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

呂布遣出的那數百步卒,因為隔得太遠,看不清旗幟,所以不知帶頭的將校是誰,但相比前頭的高順,這個將校也甚是勇猛,冒著箭矢,麾兵直進,半點也無猶豫之態。

步卒速度慢,而強弩射出的弩矢因為速度快,又十分強勁,所以雖有盾牌為護,但這數百呂部的步卒還是接連有人中矢。遙觀此數百步卒前行,真是在踏著屍體和鮮血前進。

當然,因相距過遠,荀貞、孫堅是不可能看到這些步卒中的傷亡的,但卻可以從不斷升起的短暫煙塵中判斷出,他們必是傷亡不小,——這些步卒都扛得有土袋、或者推的有浮橋車,每當有人倒地,便或有土袋墜地、或有浮橋車傾倒,而每當袋墜車傾,自就會有煙塵騰起。

大概是因了有高順部在前掩護之故,這股步卒雖是傷亡不小,可冒著箭雨,行進亦不甚緩。大約過了兩個多刻鍾,他們已至溝塹之前。

到了溝塹前頭,這股步卒中最前邊的盾牌手把盾牌高高舉起,組成了一個盾陣,然後其餘的步卒便在盾陣的保衛下魚貫往溝塹中丟擲自身所負之土袋,又有推著浮橋車的,試圖把橋架到溝塹上邊,——但這個橋是不易架的,因為黃蓋、孫賁營中的兵士見有橋來,便不斷射出火箭,一支、兩支火箭落在橋上,可能不會引起大火,可十幾、幾十支火箭落到橋上,不免就會火起,而在對麵弩矢的打擊下,呂部的這些步卒是沒有能力去把這些起火處全部撲滅的。

但是,就算能把所有的浮橋全部燒壞,黃蓋、孫賁卻也不是擋不住呂部兵士進攻的步伐了,——因為除了浮橋,呂部兵士扛負的還有土袋,黃蓋、孫賁營外的溝塹並不很深,且窄,土袋是很容易將之填平一段的,而一旦填平,遊弋在周圍的高順部必然就會由此而大舉擊營。

和荀貞、孫堅一起在望樓上觀戰的還有吳景、程普、韓當、祖茂、孫河等孫營諸將。

吳景說道:“浮橋隻是呂部的一個誘餌罷了,是為了分散公覆、伯陽營兵士的箭矢,以掩護其餘那些負土兵卒去填平溝塹。”

吳景說得不錯,浮橋確隻是一個誘餌,可這個誘餌,黃蓋、孫賁又不能不吞下,因為如果不吞下,不去理會這些浮橋,等浮橋搭起,有這些浮橋為助,呂布部兵士的進攻會更加順暢。

韓當請戰說道:“高順部號陷陣營,攻鋒甚銳,公覆、伯陽營陋,溝塹一平,其勢必危。將軍,應該立刻遣兵去助公覆、伯陽。當請提甲士五百,立馳援之。”

孫堅連頭沒扭,一麵繼續觀戰,一麵輕描淡寫地說道:“戰方初起,何來馳援?”

“將軍,高順甚勇,呂布、徐榮在後虎視,胡軫陣亦已開始進擊,援之若遲,恐公覆、伯陽有失。”

“會不會有失,白刃相交了才知道!”

見孫堅意思堅決,韓當遂不複言。

荀貞心中暗歎:“文台真沙場虎將也。黃蓋倒也罷了,孫賁可是他的從子,今其營被敵兩麵圍擊,而他卻竟能為了大局而隱忍遠觀,不肯立即馳援。……換了是我?如此時在營中的是仲仁?我會不會去救他?又或是我會如文台一樣,為了大局而僅僅坐而觀之?”

荀貞自問之,他也會和孫堅一樣,坐視之,而不會立刻便遣兵去救。

慈不掌兵,既然從軍了,那麽上了沙場,就要時刻都懷有戰死的覺悟才行,必須要冷酷才可以,如果因為被夾擊者是自己的親人而便就亂了陣腳,那麽這仗,也就不用打了。

韓當請戰的這空中,呂部的步卒已然填平了一段溝塹。

填平了溝塹後,這批步卒暫往後撤,給高順部的騎卒讓出了進攻的通道,——荀貞遠遠地瞥了一眼,注意到這股步卒的數量現已銳減,本來是約四百多人的,現在看去,大概隻剩下了兩三百人,至少減員了百餘人,這百餘人有的是死傷在了路上,有的則是死傷在了填溝時。

並不是每一場戰鬥都會減員很多的,有時一場上萬人參與的仗打下來,可能兩邊加起來至多也不過減員個幾百人,而這一場戰鬥才剛打響,呂部的步卒就已減員百餘,一可見黃蓋、孫賁營兵士的弩矢之烈,二來也可見呂部兵卒,至少是精銳兵卒戰鬥意誌的堅定。

溝塹已平,接下來必就是高順部陷陣營的進攻了。

荀貞收回視線,不再去看呂部步卒的傷亡情況,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凝望高順部的騎兵。

果然,這支數百人的騎兵在最前軍旗的帶領下,先是兜轉馬頭,向著背離黃蓋、孫賁營的方向,也即麵對呂布、徐榮主陣的方向奔騰了一段,然後又回轉過來,一如他們最早來時那樣,向著黃蓋、孫賁營開始了再一次地衝擊馳奔,伴隨著馳奔,他們漸漸提速,速度越來越快。

先轉回來,向著本陣奔騰一段,然後再轉回去衝黃蓋、孫賁營馳奔,高順部這麽做的唯一目的,顯然就是為了加快馬速,以能更猛烈地展開進攻。

雖不能耳聞馬蹄奔行之聲,不能感覺到數百戰馬奔馳時地麵的顫抖之動,可高順部那數百騎兵在一麵軍旗指引下,一往無前,冒著箭矢,向著前邊敵營決絕馳進的風姿,荀貞、孫堅等人卻可以想象得到。

不但荀貞,孫堅、吳景等人也都屏住了呼吸。

便在這時,又一陣沉雄的鼓聲響起,諸人看去,見是呂布、徐榮的主陣裏重又擊響了戰鼓。

這次的戰鼓聲和上次不同,上次較緩,這次甚急,鼓聲的間隔非常短促,盡管離得遠,荀貞、孫堅等人也能感受到隨著這急促鼓聲而引起的激昂心跳。

吳景低聲說道:“此進戰之鼓也。”

諸人遠望高順部,隻見這號為“陷陣營”的部中數百騎卒,如一支離弦之箭,在速度幾乎提高到了極限的那一刻,正好踏上那一截被填平的溝塹,其在最前邊帶頭的那十餘騎,半點也無停頓之態,就這麽挺著長矛,徑直地撞向了黃蓋、孫賁的營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