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第七十七章 血袍(二)

九曲城外,夜色正濃。

離城池不遠的一座小山包處,簇起的禾柴熊熊燃燒著,發出劈劈啪啪的脆響。

唐軍在經過三四日的跋涉行軍,終於在天寶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午後抵達了九曲一線。經過斥候的查探,附近的吐蕃軍大多龜縮在城牆之中,九曲城外並未發現駐紮的吐蕃兵。

唐軍統帥高秀延與行軍司馬一番商議後,便下達了全軍隱匿埋伏的命令。數百人的斥候隊查探了好一番,才在距離城牆五百步的地方找到了這個三百多丈高的小山。一看到這個絕佳的天然掩體,高秀延心中即是大喜,當即下令唐軍就地紮營。

臨時的宿營地選擇了一處背風的小窪地處,一來此處地勢明顯低於山坡陽麵,易於大量部隊隱蔽。二來恰巧有一條喚為傖河的大河從山間窪地流過,一下解決了大軍的飲水難題。

“再加把勁,把這跟杆子支起來!”竇青指了指帳篷的北角,衝一名銅武老兵吩咐道。

“唉,唉。”那老兵忙點頭稱是,扛著一根木杆就朝帳篷走去。

說來也怪,這頂帳篷的皮麵兒並不是唐軍常見的三角製式粗麻布,而是由數張帷子、皮子縫到一起的混搭行兒貨。由於趕製的匆忙,明眼人一定睛便能瞅到連縫處歪歪扭扭的粗線兒頭。不過這行軍打仗,最看重的實用。又不是給小娘子趕製新襖子,何必針針計較,線線穿心?

更為怪異的是,這個臨時趕製的帳篷個頭大的駭人,足足頂上二十餘個三角單頂兒的營帳。

遠遠望去,這個龐然大物就像用黃牛皮包裹的巨型草屋一般,雖則外表醜陋,卻是裏裏外外透著新奇。

“將軍,等搭好這最後一跟杆子,就完工了!”竇青見李括走至身前,忙拱了拱手匯報了最新情況。

“嗯。”李括滿意的點了點頭,拍了拍竇青的臂膀:“竇大哥,這次辛苦你了。此計若成,你當是立了大功。”

竇青卻不敢居功,忙擺了擺手道:“您說的是哪裏話,若不是您想出了這麽個妙計,大夥兒現在還不是憋在這山疙瘩裏幹著急?”

“話不能這般講,若不是弟兄們用力,我們不可能這麽快完工。”

“你們兩個就不要爭了。”李子固踱著步子走了過來笑道:“七郎想出了妙計當居首功,竇校尉身體力行,使工程如期完成,位於次席。”

“三哥你真是充了個老好人兒,什麽好話都讓您說了!”李括已經完全從被三哥逼婚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與李子固的親密關係一如當初。

李子固輕咳一聲:“現在不是開玩笑的時候,高帥要找你商議要事,且隨我速速來中軍一趟。”

“嗯。”李括收了笑容,點了點頭。

此番,中軍帳中,行軍統帥高秀延正焦急的踱著步子。

“嘶”,帳簾打開,灌入一股寒風。

“你們可是來了,快快過來入座!”

高秀延顯然甚是焦急,聲音急促不堪。

李括與李子固按照軍中位階一一入席坐定,衝高秀延拱了拱手。

“我們來晚了,請高帥恕罪。”

“算了。”高秀延擺了擺手,坐到了主位上道:“今天連夜把大夥兒找來,原因你們應該都清楚。我們到達九曲一代已有五日,這麽多人馬一路上浩浩湯湯的行過,即便隱蔽工作做的再好,吐蕃人多少也已察覺。”

“高帥說的不錯,我們派出的斥候搜遍了山頭兒,卻連一個人影兒都沒尋見。依屬下愚見,方圓數十裏該是都沒有大股吐蕃軍隊,他們應該已經得到了消息龜縮在了九曲城中。”

一個副官模樣的唐軍將領拍了拍胸脯,率先響應。

“嗯。”高秀延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之所以一路急行軍,就是為了避免走漏風聲。現在看來,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啊。”

他本想率眾先擊潰駐紮在九曲城外圍的吐蕃軍,再集中優勢兵力強行攻城,現在看來這個計劃已是不可能實現了。吐蕃人雖然人數少於自己,但卻有一座堅城可守。隻要他們堅閉城門,拒不出戰,自己便無可奈何。雖然他手中有三萬精兵和白狼族的五千勇士,但他卻沒有絕對的把握和勇氣強行攻城。

九曲城雖然不像中原城池那麽高聳堅固,卻也足足有數十丈之高。他的人數僅僅多出吐蕃人一倍,即便奪下了城池,損失亦會非常慘重。

況且他們此行的任務並非為了奪城,而是圍城以逼得赤嶺一線的吐蕃人回援。但在城外幹耗著顯然也不是什麽好辦法,九曲城內的戍軍應該在一萬到兩萬之間,城中囤積的糧食保守估算也夠吐蕃人吃上足足兩個月。

兩個月!高秀延心頭苦笑一聲。且不要說兩月之後,河湟戰役會不會已經結束,即便大軍能在正麵戰場與吐蕃人僵持,到時還沒耗疲吐蕃人,自己這幾萬號弟兄說不定已經餓得奄奄一息!

好在李括這小子想出了這麽個絕頂妙計!

朝少年瞥了一眼,高秀延心中百味雜陳。

作為一軍統帥,他現在的心情很是矛盾。一方麵他為少年想出了妙計而慶幸,但另一方麵他又感到一股很強的威脅感。近來這個少年表現的太過搶眼,太過出色了,甚至風頭兒已經隱隱蓋過了自己!

哼,他若是老實點,就給他點甜頭,若是不知進退,正好借著這個機會...

“多虧了李都尉想出了如此妙計,這下吐蕃人可有的受了。”心下如是想,他臉上卻早已換上了一襲笑容。“我今天急忙召大家來,就是告訴大夥兒,河道已經改好了!”

環視了眾人一眼,高秀延頗為得意的說:“昔日有王賁借天河灌大梁,今有我高秀延引傖河淹九曲。隻希望大夥兒齊心協力拿下這座堅城,到時史書上亦會濃墨重彩的為我們記上一筆!”(注1)

...................................................

注1: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派大將王賁率兵攻魏,引黃河及大溝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西北),大梁城毀,魏王投降,盡取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