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大水一淹城北衝垮了鐵路公路,這就不是把鐵軌扒開這麽容易收拾了,這倆德國將領習慣進攻而不是防守,這大水一來,既成為哈爾科夫的防線,可也同樣成為協約國聯軍圍困哈爾科夫的防線了,所以,不同意西蒙.佩特留拉這投機取巧的辦法。
步兵第25旅今天將負責整個中路的進攻,杜什克維奇的打法和昨天完全不同,借助前沿陣地和主陣地之間的交通壕,他的步兵第50團主力已經全部悄悄的運動到了前沿陣地上,聯邦步兵第13師的前沿陣地距離哈爾科夫守軍的環形防線距離在2500米-2300米之間,而聯軍的沿陣地縱向向南,則掘出了近10個出發攻擊陣地的短交通壕和屯兵洞。
聯軍步兵第13師各陣地的有線電話早已經架通,隨著旅長杜什克維奇一聲令下,在差不多六公裏寬的戰線上,負責今天第一波進攻的聯邦步兵第13師25旅步兵第50團的2個步兵營以連為單位,沿著近10條交通壕向前躍進發起了衝鋒!
在1918年的這個時空裏,無論是德烏聯軍裝備的MG08水冷式重機槍,還是聯邦步兵第13師裝備的勃朗寧M1918A1氣冷式重機槍,最大射程都超過了2500米,但是,步兵武器的實際戰鬥效能不是單純憑表尺射程就能一概而定的。
防守哈爾科夫的德烏聯軍全麵裝備了MG08重機槍,這挺重機槍也是德軍在歐戰中讓協約國部隊聞風喪膽的利器,在王庚前世,1918年7月的索姆河戰役中,傷亡在德軍MG08重機槍下的英軍高達五萬七千人,由於對MG08屠殺協約國士兵記憶猶新,戰後凡爾賽條約對德軍的機槍數做了限製。規定德國可保留1926挺(792挺MG08和1134挺MG08/15),其餘都要交給戰勝的協約國,此規定後來增加至2336挺(861挺MG08和1475挺MG08/15)以應付德國國內治安混亂,但德國人把更多以報廢為理由收藏起來,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仍可以見到。
作為德國人一手武裝訓練起來的烏克蘭民族軍和哈爾科夫誌願者步兵師,全麵配置了MG08重機槍,這款重機槍的曆史要追溯到1892年,當時,一家名為LudwigLoewe的公司跟馬克沁簽訂了為期7年的生產合同,以生產馬克沁機槍。
1899年合同到期後德意誌武器與彈藥公司(DeutsheWaffenundMunitionsfabrik(DWM)公司繼續為德國軍隊生產這種機槍並命名為MG99(99指的是1899年),它和同時期其它馬克沁機槍的主要差別在於槍架不同。兩年後MG99的黃銅冷卻水套筒被換做更經濟的鋼製並被稱為MG01,在MG01的基礎上最終誕生了MG08(1908年定型)。
MG08作為壕溝戰重機槍用於歐戰,大戰開始的時候德軍每個主力步兵團配備一個裝備6挺MG08的機槍連,每個連有4名軍官、10名士官和83名士兵,1915年德軍給每個團增加了第二個機槍連,到1916年又增加了第三個並將機槍連分別配備給每個營,1917年春每個連的機槍數增長到9挺,很快又進一步增加到12挺。
到了1918年,每個12挺MG08的德軍的機槍連有4名軍官、7名士官、113名士兵,同時,使用機槍的戰術也發生了改變,由原先每挺機槍單獨提供正麵火力變為多挺機槍相互配合組成火力屏障。
在1918年,通常情況下德軍步兵師的編製為一個步兵師轄三個步兵團、一個摩托化高炮連、一個炮兵團、一個偵察營、一個通訊營、一個補給縱隊和一個補充兵營,其中1個步兵團轄3個營,一個營轄4個步兵連,一個摩托化排和一個重機槍連。
如果此刻防守哈爾科夫北郊防線的是德軍步兵團,哪怕隻是馮.諾伊豪斯少將的預備步兵第47師的一個團的話,進攻方的聯邦步兵第13師25旅步兵第50團的機槍和迫擊炮數量都將處於下風,好在此刻守衛陣地的依然是烏克蘭的哈爾科夫誌願者師。
誌願者師的火力比烏克蘭民族軍都弱,平均下來每個步兵連七拚八湊隻有2挺德製MG08重機槍和1門7.6cm步兵迫擊炮,126人的一個步兵連的主要武器是手裏莫辛納甘步槍,和烏克蘭民族軍裝備了德製毛瑟98步槍不同,作為二線部隊的誌願者師在被推上第一線當防守炮灰的時候,手裏淘換的還是俄製的莫辛納甘步槍。
不過顯然指揮哈爾科夫防禦作戰的前敵指揮官斯文.馮.諾伊豪斯不是盞省油的燈,這廝之前把哈爾科夫城內剩下的炮兵分散布置在哈爾科夫南城區,這幾乎使得他在城裏所剩不多的大炮躲過了聯軍今天上午的猛烈空襲,在防守哈爾科夫城北環形防線的安排上,這廝同樣把正麵陣地從左右各9公裏收縮到了左右各3.5公裏上。
對於空出來的陣地兩翼,則被掘開的河堤引來的大水淹沒成一片澤國,僅使用這一招,這廝就讓自己的陣地寬度縮短了一半還多,當然,如果聯軍一定要冒險涉水進攻,他不介意用MG08重機槍給陷入泥潭的日本鬼子一個一個點名。
到了1918年7月31日,前一日負責防守陣地的烏克蘭誌願者步兵第1師第1旅的2個團已經被換了下來,守衛陣地的,乃是誌願者第1師第2旅的2個主力團,陣地寬度的收縮,使得烏克蘭誌願者們的防守密度得到了充分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