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對此,荀貞並不知情。
在見過周良、李倉的次日,盧廣帶著抽選出來的二百敢戰郡卒離縣,前去襄國縣。
在他臨走前,荀貞給襄國令姚昇寫了一封書信,請他協助盧廣攻占黃榆嶺。
陳午是黃榆嶺人,他本人肩負有編製新屯、教練義從之責,雖不能與盧廣同去黃榆嶺,卻也從跟隨他的那些本鄉的少年、輕俠裏選了兩三個熟悉黃榆嶺山形的,令之為盧廣的向導。
有姚昇的協助,又有陳午鄉人的幫助,以二百郡卒擊數十個黃榆嶺中的山賊,盧廣此行隻要沒有意外,必是能大獲全勝了。
盧廣之先行搶占黃榆嶺,算是揭開了荀貞此次大舉進擊黃髯的序幕。
送走了他後,荀貞先通過戲誌才掌控住了邯鄲縣內的治安,之後,就把心思全放在了編製新屯和操練義從上。
新屯編製得很快。程嘉、陳午雖然都沒有帶過兵,但荀貞麾下的許仲、江禽等人卻是“久經沙場”了。早在西鄉時,荀貞就陰以兵法部勒他們,他們對軍中之事皆很熟悉,有他們的指點協助,再加上程嘉、陳午亦俱是幹才,隻用了一天多,兩個新屯便宣告編製完成。
當然,這個“編製完成”隻是形式上的編製完成。
程嘉帶回來的那近百“山賊”也好,姚昇送給荀貞的那百餘襄國縣的吏卒、壯士也好,均沒有行伍經驗,大多不通戰陣之術,多數不知軍中法紀,要想形成戰鬥力卻還得需要一定時間。
對一支“新軍”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教他們戰陣,而是首先要讓他們知道軍法。隻有知道了軍法,並畏服軍法,才會有紀律性、組織性;隻有有了紀律性、組織性,才能學習戰陣。
雖然說在現階段,荀貞並不需要這兩個新屯立刻形成戰鬥力,主要是用他們來教本部義從如何進行山地戰,但“軍法”卻也是有必要讓他們知道的。
程嘉、陳午皆不熟軍法,荀貞把夏侯蘭派到了他兩人的屯中,由夏侯蘭負責此事。
如此這般,白天時,這兩個新屯的兵卒教荀貞本部的義從們山行、山鬥;晚上時,夏侯蘭則再把他們集中起來,教他們軍法。
夏侯蘭是趙雲推薦的,趙雲說夏侯蘭曉習軍法,嫻熟律文,這句薦語半點不假。在與夏侯蘭接觸的這段日子裏,荀貞每每問起軍法之事,他對答如流、情理兼顧。荀貞深感撿了個人才。
荀貞軍中的軍法之事本是由李博、宣康等負責的。李博、宣康等人學的不是軍法,是民法,在民法這一塊兒上,夏侯蘭不如李、宣諸人,而在軍法這一塊兒上,李、宣諸人不如夏侯蘭。
“曉習軍法”四字說來似輕易簡單,然在古代這種文盲占了絕大多數,專業類的知識往往被少數人掌握在手中,隻向門徒弟子傳授,以至號為“家學”的整體背景下,一個諳熟軍法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尤其相比宣康、李博他們學的民法,軍法的專業性更強,學習的人更少。
所以,荀貞對夏侯蘭是十分欣賞,也很倚重。
——軍法對一支部隊來講有多重要,這就不必多言了,所謂軍法者,“立武以威眾,誅惡以禁邪”,一支軍法不嚴的部隊是絕能成為一支善戰的常勝軍的,隻有使兵卒“畏我”,也即畏懼軍法勝過畏懼敵人,部隊才能令行禁止,百戰不殆。
——是以,一軍之軍法官或許沒有先鋒戰將的悍勇,也許名聲不顯,但卻實為一軍之約束準繩,細論其重要性,一個優秀的軍法官乃至遠勝過一個勇悍的將校。
——漢承秦製,軍中專門設置有“軍正”一職。軍正即軍法官,“主軍法者也”。軍正在軍中的地位較為特殊,位雖在主將之下,然卻不歸主將指揮,執法“謹按軍法”,隻以軍法為根據,有一定的司法獨立權,二千石以下的將校如有違法者,可直接執法,二千石以上的,比如將軍,如果有違法的行為,軍中則可上報朝廷,請天子裁決。
——從軍正的權力也可看出軍法對一支部隊的重要性。
夏侯蘭不負荀貞厚望,在很短的時間裏就“三令五申”,使新屯的兵卒大致知曉了軍中之法。
軍中之法的條款是很多的,兩漢專有《軍法》一篇,篇內詳細規定了種種之法,上至約束將校,下至約束兵卒。新屯的兵卒雖然大致了解了這些條款,襄國縣的吏卒、壯士還好一點,那些“山賊”散漫慣了,一時間卻是難以做到,時有違法之舉。現下正用人之際,非立威之時,夏侯蘭征得了荀貞的同意,對這些新卒小的觸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暫且不加理會。
教練義從山行、山鬥之術分為兩步:第一步先由新屯的兵卒教“理論”,“理論”教過,第二步再把義從們分批拉到縣外近處的山中“實踐”。為了逼真一點,荀貞還令許仲、江禽等把參與實踐的部曲分成黑紅兩隊,一隊守山,一隊攻山,輪換練習。
時當十月初,天越來越冷,義從、郡兵均換上了厚衣。
緊張地教練工作進行了半個月,到得十月中,下起了雨,風雨連日。
天本就冷,風雨更增寒意。
……
這一日,荀貞與戲誌才、荀攸、邯鄲榮、宣康、李博、程嘉、岑竦、陳午等登高遠眺,陰沉沉的風雨下,遠山蒼茫。
戲誌才眺望良久,對荀貞說道:“風雨襲人,山中冷寒缺衣食。中尉,等這雨停了後,山中的寇賊也許就要出來侵擾諸縣了。”
荀貞以為然。
“經由這些日的教練,我部義從均已知曉山鬥之術,雖稱不上諳熟,卻也足可一戰了。與其待賊來犯,不如先擊黃髯。”
荀攸同意他的意見,說道:“誌才所言甚是。”頓了下,又補充說道,“盧廣帶二百郡卒扼守黃榆嶺,亦不宜讓他長期的孤懸在外。”
荀貞把手伸出樓簷外,接從天而落的雨絲,雨下甚密,片刻就把他的手、衣袖大濕了。他蹙眉說道:“奈何雨後山滑?”
他的義從們是初學山鬥之術,本就不甚精通,下了雨後,山路必然泥滑,卻是更加大了難度。
程嘉笑道:“我有一計,可克山滑。”
“噢?是何計也?”
“昔年我遊學於外,去過荊州,見當地的百姓在雨後常穿一種黑漆履,履底和履麵均塗有厚厚的一層黑漆,履底並且布滿小凸起。此物極是防滑。中尉可傳文相君,請他令人趕造數千雙,分給義從、兵卒,足能攀山越嶺,如夷平地也。”
豫州、冀州是北方,荊州就算是南方了。南方多雨,因也對應的就有黑漆履這種雨鞋。
荀貞大喜,說道:“好!有了此鞋,我則無憂矣。”
當下做出決定,一麵傳文給劉衡,請他組織人手,製作雨鞋,一麵傳令下去,命許仲、江禽等備戰,隻待鞋造好、雨停,便即出擊黃髯。
先前荀貞請劉衡準備後勤所需的糧秣、軍械等物以及征召民夫,劉衡已經辦妥了,幾千雙雨鞋更不在話下。他把任務分配下去,按照程嘉畫出的鞋樣,先造了幾雙出來,荀貞親自穿上試了試,果然很防滑,決定采用。於是,全縣連日趕造,兩天不到就做好了兩千雙。
荀貞部下的義從共有兩千餘人,他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馬都帶去打黃髯,兩千雙雨鞋已然足夠。
十月二十二日,雨停了。
當晚,荀貞出城,宿住營內,召集諸將,布置出兵之事。
他留下了戲誌才、許仲統八百人鎮守邯鄲,自帶餘下的主力,並及邯鄲榮、荀攸、典韋、劉鄧、江禽、陳到、何儀、李驤、辛璦、程嘉、陳午、岑竦等出擊。
……
次日一早,國相劉衡、國傅黃宗、郎中令段聰、仆何法等郡中大吏齊來相送。
將要從荀貞出擊的近兩千虎賁集合在營中空地上,隊列齊整,陣容鮮亮,旌旗招展,槍戈如林。劉衡、黃宗諸人登上營中將台,看著這士氣高昂的部隊,劉衡由衷讚道:“真虎士也。”對荀貞說道,“中尉麾下有此強兵,此擊黃髯,必能獲功成,我就在邯鄲靜候中尉的佳音了。”
段聰也是讚不絕口。——段聰這個人到底還算老實,雖然先後得了楊家家長和周良的讒言,但至少在眼下,對荀貞卻還沒有起什麽惡念。
他也預祝荀貞旗開得勝。
黃宗是汝南人,與荀貞同州,又感謝荀貞跟著皇甫嵩平定了汝南之黃巾,自荀貞到趙國以來,與荀貞一直都很友善,自也是不吝送上預祝之辭。
日上三竿,邯鄲榮上台稟報:“開拔的時辰已到。”
荀貞衝劉衡、黃宗、段聰、何法諸人行個軍禮,說道:“黃髯、王當乃我趙國心腹之患,此二賊不除,則趙國終無寧日!貞此次出擊黃髯,不勝,不歸邯鄲!”
劉衡諸人壯其言,皆還禮,說道:“如此,我等便翹足以待中尉捷報。”
荀貞一聲令下,諸部依次出場離營。
雨後的天氣很好,豔陽高照,暖洋洋的,空氣清新。
地上雖有泥濘,卻無阻行軍之腳步。
近兩千義從步騎氣昂昂出了兵營,轉上官道。
沿途觀者如堵。
荀貞的軍紀極嚴,他部下的義從們平時甚少出營,邯鄲的百姓上次見他們這樣大規模的行軍還是在荀貞擊滅左須後,今次見他們又出營遠行,聰明的已猜出這必是荀貞又要大舉擊賊了。百姓們當然希望荀貞能把郡內的賊患消滅,不少人夾道高呼,也是預祝荀貞旗開得勝。
得了百姓們的歡呼、擁護,荀貞麾下的義從們士氣越發高漲。
午時出了邯鄲縣境,略作休整,複又出發,連渡河水,次日下午,抵達了襄國縣境。
姚昇早得了訊息,帶著襄國縣的士紳在縣界上相迎,隨著他來的還有數百襄國縣的民夫,擔糧引漿,帶的均是犒軍之物。
荀貞令三軍暫止,下了馬,攜荀攸、邯鄲榮至近前,與姚昇等相見。
姚昇領頭拜倒,諸多的襄國縣士紳隨之下拜。
姚昇說道:“黃髯者,巨賊也,鄙縣久患之,民常受其害。今中尉親率熊羆之士前來平賊,此我縣民之幸也!”
荀貞把他扶起,又把諸士紳扶起,回顧停駐道上的近兩千步騎,又西顧遠處的群山,再又顧盼邯鄲榮、程嘉、陳午、岑竦等幾個趙國本地人,笑與姚昇和諸襄國縣的士紳們說道:“貞忝為國中尉,平賊安民,此我職之所在。今擊黃髯,我當與趙郡士大夫共建軍功!”
……
襄國縣離邯鄲不遠,卻也不近,部隊行軍至此,需要修整一下。
這天晚上,便用姚昇送來的酒肉、米食,荀貞犒賞三軍,傳令各部曲之軍官厲兵秣馬。當夜早睡,安歇一晚,次晨三更即起,蓐食,未及五更,全軍已向西邊的山中行去。
姚昇與襄國縣的士紳們相送荀貞十裏。
看著這支威武之師在還沒有蒙蒙亮的夜下往遠山而去,姚昇感歎地說道:“昨日至縣,今天不到五更便就拔營出擊,兵法所雲之‘其疾如風,侵略如火’者,我今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