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預備大用審配,故此七夕這晚的家宴,打算把他也叫來。
七夕的中午,荀貞想起了此事,因叫岑竦去找審配,將此事告之與他。
過了許久,岑竦回來複命。
“下、下吏已告訴了審掾。”
岑竦這個人在軍、政、法等各方麵雖然都沒有什麽特殊的才幹,口齒亦不伶俐,有結巴之疾,可勝在忠孝,能夠為君上保密,而且從小就學儒家典籍,處理些日常的公文、私信還是沒有問題的,故在宣康、李博等人陸續外放之後,荀貞擢用他接任了宣康之職,現為郡府主記室。
“噢,……卿為何麵色古怪?”
“審、審掾不在曹院,下吏在吏、吏舍中找到了他……。”
“……然後呢?”
岑竦憋得滿臉通紅,半晌才憋出來:“然、然、然後,下吏在吏、吏、吏……。”
“吏舍。”
“……對,在吏舍裏見、見到了一樁奇、奇、奇……。”
“奇事?”
岑竦平時說話沒這麽結巴,可能是因為此時太過驚奇,導致情緒“激動”,以至結巴的程度較之平時顯得嚴重了一點,聽得荀貞替他說出“奇事”二字,他如釋重負,連連點頭。
“是何奇事?”
岑竦整理了下情緒,把驚訝的情緒略微安撫下去了些,回答說道:“下、下吏見有一人,坦、坦腹舍院。”
此時正當午時,一天中最熱的時候,無緣無故為何坦腹躺在院中?荀貞問道:“卻是為何?”
“下、下吏問之,其人自、自言是在曬書。”
曬衣、曬書,這是七夕的風俗。即便是在郡縣的吏舍裏邊,每到這一天,郡縣的吏員們也會把自己的書拿出來,放到日頭底下曝曬。這種風俗本意是為了防黴、除蟲,可隨著時間之推移,慢慢地就變了味道,成了一些富貴人家借此競相炫富、炫書的機會。
荀貞前世讀過《世說新語》,記得書中記載了兩個有關七夕曬衣、曬書的故事。
一個是阮籍的侄子阮鹹的故事。阮氏聚族而居,居路北的諸阮皆富,居路南的諸阮皆貧。阮鹹居路南,家裏很貧困。七夕這天,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阮鹹遂在院中豎了一根高高的竹竿,把自家用尋常粗布做成的犢鼻褲拿出來,掛到上邊。犢鼻褲相當於後世的大褲頭,很短,長不及膝,是秦漢魏晉時窮人常穿的衣物。院外路過的人看到此景,有的就很奇怪,問他為何將此物掛於院中,還掛得那麽高,他回答說道:“未能免俗,姑且如此吧。”
一個是東晉名士郝隆的故事。還是七夕這天,大中午的,郝隆坦腹仰臥,人問其故,他回答說道:“我曬書”。
阮鹹為人曠放,不拘禮法,多才多藝,郝隆無書不讀,詼諧幽默,有博學之名,此二人皆一時之俊傑。荀貞卻沒想到,在他郡府的吏舍裏居然會有一人和後世的郝隆一樣,也做出七夕曬書這種趣事來,啞然失笑,說道:“倒是個妙人!此人是何姓名?”
“其、其人自稱欒固,內、內黃人也。”
“原來是他?”
荀貞早前曾令各縣舉薦人才,充實郡朝,欒固當時在舉薦之列,是被內黃縣舉薦來的。荀貞對此人的印象很深刻,一是因此人相貌魁梧,荀貞帳下勇士雲集,可身長過八尺的卻也不多,而此人身長足八尺有餘,十分壯健,二是因此人的出身,他是內黃欒巴的從孫。
欒巴是魏郡,甚至整個帝國,甚至可以說,是從古到今罕見的一個奇人。
奇在兩個地方。此人本是宦官,順帝時給事宮中,後“陽氣通暢”,也就是“還陽”了,那話兒又長出來了,遂白上乞退,外放為吏,此是身奇。他本是宦官,可卻好讀儒家經典,在宮中時不與諸常侍交往,以士人自居,外放為吏後,與黨人、名士交往甚密,此為誌奇。
最終因誅宦不成,在今天子初年,欒巴和竇武、陳蕃等同被治罪。
他運氣好一點,沒有立刻被殺,而是被貶為永昌太守,但他沒去上任,以功自劾,辭病不行,上書極諫,為陳蕃、竇武喊冤,激怒了今天子,被收付廷尉。從順帝起,他曆經順、衝、質、桓和今天子五朝,乃是元老大臣,正如李廣不肯受辱於獄中的刀筆吏,他亦不肯,遂自殺。
兩漢之世,像欒巴這樣身在宮中,卻與權宦不交接,而自居士人的宦官有不少,可像他這樣本是宦官,後卻陽氣通暢的唯他一人。因此天下皆傳言,說欒巴善道術。
荀貞對此自是不信的,兩漢之閹割與後世不同,不去睾丸,隻去其器,大約就是因此之故,欒巴才會陽氣通暢的,可能他的再生能力比較強。
不過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細節,對欒固曬書之舉,荀貞本就覺得有趣,聞得他是欒巴之從孫,更有興趣了,心道:“欒巴因誅宦而死,我聞其子欒賀亦清正之人,雖名未入黨人之列,然與諸宦亦不交接,不知欒固其人如何?”如果欒固也是個清正之人,那麽就可視其才而一用。
想到此處,荀貞說道:“卿可再去吏舍,把他召來。”
岑竦應諾,離堂出院。
這次他去了不多時,即帶了一人歸來。
這人跟在岑竦後邊登堂入室,下拜行禮。
待他起身,荀貞舉目看去,見此人大鼻長須,身長八尺餘,體格健碩,正是欒固。
荀貞吩咐他與岑竦落座,笑問他道:“吾聞卿於吏舍庭中坦腹日下,不知是為何故?”
“下吏家貧,無有書,今七夕,舍中諸僚皆曬書,下吏無書可曬,遂坦腹臥庭。”
“無書曬而坦腹中庭,可是在曬腹中之書?”
“正是。”
“卿所治何經?”
“下吏所治,乃《詩》。”
“師從何師?”
“師從本郡耆儒王公。”
“王公”是魏郡的一個大儒,多年前已經過世了。
“王公之名,我在趙郡時就曾聞聽過。卿既學的王公家法,想必對《詩》必有造詣。”
“不敢說州郡第一,然較之郡府群吏,如言《詩》,下吏一馬當先。”
荀貞笑道:“我讀《詩》,有一疑問,存之久矣,不知卿可否教我?”
“請明公示下。”
“《詩》三百,緣何《關雎》居篇首?”
《詩經》乃五經之一,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孔子卻為何把寫男女之情的《關雎》放在此書第一篇的位置?這是一個老問題了,很多人在學《詩》時都問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有人回答說是因孔子重視夫妻倫理,有人回答說是因“思無邪”,等等,很多種回答。
欒固答道:“少年好色,夫子欲以此誘少年學《詩》耳。”
荀貞楞了下,放聲大笑,說道:“卿真妙人也。”
堂下陪坐的岑竦麵色不快,他是個忠孝本分的人,不喜歡欒固這種“不尊重”典籍的態度。
荀貞打量欒固,說道:“卿體態雄偉,可曾學過騎射、擊劍?”
欒固身上穿的這套郡府發下的吏服是他唯一能夠穿得出去的衣服,平時連件換洗的衣物都沒有,可見其家貧程度,不過劍為君子武備,身為郡府吏員,代表的是國家、郡朝的威嚴,需要注意儀表,他倒是也有劍一柄的。剛才入堂時,他把劍交給了典韋,留在了堂外。
他回答說道:“下吏師王公文武兼備,下吏嚐從王公學了三年擊劍。”
“卿現為郡朝何職?”
“下吏現為法曹書佐。”
郡法曹,主“郵驛科程事”,是負責管理郡中郵傳驛站的一個機構。這個機構比不上戶曹、賊曹權重,也比不上倉曹、市曹有油水,但比時曹這類雖貴重然卻清如水的“清貴”之曹還是要強上很多的,也是能搞來點油水的,隻是欒固剛到郡朝任職不久,又隻是個書佐,位卑人微,想來便是有油水也沒他的份兒,書佐是鬥食小吏,他本就家貧,又無油水,寓居郡治,開銷不小,生活難免就會更加窘困,也難怪今天吏舍裏的吏員們都在曬書,他卻無一書可曬。
“前賊曹掾傲上無禮,我斥逐之,今賊曹缺掾,我意以卿守賊曹掾,卿意如何?”
因為郡賊曹、決曹關係到荀貞誅趙的大事,所以這兩個曹的曹掾至今缺人,是郡府諸曹裏唯二兩個自前曹掾被逐走後、到現在還沒有曹掾上任的曹。
之所以不直接任用欒固為賊曹掾,而是先用他“試守賊曹掾”,卻還是為了謹慎起見。
畢竟荀貞現在對欒固了解不多,雖喜其詼諧、壯健,欒固本人也可算是黨人之後,然欒固到底本性如何尚且不知,故此先試之,若如意,便轉為正式,若不如意,便換人。
欒固離席至堂中,伏拜說道:“明公所命,固豈敢辭?”他抬頭看了看荀貞,頓了下,接著說道,“唯有一事,讓固為難。”
“何事?”
“領受明公檄令容易,上任卻難。”
“為何?”
“郡賊曹,備盜賊之曹也,此郡之武曹,固今為曹掾,不可無劍。”
“卿方才入堂時,不是曾解劍?難道那柄劍是借來的?”
“倒非借來的,隻是有礙觀瞻,恐有損郡朝威儀。”
荀貞叫典韋把欒固的劍拿來。
典韋捧劍入堂,將之放到荀貞案上。
荀貞觀之:隻見此劍寒酸非常,劍柄是木頭的,沒有任何裝飾,隻用粗布裹了幾圈,劍鞘也是木頭的,由兩片長木相對構成,外用麻繩纏繞固定。
荀貞小心翼翼地抽劍出鞘,小心又小心,總算沒把劍鞘弄壞,拿劍在手,隻覺極輕,晃了兩晃,劍身打顫,試往案上劈砍,案上連一點痕跡都沒留下,與其說是利劍,不如說是鐵片。
典韋強忍住笑,把臉扭去一邊。
岑竦也是出身寒門,見欒固之劍如此寒酸,想起了自家的往日,對他本是去了兩分不喜,然見他以郡書佐之身被荀貞超遷為郡守賊曹掾,卻無有一句感謝之話,反而立刻就公然在堂上向荀貞求劍,不由對他又多了兩分不喜。
欒固卻是坦然自若,毫無難為情之色。
荀貞歎道:“不意卿清貧至此!”把他的劍還入鞘中,解下自家佩劍,下到堂上,親手贈送給他,說道,“我用我劍換卿之劍。”
欒固卻不肯,說道:“固鬥膽,請明公將固劍還固。”
“為何?”
“固要將之掛在舍中壁上,以時刻提醒固不可忘昨日之貧賤,不可忘明公之恩擢。”
聽到他此句,岑竦麵色略微轉和。
典韋把欒固的劍拿來,遞給他。欒固將兩把劍分別插入左、右腰中,為了表示對荀貞的尊敬,把荀貞賜給他的劍插到了右邊的腰帶裏。
荀貞問岑竦:“郡府吏中,清貧如欒卿者,可有幾何?”
岑竦是主記室,不是郡功曹,不主人事,對此不知。欒固代為答道:“如固一日一餐、無衣可換、劍不足用者,無一人,一日二餐、衣舊劍鏽者,頗有人。”
兩漢之世,普通百姓通常一日二餐,富貴人家則一日三餐或更多。郡府吏員多是出自地方大族,一日二餐的在其中就是貧困的了。
“叔敬,你為我書檄一道,就說‘今因欒卿,我方知郡府吏中竟有清貧缺衣食至是者,此我之過也’,寫好後,給功曹王淙,命他把郡府吏中缺衣食的統計出一個名簿來,從我的俸祿裏每月分別支錢若幹與之。”
岑竦應諾。
荀貞又命堂外的原中卿、左伯侯取來錢、帛數盤,賜給欒固。
先是把欒固從郡書佐一下擢到郡守賊曹掾,接著把自己的佩劍賜給他,又賜給他錢帛,並且在寫給王淙的檄文裏還特地把欒固的名字提出,把每月救濟困窮郡吏的起因歸功於他,就這麽短短的一會兒,對欒固而言,“祿”、“利”、“名”就全來了。
欒固當麵在堂上沒說什麽,辭別荀貞出堂,回到吏舍中,對兩個好友說道:“鸞鳳擇木而棲,固何幸也,得遇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