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極品閑人

第二十六章 願做一閑人

杜睿的一部《資治通鑒》給大唐的朝堂投下了一個巨大的炸彈,這些日子朝臣們都在為了這部書而爭論不休,雖然所有人的心裏都很清楚這部書究竟好是不好,但是一些人就是不想承認,在他們的眼中,杜睿就是一個滿口荒唐言的黃口孺子,縱然是寫出了這部堪比《史記》的鴻篇巨著,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對於這些爭論,杜睿一律充耳不聞,他本來就沒想著能通過這麽一部史書就改變自己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他想的不過是能做到青史留名,從某種方麵來講的話,杜睿這個人的虛榮心還是很強的,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最終促使了他完成了這本大部頭,在這個缺乏娛樂活動的大唐,他空餘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總要給自己找點兒什麽事情做才好。

原本杜睿把這部書獻給太宗,就準備打道回府了,他實在是不願意再摻和朝堂上的那些蠅營狗苟的齷齪事了,保持著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超然姿態豈不更好。

但是李承乾帶來的一道太宗口諭卻把杜睿的小念頭給破壞了,想要回杜陵的計劃,也不得不暫緩。

“居府待旨!”杜睿揣摩著太宗這道口諭的含義,苦笑道,“太子殿下,聖上這道旨意,究竟是何意,皇後娘娘的病,小弟也已經瞧好了,那部書也被搬入了承慶殿,小弟到現在身上還背著一個閉門思過的處罰,不讓小弟回家,這居府待旨到底是要做什麽啊!?”

李承乾看著杜睿憋屈的樣子,忍不住一陣笑,道:“父皇降旨,必有深意,承明你還是不要妄加揣測了!再說留在長安有什麽不好的,這裏的花花世界難道還比不上杜陵那偏僻的所在,父皇讓你留,你就留,我也正好趁著這次機會,和你討教一番,你那部《資治通鑒》可是把我害得好苦,昨日父皇還特地將我召到了大明宮,狠狠的訓斥了一番,為兄也拜托你,日後千萬可別再做些你這個年紀不應該做得事情了,要不然的話,我可有的苦頭吃!”

得!合著剛這麽一會兒,杜睿和李承乾就成了難兄難弟了,兩個人也是相視苦笑,很有默契的將這個話題放在了一邊,繼續前幾日的話題。

最近杜睿已然得到了泉州那邊傳來的消息,船隊已於上月出海試航,此次試航,目的地隻是前往後世的台灣和澎湖列島一帶,雖然航程短,但總歸是踏出了第一步,緊接著,環遊南洋,乃至環遊世界的目的也就更近了。

李承乾也對杜睿的海外勘察一事非常關心,當年杜睿給他畫下的那張大餅,他可沒有忘記,要是事實證明杜睿說得全都是真的的話,那麽大唐將會在太宗和他兩父子這兩代人努力下,達到一個曠古絕今的超級盛世,身為君王最為熱衷無外乎就是開疆拓土不斷拓展自己王國的疆界,如今大唐在大陸上已然沒有了敵手,那麽海外的那些無主之地,自然就成了新的征服目標。

“承明!前次杜貴從歐羅巴洲帶回來的那些物事,我也呈給父皇看了,父皇當時見了也是大喜,要是此次下南洋再成功的話,那些腦袋古板的酸儒也就無話可說了!”

杜睿看著李承乾的模樣,顯然是對此次遠航信心百倍,他也不忍打擊這位太子爺的士氣,便附和著笑道:“此次還隻是試航,所去之地,在三國年間東吳大將朱溫便到達過,還在那裏建立了郡縣,小弟組織這次航行也隻是為了能讓那些船工水手們熟悉大海上的情況,其實意義並不大,真正大的是小弟派遣的另一行人,他們已經自泉州出發,前往占城地界,尋找一種新的作物。”

李承乾聞言,奇道:“新的作物?是何物?”

杜睿回道:“是一種新的稻種,這種作物產量高,而且成熟期短,還能一年兩熟,如果能尋得到,小弟準備派人在劍南道和長江以南的江淮地區試種,到時我大唐倉稟豐實,便是遇到荒年,也能從容應對!”

李承乾被杜睿說得一陣失神,要是真的能如杜睿所說的那樣,這天下可就真的稱得上大治了。

杜睿沒理會李承乾的反映,接著說道:“小弟在杜陵,閑暇之時還曾編纂了一部農書,重新規劃了一番農耕栽種之術,又重新設計了幾種農具,已然在杜陵的封邑試驗推行,效果十分顯著,畝產能提高四成以上,這次原本是打算要一並獻給聖上的,但皇後娘娘病重,便將此事放下了,今日便托殿下之手,獻於陛下!”

杜睿說著轉身拿過來一部書,雙麵給杜睿無恥的印上了四個大字《天工開物》,這裏麵不但詳細的介紹了,後世經過幾代人經驗積累,總結出來的精耕細作的耕種方法,還有很多種農具的結構圖,都是後人聰明才智凝結出來的財富,如今全都被杜睿提前“發明”了出來。

李承乾捧著書,已然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呆愣愣的看著杜睿,好半晌才起身,對著杜睿深深一躬。

杜睿一驚,連忙伸手托住了李承乾的雙臂,怎麽都不肯讓他拜下去:“殿下!這是何意,沒得折殺了小弟!”

李承乾執意下拜,道:“承明遠在杜陵,卻不忘江山社稷,這等大胸襟,為兄拜服,當代天下萬民謝過承明!”

李承乾根本就不去考慮杜睿所書的這本《天工開物》是否真的能提高糧食產量,對於杜睿的才智,早在六年前,杜睿一次又一次的解決困然他的難題時,他就已經徹底的拜服了,此時縱然杜睿說,以後人能站到月亮上去,李承乾也會深信不疑。

杜睿將李承乾扶起,笑道:“小弟身為大唐之民,所做不過是份內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故進已憂退亦憂,小弟懇請殿下牢記,無論是為君,還是為臣,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此大唐江山才真能做到千秋萬代!”

李承乾這下徹底被杜睿的大節操給震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今天下,何人能有這番博大的胸襟。

“承明,既然連你都說,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那為何不留在長安,輔佐社稷,造福天下萬民呢!?非要想著回什麽杜陵,豈不是言不由衷!”

杜睿搖頭,道:“殿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小弟年幼,縱然是留在長安又能如何,這朝堂之上雖然不乏房大人,魏大人,長孫大人這樣真心為國的良臣,可大唐立國年頭尚短,自魏晉前隋便發展起來的那些豪門大族勢力依然龐大,小弟若是留在朝中,縱然是聖上和太子殿下保著,依小弟行事的風格,也難免要受人攻訐,到時聖上縱然有心維護,卻也不免投鼠忌器,小弟又何必使聖上為難!”

李承乾聞言,也不免一陣失落,雖然說這些年來太宗通過北伐等一係列手段,鞏固了李家皇朝的地位,但是那些發展了幾百年的豪門大族的勢力依然龐大如昔,輕易之間難以動搖,山東四大家,隴西八大家,便是他們這個皇族也是隴西八大家之一,真的要動了那些豪門大族的利益,恐怕就是皇室內部都不好擺平。

杜睿看著李承乾失落的樣子,忙笑著安慰道:“殿下也不必掛懷,小弟這個人性子懶散慣了,還是作一閑人的好,至於那些豪門大族,殿下也不必擔憂,徐徐圖之也就是了,總不會讓他們翻了天去!”

李承乾最終還是帶著沮喪的心情離開杜府的,他心中心心念念的就是期盼著杜睿能留在長安,做他的臂助,這幾年他被魏王一黨,蜀王一黨不斷的攻訐,下絆子,早就身心俱疲,要是杜睿能留在他身邊幫他的話,他就什麽都不用怕了。

可是這似乎真的很難。

大明宮內,太宗皇帝背著手在宮室內來回走著,時不時的看一眼,書案上放著的那部《天工開物》,杜睿給他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要是這部書當中所描述的耕作方法真的能成功的話,大唐的天下才真正能稱得上是鐵打的了。

“唉!乾兒!杜睿當真和你說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番話?”

李承乾躬身道:“回父皇,確實是杜睿說的!”

太宗聞言不禁又是長歎一聲,接著突然笑了,道:“此子之才果真不下薑子牙,張子房,若是生逢亂世,能得此子者,當定鼎天下!”

李承乾聞言大驚,慌忙跪地拜道:“父皇!杜承明一心為公,絕無妄念,兒臣可以擔保!”

太宗走過去,笑著將李承乾扶了起來,說:“這個朕自然知道,要是他果真有妄念的話,朕還能留他活到今日,杜克明啊!杜克明!你這個好兒子,便是朕都眼熱不已啊!乾兒!明日早朝過後,你便去杜府傳旨,召杜睿進宮!”

見李承乾似乎有些為難,太宗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大概此刻心情不錯,居然對著李承乾笑罵道:“你這混賬東西,難道朕還能給他擺個鴻門宴不成,去吧!”

李承乾聽太宗這般說,總算是放下了懸著的心,忙躬身退下。

等李承乾離開了,太宗緩步走到了書案前,拿起了那部《天工開物》,笑道:“你這憊懶子,你想要作一閑人,朕就偏偏不讓你如願,非要給你套上一副韁繩不可!”

次日,杜睿在府中閑著無事,重新出山,將新編的《天龍八部》說得口水亂飛,寶釵等人聽得激情澎湃,向往不已,杜睿為了更加貼合實際,將故事放到了五胡亂華年間,正說到聚賢莊,喬峰大戰群豪,杜睿爽的快要升天的時候,突然杜平原來報,李承乾到了。

“承明!又有新作問世,為何不叫上孤一起來聽?”李承乾說著,人已經到了前廳。

杜睿見李承乾到了,笑道:“胡編亂造,隻為了搏眾人一笑,哪敢汙了殿下的耳朵!”

李承乾笑道:“你不說,我卻也不急,反正有寶釵執筆,承明的大作早晚也能流傳於世!”

杜睿笑道:“那小弟還要多謝殿下捧場了,不知殿下此來又有何事!?”

李承乾道:“為兄這次來可是帶著父皇的旨意,宣你進宮的!”

進宮!?剛開新書難道就要太監了不成!?

不過太宗的旨意,杜睿可不敢違抗,隻好換了身衣服,跟著李承乾一起進了大明宮,這座後世享有盛譽的皇家宮室,杜睿前世也心馳神往,隻是前次來給長孫皇後診病,杜睿也沒時間好好看看,這次當真是一飽眼福了,和這大明宮相比,他的大觀園雖然建築精巧,細致,卻不免太小家子氣了。

杜睿前世曾對大明宮有過非常詳細的研究,也曾看過很多關於大明宮的建築的著作,這座輝煌的宮室群始建於唐貞觀八年,原名永安宮,太宗建造大明宮的初衷,原本是為給太上皇李淵居住,以盡孝道。但大明宮未建成,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前世大明宮的修建也因為李淵的駕崩而停止,直到龍朔二年,唐高宗李治才繼續建設,並於次年遷入大明宮執政。

但是這一世,曆史卻發生了改變,大明宮並未因為李淵駕崩而停止修建,而是於貞觀九年便徹底完工了,如今大明宮已經取代了太極宮成為了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

大明宮周長7.6多公裏;麵積約3.2平方公裏,為後世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法國凡爾賽宮,十二個俄國克裏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共11個城門,東、西、北三麵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唐大明宮是中國古代最為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同時也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

大明宮選址在唐長安城宮城東北側的龍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勢修築宮殿,形成一座相對獨立的城堡。宮城的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南寬北窄的梯形。城牆東西寬1.5公裏,南北長2.5公裏,周長7.6公裏,麵積約3.2平方公裏。城牆南段與長安城的北牆東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東西向宮牆,把宮殿分為三個區域。所有牆體均以夯土板築,底寬10.5米左右,城角、城門處包磚並向外加寬,上築城樓、角樓等。

宮城共有九座城門,南麵正中為丹鳳門,東西分別為望仙門和建福門;北麵正中為玄武門,東西分別為銀漢門和青霄門;東麵為左銀台門;西麵南北分別為右銀台門和九仙門。除正門丹鳳門有五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為三個門道。在宮城的東西北三麵築有與城牆平行的夾城,在北麵正中設重玄門,正對著玄武門。宮城外的東西兩側分別駐有禁軍,北門夾城內設立了禁軍的指揮機關——“北衙”。

整個宮域可分為前朝和內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為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以南,有寬176米的丹鳳門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等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的其他建築,也大都沿著這條軸線分布。在軸線的東西兩側,還各有一條縱街,是在三道橫向宮牆上開邊門貫通形成的。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位於丹鳳門以北約600米處、龍首塬的南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之所,俗稱“外朝”。主殿麵闊八間,進深四間,每間寬5.3米。實測殿基高於平地15.6米,東西長75.9米,南北長41.3米,四周有寬5米的副階。在主殿的東南和西南方向分別有翔鸞閣和棲鳳閣,各以曲尺形廊廡與主殿相連,整組建築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一條長78米、以階梯和斜坡相間的龍尾道,分為中間的禦道和兩側的邊道,表麵鋪設花磚。在龍尾道的前方還有一座宮門,可能是牌坊式建築,其左右各有橫貫東西的隔牆。含元殿建造時充分利用了龍首塬的高地,威嚴壯觀,視野開闊,可俯瞰整座長安城,詩句“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就形容了它當時的巍峨氣勢。

含元殿正北約300米處是宣政殿,為皇帝臨朝聽政之所,稱為“中朝”。殿基東西長70米,南北寬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禦史台館等官署。在殿前130米處,有三門並列的宣政門,左右是橫貫式的宮牆,牆、殿之間形成較大的院庭。紫宸殿位於宣政殿以北95米處,稱為“內朝”,群臣在這裏朝見皇帝,稱為“入閣”。含元、宣政、紫宸組成的外朝、中朝、內朝格局多為後世的宮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這種格局的體現。

大明宮的北部為園林區,建築布局疏朗,形式多樣。紫宸殿以北約200米處即為龍首塬的北沿,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萊池,麵積約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狀接近橢圓形,在池內偏東處有一土丘,高5米多,稱作蓬萊山。池的沿岸建有回廊,附近還有多座亭台樓閣和殿宇廳堂。

麟德殿位於大明宮的西北部,是宮內規模最大的別殿,是皇帝舉行宴會、觀看樂舞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場所。

大概是看出杜睿對大明宮的心馳神往,李承乾在領杜睿去見太宗之前,故意繞了一個大圈子,除了內廷,讓他將整個宮殿好好的參觀了一把,最後才帶著杜睿到了麟德殿旁的偏殿,也就是太宗的居所。

杜睿遊覽了一番皇家宮殿,感覺如在夢中一般,和大明宮相比,此前的太極宮簡直上不了台麵,進了麟德殿,杜睿還暈暈乎乎。

“杜睿!見到聖駕,因何不參拜,難道你想欺君不成!”

杜睿一驚,抬頭一看,正好看見太宗端坐在書案後,忙拜倒在地:“臣杜睿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