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燕太子丹

第一百九十九章 詔書

中國曆史上各個勢力分分合合,無窮無盡,為什麽會分?這其中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隻有一個,就是交通。

姬丹穿越過來的時代為什麽整個大陸是統一的,而台灣小小的一個島嶼卻半獨立出去,一直得不到統一?就是因為中間有大海阻隔。

中國曆代版圖變來變去,有的地方一會兒成了中國的,一會兒又成了獨立的國家,為什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交通。

這個時代,一方諸侯要割據地盤,要麽有大城池可以作為軍事堡壘,要麽有天然的屏障可以依仗。

這個大清河三角洲為什麽被齊國霸占,主要是因為河流阻隔了交通。現在姬丹要做的就是要大肆造橋,把這個屏障拆除。隻要這裏與燕國其他地方連同一片,日後若有事情發生,便可隨時互通消息,派兵支援。

所以,造橋雖然簡單,卻關係到王權的到達程度,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建橋的意義遠勝過現在收複這片三角洲。

霍峻入獄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第二天上午,姬丹正在太守府內批閱公文,突然外麵傳來了喧鬧聲。

"何人在外麵喧鬧?"姬丹問道。

"待臣出去看看!"

今日當值的是姬仁,說完,便快步走跑出去了。不久,姬仁轉回來,報告說:"大王,外麵是武垣城的百姓,說是前來請願。"

"請願?為什麽事?"姬丹問道。

"好像是為了霍峻的事情。"

"哦。"

姬丹一聽,心中了然。其實霍峻當初所說的法治的重要性,姬丹自然也知道,而且非常讚同。姬丹將他打入死牢也不是真的要殺了他,畢竟馬晃犯錯在先,不可能為馬晃報仇。姬丹隻是想通過這件事情磨礪一下他,讓他更加懂得一些人情世故。

"你去告訴外麵的百姓,就說孤眼睛雪亮著,誰是好官,誰是壞官,瞞不過孤,讓他們放心回家去吧!"

"是!"

這個時代的百姓還是好唬弄,姬丹給了個模糊不清的答案,大家也就散了。其實也不是百姓好唬弄,這個時代,君王與百姓便是父子的關係,試想一下,又有哪個兒子會不相信父親的?

第三天,大軍休整完畢姬丹命張式為阿城太守,領兵一萬;朱力為徐城太守,領兵兩萬;劉建為武垣太守,領兵兩萬。接著,姬丹帶領大軍越過易水,往易水上遊去了。

這次出戰,齊國降兵加俘虜總共有五萬人,姬丹淘汰了三萬人,都被送到燕國各郡做了庫民,剩下兩萬留在軍中,被姬丹帶走了。

對於這些庫民,姬丹並沒有派人監視或者看管,以後也不打算這麽做,一次性安置完之後就給他們自由,讓他們來去自如。

不過這些人在齊國也是平民百姓,隻要在燕國能找到更好的生活,相信他們會願意留在這裏。那些在齊國老家沒有地的,說不定還會把那邊的家人帶過來。

齊人也好,燕人也好,以前都是周天子治下的百姓,相信他們很快就會適應的。

姬丹已經離開這裏,而霍峻在武垣城的死囚牢中被關了三天,不見有人來提審。到了第四天,突然牢中來了一位武夫打扮的官員。

"霍峻關在哪裏?"武夫問道。

"就在裏麵,請隨小人來。"衙役帶著文吏往裏走,一邊走,一邊說道:"大人,您一定是大王身邊辦差的吧?能不能替霍大人美言幾句,霍大人可是好官哪。"

"你一個衙役囉嗦什麽?"武夫嗬斥道:"大王乃是賢明聖主,自有明斷。"

"是!是!是!好人自有好報,大王一定會放了霍大人的。"

••••••

兩人邊說邊走,來到霍峻的牢房麵前站定。霍峻正在牢中地上畫著什麽,抬頭見到武夫,說道:"原來是姬智姬大人,不知大人此來可是有旨意到?"

"正是!"

說著,姬智仔細打量起霍峻的牢房來,隻見這牢房雖小,但是裏麵收拾得整整齊齊。霍峻在裏麵被關了幾天,居然身上衣衫整潔,頭發沒有絲毫淩亂。姬智讚許地點了點頭,從袖口取出一份詔書,上麵有一根黑色綢帶。姬智展開詔書,念了起來。

"霍峻擅殺大臣,行為乖張,目無君父,擾亂朝綱,罪大惡極。著有司收押,待秋後問斬!"

"臣•••臣準旨!"

霍峻跪在地上,麵無表情,雙手去接詔書。姬智卻把詔書一收,說道:"霍大人,別急,我這裏還有一份詔書。"

霍峻臉色愕然,姬智不慌不忙又拿出一份詔書,上麵有一根紅色綢帶。姬智展開詔書念道:"霍峻奉公執法,一心為民,上不負孤之重托,下不負民之所望,真乃為社稷之臣也!命霍峻為渤海郡守,即日上任!"

"這,這是怎麽回事?"霍峻還是跪在地上,抬起頭迷惑地看著姬智。

"怎麽?霍大人不願接旨?"

"臣謝主隆恩。"

霍峻跪拜完畢,起身問道:"姬大人,這兩份詔書到底是怎麽回事?"

姬智笑了笑,說道:"霍大人,是你自己救了自己。"

"哦?"霍峻更加疑惑,問道:"怎麽說?"

"我來的時候,大王交給我這兩份詔書,說霍大人平時衣衫整潔,不留汙垢。吩咐我留意你牢房的整潔情況。若是牢房淩亂不堪,說明你一遇挫折便自暴自棄,不堪擔當大任,大王教我宣讀黑色綢帶的詔書。若是牢房整潔,則必是大才,等宣讀完這份詔書,再讀這帶著紅色綢緞的詔書。"

"呃!"

霍峻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自己從小養成的一個小習慣,竟然決定了自己的生死。這時,姬智把手一伸,說道:"霍大人,官服、轎子已經備下,便在牢房外麵。大人請吧!"

剛剛經曆了一場生死考驗,霍峻走出牢房,又見藍天白雲,而且平步青雲,升為郡守,不禁百感交集。

易水南岸大清河三角洲上有三座大城:武垣、阿城、徐城,現在都被姬丹收回.而往西出了大清河三角洲,還有武陽、桑丘、曲逆、陽城這四城。現在除了武陽城之外,其他三個城池都在趙國手中。

本來武陽城要去齊國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渡過大清河,先到三角洲地帶,然後再渡過大清河南麵支流回齊國。不然就得穿過趙國地界,再回齊國。雖然從趙國走更近,但是這裏的齊國將士都習慣繞道大清河三角洲走。

姬丹收複大清河三角洲的消息早已傳到武陽城,城內的齊國守軍一片驚慌,此時太守王鬆召集了自己的兩名副將,正在商議。王鬆是一個大胖子,身上盡是肥肉。在這個時代,能長得這麽胖的人不多見。

"兩位,燕王收複了三角洲,必定會前來攻打武陽城,兩位有何高見?"王鬆望著兩位精神不太好的副將問道。

"王太守,"一名副將說道:"燕王收複三角洲的消息早已傳遍全城,軍中士氣低落,屢有士卒逃亡。以末將之見,我軍必不是對手,不如早做打算。"

"是啊太守!"另一名副將說道:"聽說那燕王人稱閻王,勇猛無比啊!阿城、武垣城、徐城,三城的兵力加起來不下十萬,燕王一鼓作氣,不到三個月便將其平定了。我們武陽城內不過兩萬兵力,現在士卒又逃亡了不少,隻剩下一萬五千人,若是燕王大軍殺至,我等隻有束手就擒了,不如早做歸計,尚能全軍而退。"

"這麽說,武陽城是守不住的?"王鬆問道。

"是啊,肯定守不住!"兩名副將異口同聲地答道。

王鬆失望地歎了口氣,思索片刻說道:"既如此,我等也不用再守了。不過,若是就此回去,齊王必定怪罪我等。不如•••"說到這裏,王鬆停了下來,他胖臉上的眼珠子轉了轉才道:"聽說當年燕王答應相國交割易水以南之地,卻偷偷命桑丘、曲逆、陽城的守軍投降給趙國,造成齊、趙不和。如今我等既然要走,不如就將武陽城獻給趙國,然後將兵馬帶回去。如此,齊國雖然丟失了城池,但是趙、燕交惡,我等也可將這裏的一萬五千兵馬全數帶回,大王必定不會怪罪我們。"

"王太守高見!"

"事不宜遲,我馬上派人前去趙國獻城。"

去趙國獻城的人很快就回來了,趙王又得一城,龍顏大悅,命上將廉頗親統大軍,前來受降。

消息很快就傳出來了,這個消息的震撼程度不亞於幾天前燕軍收複大清河三角洲的消息,現在整個武陽城鬧得沸沸揚揚。城內的人分成了兩派,齊國士兵都歡欣雀躍,一個個在收拾行裝,準備回國。而城內的百姓們卻一個個怒容滿麵,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這件事情。

武陽城向來屬於燕國,百姓也一直認為自己是燕民,聽說燕王姬丹已經收複大清河三角洲,城內百姓早就盼著燕軍到來了。現在希望落空,滿城百姓怨氣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