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燕太子丹

第二百十八章 高陽酒徒

東周公雖然自稱為臣,但是由於他是周王室的後裔,不隸屬與任何一個諸侯國,又算是這裏的半個主人,所以他和韓王、魏王、燕王三位諸侯王坐在一起,在大殿的最上層。諸侯王下麵是楚王和趙王派來的使者,最下麵才是諸位大將。

雖然大家都不願意談,但是最後還是轉到了最關鍵的事情上來:洛陽這塊地盤歸誰?

"諸位,"韓王咳嗽一聲,說道:"鄙國離洛陽最近,以寡人之見,不如將洛陽交給寡人來守。"韓王說得很好聽,不過想了想,還是不敢把話說滿,繼續道:"當然,若是秦國再次來犯,還望各國相助。"

"唔,"一旁的魏王並不賣賬,說道:"要說距離,敝國也不遠,寡人也可以來守洛陽。"魏王心裏很不爽,出兵不少,損失最大,還死了一員大將,卻撈不著好處。

對於這兩人的爭奪,姬丹坦然處之。要說這次戰爭,燕國雖然出兵不多,但是功勞卻是不小,照說姬丹如果要求將地盤歸他,眾人應該無話可說,但是這裏離燕國太遠,姬丹即使掙來也守不住。

見到韓、魏兩國相爭,東周公心中竊喜,不停地朝姬丹看去。兩國都是大國,東周公自然一個也爭不過,但是現在兩國互不相讓,東周公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對於從東周公那邊撇來到目光,姬丹自然知道他什麽意思,不過姬丹不為所動。姬丹與東周公雖是宗親,但那是八百年前的事情了,不可能為了一個小小的東周公去得罪兩個大國。

韓王與魏王爭論一番,沒有什麽結果。此時東周公見姬丹沒有反應,便有些急了,自己跳出來說道:"以臣看,洛陽離臣的鞏城最近,不如就將它賜予臣。臣願意將洛陽一年的稅賦奉獻出來,交給各國。"

韓王和魏王聽了前半句,本來還嗤之以鼻,等他說了最後一句話就不出聲了。若是有人開出這樣的條件,那他們任何一國想要得到這片地盤也得開出至少同樣的條件別的國家才能接受。但是地盤再大,如果連賦稅都貢獻出來了,那還來幹什麽?

韓王和魏王都是一個心思,暗罵東周公一定是瘋了,連這樣的條件都會想得出來。不過其他幾國卻正中下懷,趙國使者馬上表示同意:"這個主意不錯,趙王一定會同意的。"趙國的使者名叫韓倉,也是趙王的近臣。

"嗯,孤也以為這個辦法可行。"姬丹點點頭,一臉嚴肅地說道:"不過以洛陽一地之力不足以守住,還需要附近各國能派兵防守才是,否則孤也不放心。嗯,當然,各國出兵自然不能白出,也應當有所補償方可。"

"燕王所言甚善,寡人願意出兵一萬相助!"魏王見到有好處,馬上表示同意:"不過寡人出兵,不知這些費用如何計算?"

"魏王出兵,糧草自然由洛陽供給。另外,洛陽的賦稅也應該多占一份。"姬丹說道。

“寡人也願意出一萬兵馬相助。”韓王也立即答應。

"既然大家都同意,臣以為我主楚王也一定會同意的。"

••••••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諸侯國各方都同意東周公的建議,商量決定將洛陽一年的稅銀分成十份,趙、燕、楚各拿一份,條件是秦國來攻的時候必須前來相助。韓、魏各拿兩份,各出兵一萬,鎮守洛陽城。剩下的三份交給東周公,由他負責安置官吏,管理整個城池。

這樣也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城池本來就是周王室的,現在名義上物歸原主,所以東周公也算是名利雙收。而韓、魏兩國也不吃虧,反正能拿到足夠的份額。至於趙、楚、燕三國,要是秦國真的前來攻打,拿不拿得到錢都會出兵,所以這錢也算是白拿的。

洛陽地處中原的中心位置,工商業繁榮,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整個地區每年也能有個幾十萬兩白銀的收入,相對於一個諸侯國來說也是一筆不小收入。

談完這件事情,大家都開開心心,開始頻頻互相敬酒。此時,姬丹趁著大家高興,又拋出了另一個話題:"諸位大王,我等在此浴血奮戰,為的是替中原各國抵禦強秦,而作為中原大國的齊國卻不派一兵一卒。我等耗費許多錢銀,齊國卻坐享其利,真是豈有此理!孤回師之後,便要南征齊國,誰願助孤一臂之力,共滅齊國,同分土地?"

對於姬丹來說,現在大家都聚在一起,是個好機會。齊國是個大國,不是那麽容易打下來的。當年燕昭王伐齊也是聯合了各國諸侯才成功的,姬丹想要伐齊,也要聯合其他國家才有更大的把握。

不過,眾人聽了卻麵麵相噓。姬丹的這一番話在姬丹看來理所當然,曆史上秦國確實滅了齊國,最後齊王田建也落得了個餓死山林的下場。但是這裏的幾位諸侯王以及兩位使者可不這麽想。

誰都知道齊國與秦國交好,齊國不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既然秦、齊兩國交好,誰說秦國滅了韓魏就會去滅齊國?現在姬丹以此為由頭,要伐齊國,這不是莫須有的罪名嗎?

大家都知道燕、齊之間乃是世仇,剛剛今年還進行過戰爭,大家誰也不傻,心裏都跟明鏡似的,姬丹這是要借助各國之手來報私仇。至少這裏的韓王和魏王是這麽想的。

"嗯,齊國不肯出兵也是有原因的,"韓王幹咳一聲,說道:"聽說君王後過世了,伐人之喪,不仁也。嗯,寡人難以奉命。"

"哦,君王後過世了!"

姬丹吃了一驚。君王後一直把持著齊國朝政,她的去世不僅對齊國是一件天大的事件,對於其餘六國也是一件大事。說不定齊國的國策從此改變,曆史的走向也會發生變化。這麽大的事情,姬丹在這裏領兵打仗,竟然不知道。

“是啊,君王後過世沒有多久。”魏王也說道。

"既然如此,孤也不便興師問罪。不過等齊國喪期過了,孤還是要發兵伐齊,希望各位不要阻攔!"

“那是當然!”魏王很爽快地說道:"齊國並非我合縱國一方,燕王要打盡管去打,寡人決不出兵支援齊國。"

接著韓王也表示不讚成。誰也不是傻瓜,姬丹也不可能指望別的國家替自己打敵人,隻要別的國家能保持中立,姬丹就算是一半目的達到了。

第二天,趙國、楚國等國的兵馬開始往國內撤了,燕國的兵馬也都聚集起來,將城防、重要隘口-交給了韓、魏兩國以及東周公的軍隊,自己做好了後撤的準備。

不過,此時的姬丹卻不在營中,而是帶著姬智等五大侍衛去了魏國陳留縣的高陽鄉。姬丹之所以要去高陽鄉,是因為有一位奇士就住在這裏。此人雖然才智超群,卻一直沒有出仕,此人便是高陽酒徒酈食其。

據史書記載,酈食其少年時好讀書,心懷天下,卻又桀驁不遜。魏王知道他的才能,多次想要招他出仕,他卻看不起魏王,認為魏王乃是平庸之人,不肯出仕。

一直到了六十多歲,此時天下局勢已經是變了又變。秦始皇早已統一天下,百姓不堪秦朝暴-政,大澤鄉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響應,不過酈食其還是隱匿不出,靜觀時局發展。後來直到劉邦兵臨陳留,訪求當地豪傑,酈食其這才跟隨劉邦,出謀劃策,立下蓋世奇功。

酈食其雖然到了晚年才出山,卻為劉邦統一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勳。酈食其先是用計攻克了陳留,得到大量的軍糧。後來,其弟酈商被任命為劉邦的大將進攻秦朝,兵臨武關時,酈食其成功勸說秦將歸降,不戰而下武關,劉邦的大軍也因此攻入鹹陽,滅了秦國。

漢王三年(前204年)秋,楚漢戰爭正在進行中,項羽、劉邦爭奪滎陽、成皋。劉邦兵力疲憊,意欲退守洛陽一帶。而酈食其卻認為滎陽、敖倉軍糧眾多,成皋天塹地勢險要,力勸劉邦堅守,終於保住中原戰略要地。

同年,酈食其又出使齊國,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勸齊王田廣歸漢。齊王被酈食其說動,放棄戰備,以七十餘城降漢。

漢王四年戊戌初(前204年11月),漢將淮陰侯韓信嫉妒食其之功,發兵襲擊齊國,齊王田廣認為被騙,一怒之下烹殺了酈食其,時年約六十有五。於是,一代奇士死於非命。

當然,酈食其之所以出名,還有一個有典故,就是"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就是出自其口。自從鞠武死後,姬丹現在身邊嚴重缺乏能出謀劃策之人,可以說是真正的思賢若渴。如果能將了酈食其收服,那他就是燕國的第一謀臣了。

高陽鄉雖然不是什麽大城,但是魏國地處中原腹地,一向富庶。一路上姬丹君臣五人邊走邊欣賞田間的風景,隻見到田地中大片大片綠油油的莊稼,不時有農夫在其間耕種。每隔一段路便會有一簇一簇的茅舍,一道道炊煙升起,一派祥和的景象。

“總有一天,這裏都會變成燕國的一部分!”姬丹邊走邊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