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狂人

第三十四章 真正的民國狂人(求收藏)

王進回到巡警分局之後,徐會辦大人立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老徐鄭重其事把一個叫做王思量的精幹青年送到西城分局,並暗示要王進好好照顧一番。

他對此早有準備,拍著胸脯保證會好好照顧王思量,請會辦大人放心雲雲。

心中,卻是忍不住大呼僥幸,還好徐錫麟給安插的眼線是個無名小輩,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牛氣衝天,敢在老蔣發達後和老蔣互毆的劉文典劉大爺,不然他真沒信心能夠壓製得住。

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運氣,在穿越之前他剛好迷上一本民國穿越小說,書中著重介紹了一番民國的那些牛氣文人,為此他還特意在網上搜索了一番,對於一些特牛級別的文人很有印象,而留文典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說句老實話,他對民國曆史一知半解,可能要他說清楚一些軍閥勢力很難,但對這些牛氣文人卻是絕對的印象深刻,對他們的生平也不乏了解。

民國時期,名士大儒大都狷狂得很,如以筆做槍針砭時弊的魯迅;在蔣中正麵前蹺著二郎腿說話、炮口直對宋子文孔祥熙的“傅大炮”傅斯年;在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上公開揭露孔、宋貪汙,又在蔣中正麵前慷慨陳詞的陸鏗;當麵大罵蔣中正的外長葉公超等等。還有一位更牛,竟然當眾敢用腳踢蔣中正,他就是劉文典。

劉文典,字叔雅,安徽合肥人。1906年入安徽公學讀書,很受陳獨秀、劉師培兩位老師的賞識。1907年劉文典加入同盟會。1909年東渡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同時隨章太炎學《說文》,聽章士釗演講,愛國主義思想日趨成熟。

辛亥革命成功後,劉文典回國,在上海同於右任、邵力子等辦《民立報》,以劉天明為筆名發表了一係列宣傳民主、反袁的文章。1913年袁世凱派人暗殺,宋教仁、範鴻仙兩人身亡,劉文典手臂中彈受傷。

老孫“第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劉文典也於當年再次東渡扶桑,參加了老孫的中華革命黨,並任老孫的機要秘書,積極從事反袁活動。袁世凱倒台後,劉文典毅然遠離政治,立誌從事學術研究,由此開始著書立說、教書育人,直至終老。

關於劉文典的趣聞軼事太多了,抗戰時期,常以“國家民族是大節,馬虎不得,讀書人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告誡自己的劉文典,不理睬日本人的引誘,輾轉到西南聯大任教,在西南聯大他是惟一一位吸鴉片的教授,他有兩樣最喜歡的東西,一為雲土(鴉片),他公然讚美“雲土”為鴉片中的上品;二為雲腿(雲南火腿),他的綽號“二雲居士”就是由此而來。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各校回遷,劉文典沒有隨清華大學回京,而留在了雲南大學任教,據說理由是因為舍不得雲土和雲腿,明顯的狷介文人做派。

劉文典腳踢蔣中正之事有好幾個版本,內容大致上差不多。

1927年8月,劉文典受安徽省府所聘,到當時省府所在地安慶籌辦安徽大學,後任校長。1929年11月23日,安徽學界發生學、潮,29日下午,蔣中正趕赴安慶處理,召見劉文典。

劉文典也是老資格的革命黨人了,哪裏把蔣中正放在眼裏,倆人見麵後,蔣中正要求劉文典交出帶頭鬧事的共10黨員名單,並嚴肅處理參加學、潮的學生,劉文典說:“你是總司令,就應該帶好你的兵,我是大學校長,學校的事由我來管”,二人越說越激烈,一個大罵“你是學閥”,一個指責“你是新軍閥”,盛怒之下,蔣中正抽了劉文典兩個耳光,劉文典也不甘示弱,一腳踢在蔣中正的肚子上。

這下子事情鬧大了,蔣中正下令把劉文典關了起來,最後有說是迫於社會壓力,也有說是陳立夫說了好話,蔣中正以“即日離皖”為條件,按類似“治安條例”毆鬥處理拘留了七天後釋放了事。安大事件後,劉文典應蔡元培邀請,又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後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聘他到清華大學出任國文係主任,國民政府教育部並沒因為劉文典踢過蔣中正而不許任用,組織部也沒對他內控使用,看來那個時期還是很開明的,政府、社會、學校看重的是真才實學。

劉文典恃才傲物,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卻有著清醒的頭腦。1931年粵係軍閥陳濟棠知道劉文典反蔣,曾多次函請劉赴粵共事,並匯來重金相聘。劉決然婉謝,將巨款退回,歎曰:“正當日寇侵華,山河破碎,國難深重之時,理應團結抗日,怎能置大敵當前而不顧,搞什麽軍閥混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這樣的牛人外加高級知識分子,怎麽能不叫王進這樣的偽高級知識分子仰慕?如果徐錫麟真把這樣的牛人派到他身邊做眼線,沒說的,他立刻投奔革命黨。不然整天生活在自卑壓抑中,豈不要崩潰?

轉念一想,不由得為自己的膽怯感到可笑。現在是什麽時候?1907年!這時候的劉大爺還在安徽公學讀書捏,怎麽會有那麽大氣場?

正經是他跟著的幾位老師名頭更響,受到了老師們的影響,加之又和早期同盟會的那幫熱血人士和偏激分子混在一塊,思想和性格不出現變化才怪。冒似這家夥現在還沒有加入同盟會,是不是趁機拉攏過來,說不定以後會有大用?

這樣的想法一冒出來,就讓他心動不已,再也遏止不住浮想聯翩,收這樣的曆史名人當小弟的快感更是讓他興奮不已。就在這一瞬間,他打定主意要趁現在劉文典的世界觀還沒形成之前將他收下,培養更是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