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趙

第六十九章 兄弟共謀

隋庭落魄親王楊集父女被徐世績委派專人給送到了汲郡。當然,楊集也附帶著給徐世業捎來了其兄長徐世績的封親筆書信、以及同時附在信封之內的瓦崗總軍師李密嚴令徐世績所部、實際上就是嚴令徐世業的虎翼營限期兩個月攻取河內郡的公文。當然,李密所下達的軍令公文中亦包括督促徐世績加緊向總寨運送糧秣的軍令。

由於楊集在黎陽之時就是以徐世業府內客卿的身份出現的。因而,接到楊集父女已經抵達汲郡私宅的稟報後,徐世業特意放下手裏正在忙碌著的事物,趕回私宅極盡客氣、熱情的對父女二人大表歡迎,並征得父女二人的同意後,也就沿襲在黎陽時的慣例還是把父女二人安排在自己的私宅之內,理由也還是十分‘老套’的‘可以晨昏定省的向先生請教學問’。

自然,在黎陽時也已經漸漸地習慣了出任徐世業內宅侍女‘角色’的少女菲兒,來到汲郡後也同樣馬上就‘走馬上任’的進入了‘角色’,動手開始替徐世業收拾起近來弄得一團糟的內宅廳堂、臥室。

徐世業有些臉紅的阻止著菲兒說:一路鞍馬勞頓,先歇息一下不遲。而少女菲兒則紅著俏麵說:一路坐車、走得也不快,不累!早知道弄得這樣亂,她就要應該隨軍一起來。輕柔的絮語著埋怨徐世業根本就不會打理自己日常的起居、生活。

少女菲兒的表現,令徐世業心裏不禁暗說:這才相識不到倆月,就快變成‘管家婆’了?管這麽多也不嫌累?豈不知,令徐世業一個頭兩個大的事還在後麵,少女菲兒管的事還會有很多哪!

經過一番熙攘的忙碌安置好楊集父女的起居之處後,徐世業又打發徐聰前去置辦一些酒菜給楊集父女接風。由於少女菲兒早已經自顧自的前去給徐世業‘打掃戰場’了!徐世業私宅的正堂內,現在也就隻剩下了徐世業和楊集二人分賓主在坐。

向楊集打了聲招呼、示意楊集先安坐歇息一下喝口茶的徐世業,就掏出了當時接過來也隻是掃了一眼就揣到了懷裏的書信,想重新看一看徐世績的親筆書信和李密的軍令公文的詳細內容。

兄長徐世績給徐世業的親筆信中,主要是涉及到三件事:

首件事乃是關於接取父親徐蓋、及親眷之事,徐世績認為:

當年兩兄弟偷偷從家裏跑出來形同造反的加入了瓦崗,就曾惹來了父親徐蓋的極大怒火,甚至都曾發誓此生再不與兄弟二人相見。而徐家的田產及其他的不動資財也均在曹州離狐,根本就無法隨身攜帶得走,隻能是廉價變賣。這種辦法,對一貫堅持‘守好祖業’的父親徐蓋來說是根本行不通的。因而,即使兄弟二人親往遊說,亦難勸服父親徐蓋離開故裏。

何況,家裏的弟妹年齡尚幼、以父親徐蓋之思當極不適於效仿兄弟二人的‘造反’行徑;而徐家所有的親族亦同在曹州離狐,父親徐蓋亦絕不會輕易的舍棄一眾的親族。故而,這也是勸說父親徐蓋離開曹州離狐的一大障礙。

但出為人子嗣的孝心,徐世績言說還是會派人前往曹州離狐送信給父親徐蓋,會盡力的陳明利害、勸服父親徐蓋盡早的離開故裏,以免河北的紛亂狀態波及到徐家、乃至於徐家的整個家族。

同時,徐世績在書信中也不免隱晦的感歎:兄弟二人離家出來闖蕩已經五年。但直到現在,也並沒有創造出一個可以讓父親、親眷、及一眾族內長者堪可寄托未來的基礎。故而,現在兄弟二人事實上也並不具備護佑父親、弟妹、及家族得以萬全的資格。

對於兄長徐世績的隱晦暗示,徐世業也隻能是抱以一種無奈的莫名心態。並非是兄長徐世績及原來的那位徐世業才略不足、無法創建出一番功業,時也、運也!事實上乃是機緣未到而已。

人各有命,在這一點上,徐世業也並沒有對秉性偏於保守、謹慎的徐世績心存鄙視。畢竟,之前的大隋帝國還是一個恍若巋然不動的龐然大物一樣的存在。即使是如愚公移山一樣的鍥而不舍,還是亦需子子孫孫挖山不止呀!

第二件事,自然就是關於徐世業要求徐世績、想辦法招攬原曆史興唐的另一位後世並不太知名的謀略大家郭孝恪這件事。

徐世績在書信中講:現在已經年近三旬的郭孝恪,其實與他早就經常的有書信往來;郭家與徐家原本就是通家之好,郭孝恪以往就與徐世績趣味頗為相投。

但徐世績認為:郭孝恪這個人思維極其的縝密,為人處事也十分的謹慎;也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那種人。故而,現在派人前去延請郭孝恪、陳明天下大勢,郭孝恪應該能夠前來。但郭孝恪即使是前來,也不會輕易的答應加入瓦崗,他隻能是以故友的身份、相當於客卿似的從旁加以相助。

話裏話外,徐世績還是在隱晦的點出:兄弟二人現在的地位還沒達到能夠讓郭孝恪傾心輔助的高度。性相近、習相遠。在徐世績的寓意中徐世業亦可以分析出:郭孝恪在秉性上要與徐世績十分的相似。這,可能也就是二人趣味相投的原因?

不過,按照徐世業頭腦中的記憶,徐世績同郭孝恪秉性雖然相近,但在為人上徐世績則傾向於正大、宏闊,而郭孝恪則偏於鬼祟、自私。這也就是二人雖然在才略、能力上不相上下,但在原曆史後期的個人成就上卻出現了極大反差的原因。

在原曆史,徐世績被‘李唐’賜予國姓‘李’、並被李世民確定為高宗李治的輔弼重臣。而郭孝恪,則逐漸的淡出了‘李唐’的朝廷決策中樞、戰死於域外。

最後一件事,也是徐世績在書信裏說得最多、也是最詳盡的一件事,就是關於瓦崗總軍師李密嚴令兩個月之內攻取河內郡這件事。

徐世績不僅在書信中詳細的敘述了瓦崗攻取滎陽、陣斬隋庭名將張須陀的全過程,而且還對瓦崗大首領翟讓的受傷大為感慨,並在隱約中暗示李密已經大有了取代翟讓之勢、表現出了他內心裏的極大憂慮。

其實,這就是徐世績秉性上的特點:雖然把一切事都已經看清、看透,他自己卻不願意出頭的去過多幹涉。有的時候,徐世業也不免在心裏暗自的奇怪:兄長徐世績才剛剛二十二歲,怎麽暮氣這樣深重、仿佛就像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一樣的世故?

至於對李密軍令中所限定的兩個月攻取河內郡,徐世績也隻是要求徐世業盡力的尊奉軍令執行。並附言:如果力有不怠,其自會去向總寨加以分說。對於親兄弟徐世業,徐世績也還是秉性使然的把話說得有些藏頭露尾、讓徐世業自己去理解。其意,也無外乎還是感覺到當初兩兄弟在黎陽製定的戰略合理,隻是讓徐世業不要弄得沸反盈天的太過張揚、以免令他最後難以收場罷了。

當然,對於與自己一起共創大業的親兄弟徐世業,徐世績暗示中也自然是在表示:如果出現紕漏,在瓦崗總寨方麵他是會替徐世業兜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