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桑城,郡守府。
當秦城貓在迎接隊伍的最後麵聽得李廣和長安使臣的談話時,心中很是震動了半響,他沒有料到漢武帝劉徹會派此人前來上穀。雖說乾桑城此番大戰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若是純粹的表彰戰功,封賞有功將士的話,卻是沒有必要將此人派遣來。秦城畢竟是在二十一世紀生活了三十來年的人,知道此時此人在漢武帝劉徹心目中有著怎樣的地位,可以說,劉徹整個擊滅匈奴的希望都和此人分不開,此人成功,則是劉徹成功,此人失敗,則劉徹的對匈戰爭政策也會麵臨著流產的危險。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在對匈關係如此敏感、對匈戰爭準備如此緊迫的時候,不在長安盡心盡力訓練中央騎兵,卻跑到乾桑城這邊郡地方來,絕對不會是簡單的為了上次那場大戰而已。
此人,衛青。
衛青跟李廣打了個照麵,便在乾桑城一幹高級將領和官吏的簇擁中,徑直進了郡守府正廳,在正廳中間麵對眾人站定後,從旁邊一軍士手中接過一片禦用錦帛,不動聲色的打開,便照著念了起來。
“今秋,匈奴左賢王率部侵襲我大漢邊境,燒殺搶掠無度,橫行代郡、上穀、漁陽三郡,實為我大漢之奇恥大辱。幸得上穀郡守李廣,率軍萬餘,出戰匈奴,兩日鏖戰,斬首五千餘,斬殺匈奴左骨都侯,擊退匈奴,揚我大漢軍威,護我大漢百姓,實為大功一件,不能不賞。今,寡人封賞如下:上穀郡守兼主將李廣,出戰及時,調度有方,領軍大敗匈奴,封關內侯,食邑二百戶!重步兵秦城,斬殺匈奴左骨都侯,護衛黃旗,斬首一十五,英勇無雙,領少上造爵!輕步兵校尉李中繼,領兵伏擊匈奴左賢王,斬首三千,晉少上造爵……騎兵校尉紀鑄,身先士卒,斬首三十,晉右更爵……騎兵樂毅,斬首二十有七,領五大夫爵……其餘人等,凡有建功,皆有封賞!”
長長的封賞名單,衛青換了錦帛,又換了一個竹簡又一個竹簡,念了足足一刻鍾,總算將主要的封賞名單念完。
此時待在正廳中的軍隊一幹將領,有跟著李廣立了功,得了爵的,聽到念到自己的名字,無不是喜上眉梢,那些跟著李息沒有立下什麽功勞的,這會兒隻能幹瞪眼,心中盤下次該如何如何。
秦城心中不知少上造是個什麽樣品階的爵位,但是感受著諸將羨慕的眼神,估計也不會差到哪裏去,不過當他最先聽到李廣被封為關內侯的時候,心髒還是免不了抽動了一下。現代人稍微對曆史熟悉點的都知道,李廣空有飛將軍的威名,窮其一生,卻沒有被封侯!漢武帝一朝,封侯者多如過江之鱗,卻偏偏沒有李廣。而李廣一生都沒有被封侯的原因,曆來也為後人所不解、所爭論,凡此種種,幾乎無人不對李廣惋惜。秦城沒有想到,自己剛穿越到這個時代,就改變了一些小小的曆史,這李廣一生沒有封侯的遺憾,也終於因為自己而不複存在!不僅如此,李廣現在被封侯,恐怕也是漢武帝一朝,最早封侯的將軍了吧。如此說來,李廣不僅不會再在曆史上留下一個遺憾,說不得還會留下一個佳話!想到這裏,秦城不由得翹了翹嘴角。
衛青先處理完了公事,一直肅然的臉龐臉這才笑了起來,大步走到李廣麵前,恭賀道:“恭喜李將軍,有漢一代,除了高祖當年,您可是第一個封侯的將軍,李將軍英勇,果然是不減當年!我等,都是佩服的緊啊!”
“衛將軍謬讚了,本將這一把老骨頭,能有今日,一是眾將士個個英勇,作戰悍不畏死,二是陛下惦記,要說封侯,我李廣實在是受之有愧啊!”李廣說道,言語中沒有絲毫傲慢之色,仿佛封侯對他而言並不是一件值得特別興奮的事。
“李將軍何必謙遜,此番大敗匈奴左賢王,乃是有漢以來最為恢弘一次勝利,陛下極為高興,要不是諸多事務纏身,陛下還跟我等提起,要來親自來恭賀李將軍!在長安的時候,在下可是沒少被陛下鞭策,讓我來向李將軍好生學習一番!”衛青道。
“要是如此,老夫實是不敢當。”李廣歎道,“此番出征,老夫領軍五千,戰事結束時,方剩千人,四千將士灑盡了鮮血,老夫卻在此受此重賞,於心何安哪!”
李廣這話說的真誠,李廣隻當他是謙遜,和諸將共同寬慰了一番。
“此番出戰,斬殺匈奴左骨都侯,護衛黃旗的秦郎,可在這裏?”衛青和李廣說了一陣話,便問道。
“秦郎,來見過衛將軍。”李廣向秦城招呼道。
“小卒秦城,見過衛將軍。”秦城上前幾步,在衛青麵前行禮道。
“你就是秦郎?”衛青見到秦城,愣了一愣,仿佛是沒想到斬殺匈奴左骨都侯,立下如此大功的秦城竟是這般與自己相仿的年紀,甚至比自己還要年輕,“秦郎此番立下如此戰功,可是羨煞我等了!”
“衛將軍謬讚了,小卒隻不過是僥幸而已。”秦城不輕不重道。
“僥幸?秦郎何必如此謙虛!”衛青正色道,“秦郎此戰之功,已經傳遍了南北軍,眾將士無不以秦郎為楷模。若說李將軍此時已是軍中神話,秦郎便是眾將士渴望超越的目標,大丈夫立於世,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秦郎與我等莫不應該如此,這也正是陛下希望看到的軍人誌氣!秦城既是有如此本事,我等不及,秦郎自當為陛下分憂才是。”
秦城微微一笑,拜道:“衛將軍如此說,倒是秦城妄自菲薄了。”
衛青是什麽樣的人物秦城還是有底的,漢武帝一代,衛青是出戰匈奴的第一名將,此時也是劉徹麵前的軍中第一紅人。如果說當初漢武帝劉徹出擊匈奴的四路騎兵中,沒有衛青的勝利的話,劉徹的對匈奴的戰爭政策恐怕就在朝堂上站不住腳跟了。
彼時董仲舒雖然已經向劉徹獻上了《天人三策》,差不多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但是在漢朝延續了六七十年的黃老學說,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漢武帝要廢先王之政,出兵擊滅匈奴,朝堂上習慣了和親政策的大臣們,自然是會給劉徹不少阻力。劉徹借助前兩年的馬邑之圍成功將軍權握在了手中,這也使得他得以在長安大練騎兵。但是匈奴人六七十年來帶給漢朝朝堂的壓迫性影響,使得很多人對能夠擊敗匈奴一直抱著悲觀態度。匈奴騎兵的強悍,尤其是高祖時期白登之圍留下的心理陰影,使得這些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匈奴騎兵是漢軍所不能戰勝的。
也就是在這時,李廣率領著邊郡萬餘漢軍將士大敗了匈奴左賢王的萬五騎兵,雖說最後要不是公孫賀救援的及時,李廣很可能已經城破人亡了,但是現實就是李廣勝了,而且還是斬首五千的大勝,這對劉徹來說,無異於打了一針雞血,太具有振奮作用了。本來劉徹將出擊匈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長安訓練出來的騎兵上,如此三五年之後,再出擊匈奴,隻要能有一場勝利,就如當年衛青所取得的勝利一樣,劉徹就能將他的對匈戰爭政策執行下去了。
而現在,在劉徹的中央騎兵還沒有練成之際,李廣以邊郡之力,大敗匈奴左賢王,這在讓劉徹驚喜之際,也使得他的對匈戰爭政策能夠更加有力的走下去。所以,劉徹對李廣此番行動的讚賞,絕對不是一個關內侯就能完全表達的。
秦城這邊一邊跟衛青和李廣說著話,心中一直在盤算著劉徹將衛青派來上穀的用意,想到了這些,心中也就猜到了個大概,若果真如此的話,隻怕衛青這次在乾桑城還有得一些時間停留。
對於秦城而言,這卻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了。如果說李廣是封疆大吏的話,衛青就是中央核心高層了,依托李廣,秦城可以在地方立足,獲得資曆,那麽交好衛青,就可以為自己以後進入長安,進入核心層打下一個不錯的鋪墊。
PS:今天欠下兩千字,明天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