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孫權撤軍(上)

此時四周吳兵已發覺周泰被典韋殺死,頓時那股血氣蕩然無存,紛紛慌亂而逃。典韋引兵盛勢殺來,周泰軍大潰而散。曹操見狀,速令兵馬進攻,將周泰軍大半人馬擒住。潘璋死戰逃脫,急退回後軍陣內。典韋奔馬飆飛,引兵殺來援助張頜。張頜被甘寧、淩統猛攻正急,此時典韋趕到,頓時壓力大減。典韋敵住甘寧,張頜敵住淩統。周瑜見勢大急,急喝令軍士進攻。驀然間,夏侯淵引軍從後殺來。吳兵軍心惶惶亂走。夏侯淵舞槍殺入吳兵人潮內,左突右衝,如入無人之境,來捉周瑜,眼看見著,厲聲大喝。

“周公瑾,你自以為才智過人,卻不料我家貞侯,早將一切料定。你又敗一陣,何不速速下馬投降!!”

周瑜聽言,火氣上湧,怒氣攻心,大吼一聲,吐血昏去。眾將見之,連忙救起,護著周瑜突殺逃去。夏侯淵從後引兵追襲,吳兵無敢應戰,被殺得抱頭鼠竄,狼狽不已。甘寧、淩統見後軍大亂,唯恐周瑜有失,哪敢再做硬戰,紛紛拔馬引兵逃退。典韋、張頜隨後掩殺,吳兵丟盔棄甲,敗如山崩之勢,死傷不計其數。魏兵大勝,長驅大進,背後曹操引兵接應諸路人馬,追殺吳兵數十餘裏,一路下來,天昏地暗,慘叫不絕,吳兵橫屍遍野,血流成河。

就在數月前,意氣風發,意圖一舉攻破中原的周瑜,又豈會料到今日會落下如此損兵折將的慘況。曹魏第一謀士,‘鬼才’郭嘉,施計大破吳軍,殲滅足足三萬餘兵馬。加上前番吳兵所折,就這兩陣,吳兵已損了五萬兵眾!而且東吳第一勇將周泰,更在此戰役中,被曹魏上將典惡來所斬殺。

話說吳兵大敗一陣,連夜奔逃,待回去陳城時,魏兵已自回去。孫權聞之自軍大敗,上將周泰被典韋所殺,周瑜氣厥過去,折損兵馬近有三萬餘。孫權聽報大驚失色,麵色煞白,慘呼一聲,幾乎亦氣得昏厥過去。幸好呂蒙尚能保持冷靜,言魏兵惡戰一日,皆筋疲力盡,可速派兵出城收聚敗軍。孫權應之,遣呂蒙引兵出城收聚殘兵,得兵數千餘,歸城療傷。

次日,孫權於殿內責罵諸將,怒聲喝道。

“你等不知兵法,隻憑血氣之勇,強欲出戰,致有此敗,使孤損一大將。今後切不許妄動,再有不遵,決正軍法!!”

眾皆羞慚而退。這一陣,魏軍死者極多,遺棄馬匹、兵甲無數。孫權如今隻剩下三萬兵馬,而魏軍銳氣正盛。孫權心裏極其憂慮,而周瑜又遲遲未醒。陳城之內,似乎彌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霾。

忽有一日,有人來報,有一隊魏兵將周泰屍首送至城下,便迅速離去。原來曹操憐周泰忠烈,故將其屍體送歸。孫權速教人出城取回周泰屍首,見之哭絕於地。見者無不動容,紛紛欲為周泰複仇。眾將皆有死誌,吳兵成哀兵之勢。旬日過去,魏軍歇養蓄勢,曹操引兵大舉壓上,孫權親自引兵,與曹操相拒七、八日。吳軍以哀兵之勢,硬是抵住了魏兵的攻勢。

曹操見不能取勝,陳城急切難破,心裏正是煩悶,遂召郭嘉來見。郭嘉卻是淡然一笑,從容而道。

“主公勿憂。如今吳人以哀兵之勢而抗,急切攻之,自然難破。可教軍士撤寨而退,然後再遣一人講和。當下潘鳳已棄守荊州,吳兵連番損兵折將,自知難以進事,必願和之。即時,主公可詳裝撤軍,再如此如此。孫仲謀、周公瑾等人可盡擒也!!”

曹操聞言大喜,大笑不絕,遂依郭嘉之言,下令拔寨而撤。吳兵見魏兵撤走,並不敢大意,後來過了數日,魏兵仍舊未有動靜。吳兵緊繃的精神漸漸鬆下,那股血氣亦是褪去了。一日,諸將見魏兵退走,來見孫權。諸將齊上言道。

“曹操勢大,不可力取。若與久戰,大損士卒。兼之潘無雙已棄守荊州。倘若曹操發兵斷我軍後路,我軍圍困魏國重地,隻怕眾皆落得死無葬身之地。依某之見,不若求和為上?”

孫權一聽,麵色一緊,正是躊躇。驀然,周瑜衝入殿內,疾聲喝道。

“主公可盡斬上言之人!!!”

周瑜此言一落,頓時眾人皆是臉色大變。孫權急問之。周瑜冷哼一聲,蒼白臉色上,盡是恨色而道。

“如今豫州大半土地都被我軍攻略。我軍前番雖大折兵馬,但曹操四處征戰,其兵士惡戰連連,皆以疲憊。主公可割據陳城、汝陰、壽春等地,各布以重兵把守。曹操急切難破,又欲安撫荊州百姓,遲早退走。即時主公可歇養兵馬,再一麵遣人到江東召集兵馬前來接應,以待時機,再一舉攻往中原,克成帝業,指日可待。倘若就此求和,前番軍士拚死而得之地,盡數要複還曹賊,如此一來,那些為國捐軀的一眾烈士,豈不皆枉死哉!!?”

周瑜厲聲而喝,說得動情時,已不覺淚流滿麵。此番出征伐魏,前後折損了將近七八萬眾兵馬,周泰、徐盛、陳武等將士更因此喪命。眾將聽了,皆有愧色,不敢反駁。那一個個喪命的將士,忽然在孫權的腦海中紛紛閃過。孫權如連遭電擊,一聲長歎,好似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可他卻非認同周瑜之言,一雙碧目赫赫有神,凝視著周瑜道。

“人當知難而退,見勢而忍。一味執意而為,並無好下場落得。”

周瑜一聽,臉色一急,正欲張口。哪知孫權不等他開口,隨即而道。

“曹操已得荊州,而我軍深入彼之腹地,卻無重兵可據。三萬兵眾,亦久戰連連。若分兵各處,一旦曹操歇養待定,發兵來攻,隻會被各個擊破。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如今還是撤軍為妙。”

周瑜聞言,心裏火燎火急,一雙皓目帶著幾分瘋狂之色,急色喝道。

“可縱然主公有心撤軍,曹操豈會就此罷休!倘若發兵來襲,該當若何!?”

周瑜話音剛落。忽有人來報,曹操派劉曄來見。孫權聞之,歎聲而道。

“看來老賊亦不願久持戰事,劉曄此來,必是請和。”

孫權說畢,便召劉曄入見。周瑜急欲再勸,哪知孫權忽然眼色銳利,如同刀鋒般射向周瑜。周瑜神色一變,知道孫權動了怒火,隻好先壓住心中急躁。須臾,劉曄入殿,拜禮畢,遂與孫權告道。

“如今兩軍在陳城此處對峙多日,兩國之戰,生靈塗炭,死傷無數。吳雖出兵伐魏,但魏王料此乃諸葛亮之計,並無怪責吳王。還望吳王就此撤兵,歸還我魏國境地,許年納歲進貢朝廷。從此兩國相安無事,實為天下百姓之福也。”

劉曄果如孫權所料,來此是為請和。周瑜麵色一寒,慨然喝道。

“老賊乃亂國之臣,以當今聖上為傀儡,朝廷大事不得聖上做主。我堂堂東吳,何須向國賊進貢!?若曹操有心講和,且先撤兵出六十裏外,以表誠心。否則我東吳絕不願和,寧死而戰之!!”

周瑜此舉自然有所深意,他料定曹操並非真心求和,自然不願撤兵。到時,孫權亦從此發覺曹操奸詐,從而知得防備。哪知劉曄卻答得爽快,對於周瑜冒犯曹操之言,更是置之不聞,頷首應道。

“兩國之戰,不但耗損兩國兵眾,更禍延百姓。魏王乃愛民之君,自然誠心望能休戰,以安百姓。大都督所言是理,魏王亦已料得,早就頒落將令。隻要吳王應下求和之事,某即當回複,今夜我軍便會拔寨而走。待吳王撤回江東,魏王方才會令人前往交接。如此足可顯魏王之誠意哉?”

周瑜聞言,臉色一變,速速望向孫權,連投眼色。孫權卻置若不睹,沉著神色,大有一種不怒而威的王者威嚴。隻見孫權目若刀光,緊緊地看著劉曄,似乎要看透其心中所想。劉曄麵色坦然,與孫權對視。過了一陣,孫權笑道。

“魏王不愧是治國能臣,愛民心切,難怪聖上如此寵信。所恨孤中了諸葛亮奸計,與蜀同盟,出兵來犯。幸賴魏王心胸寬宏,不計前嫌。孤實在愧疚萬分,自當應下此事,並至此與蜀斷絕。望從此以後,魏吳兩國修好,互不侵犯。”

劉曄聞言,雙手作揖,拱手一拜,凝聲而道。

“吳王明察秋毫,看出諸葛亮之詭計,就此罷兵,實乃兩國之幸也。”

劉曄拜畢。孫權故作色,留於城內飲宴。劉曄卻說有重任在身,不敢耽誤。孫權並不強留,遂修以文書。劉曄接過文書,遂告退而去,離開陳城回報曹操。

劉曄離開不久。周瑜急與孫權勸道。

“老賊素來詭計多端,求和之事萬不可輕易而信。望主公三思!”

孫權冷淡淡地看著周瑜,甩手喝道。

“孤心意已決,此事不得再議,違令者斬!!”

孫權並非孱弱,而是自知事不可違之。如今他大損兵馬,又折了周泰這一員大將,軍士士氣低落。而且他的兵馬深入魏國腹地,若有萬一,被魏軍截住歸路,必定死無葬身之地也。孫權並非孫策,他的脾性比起天生性子急躁的孫策更為冷靜,愈是危急之時,他的思緒反而更為清晰。而周瑜所言亦非並無道理,但孫權卻發覺,周瑜自從知著曹操統軍而來,便漸漸有喪失理智,不顧一切的瘋態。一個報仇心切的周瑜,孫權不敢用。但沒了周瑜坐鎮,孫權又自問難抗曹操,在權衡之下,孫權便決定主意,下令撤軍。

孫權此言一落,周瑜如遭電擊,踉蹌數步,幾乎顛倒。他並不怨孫權,他隻怨自己先前連番敗陣,以致自軍大損兵力,死傷了足足五萬兵力。若非如此,孫權又豈會甘願就此罷兵!

周瑜麵色愈來愈是蒼白,一股怨氣從腹中直湧上來,‘哇’的一聲,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大驚,孫權急叫人扶入內堂。周瑜昏迷不醒。孫權急喚大夫前來醫治,周瑜病情仍不見好轉。

當夜,眾人皆退。房內唯獨剩下昏迷不醒的周瑜還有孫權。忽然周瑜睜開了眼,孫權急向周瑜問道。

“公瑾可有大礙!?”

周瑜長歎一聲,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自前番一役敗後,瑜自覺昏沉,難以理事。今聞主公欲望罷兵。瑜料老賊奸詐,故作戲也。主公可如此如此。”

周瑜臉色蒼白無色,唯獨雙眼仍舊晶亮發光,當下教落一計。原來周瑜今日並非病倒,而是有意為之。當初孫權來望之時,情急手執周瑜之手,周瑜輕點數下。孫權似乎與周瑜心有靈犀,大概明悟其意。待大夫來時,發覺周瑜雖是氣虛,但並無大礙,絕不會因此昏厥。大夫正是驚異間,孫權投以眼色。大夫領會,便告與眾人,周瑜病情甚急,一月之內不可輕動。

當夜,孫權與周瑜商議定後,暗中依其計策,密做安排。

且說周瑜自此得病臥床不起。諸將無不擔憂。旬日之後,曹操不見東吳撤兵,驚異不已,遣劉曄來問。孫權遂告之,周瑜重病,一月內不可輕動。劉曄疑之,孫權遂引劉曄來看望周瑜。劉曄見周瑜麵如土色,氣息虛弱,方而信之,遂告退而去。劉曄回見曹操,一一秉之。曹操聽劉曄說得真切,亦不急躁。東吳拖延時日,對於曹操來說,卻是有利而無害,正好可使賈詡得以時日,引兵斷其歸路,好布下天羅地網。

可曹操卻無料到,孫權早已暗中下令,命諸軍分撥撤走。劉曄來的那日,吳軍大半兵馬已將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