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25 荀仲仁生擒陳買(上)

任誰也想不到,河北悍將高覽竟然會被曹操暗中派去到李進那裏,且那李進與高覽亦是膽氣雄豪,三個人就敢入到高素、馮鞏營中,做行刺之事。高素、馮鞏被刺殺身亡,營中無主,三千餘的潁川子弟,雖是驍勇敢戰,但是一則事起不意,二來他們是在營中,大多沒有披甲,騎兵的馬也不在身邊,故是在經過奮勇的抵抗之後,終是大敗,陣亡數百,餘者盡被俘虜。

高素、馮鞏的部隊到定陶城外時,給城中送過一封書信,並且特地到城東的附近大張旗鼓地行過一遭軍,以告訴城中的戍卒,他們到了,從而振奮士卒們守城的決心和鬥誌。

結果沒過幾天,他倆就遇刺身亡,所帶來的援兵亦敗北潰退,這些,也都被城中的守卒遠遠看到了。士卒的士氣頓時大落。

曹操抓住機會,與張邈麾兵急攻,夏侯惇、曹洪、高覽等將各率死士蟻附攀城,守卒抵擋不住,在高素、馮鞏兵敗後的第三天,劉馥、潘璋和定陶令陳矯沒的奈何,隻好率兵突圍。

卻是潘璋雖然負傷,且是新敗之餘,到底驍悍之將,引精卒數百,護衛著劉馥,硬是殺退了高覽、曹純兩路步騎兵馬的阻截,衝出了曹操、張邈兩部的包圍,向北奔行了十餘裏,然後南渡濟水,投昌邑而去。

到了昌邑,劉馥、潘璋、陳矯把隨他們突圍的部隊留在城外,自入城中州府求見荀攸、樂進。

荀攸、樂進聞他三人突然到了昌邑,不用多想,也知道這一定是定陶失守了。

便在州府堂上,劉馥、潘璋、陳矯等了沒多久,荀攸、樂進相繼匆匆來至。

此時天色尚早,劉馥、潘璋、陳矯乃是奔逃了一夜,他們到城外的時候,甚至昌邑的城門都還沒開,是把他們的印綬出示與給了城吏觀看,這才進的城中。

荀攸、樂進都是在床上被叫醒的。

樂進臉都沒洗,荀攸注重儀表,倒是草草地收拾了一下。

見到荀攸、樂進到來,劉馥、潘璋、陳矯伏拜於地,請罪不已。

劉馥說道:“馥愧對明公的托付和期望,未能為明公守住定陶,今使之被曹操、張邈所陷,自知罪大,敢請使君、將軍檻送馥至郯縣,乞明公發落。”

潘璋亦是慚愧不已,說道:“定陶失陷,不怪劉府君,都怪我!我身負明公的重任,卻輕敵大意,被曹孟德偷襲,以致離狐陷落,由而定陶才會被曹孟德、張孟卓兩部兵馬夾擊。罪實在我!”

離狐的失陷也好,定陶的失陷也好,陳矯官職低微,與他都沒什麽直接的關係,然兩位太守都請罪了,他卻不好大模大樣的一句話不說,亦附和請罪。

樂進看他三人都是蓬頭垢麵,衣服上髒汙得不行,又是塵土,又是血漬,知他們能從定陶突圍出實屬不易,下意識地朝堂外的院中看了看,除了劉馥、潘璋、陳矯三人帶進城的幾個軍吏之外,餘者別無它人。樂進心頭一沉,問道:“子繡他兩人呢?”

高素、馮鞏兵敗的具體詳情,劉馥、潘璋、陳矯不知,隻是從圍城招降的曹兵那裏,聽他們說是被李進、高覽斬殺了,便把聽來的那些,原封不動地稟報與了樂進、荀攸。

樂進聽完,半晌沒有說話。

荀攸亦是神色哀然。

樂進說道:“定陶失陷無妨,我軍早晚還能將之打

回,而子繡與馮校尉都是明公的愛將,今卻折於定陶!”顧視荀攸,說道,“使君,你我可該如何向明公匯報啊!”

樂進算是荀貞的西鄉舊人,與高素、馮鞏早就相識,彼此的交情雖然不像高素和馮鞏那麽好,但也是不錯的,聞得他倆陣亡,樂進的心中甚是悲痛。

荀攸說道:“將軍難免陣前死。子繡他倆不幸被李進、高覽刺殺,實令人心痛,然事已至此,你我也隻好如實的把之稟與明公。”

帶兵的主將在軍營中被刺殺,這種事情雖然不多見,但也不是沒有。

影響最大,被刺殺的主將身份最高的,由古至此時,大概應數東漢初年的來歙與岑彭了,尤其岑彭,乃是後來的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是不折不扣的東漢之開國功臣,然他兩人卻都在伐蜀之時,相繼被公孫述派出的刺客刺死於營內帳中。

高素、馮鞏的遇刺,固然使樂進痛心,可卻亦正如荀攸所說,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那也就是無可奈何,隻能如實地稟報給荀貞了。

荀攸到底與樂進不同,首先,他是兗州刺史,作為兗州的主官,不能太多的因為個人的感情而耽誤公務,其次,他本質上是個士人,對高素、馮鞏這樣的武將,盡管因為舊識的關係,還有高素、馮鞏兩人性格的原因,對他兩人也頗是喜歡,對他兩人的身死也感到扼腕,可究竟是沒有樂進那般心痛的,回答了樂進的問話之後,他的思路就轉到了目前的戰局上。

荀攸沉吟多時,與樂進說道:“文謙,離狐、定陶先後失陷,乘氏李進背叛,咱們的援兵恐怕是不能再去濟陰了啊。眼下之計,我以為,應當改變之前的戰策,改馳援濟陰為固守山陽。君以為何如?”

劉馥、潘璋是濟陰、離狐的主將,兩人都不僅兵敗,而且被迫逃到了昌邑,可以想見,濟陰、離狐其餘的各縣,在既少兵馬守禦,又群蛇無首的情況下,必然會很快就盡數落入曹操、張邈的手中,那麽,於此時再派援兵去濟陰郡,顯然就是沒有必要了。

從另一方麵來講,曹操、張邈咋攻陷了濟陰郡後,其部兵士的鬥誌定然大漲,對於昌邑這邊來講,部隊的士氣卻則必然會因為濟陰的數日而陷,變得低落起來,從士氣這個角度考慮,現在也不合適再遣兵馬入濟陰郡了。

應對目前局麵的最好辦法,隻有一個,便是固守昌邑,把曹操、張邈的部隊擋在泗水、濟水以西,換言之,把他們擋在濟陰郡內,然後等到各部的援兵到齊,以及荀貞的援兵到後,再作進擊、收複濟陰的謀劃。

樂進嫻熟兵事,明白荀攸的此個對策,是當下唯一可行的,就沒有異議。

不止是丟了離狐,現在還丟了定陶,並且算是間接地害死了高素、馮鞏,自覺罪責越來越大,且在深深的恥辱感之驅使下,潘璋一心地想要戴罪立功。

他主動請纓,說道:“曹操、張邈占了定陶以後,必定會過濟水而東,掠成武、單父、己氏諸縣。璋敢請使君、將軍允許,帶本部兵馬,往去成武,阻其兵鋒!”

荀攸瞧了瞧他肩上被紗布包紮的地方,說道:“文珪,你的傷勢如何?”

潘璋要緊牙關,忍住疼痛,活動了一下右臂膀,說道:“箭創而已,已無大礙!”

“你適才說的不差,曹東郡、張孟卓,在侵占了我定陶後,確是極有可能會東略成武等縣,但眼下其軍方勝,我

軍接連戰敗,須得且避其銳。成武縣,我不準備派人去守。文珪,你的肩傷如是不要緊的話,你就帶你的本部兵士,……你本部兵還有多少?”

潘璋說道:“現尚有三百餘卒,雖然不多,然皆勇士。”

荀攸說道:“我再補給你兵馬五百,你率之駐入梁丘城,為我昌邑之側麵屏障。”

梁丘在昌邑的西北邊,其南就是濟陰郡的成武縣。荀貞打昌邑之時,圍繞著梁丘,曾與曹操、吳資等交過手。隻是,當時荀貞是攻勢,現而今,派潘璋去梁丘,則變成了徐州兵是守勢。

潘璋接令。

荀攸又細細地問過劉馥、潘璋兩人戰敗的經過和曹操、張邈部隊的戰力、人數等等,末了,說道:“你們從定陶血戰得出,一路沒做休息,想必疲累不堪了,且先去客舍休憩。文珪,你明天就直接帶兵去梁丘城;元穎、季弼,你倆明天再來州府,咱們一起商議守衛昌邑的具體謀策。”

潘璋接過樂進所寫的給他撥兵的檄令,與劉馥、陳矯朝荀攸、樂進行了禮,奉命而出。

樂進皺眉說道:“公達,潘璋接連兩敗,且肩膀負傷,以我之見,至少暫時應該是不能再重用於他,你卻為何叫他去梁丘屯駐?”

說來樂進與潘璋是老鄉,兩人都是東郡人,但樂進對他的這個老鄉,卻一直都沒有什麽特別的照顧,凡事秉公而已。

荀攸說道:“正因為文珪兩敗,所以我才把駐守梁丘的任務交給了他啊。”

“這是為何?”

荀攸說道:“知恥而後勇。文珪性烈,兩次戰敗,他一定憋足了氣,且梁丘離昌邑不遠,你我可隨時關注那裏的情況,把梁丘交他駐防,你我是可以放心的。”

荀攸這話說的有道理,樂進便就不再質疑。

這會兒,堂外的天光已然大亮。

荀攸吹滅了案上的蠟燭,鋪開紙張,提筆在手,蘸了墨水,歪著頭想了片刻,開始親自給荀貞寫上稟的公文,匯報定陶失陷的事情。

公文寫就,給樂進看了,樂進無有補充和修改,便當天派人,急送郯縣。

隨後的幾天中,荀攸往濟陰灑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曹操、張邈部隊的一舉一動。果如他的預料,離狐、定陶兩縣先後失陷,餘下的諸縣無不驚駭,幾乎沒有抵抗的,竟是大多望風而降。——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麵,是因為離狐郡、濟陰郡的大多數縣的令長,都還是原本的那一批人,對荀貞沒有多少忠誠之心,自然就如那牆頭草,荀貞和曹操誰入主濟陰,他們就聽誰。卻是說了,那荀貞當初為何不把這些縣令長統統換了?兩個緣故,一則,這些縣令長,不少是外州各郡的右姓子弟,沒有過錯,不好免官;二來,前番攻打兗州,兗州的大半郡縣都被荀貞打下占據了,幾十個縣,他一時也找不來那麽多的合用人選去當縣令長。

在這幾天裏,徐卓、李瓚、荀悅等等其它兗州各郡守相派來昌邑的馳援兵馬,絡繹到達。

有了這些兵馬的補充,荀攸、樂進守住昌邑的把握大了許多。

就在定陶失陷後的第三天,曹操的一支兵馬,入了山陽境內。

……

而差不多與曹操兵馬入到山陽的同時,荀攸加急送去郯縣的軍報,到了荀貞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