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燕太子丹

第九十六章 以曲為直

“哦。”姬丹應了一聲不再說話。

薊城離右北平不過四百餘裏,如果劇辛率領大軍日夜兼程,不日便可到達。如果這裏的霧三日不來,劇辛的大軍很可能就已經到了,到時候想要攻下右北平就難了。

沉默了一陣,姬丹繼續問道:“除了水路和官道,還有沒有其他路可走?曹永,你是當地人,有沒有聽說通往右北平的小路?”

“回太子,”曹永拱手說道:“末將沒有聽說。從封水以北,便是延綿群山,道路艱澀難行,隻有一條官道算是比較平坦。”

曹永話音剛落,一旁的荀達說道:“太子,臣倒是有一條路,不知行不行得通。”

“哦?”姬丹急忙問道:“軍師請講!”

荀達是文官出身,其實不懂軍務,任命他為軍師,有點所任非人。但是荀達智謀出眾,往往能想出絕妙的點子來,這正是姬丹需要的。剛才討論,荀達一直沉默不語,現在開口想必是有所得。

“從封水往北沒有小路,但是長城之外不見得就沒有。太子請看,”荀達來到地圖旁邊,說道:“這條濡水從關外而來,由北往南貫穿遼西全境。臣聽說右北平的長城外有草原,太子不如以曲為直,先將兵馬運送到草原之外,然後順著草原南下,越過長城,直取右北平!”

“好!荀達此計大妙!”姬丹激動地站了起來,問道:“田太守,孤竹城便在濡水邊,不知能征調到多少船隻?”

“回太子,臣常在濡水邊經過,有時能看到幾艘船,不過都不大。”田光答道。

“田太守速派人去征調船隻,有多少征多少,征到了馬上往北運送士卒,在長城外見到寬闊草原便集結起來。”姬丹吩咐道。

“臣這就去辦!”

荀達這個計策,讓姬丹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本來停滯的思路一下子通暢起來。行兵打仗,以正合,以奇勝!將士的戰鬥力可以訓練出來,但是奇計卻不是通過單純的訓練能得到的。姬丹身邊就需要像荀達這樣能出奇計的謀士。

“曹永!”姬丹接著吩咐道。

“末將在!”

“我給你一天時間,你領本部兵馬及兩千朝鮮兵,即刻出發,勿辭勞苦,日夜輪番,沿著濡水開路搭橋,助我軍北上!”

“是!”

“曹將軍!”曹永領了將令剛想走開,被姬丹叫住。

“末將在!”

姬丹對曹永鄭重地說道:“這是我軍出征第一戰。開路搭橋,聽起來簡單,卻關係到這第一戰的成敗。將軍若能順利完成任務,開戰第一功便是你的了。”

曹永神色莊嚴,向姬丹拱手行了個禮,重重地答應一聲:“是!”

看著曹永退下,姬丹轉向樂閑,和顏悅色地說道:“昌國君!”

“末將在!”

“昌國君可沿著封水多準備船隻,作出渡江狀,以迷惑右北平的軍隊。”姬丹說道。

“末將準命!”樂閑恭敬地答道。

姬丹繼續命令道:“其餘將士休息一晚,明日早上便沿著曹永開的路往北進發。散帳!”

散了帳,樂閑帶著手下裨將張式等回營。途中,樂閑忍不住對張式歎道:“常聽叔父樂乘說太子善於用兵,以前不信,總覺得太子年輕,以為言過其實。今日觀之,太子用兵進退有度,無瑕可擊。便是我父親再世,也不過如此!”

伐趙之時,姬丹與栗腹走的是南路,而樂閑與慶秦走的是北路,所以並沒有一起作戰過。而樂乘被燕王派去輔助栗腹,後來栗腹大敗。之後姬丹領著精銳軍趕到,整支大軍被姬丹接管,樂乘因此成了姬丹的部下,所以更加熟悉姬丹用兵。

除了樂閑的爵位得自老燕王,軍中其他人幾乎都是姬丹提拔的。這些人都是姬丹的死忠者,反而不覺得姬丹用兵有什麽特別的。不管姬丹怎麽用兵,都覺得理所當然。

第二日,石頭正在柳城指揮百姓加固城防,兩名士卒押了一個莊稼漢模樣的人前來見他。

“石將軍,此人偷偷從右北平溜進柳城,正好被我們抓到,請將軍處置!”其中一名士卒說道。

石頭不說話,盯著那人看了半天,看得那人毛骨悚然。突然,石頭大聲喊道:“奸細!拉出去砍了!”

那人嚇得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道:“將軍饒命啊!小人隻是個送信的。”

“慢!”石頭得意地一笑,製住上來的侍衛,問道:“信在哪裏?”

那人知道上當,猶豫片刻,從上衣夾縫中取出一封書信,交給石頭。

石頭是個大老粗,把書信拆開來一看,卻認不得多少字。石頭急忙叫來軍中文書,由文書念給他聽,才得知這是右北平郡守費維給海陽城太守商直的書信。海陽城是遼西第二大城池,靠近遼東邊境。石頭覺得事情關係重大,便派人將書信和送信人都押送到了姬丹這裏。

書信上麵並沒有寫什麽,看上去隻是費維與商直拉拉家常,沒有涉及任何軍情的意思。姬丹看完之後,想了想,叫人把商直去請來。商直三十歲出頭,這個年紀已經做到太守,也算官運亨通。

“商直,你可認識右北平郡守費維?”姬丹平靜地問道。

商直看了姬丹一眼,發現姬丹表情平靜之極,想了想說道:“臣認識。三年前臣在右北平的昌城做田部吏,所以與郡守費大人相識。後來臣被調到遼西海陽城做官,便再也沒有與費郡守有聯係了。”

“哦?原來是老部下!費郡守可對你青眼有加啊!”姬丹取出書信交給商直。

商直接過書信,還沒看內容,先看了一下署名,見是費維,大吃一驚,急忙拆開來仔細閱讀。讀完了,商直思索片刻,噗通一聲跪下,說道:“太子,臣與費郡守絕無瓜葛,望太子明察。”

“那他為何寫信給你?”姬丹問道。

商直把頭磕得咚咚響,說道:“臣不知曉,臣與費郡守並無往來,請太子明察。”

“商直,你起來吧。”姬丹吩咐道。

商直不再叩頭,但也沒有馬上起來,隻是看著姬丹。

姬丹繼續說道:“隻要你與他沒有瓜葛就行。我乃是大燕之太子,現在父王已死,等我攻下薊城,我便是燕王,而你便是我的臣民。做君王的哪能不愛惜自己的臣民?你放心做你的官吧,隻要你為民辦事,即使與費維有瓜葛,也還是好官,本太子不會把你怎麽樣的。”

“太子,”商直聽了先是一怔,然後感激涕零,說道:“我大燕有一心為民的太子,臣豈能不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商直也算是在官場上混了很久了,而姬丹不過是個十五歲的毛頭小子。但是就是這個毛頭小子,在商直這樣人情練達的人物麵前,也有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