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瑛自謂自己是亞聖孟子的嫡係傳人,不想在嫉妒和算計之中自毀,於是他告訴自己,瑄弟太優秀又不是他的錯,而自己的自慚形穢和妒意滋生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往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否則瑄弟照常蒸蒸日上,而自己什麽創舉都沒有,就要先被自己的心魔給摧毀了。
秉著眼不見心不妒的原則,孟瑛離開山海關的戊邊軍,也沒再回京城,而是四處遊學闖蕩,希望開闊自己的視野和心胸,將往日的陰霾驅散。後來,他就結識了寧王、風揚和齊玄餘那幫人,他對他們的實務和強幹心生羨慕,於是就殷勤拜訪,寄望可以提升見聞。而寧王那幫人一發現他是保定伯世子,更是著意結交,加上彼此脾氣性情都相投,雙方漸漸就越走越近。
幾個月後,孟瑛竟然獲準接觸伍櫻閣的情報網,還得到了自由出入漕幫的優待,不止見聞大大提升,還跟風揚結為莫逆之交,從他那裏獲益良多。正在孟瑛慶幸,自己這次外出遊學的決斷真是最明智、最正確的一次選擇的時候,他卻一時大意,接觸到了寧王一夥兒的核心機密,抽身不及,隻得半強迫式地正式入了他們的團夥。
再之後,他就越陷越深了。伍櫻閣的所作所為和行事理念,跟他從小到大被教育灌輸的“禮義仁信智”格格不入,讓他幾度想從這些人身邊逃離開,可朱權是何等虎狼之輩,怎容得一個把柄被其牢牢掌握的棋子逃離?幾次明裏暗裏的謀算手段鬥下來,孟瑛除了拜服,就是敗服,他輸的心服口服又心膽俱寒,自認自己全然不是這位天潢貴胄的對手。
在此期間,他頭一次聽說了“何當歸”這個名字,在過了一幕香豔的眼癮之後。
寧王雖然掌握著他,脅迫著他,但另一方麵,寧王對他已經不是禮賢下士的程度,而是平輩論交,殷勤拉攏。他每次到了大寧,都是第一時間被接進王府,在府裏麵的受尊重程度,甚至超過了他在自己家裏的時候,“賓至如歸”被詮釋地恰如其分。
孟瑛當然明白,自己得到的種種禮遇都是有代價的,也知道豫讓的“國士眾人”論——寧王待他以“國士”之禮,當然不可能讓他泯然“眾人”,一定是因為他這名“國士”要去做的事,是那些不被禮遇的“眾人”絕對做不到的。孟瑛甚至能夠預料到,終有一日,寧王會軟硬兼施,迫使他樹明旗幟,徹底投向寧王派係,並且不是他一個人投誠,而是要讓他掌控了孟家上下之後,帶著整個從來隻效忠皇帝的孟家,一起投身在寧王門下。
孟家是大明所有望族之首,與王、謝、李、常、關、徐六家並立為“大明七大望族”,而且,孟家、王家、常家、關家這四家之所以二十多年來榮寵不衰,皆是因為他們全都是堅定不移的保皇一黨,對皇命向來帖服恭從。以常家為例,早在洪武二十六年,他們的姻親藍家被查出有逆反舉動,常家的態度分外鮮明,當場就與藍家斷絕幹係,並協助皇差徹查“藍玉謀反案。”
藍玉也是大明鼎鼎有名的開國功臣,一代名將,常遇春妻弟。他素有謀略,勇敢善戰,屢立戰功,在天下初定之後,他官拜大將軍,封涼國公。隻是他攀上高位後恃功驕縱,又多蓄莊奴和假子,恣意橫暴,奪占民田,這些舉動大大激怒了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乃草伍行列出身,貧賤時極貧,糠菜不能糊口,父母兄嫂等一大家人紛紛病死餓死、棄他而去,因此他當時就立誓要“殺盡天下貪官”。藍玉居功自傲,捋了皇帝的老虎須,於是藍家被以他的親家常家為首的皇家屠刀徹底血洗。藍玉以謀反罪被殺,人皮整張剝下,內中填滿稻草,傳示各地,之後廠衛查究藍玉黨羽,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
那一萬五千人中,囊括了所有跟藍玉有書信往來,甚至是幾麵之交的官員,一時朝野為之震動,人心惶惶。可那一萬五千人之中,卻無一人是常家人,可見皇帝對常家的信任和寵幸有多深。這樣的寵幸,全都是用他們素日謹言慎行,對皇權惟命是從,數十年如一日地良好官聲換來的。而孟家也受到這樣的寵幸,甚至更盛於常家,在“官場經”上被稱為“萬年青”,舉朝豎拇指,獨一份兒的恩寵和榮耀。
這種極高極貴重的位置,一旦跌下來,會有多痛多傷可想而知。到時舉朝動蕩,驚天巨變,會不會又是另一場“藍玉案”呢?
孟瑛被寧王拉攏之後,心中一直忐忑於這樣那樣的臆想。會否有一天,老皇帝朱元璋還沒歸天,寧王朱權就已經收斂不住他的野望和利爪,要裹挾著他這些年來積累的所有勢力,或武裝壓境京師,或逼宮迫使皇帝禪位,或發動朝野哄變,強迫皇帝立他為東宮。會不會有這樣一天,而孟家也要因為自己的緣故,被綁上寧王的戰車呢?
盡管孟瑛非常希望逃離這一切,可朱權卻偏偏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不讓他抽身。硬的也來,軟的更多,讓孟瑛漸漸迷失自己,明明心裏清楚自己失身於賊,早晚孟家也會被自己連累,可寧王府的溫柔鄉,卻一度讓他欲罷不能。
沒錯,朱權對他大方得令人咂舌,不隻讓他住在王府,還叫各色嬌豔顏色的歌妓和俏婢,乃至朱權他自己的姬妾來伺候他。孟瑛自小在孟府守慣了規矩,一言一行都有家法家規的條條框框在約束他,驟然離家,走入寧王那個圈子裏,頓時有一種“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的暢快感覺。再加上朱權贈他的美人中不乏人間絕色,他心道,愁也過一天,樂也過一天,索性就苦中作樂罷。
就這麽著,他在溫柔鄉中實實在在地纏綿了數月之久的光景,還在梅林中撞到了朱權抱著一名絕色美人抵著樹枝行樂的風流事。本來登一撞見,孟瑛也是羞驚交加,打算立馬回避,可是接下來的景象著實駭到了他,讓他屏息駐足,瞪眼瞧完了全過程。
一開始,朱權與那美人極盡纏綿,對她更是溫存俯就,惹得她水眸迷蒙,溢出更多的淚來。孟瑛心道,這女子一定是朱權的心愛之人,常聽說朱權對女子極冷漠絕情,見他將正經娶來的小妾隨意叫出來待客,當家妓使喚,就可見一斑,而朱權對那美人如斯憐愛,可見他也有柔情乍現的時候。
可剛這樣想完,可怕的事情乍現了,朱權在歡好中突然驚變了臉色,他的眉間顯出一種紅黑夾雜的豎條花紋,然後整個人也從內而外地散發出迫人的氣勢,與孟瑛一向熟識的那個朱權大不相同,比後者的霸氣、戾氣和煞氣都重了好幾倍不止。“變身”後的朱權對身下的美人毫不憐惜,動作也變得狂野粗暴,將美人折磨得哭叫求饒。
他將美人死死按在梅樹中間,上下推動其人,隻幾下子就將美人的雪背擦出二十多條深淺不一的傷痕,血流如注。有幾根還直接刺入了女子的臀和背中,隨著朱權的起伏動作而更深地陷入皮肉之中,美人哭得脫了力,漸漸陷入半昏迷的狀態,恐怕等到雲收雨散的時候就要斷氣了。孟瑛看得十分不忍,沒想到朱權在床笫之間的愛好如此殘忍不仁,有意阻止他這種變相殺人的性事。
可朱權卻先一步自己清醒過來,停止了暴行,抱著美人大哭不止,口中直喚著“逸逸”“逸逸”,還輸氣為美人治傷,可美人不堪蹂躪,最終氣絕而亡。朱權登時又“變身”成魔頭,不止繼續對斷了氣的美人施暴,還狂性大發地四處發掌,轉瞬間就摧毀了整座梅林,並仰天暴喝“何當歸,納命來!”“何當歸,你負我何其深!”
香豔情事轉瞬就變成了凶案現場和硝煙戰場,而朱權徹底變成了另一個人,時而大哭大笑,時而擂胸劈樹,一會兒泣聲叫“逸逸”,一會兒又大罵“何當歸”。
孟瑛終於被嚇走,不敢再看下去,接下來的日子,他在王府中住得極忐忑,想走卻走不脫,簡直是度日如年。直到半月之後風揚來大寧,孟瑛跟他說了此事,才從風揚處得知,朱權變成這樣,是因為兩年前在揚州愛上了一名叫做“何當歸”的女子。
那女子容貌如仙,卻也心如蛇蠍,生生就將一個正常的朱權逼成了這副情狀。可是朱權深愛此女,立意給她正妃之位,如今還在籌措之中,所以為了解決平日的相思之苦,就從各地尋來了十幾名跟她容貌有相似之處的美人來當她的替身。因為何當歸的小字是“清逸”,因此那些替身美人的名字中統一都有一個“逸”字,穿跟何當歸一樣的衣裙,作跟何當歸一樣的打扮,供朱權解一時之渴。
孟瑛對此事咂舌不已,等回到了京城,又在段府見了一個同樣害著“何當歸病”的段曉樓,對何當歸此人的印象可想而知。所以,當得知他最優秀的弟弟孟瑄也深愛此女的時候,孟瑛自然在心中首先就劃了個叉號。其後,無論是寧王的人找他,還是段曉樓找他,為了那名叫做“何當歸”的神奇女子,孟瑛都是滿口答應著幫忙。
而這一次,他對垂死中的孟瑄坦白了段曉樓找他的事,卻還是瞞下了寧王朱權找他的事——雖然寧王那一日見到何當歸的“醜陋”容顏後心生厭惡,立刻就將積攢了三年的熾熱愛戀給丟進長白山裏去了,可是寧王事後又來找過孟瑛一次,讓他幫忙將何當歸弄到手,一為報仇,二為練功,三為掩蓋去一個跟何當歸身世有關的秘密。
當然三條原因,朱權隻對孟瑛說了前兩條,又是一番威逼利誘,一定要將何當歸給他毒啞了綁來。隻因朱權日前自己去捉何當歸,卻遭遇了跟段曉樓一樣的事,那就是他發現何當歸的屋子外竟然布了一個很怪的桃花陣,來來往往的人都可以如常通過,隻有他連半步都不能接近。
柏煬柏的“桃花百殺陣”創於永樂年間,雖然他什麽都教給朱權,可是這個桃花陣他自己現在還布不出來呢,現在才是洪武三十一年,那朱權就更不能破解了。上門迎娶的正常途徑,朱權也嫌太麻煩,易旁生出變故來,因此就想到了一個跟段曉樓不謀而合的法子,那就是利用孟瑛的有利地勢,近水樓台先得月,直接一瓶藥翻到之,打橫抱走之,秘密貯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