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

荀貞、孫堅檄文散出,應者無有,除了袁紹出兵五千臨河,餘者如袁術等,皆無聲息。

陶謙在接到檄文後,反應和袁紹差不多,也是勃然大怒,然卻無可奈何。

倒是陶謙帳下有那自恃勇武的將校,不甘心這樣被荀貞嘲笑,來找陶謙請戰,全都被正在氣頭上的陶謙給惡狠狠地罵了一頓,灰溜溜地各自回去了。

九月初,荀貞、孫堅起兵出郡。

離郡前,荀貞、孫堅特地遣人去了趟豫州州府,麵見孔伷,邀他一起出兵。

孔伷哪裏會肯?托病不見。

荀貞、孫堅其實本就是知道孔伷絕不會一起出兵的,之所以派人去見他,是為了在出兵前窺探一下州府的虛實,一直都聽說孔伷臥病,也不知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也不知孔伷到底病得有多厲害,所以派個人借機去看一看。

派的這人回來,說道:“未能見到孔豫州,聞州府吏言:豫州病似不輕,這兩個月很少露麵,便是州中府吏,除寥寥數人,亦很難能見其一麵。”

荀貞問道:“見到孔德了麽?”

“見到了。”

“他怎麽說的?”

“他沒說什麽,隻祝君侯與孫侯功成。”

通過與孔德的幾次接觸,尤其是上次荀爽病故,孔德代表孔伷來吊唁,荀貞和他私下裏有過兩次敘談,明顯地感覺到這個人是可以招攬、使用的。

荀貞心道:“‘沒說什麽’,‘隻祝我與文台功成’,……雖隻兩句話,看似是沒說什麽,但卻已經說了不少了。”

孔德的意思都在“那些沒說的話”中。

為何隻祝荀貞和孫堅功成,餘者不提一言?那自是因為“餘者不值一言”,換言之,也就是說,豫州州府的情況,荀貞、孫堅不必擔憂,絕不會在他倆出兵後,有後院起火的情況出現。

荀貞、孫堅硬生生從孔伷身上挖走了一兩萬的兵馬,他倆都在潁川的時候,無需擔憂孔伷報複,可一旦要離境,將要與董卓作戰,雖是說孔伷不大可能趁機亂來,可要說他倆對此一點兒擔憂也無,卻也不現實,現在有了孔德的這句話,荀貞、孫堅可以放心無憂地提兵出郡了。

兩人各留下了一部兵馬,看守郡界,安撫郡內。

荀貞留下了荀彧坐鎮。

本是屯兵郡之北南的臧洪、陳到兩人,此次沒有再留駐郡中,而是跟著荀貞一並出郡。

除留下的兵馬外,孫堅、荀貞兩部各有兩萬五千餘人,合計步騎五萬。

孫堅先發,以黃蓋、孫賁為先鋒,部約三千,孫堅統諸將次之,從行的是孫軍的主力,大約兩萬,其中騎約兩千,最末以吳景殿後,部約三千。

在孫堅部出發三天後,荀貞部拔營而出。

荀貞部以許仲為先鋒,甘寧、姚頒、潘璋、淩操諸將因積極求戰,皆求先行,故而荀貞把他們都從中軍改撥到了許仲帳下,從之共行,許仲部由是共有兵卒大約五千,其中三千是許仲本部,兩千是甘寧等人部曲;在許仲之後,荀貞統諸將次之,領主力兩萬,其中騎兵也是大約兩千,最末,以荀成統本部三千兵殿後。

之所以荀貞在孫堅出發後,等了三天才起兵動身,卻是因為潁川地狹,出了潁川後,從梁縣東到太穀關這一段路程也不遠,如果不等上三天,那麽隻孫堅、荀貞這兩部的五萬餘步騎、輜重都能把路給填滿,故而,荀貞等了三天,足夠拉開距離,方便行軍了,這才出發。

從出發後第二天起,連日軍報不斷,都是從前邊的孫堅部傳來的。

荀貞離營後的次日,孫堅出了潁川郡,開始與董軍接戰。

從梁縣東,沿汝水西去,至陽人聚,再轉往北上,孫堅部一路行去,戰火不斷,與董軍接連交戰,兩三日內,大小四五戰,每日皆有戰,有時上午打完下午打,而連戰連勝。

這固是因為孫堅部養精蓄銳已久,而孫堅憋足了氣要與荀貞爭功,同時也是因為孫堅部沿線遇到的董軍規模都不大,以強擊弱,加上又是士氣低落的“弱敵”,當然逢戰必勝。

戲誌才坐在顛簸的車中,一邊看著軍報,一邊看著地圖,透過車窗,對策馬行在車外的荀貞說道:“孫侯這一路打過去,勢如破竹啊!”掐指算了算,又接著說道,“離他出潁川郡、與董軍接第一戰,到今天才過了三天,……。”順著地圖劃過去,從梁縣東一直劃到孫堅部現在的位置,說道,“而就已掃敵開路,趨行了百餘裏地啊!”

三天百餘裏,看似不多,一天才三四十裏,可這百餘裏,卻是一路有敵的百餘裏,而且是繞了路、造成董軍誤以為荀貞、孫堅的進攻方向還是伊闕的百餘裏,這戰果就不小了。

荀貞說道:“按文台最新的軍報,他部主力已將至太穀了吧?”

“是啊,黃蓋、孫賁部離太穀已不到二十裏遠。”

“也不知胡軫上當了沒有?”

“看董軍現在的動靜,應是上當了。”

伊闕、廣成關中的董軍至今沒有異動,胡軫坐鎮伊闕,一心隻在加固伊闕、廣成的防守,對太穀已經是完全忽視。太穀關中現有的董軍駐兵不多,按照之前的軍報,應該隻有幾千人,隻要能把這個態勢保持下去,孫堅、荀貞以五萬之眾,猛攻此關,破關而過的勝算是極大的。

可是戰場之上,勝負從來不是按照一時的敵我眾寡來計算的,對荀貞、孫堅來說,能否攻破太穀,現在還有兩個變數。

一個就是胡軫了,胡軫如能及時發現荀貞、孫堅的真實意圖,調兵遣將,急來馳援太穀的話,那麽這一場攻關之戰就可能會變成持久戰,最終荀貞、孫堅可能還是要如上次那般無功而返。

一個則是徐榮、呂布,現在酸棗諸軍已散,徐榮、呂布當麵無敵,如果他兩人及時來援太穀,那麽這一場仗也會變成持久戰,荀貞、孫堅也可能會無功而返。

還有一個看似是最壞的可能性:那就是胡軫、徐榮、呂布都來馳援太穀,這樣一來,董軍兵力大強,加上有關卡之固,荀貞、孫堅似乎就完全沒有取勝的可能性了。

但還是那句話,戰場的勝負從來不是以“一時的敵我眾寡”來計算的。

最終到底戰局會演變成何種局麵,這都還需要一步一步地來看,同時,即便真的演變成了最壞之可能性也不要緊,因為對勝負來說,地利、兵馬之多寡固然重要,可人心、算計、謀略卻也是一樣的重要。

不管怎麽說,接下來戰局會往哪個方向演變,這是個人之力無法把握、也無法控製的,回到當下的現實來看,對荀貞、孫堅而言之,至少現在的局勢對他兩人有利,那麽如想把這個有利的形勢保持下去,最要緊的便是:絕不能拖延,需要速戰。若是荀貞、孫堅能在胡軫、徐榮、呂布反應過來之前就先把太穀打下,那麽後麵的這些所謂變數自也就完全無需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