布施。七、為察施: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3]
釋迦人族
人文地理
唐代釋迦牟尼成道像
釋迦族(Sakya),釋迦牟尼所屬的部族。位於古印度東部,是依附於拘薩羅的一個城邦,接近於今天尼泊爾地方,地位不高,後為流離王所滅。都城設於迦毗羅衛城,隸屬於拘薩羅(Kosala),以太陽為崇拜對象。釋迦族保留原始宗教的占卜儀式,本族以各種石頭製作成護身符。可以祈福化解凶煞。
釋迦族自稱為印度甘蔗王(巴利文okkāka)族的後裔,與《羅摩衍那》的主角羅摩同出一係,屬刹帝利種,為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
但是因為釋迦族所處偏遠,僻處婆羅門文化圈之外,雅利安人到達的時間很晚,被認為是未開化地區,所以是當地土著民族,而不是純粹的雅利安人種。
宗教信仰
釋迦族早期修行者互相傳送或者傳抄“佛陀”涅槃前的言論,後來隨流離王所滅後大部分真言都丟失,現今僅存一些會所存有部分“真言”如桔梗會所等。最著名的是佛開示:即使你沒有財富,也可以給人七種布施!
一、為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二、為言施:向人說好話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人切實力行。三、為心施: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布施。四、為眼施: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五、為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六、為座施:讓座給需要的人的布施。七、為察施: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編輯本段佛教創立
釋迦牟尼少年時代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兼習兵法與武藝,是一個騎射擊劍的能手。相傳釋迦牟尼16歲那年曾駕車出遊,在東南西三門的路上先後遇著老人、病人和死屍,親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淒慘的現象,非常感傷和苦惱。
最後在北門外遇見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門,從沙門那裏聽到出家可以解脫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發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歲(一說19歲)時,他不顧父王的多次勸阻,毅然離開妻兒,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離家之後,釋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學習禪定,後又在尼連禪河畔的樹林中獨修苦行,每天隻吃一餐,後來七天進一餐,穿樹皮,睡牛糞。6年後,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仍無所得,無法找到解脫之道。於是便放棄苦行,入尼連禪河洗淨了身體,沐浴後接受了一個牧女供養的乳糜,恢複了健康。之後他渡過尼連禪河,來到伽耶城外的蓽缽羅樹(即菩提樹)下,沉思默想。
據說,經過七天七夜,終於恍然大悟,確信已經洞達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斷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貪、瞋、癡等煩惱不再起於心頭。這標誌著他覺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為覺者、知者。這一年釋迦牟尼35歲。
釋迦牟尼成佛後,開始他的傳教活動。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隨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陳如等5個侍從,並向他們講說自己獲得徹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稱這次說法為“初轉法.輪”。釋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跡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處,專心講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義,並組成了傳教的僧團。弟子據說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陀、優婆離等十大弟子。佛、法、僧這佛教的“三寶”已具備,佛教正式形成。
編輯本段供佛方法
供佛方法很多但是根據自古傳承,供佛不需要任何供品,隻要做善事、行善事,就是最大的供佛。
東密方法
一般東密佛教會每月15日用禦守鹽調和清水擦洗佛像。
禪宗會有每日三炷香的供奉方法。
(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刹帝利種姓,是佛教的開啟者。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29歲(一說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根據傳說,佛出生後不久,其父淨飯王曾讓仙人艾希達為兒子占相。艾希達看出,太子並非尋常人物,他的體相中有32種非凡特征和80種特點,稱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合稱“相好”。在造像和繪畫中,佛與眾不同之處最常表現在頂有肉髻,青紺色螺發右旋,眉間有白色毫毛,即“白毫”,手足掌心有輪相等。
佛陀以本誓願,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示現成佛(詳見八相成道),開顯佛教,度化眾生。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義即“釋迦族的聖人”。
據佛經記載,佛陀在2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弘法45年。年80歲左右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盤。另一說為30成道,弘法49年。
釋迦牟尼佛心咒:達雅塔嗡牟尼牟尼瑪哈牟那耶梭哈。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本師者,根本教師。西方阿彌陀佛、東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設若釋迦佛不說,我們連一尊佛,亦不會知道。因此,我們稱念釋迦佛名號時,特加“本師”二字,稱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別尊重!我們對於本師的名義,尤應留心詳記。
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著相。“寂”是不著身相;所謂“不離菩提場,而至鹿野苑”。終日出入往返,著衣吃飯,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無身相。“默”是不著語相;所謂“終日說法,無法可說”。乃至說法四十九年,不曾說出一字,是皆默無語相。茲再詳解其義: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無智,二乘有智無悲,菩薩雖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極果聖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車(比喻)。唯佛一人,悲智雙運,究竟圓滿,故號為能仁寂默。一切萬法,悉皆含攝於悲智二法之中,故稱為萬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無礙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圓融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諦,寂默是真諦,真俗一如故號能仁寂默。廣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於釋迦牟尼四個字中,故稱為萬德洪名。
宣化上人開示
“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釋迦牟尼”是梵語,“釋迦”翻譯成中文就叫“能仁”。怎麽叫能仁呢?就是能以仁來愛人,以仁愛這種的心來教化眾生。“能仁”也就是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能拔除眾生的苦,而給眾生快樂。悲能拔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