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

第八百八十七章 功過分明

(看到有書友指出最近的章節過於拖遝,小諸葛要解釋兩句,雖然這段時間收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但寫作之時還是全力以赴的,前文提到的燕地兩年方略的革新一直隻是個籠統的概念,在敘述大戰之時逐漸將其展現個人覺得很有必要,這兩年對於劉毅而言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也將為他奠定最為雄厚的基礎,須多費筆墨。

感謝R兄一再的月票支持,魔方兄各方麵的努力,當然還有Y兄和其他投出月票的書友,小諸葛能做的就是繼續努力,希望書好人也好,狼三這本書能交到這麽多的朋友,值了!)

漢中青州兩處大戰之時,劉毅卻在鄴城坐看戰局變幻,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身為上位者隻需要詳觀大略,事必躬親就是諸葛亮那般的下場。一國之事何等反複細雜,別說一個劉毅,就是十個他也難以麵麵俱到。當皇帝,隻要不是昏君就肯定是天下最為艱苦的工作之一,這份最有前途的職業也是最有可能造成過勞死的,如今以朗生的地位聲望,除了一個虛名之外在幽州各州與真正的皇帝也差不了多少,如何將精力集中在重點工作之中就是他如今要去改變的。

在得到曹操突襲漢中的消息之時,劉毅是有過要親自前往迎擊的想法的,他雖有百戰百勝之名可卻從未在正麵對決之中直接戰勝這個今生最強的對手,徐州兗州兩戰雙方都隻能說是平分秋色,而在司州一戰中曹孟德還通過策動韓張聯軍算計了劉毅一次,似乎朗生自從來到此世之後就盡是他算計別人了,被對手如此調動還是首次!單從戰略層麵而言那一次他已經敗了,隻是應對得當加上屬下得力才能因禍得福,而運氣這個東西可以期待,卻絕不能等待!麵對其他諸侯劉毅都可占據心理上的優勢,唯獨這個最大的對手始終與他分庭抗禮!

不過稍加思索這個想法便被他斷然放棄了,張虎有多大的本事他是心知肚明的,也許在戰陣指揮上劉毅親臨可以發揮士卒最大的戰力,可漢中一戰卻還要涉及到與新降張魯之間的協調,在此中張虎的周全與細致將會起到極大的作用!從地形上看漢中畢竟是西北邊陲之地,如今劉毅的戰略重心就在問鼎中原,身為主帥他又豈能輕離此間?還有一個原因是心理上的,劉毅絕不願被動被曹操牽製!

青州之戰後兩日,趙雲與郭嘉賈詡二位軍師趕到了前線,針對之前的戰役會同五大主力軍統領進行了深入的總結,此次未能攔住青州營實在非戰之罪,徐晃麴義二人已是竭盡全力!僅僅一日一夜的激戰龍驤營之傷亡就達到了一萬六千餘人,烈火軍的數字與之大致相若,按戰局推測,曹軍的損傷當也要在四萬上下,其中僅青州營就當不下三萬,已經占了起總兵力的三成,就算談不上大傷元氣亦是傷筋動骨了,這對接下來的兗州之戰是極為有利的,燕軍並非沒有收獲!

除此之外兩年方略之中劉毅與眾人行之與軍營的一係列變革也在此次殊死搏殺之中得到了最好的檢驗,燕軍戰力與士卒的身體素質較之兩年之前都有了不小的提高,而這兩者之間正是相輔相成。燕王提出的營養學這個概念經過長期的實踐之後的確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當然這也是與幽州各州的興旺富足分不開的,如今每個士卒五個月的夥食花費就要勝過十年前的一年還多,物質基礎不足根本難以承擔,且這個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向民間的普及還會越來越為明顯。

青州之戰隻是劉毅問鼎中原之前的前奏,亦是周密策劃的青兗戰役的第一部分,接下來的兗州之戰才是整個大戰的核心,隻要燕軍能夠一舉奪下這個中原腹地,豫州荊州隨時都在北地百萬大軍的威脅之下,到時劉毅將會在與曹操的對決之中處於極為有利的戰略位置,因此這一戰雖然未能全殲於禁的青州營,但趙雲與二位軍師言語之間還是給了徐晃麴義二將極大的褒獎,大戰在即軍心士氣不可廢,便是燕王在此想必亦是同樣主張,當然兩軍將士此番的付出亦是有目共睹!

至於未能達到戰略目標的責任,趙雲隻字未提,他的著眼點已經到了接下來的兗州一戰之上,此前他便下定決心要將所有的責任歸結為自己的指揮不力,與艱苦奮戰全力行軍的各軍將領士卒無關!對此郭嘉賈詡二人都是極為讚賞,敢於承擔責任本就是統帥所為,雖然心中肯定燕王是絕不會因為此戰之過責備三將軍,但為人下屬者哪怕是情若兄弟該有的態度一定要表現出來,身居高位自然負擔更多!

青州之戰對於燕軍而言有著多種的先天不足,但這並不能成為子龍原諒自己的理由,大哥如此重托,手中集結了幾乎全軍精銳,他就應該可以為人之不能為。從涙無痕劉信大戰許褚曹彰到太史慈北平軍趕到不過相隔一個時辰,隨後而來的高順遼東軍及高覽烈火軍也都在兩個時辰之內趕到了戰場,可想而知倘若兩軍士卒可以阻擊敵軍多一個時辰,此戰便是全勝之局,而這一個時辰的差異就完全是兩個概念,也造成了趙雲更多的遺憾,或許某個細節他做的再到位一些就能爭取決定性的時間,自己派兵布陣之中是否有所缺漏還需好生自省。

燕軍這些統軍大將平素相處關係默契,一到戰時搶起功來卻是毫不相讓,徐晃張合乃是至交,但在軍功麵前一樣麵紅耳赤,劉毅對此也很少加以勸阻,與軍人而言,軍功就是最大的肯定,不敢搶功的將領何以獨擋一麵?不過此次卻是完全翻轉了過來,太史慈、高順、高覽三人是自責行軍速度還不夠快,未能及時趕到給同袍以強力的支援,而徐晃麴義二人則在檢討自己用兵之中的失誤,此戰之所以沒有堵住於禁所部最為遺憾的也就是他們,尤其是付出了如此的代價。

眾將搶著承擔責任絕不是寥寥數言,對於此次惡劣天氣狀態之下的作戰他們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心得,燕軍的操演綱要之中不是沒有這方麵的操練,隻是強度還不夠盡善盡美,且許多集中眾人智慧的操練之法還是在實戰之中表現出了一定的瑕疵。戰陣之上有所失誤在所難免,但如何能夠不貳過就需要眾人認真的去加以總結了。

麵對眾將搶著承擔此戰之責,趙雲表現出了少有的強硬,責任在己不在眾人,龍驤烈火二軍士卒拚死搏殺亦是有功之臣,還當後賞,此外劉信與涙無痕帶領的一營北平軍士卒亦是立下戰功,無論結局如何,他們畢竟是第一個趕來增援的,且二人與虎癡黃須兒的一戰亦鼓舞了燕軍的士氣,功是功過是過,軍中最講的就是賞罰分明!

此事在子龍的堅持之下毋庸多言,可對戰役之事的檢討眾人是做得極為細致的,何處成功何處失誤,一一都要經過商討寫入戰報之中上呈燕王,在今後的戰事之中自己與同袍都必須要避免這種失誤的再度發生。比如說如此規模戰役造成的醫療營人數嚴重不足就是眾人總結的要點之一,雖經醫者護衛及周圍強征而立的郎中們全力以赴,卻還有不少的傷兵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治而陣亡,這不但會是燕軍戰力的損失,對其軍心士氣也是很大的影響,醫療營的擴大,戰事醫用營帳及一切所需物資的增強變成了眾人商討之後的統一意見,燕王今後的對手乃是實力強勁的南方三雄,這樣規模的大戰絕不會少,在保證自身戰力堅強的同時亦要兼顧士卒們持久作戰的能力!

這次的會商眾人集思廣益之下又提出了不少針對大兵團作戰的建議,直接促成了後來各軍工兵營的設置,也使得劉毅再度去思考多兵種配合在大戰之中起到的作用,更使得燕軍之中出現了一支不同於以往所有大漢軍隊的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