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旌旗

第三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戰略重心

“當……”一聲震耳欲聾的爆響過後,剛躍起半米高的戰馬被張飛一矛震落下來,也多虧孫策讓戰馬跳了一下,沒讓張飛把矛勢攢足,同時還給留了一點緩衝時間,這才沒被張飛一矛拍倒在地。

但孫策卻被張飛震得耳畔嗡嗡作響,胸中氣血翻騰,張口噴出一口血來。

好在這口鮮血夾雜著孫策憋在胸中的一口悶氣,勢頭和高壓2水槍差不多少了,張飛怕打到自己的眼睛裏,隻得伸手抵擋。孫策也趁機跳出戰團,趨馬狂奔,直奔徐曁縣而去。

張飛有了以下,也沒有追殺孫策,剛才這一耽擱,孫策已經跑出十餘步遠了,就算能追上孫策,也得到徐曁縣城牆之下。而且張飛很清楚,別看孫策口吐鮮血,但實際上孫策受的傷並不重,還有反撲之力。

回轉本方軍陣,張飛帶著五百精騎直撲徐曁縣城門,其姿態之狂妄令人發指,不說徐曁縣城頭的守軍,單是孫策身邊就有數百精兵。

孫策看了一眼張飛,帶著手下的親兵進了徐曁縣,立即命人關上城門。

這不是孫策怕了張飛的五百騎兵,張飛再厲害也沒有能耐用五百騎兵攻下徐曁縣,孫策是看出來張飛根本就沒有直接衝擊城門的想法。孫策能看出張飛的想法嗎?當然不能了,孫策也不是妖怪,孫策要是會讀心術早就一統天下了,孫策是通過荊州騎兵表現看出來的。

荊州的騎兵看似凶猛,但無論是騎兵還是戰馬,都十分輕鬆,兵卒握刀鬆鬆垮垮的,戰馬也沒有多快的速度,孫策久經戰陣,當然能看出來這些細節,試問,荊州騎兵真要是鐵心要廝殺,會這麽輕鬆嗎?

果真不出孫策所料,張飛在距離徐曁縣一百五十步的距離開始轉彎,沿著徐曁縣城牆的方向橫向跑動。

這完全就是示威,五百騎兵來回跑動,馬上的騎兵舞刀輪槍,嗷嗷怪叫,臉上盡是嘲笑的神色。

江南兵卒也不都是廢物,也有熱血漢子,見到如此情景,上前找孫策請戰,不過全被孫策回絕了。

孫策非常清楚,張飛就是想要自己出城野戰,如今自己單打獨鬥敗給了張飛,野戰的話,無論輸贏,對自己都沒有好處。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些時候,縮頭不出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張飛見到孫策並不出戰,也不敢真的派兵攻城,這不是玄幻小說,五百騎兵攻城隻能出現在戲文裏,或者所對方沒有準備的情況下。

到了第二天,張飛的數萬大軍全部到達,將徐曁縣三麵包圍,隻留下東門可以出入。

現在張飛手下已經有近五萬人馬了,為了攻打徐曁縣和山陰縣,張飛在沿途各縣大肆招募兵卒,瘋狂的擴軍,至於其中有沒有強拉壯丁的行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曹操做過,李重也做過。

其中對錯,自在人心。

張飛也並沒有著急攻打徐曁縣,不管怎麽說孫策也是縱橫江東的人物,單論排兵布陣,決戰兩軍之際,張飛還真不如孫策。

張飛的想法是慢慢蠶食徐曁縣的兵力,用機械的力量來對抗城牆。

別忘了,張飛陣營之中可有著三國第一機械高手諸葛亮呢,製造攻城車,雲梯,箭塔,巢車、投石機等等,這正是諸葛亮的強項。此外,諸葛亮雖說不善於奇謀,但派兵布陣還是很有一套的,特別是在這種幾乎沒什麽意外發生的攻城戰中。

…………

“轟轟……”徐曁縣上空箭石亂飛,喊殺聲嘈雜不堪。孫策和張飛不停的調兵遣將,一攻一守,真是一對好基友。

一連攻殺了十餘日,張飛的軍隊戰死五千餘人,孫策的兵卒也戰死兩千餘人。但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這種傷亡比例將會巨變,徐曁縣的城牆已經被張飛的投石機轟塌了好幾處,吳兵已經漸漸喪失了守城的優勢,陷入肉搏戰之中。

冬日之下,東門之處,血光之中,一隊兵卒消失在城牆的缺口之下,張飛毫不猶豫的又派出一支軍隊,衝擊城牆的缺口。在荊州兵卒身後,呼嘯的石塊還在轟擊這個缺口,不分敵我。

“砰……”一顆臉盆大小的石塊砸在荊州兵卒的後腦上,巨大的衝擊力讓人頭像西瓜一樣爆裂開來,腦漿飛濺。紅白相間的黏糊飛出老遠,粘在人身上腥氣撲鼻。這隻是慘烈戰爭中一個小情節而已,死在投石機之下的兵卒還算幸運,總算有個痛快。一些受傷的兵卒就慘了,在地上翻滾哀嚎,慘呼連連。

一隊一隊兵卒飛蛾投火一般陷入戰場絞肉機之中,不到片刻就變成一具具毫無生機的屍體。

控製人口最佳的方法除了瘟疫,就是戰爭了。

轉眼間,張飛圍城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個月,戰局再次發生變化,徐曁縣的城牆坍塌嚴重,高度優勢幾乎喪失殆盡,兩軍傷亡比例也逐漸持平。於是無論張飛,還是孫策都坐不住了。

孫策是想要撤兵山陰,如今餘暨縣已經失去了防禦優勢,再打下去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莫不如撤兵山陰縣,再行抵擋,而且還能將張飛的領導拉長,也算是兩全其美了。

同樣,張飛軍中的諸葛亮也認為孫策必然要撤軍,建議張飛派一支軍隊截斷山陰縣和餘暨縣之間的官道,將孫策困死在餘暨縣。

但張飛並不是十分讚同諸葛亮的意見,沒有什麽其他原因,張飛也是為全盤考慮了。誠然,按照諸葛亮所說,派出一支軍隊確實可以在孫策退兵之時截殺孫策,但有利弊,孫策也有可能在張飛的援軍到達之前,一舉攻破這支軍隊。

而且派出軍隊截殺孫策,會造成攻城的軍隊數量減小,失去絕對優勢。派出的軍隊少了,和兵家大忌添油戰術就沒什麽兩樣了。

再者,徐曁縣和山陰縣之間有好幾條道路可以通行,張飛也拿不準孫策會選擇哪條道路撤軍,甚至孫策有沒有秘密撤軍的道路張飛都不清楚,這就是客場作戰的地理劣勢。

有道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張飛略一猶豫,孫策就已經準備完撤軍事宜,當夜就棄守徐曁縣,趕赴山陰布防。

張飛道路不熟,也不敢連夜追擊孫策,也害怕孫策使用誘敵之計,隻得按兵不動,待到天明再行定奪。

一夜之間,孫策撤軍三十餘裏,張飛也做了最後的努力,派陳到帶兩千精騎追少孫策。

但很可惜,江南水網縱橫密布,實在不利於騎兵行軍。陳到人生地不熟,根本就追不上孫策,還差點迷路,隻得回來向張飛複命。

張飛也預料到這種情況,並沒有怪罪陳到,帶領大軍徐徐而進,趕赴山陰縣。

到了山陰縣,孫策就已經在無退路了,山陰縣不光是會稽郡的治所所在,也是會稽郡的軍事重鎮、門戶。山陰縣再往東,就是上虞縣,餘姚縣,句章縣,鄮縣,和鄞縣,這五個縣距離極近,所以說這五個縣再加上山陰縣,就是整個會稽郡的經濟中心了,人口也占到會稽郡的一半還多。

此外,再往南區就是剡縣,章安縣和永寧縣,這三個縣地勢偏遠,都不用打,隻要張飛攻克了上述五縣,絕對會望風而降。

孫策退守山陰,集中力量,也算是中規中矩的選擇。但同時,也有不利的地方。

放棄了餘暨縣,現就相當於放棄了控製富春江(浙江),張飛完全可以渡過富春江,攻打江北的富春縣,錢塘縣,餘杭縣三個縣,這三個縣也距離極近,不存在千裏行軍這個難題。

攻克了這三個縣,張飛不但能補充兵力,糧草,甚至還可以北上攻打吳縣,給周瑜增添壓力。

這也是孫策一直固守餘暨縣的原因之一。

孫策退到山陰,再不可能後退一步了,將其餘五縣的兵將都調集到山陰。魏騰(魏周林),虞翻,賀齊,董襲,謝承等將領都齊聚山陰縣。再加上軍中原有的孫登,程普,魯肅等將領,山陰城中幾乎聚集了東吳的一半精華所在。

孫策如此大張旗鼓的動作並不是因為孫策怕了張飛,雖說丟失了餘暨縣,兵力也不如張飛多,兵卒也沒有荊州兵卒勇猛,自己的武藝也不如張飛,但孫策依舊有勝利的信心。

不要忘了,張飛千裏來襲,糧道遙遠,想要和孫策持久戰太困難了。另外張飛亦不敢大肆招兵。要知道古代人的鄉土情結很深,嗬嗬……現在也不淺,如果荊州軍中江東兵卒過多,按照孫家在江東的聲望,張飛就得考慮一下孫策振臂一呼,全軍散去一半的可能了。

還有,張飛也要考慮兵卒的厭戰情緒,水土不服等因素。

那麽孫策就占據優勢了嗎,肯定不是,真要是這樣孫策就不用苦惱了,等張飛銳氣一失,孫策早晚能扭轉戰局。

重中之重是張飛根本就是不是劉備大戰略中的主力,劉備的戰略主力是荊州水軍,由劉備自己帶領的四萬水軍。而抗衡劉備這支主力部隊的周瑜手中隻有不到三萬水軍,還位處下遊,想要擊敗劉備難上加難。

這才是孫策的難處,孫策必須要盡快擊敗張飛,或者扭轉劣勢,給周瑜送去一支援軍,才能在整體戰略上保持均勢,不處於下風。

但這真的很難,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