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大明

第127章 瓦解瓦剌

隨著皇太極的逃離,朝鮮並入大明帝國的版圖,大明子民經戶部初略統計近一萬萬,頭疼啊,這麽大的一個國家,這麽多人口,朱顯波自接手以來,可謂人口多底子薄啊。要想盡辦法減少農業人口,增加手工業者和商人的比例才行,隻有這樣老百姓才能真正富裕起來。

還好我大明君臣同心,尤其是建貞朱顯波英武神明,如此再堅持十幾年必將成為一代聖君,甚至前無古人,這是禮部尚書黃鳴的原話,最近隨著三場戰事的大勝,想要超朝臣們不拍馬屁真的很難。

但朱顯波深深的知道,遠未到休息的時候,台灣還在荷蘭人手裏。數百萬同胞遭受外族的殖民,每每想到這裏,真是心如刀割啊。

而朱顯波當然也想盡快解救同胞於水火,但大明的國防形勢不允許。尤其是西邊和北邊,北麵的瓦剌部落這幾年已經把韃靼部落給吞並了,與大明有幾千公裏的相鄰邊界線,雖然瓦剌一直宣稱臣服於大明,臣服這東西最虛了,簡單就是不想打架就送點禮,那天沒錢花了就搶回來的關係。

北方的瓦剌強盛已久,情報顯示如今瓦剌分為四大部: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17世紀初,準噶爾部強勢控製天山南北,土爾扈特部西遷到伏爾加河沿岸,和碩特部又在固始汗率領下遷到青海。

更何況河套、甘肅一帶經常有蒙古騎兵侵擾,他們長期本奔襲,掠走錢糧和女人。弄得陝甘總督洪承疇是焦頭爛額。前幾年是有起義軍盤踞,最近幾年洪承疇數次上書,要求朝廷出擊瓦剌,痛擊蒙古各部,以保護三邊子民。朝中諸多大臣也開始附議,但是我明白,蒙古人以遊牧為主,居無定所,很難圍而殲之,如果蒙古騎兵趁我大軍出征,長途奔襲長安或者京城,可能損失會更大。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該王拓和他的錦衣衛出馬了,自從王拓晉升一品後,朝中大臣諸多非議。認為我任人唯親。但王拓堅持了下來,我也堅持了下來。王拓更是暗中拚命使勁培養錦衣衛,而我對他的錢糧開支從來就是有求必應。

任務隻有一個,兩千錦衣衛化妝成普通百姓,商人,迅速混入蒙古大漠,挑撥各部落之間關係。以達到個個擊破。

兩千錦衣衛,秘密從長安,太原,大同,興京(盛京改名)或京師出發,每人本錢一千銀元,靠兩百萬啊,張瑞圖心痛死了。

錦衣衛的事情也隻有幾個絕對核心人士知道。反正,一個強大的蒙古,不管它是我大明的附屬國還是友好番邦,都是一個無形的壓力。尤其是大明的京師幾乎與蒙古接壤。

於是瓦剌表麵上的臣服還在繼續,朝貢也在,當然*也在繼續。

銀子花下去,不是蓋得,錦衣衛大量的情報送回京城,朱顯波和他的朝廷重臣們開始陸續了解了瓦剌的內部結果,以及搶掠的習慣,並將這些情報,通知沿邊各衛所。

另一方麵朝廷繼續安排征調新兵,通過貿易從蒙古各部獲得馬匹。

很快瓦剌就傳來各部不合,相互廝殺的消息,朱顯波知道這樣做有點卑鄙,但是這些應該是大明的“商人”鼓動,不到一年時間整個瓦剌就四分五裂。緊接著有幾個靠近京城的部落與大明建立軍事同盟關係,大明答應將盡一切力量保護各部落的領地和利益,而聯盟諸部要做的隻是不騷擾大明邊民。

隨著聯盟日子的增加,大明開始在蒙古邊境囤積大軍,尤其是徐光啟的鑄造所,幾乎一刻也沒有停下,除了遼河興京留有一營火槍和30幾門大炮外,全國各地的火槍,大炮陸續聚集到京城。

建貞七年五月,終於得到準確消息,瓦剌大軍再出發東征蒙古各部。天賜良機,就跑他不來,來了就好到,很快許多蒙古部落開始向朝廷求援。

我大明軍隊名正言順的救援被打各部。

貞七年五月初十,大明中央將軍張蕾率大明騎兵五萬萬,火槍4000,火炮300門,步兵10萬餘,出開平衛從西望堵截瓦剌大軍。這次是張蕾自己請戰,她的理由就是喜歡草原。其實朱顯波知道,自己當將軍這麽多年,大明大小打過數仗,但幾乎沒有她親自指揮的,作為中央軍將軍,估計心有不服。朱顯波派了幾個老練的將軍前去輔助她,這些人曾經參加過錦州大戰以及劉立洋圍攻盛京的大小數戰,日漸成熟。

由於蒙古其他部落的幫忙,大軍順利的找到了瓦剌大軍。據兵部的匯報將那場仗是張蕾打得最解氣,最痛快的一場,由於多年沒和大明開戰,瓦剌對大明軍隊不是很熟悉,還想靠著自己的騎兵取勝,當他們看到前麵布滿拒馬,中間像是步兵又不是步兵的明朝大軍時,幾乎認為,肯定能贏下這場戰爭。

但很快,瓦剌的將軍們失算了,火槍齊射,火炮齊鳴,頓時戰場上屍橫遍野,張蕾手中那杆長槍更是擊斃了幾個瓦剌王子,瓦剌殘部慌忙逃回。

同行的蒙古各部對張蕾的火槍營和火炮膜拜得五體投地,當她端坐馬上,轉瞬間擊斃幾名瓦剌將軍時,更是高呼大明萬歲,天可汗!

是啊,習慣了野戰,運動戰的蒙古騎兵們,怎麽驚得起火炮和火槍齊射呢?那些平時吃慣了牛羊的將領們,做夢也沒想到,大明的將軍能站在原地射殺數名幾百米開外的蒙古勇士。看起來大明是那麽的神秘,深不可測。

建貞七年十月,征伐大戰曆時五個月,瓦剌大部分軍隊都被明軍找到並加以消滅,很快在明庭的主持下瓦剌與蒙古各部簽署停戰協定,並發誓永遠效忠大明,朱顯波趁機向各部落派遣文官和錦衣衛。同時命令寧夏、甘肅、榆林、大同和宣府各邊鎮總兵借機將管轄地域往北延伸數十到數百裏,同時鼓勵邊民加大和蒙古各部落的貿易往來。朱顯波有信心也有決心能將蒙古逐漸啃下來,就算不能完全歸順,起碼也能讓其部落子民體會到大明朝的威望和做大明子民的幸福。

大部分蒙古部落就算是高度自治了,不過得接受文官的監督和向朝廷定期繳稅。永遠不永遠另說,這幾年內或者十幾年大明邊民有福了,不會再流離失所了。隻要有錦衣衛在,這些個蒙古部落一時半會也很難挑事,廣袤的大草原算是基本穩定,等有機會再設置州縣管轄,尤其是巴彥淖爾,這是大明進入茫茫草原的第一個據點,這些是朱顯波的下一步打算。

平定了北方,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搞定西北方向的亦力把裏,如果西北方向搞定,我大明江山,大陸板塊基本穩定了,雖然南越王朝並不太聽話,進攻大明他們還是不敢的。

在商議收服亦力把裏的問題上,朝廷也出現過爭議,有人建議減少對方朝貢以提高忠誠度,有人提議屯兵哈密衛,迫使亦力把裏投降,當然也有人主張武力進駐,畢竟我大明勢力日漸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