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通天

感冒,告假,(中醫典故

藥王孫思邈軼事-苦覓老鸛草

相傳孫思邈在四川峨眉山時,遇到一位40多歲的男子前來求醫。病人住在岷江岸邊,長年以打魚為生,天久日長得了風濕病。每當天寒陰濕時便兩腿關節僵硬,行動非常不便。他先用自己配製的藥為其治療,當時服用有效,可過了一段時間後又複發。於是他又到山上采摘治病的草藥,卻令他十分失望。有一天到山上采藥,無意間看到一隻老鸛在山崖上啄食一種草,他想老鸛長年累月在江河湖泊中,時時遭受陰濕之氣侵襲,為何不得風濕病?莫非它啄食的草有治療風濕的功效?於是他迅速攀上山崖,將老鸛啄食的那種草采回,用水熬成藥汁,讓病人服下。結果初服後即感到疼痛減輕,繼續服用紅腫消退,能自主走路。他深為找到能治療風濕的草藥而高興,可是不知道這種草藥叫什麽,他想這是老鸛幫自己找到的藥,所以便給此藥命名為“老鸛草”。

老鸛草為牻牛兒苗科植物老鸛草的全草。性味辛、苦,平。功能祛風除濕,疏經活絡,止瀉治痢。主治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等。現代藥理證實全草煎劑對卡他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乙型鏈球菌、肺炎球菌及亞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和副流感病毒Ⅰ型仙台株有明顯抑製作用;尚有止瀉、抗炎、抗癌作用。

晏子妙用精神療法

據《晏子春秋》記載,春秋末期,齊國君主景公患了水氣內停病,一直未見好。這天夜裏,景公忽然夢見自己和兩個太陽搏鬥,而且力不能勝,醒來之後擔心這是否預示自己死期將近?第二天早朝,景公對當時的國相晏子說:“昨晚我夢見自己和兩個太陽搏鬥,而且被打敗,我大概快死了吧!”晏子略加思索說:“請個占夢的來預測一下吧。”景公準許後,晏子就派人用車去接占夢者,而自己站在宮中的小門邊迎候。占夢者到後,晏子告訴他:“昨晚景公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和兩個太陽搏鬥,而且自己被打敗,特請你來占夢。”占夢者說:“讓我先查一下占夢的書,看上麵怎麽說。”晏子說:“不必查了。景公患有水疾,是陰盛之證,太陽屬火,是陽;他獨自打不過太陽,是陽長陰退,是疾病將愈的預兆,你就這樣說吧!”占夢者依晏子安排行事,景公聽後大喜。

過了些天,景公果然康複了,便要賞賜占夢者。占夢者說:“這不是我的功勞,是晏子教我那樣說的。”景公又要賞賜晏子。晏子卻說:“占夢者按照我說的話對您說了才起了作用,要是我直接對您那樣說,您可能不會相信,這是他的功勞,我不配受賜。”結果景公同時賞賜了他們兩個人。

從上麵這個記載看,晏子不但懂醫學,而且當時他對精神因素在治療疾病中的作用已有深刻的認識。晏子雖然不相信占夢,但他知道景公迷信,隻有利用占夢才能解除景公的疑懼。現代醫學越來越重視精神因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晏子可以說是我國利用精神療法治病的先驅者之一。

鋸末治腹痛

孫思邈剛開始行醫時,就在故鄉孫家原村。有一次,鄰裏的一對中年夫婦抱著小孩,急急忙忙地找他看病。小孩嘔吐不止,手捂腹部喊痛,父母慌得不知所措。孫思邈仔細診斷後,認為是受寒而得。這時看到旁邊有一堆鋸末,他忽然有所醒悟:檀香木理氣止痛,其鋸末也有同樣效果。於是他抓了一把鋸末,讓父親加點生薑作為引子,當即熬藥服下。夫婦半信半疑地回到家,照他說的方法煎藥,孩子喝了後,果然嘔停痛止,病很快就好了。夫婦倆高興地逢人就說,孫思邈醫術高明,救了小孩的命。從此他在鄉裏聲名大振,得到周圍村莊鄉親們的信任,一有病便紛紛前來就醫。

以上所用方法中,檀香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性味辛溫,功能理氣止痛,溫中和胃,主治惡心嘔吐,脘腹脹痛。生薑為薑科植物薑的根莖鮮品,性味辛溫,功能散寒解表,溫中止嘔,主治畏寒嘔吐,風寒表證等。兩藥配伍,溫中止痛,理氣降逆,故獲良效。

中藥店“堂”的來曆

很多中藥店都以“堂”字作為自己的名稱,一些中藥的處方落款時也往往在前麵寫上“坐堂醫生”四個字。這是為什麽呢?

原來這個“堂”字出自張仲景行醫的典故。漢獻帝建安中期,張仲景任長沙太守。那時,當地連年瘟疫蔓延,死人很多。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在公務繁忙的情況下,仍然孜孜不倦地鑽研醫術,為民治病。他公然打破官府戒律,坐在官衙大堂之上為病人診脈開方,做到辦公、行醫兩不誤。他常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行醫”四個字,以表示自己藐視功名、為民解難,後被尊為“醫聖”。

後人十分崇敬張仲景精湛的醫術和高尚醫德,便效仿沿用“坐堂醫生”的稱呼,中藥店的店名也大多稱“堂”。如今,很多中藥店還盛行“坐堂醫生”的做法,一邊看病,一邊賣藥,方便了患者

藥王孫思邈梓州治消渴

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因久服丹石,患了消渴,小便頻數,晝夜百行,證屬陰虛火旺。孫思邈給他開了黃連丸,服藥後症狀明顯好轉。但他又因房勞過度,導致消渴之病加重,體質羸瘦,精神恍惚,口舌焦幹而死。孫思邈對此頗為遺憾,並告誡後人:患消渴病,其所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麵,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他的論斷至今看來也是非常科學的。因此在《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中,孫思邈不但對消渴病有詳細的觀察和描述,而且對其並發症如肺部感染、心血管病等也有詳細論述。收載治療此病的方劑有75首,藥物達129種。可見他對此病有較深的研究。

消渴病類似現代醫學的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黃連丸由黃連、生地黃組成,研末製蜜丸服,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作用。而其它方中,以栝樓根、地骨皮、生石膏、黃芪、麥冬、茯苓等出現頻率最高,對後世治療糖尿病的組方用藥產生了深遠影響。

藥王孫思邈命名“阿是穴”

終南山裏有位老獵人,由於長年在外,得了腿痛病,發作時難以忍受。他多方求醫無效,後來聽說長安城有個“藥王”孫思邈,醫術非常高明,於是他來到長安求醫。孫思邈就給他服藥、紮針,但治了將近半個月,病卻不見好轉,他想,除了針十四經穴,是不是可以另尋新穴呢?他又擔心會出什麽危險,就先在自己身上試紮了數次。然後請老獵人躺在炕上,手指在腿上一分一寸地掐試針穴,並不停地問這裏疼不疼?老獵人回答不是……當他掐到有個穴位時,老獵人突然大喊:“啊,是!”孫思邈便掐住這個點,毫不猶豫地把銀針紮入這個穴位,過了一會兒,老獵人腿痛減輕了。因為療效顯著,孫思邈就記下這個新穴位。第二天又找到了一個點,就這樣紮了7天針,換了5個穴位,老獵人的腿痛病終於痊愈了。此後,孫思邈思忖給這些新穴位命名,忽然想起老獵人的喊聲,於是就將這些經外奇穴稱為“阿是穴”,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阿是穴”始於《備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裏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借驗,故雲阿是穴也。”因其無固定名稱與位置,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為腧穴,故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作用。

七葉一枝花的傳說

看到“七葉一枝花”這個美麗的名稱,別以為它是觀賞的家用花卉。實際上,這是一種清熱解毒草藥,藥用曆史悠久,向來被譽為蛇傷癰疽聖藥。中醫有“七葉一支花,百毒一把抓”之說。

七葉一枝花為百合科七葉一枝花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主要產於江西,四川,雲南等省。生於林下較陰濕處。七葉一枝花根狀莖橫走而肥厚。其葉二到三層,每層六至八片,通常七片,夏季開花,從莖頂抽出花莖,頂端著花一朵,故名。蒴果球形。花期5~6月。果實為蒴果球形,果期8~9月。藥用部位為根莖,其根呈節狀扁圓柱形,略彎曲,密生層狀突起的粗環紋,像睡眠中的跳蚤,又似疊疊樓層,故《神農本草經》等書又名“蚤休”、“重樓”等。

說到七葉一枝花,民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話說很久以前,浙江天日山區住著一個青年叫沈見山,父母早逝,上無兄姐,下無弟妹,孤身一人靠上山砍柴為生。一天,他在砍柴時,草叢中突然竄出一條毒蛇,還未及躲避,小腿就被蛇狠狠咬了一口。不一會兒,他就昏迷在地,不省人事。說來也巧,這時天上七仙女正好腳踏彩雲來天目山天池裏洗澡,看到了昏倒的沈見山,便動了惻隱之心,她們將他圍成一圈,紛紛取出隨身攜帶的羅帕蓋在他的傷口四周。更巧的是,王母娘娘這時也駕祥雲到此,看到了青年的傷口和女兒們的羅帕,明白了一切,於是隨手拔下頭上的碧玉簪,放在七塊羅帕的中央。或許是傷口得到了羅帕和碧玉簪的仙氣,蛇毒很快就消散了,沈見山竟漸漸蘇醒過來。接著,他隻聽“嗖”地一陣風響,羅帕和碧玉簪一起落在了地上,即刻變成了七張翠葉托著一朵金花的野草。他驚呆了,仿佛做了一場夢,又看看自己的小腿,被蛇咬得傷疤全好了。他想,肯定是這好看的野草救了自己的蛇傷。於是,下山後,他給村民們反複講述被蛇咬傷後獲救的奇特經過,並把這種藥草稱為“七葉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