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

第169章 觀海樓

直到現在,駐守安州的日軍還沒有搞明白這支突然出現的清軍到底想幹什麽。藤野麻生中佐也想到了,清軍有可能會攻城,但是,在他看來,這個可能性不大。

清日戰爭打到現在,日軍轉入了全麵進攻,而清軍則是節節敗退,在這個大*下,很難想像,一支裝備低劣的清軍小股部隊,敢於對日軍重兵駐守的重鎮發動進攻。

所以,藤野麻生隻是加強了安州城牆的警戒,密切關注城外清軍的動向,在他看來,這支清軍應該是來接應或者營救混進城裏的部隊。基於這樣的考慮,藤野麻生把重點放在了城內的搜捕上,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他向青木源報告了敵情,但並沒有向青木源求援。

藤野麻生的這一態度,促使青木源對安州的判斷嚴重失誤。而山縣有朋的命令,又迫使青木源難以兼顧安州。

周憲章爭取到了時間!清晨6時,周憲章下達了攻城命令。

兩個營全力向西城門發起了堅決而迅猛的攻擊。

駐守西城門的日軍完全沒有料到,清軍會發起排山倒海般的攻勢,盡管,城門上的大炮卸下了炮衣,盡管,日軍官兵進入了一級警戒狀態,他們還是被章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僅僅半個小時,馮國璋的直屬營冒著槍林彈雨衝到了城牆下,徒手攀上了城牆,將駐守西門的日軍逐下了城牆,打開城門,章軍安州突擊部隊攻入西門,並憑依高大堅固的城牆,抵抗住了日軍的反擊。

章軍在西門站穩腳跟後,迅速向內城攻擊前進。

401營迅速攻占了由朝鮮官軍駐守的府衙,釋放了昨天晚上被日軍逮捕的入城官兵,包括韓令準。但是,知府盧文俊跑到了日軍警備司令部所在地觀海樓。

師直屬營進展順利,部隊迅速控製了東門、北門和西門,向城南推進,沿途並未遭受日軍強有力的抵抗。

而安州城內朝鮮官軍,在章軍進城後就一哄而散。朝鮮官軍原本就沒有戰鬥力,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不願意為日本人賣命。

安州百姓對於章軍基本持中立態度。安州沒有經曆過戰火,葉誌超清軍敗退的時候沒有進城,沒有在安州騷擾百姓。而日本人對安州采取綏靖政策,也沒有對安州造成較大的破壞。所以,安州百姓對於這場清日之間的戰爭不持立場。章軍進城後,百姓關門閉戶各安天命。

然而,在觀海樓,章軍遭遇日軍頑強抵抗,進攻嚴重受阻。

觀海樓位於安州城南,瀕臨大海。這座修建於三百年前花崗岩高樓,其實就是安州城的南城門,也就是安州的大門。

安州是一個海濱城市,南臨黃海。自明朝以來,朝鮮與中國建立起牢固的宗屬關係,原本讓朝鮮提心吊膽的中國,反倒成了朝鮮的大後方,鴨綠江成了一條不設防的邊境線。

然而,來自海上的邊患卻是有增無減。從明朝開始,日本便對朝鮮虎視眈眈,日本軍隊和武士從海上向朝鮮發起進攻,進入十九世紀,西洋列強也從海上進逼朝鮮,朝鮮海疆邊患不斷。

所以,朝鮮采取了重海防輕內陸的策略。每一個濱海城鎮都是一個海防堡壘。城市臨海的城門則是四門當中最為重要的城門,大多情況下,臨海的城門就是一座防禦工事。

安州城的觀海樓就是這樣一座堡壘。

鑒於安州特殊的戰略位置,朝鮮朝廷在安州修建了以觀海樓為核心的海防要塞。這個要塞占地大約有1平方公裏,要塞內修建有兩座炮台,以及交通壕、胸牆、堡壘。炮台上配備有大口徑加農炮,堡壘之間有塹壕相通。

在現代軍事家的眼裏,觀海樓要塞並不險固。朝鮮軍隊嚴重缺乏現代軍事人才,這座由大清國援建的要塞,幾乎就是威海衛要塞的縮影,而威海衛與安州地形地貌完全不同,朝鮮人照葫蘆畫瓢,搞得個不倫不類。而且,觀海樓要塞把威海衛的戰略缺陷學得惟妙惟肖——麵朝大海的一方如同銅牆鐵壁,而它的後路,則幾乎是不設防的。

在藤野麻生眼裏,觀海樓要塞一無是處。不過,觀海樓畢竟是一座軍事設施,藤野麻生還是把它作為了駐軍所在地。在安州地方政府的協助下,藤野麻生重新設計了要塞防禦陣地,對觀海樓防禦進行了全方位改版,重點加強了對觀海樓的側後方的防禦。

工程量巨大,按照藤野麻生的方案,要拆除觀海樓側後方三百米範圍內的民宅,同時,加固和增高胸牆,在胸牆上修築火力點和炮位。

觀海樓要塞內部的建築倒也好辦,隻要有錢有勞工就行。問題是,要拆除民宅,是一件麻煩事。

大本營對朝鮮的基本方略是,將朝鮮的土地和人民視為大日本帝國的國民,將朝鮮打造成第二個琉球。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大本營要求駐朝日軍不得對當地百姓生活造成較大的破壞。尤其是漢城、平壤、安州這些戰略要地,要在嚴格控製當地軍政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對平民百姓的騷擾。

安州的民政已經移交給了當地政府。藤野麻生要拆除民宅,不能直接由日軍來實施,這樣會激起民眾對占領軍的不滿。所以,藤野麻生向當地行政官員施壓,強迫當地朝鮮官員出麵拆除民宅。

安州知府盧文俊是依靠當地東學教的勢力登上知府寶座的,而東學教徒絕大多數都是當地普通民眾,拆除民宅必然會遭到民眾的抵.製。如果強行拆除民宅,東學教徒就會斷絕對盧文俊的支持,走向他的對立麵。

盧文俊不敢貿然行事,又不敢違逆占領軍,隻得拖延時間,表麵上答應得好好的,暗地裏卻是以種種借口拖延工期。

如此一來,工程進度極度緩慢,工程進行了半個月,才拆除了幾間房屋,還是一些無主的茅草棚。藤野麻生大為不滿,在兩天前,藤野麻生忍無可忍,決定自己動手,他派出日軍,強行把觀海樓側後方三百米劃入軍事警戒區,把當地居民強行趕出了家門,隨即,對警戒區內的民宅實施強拆。

占領軍與當地居民的矛盾激化了。

強拆才剛剛開始,周憲章的部隊就攻入了安州城。觀海樓側後方的民宅成了章軍攻擊觀海樓的掩體。

不過,藤野麻生並不是一無所獲,觀海樓要塞的主體工程基本竣工,要塞的側後方的防禦大大加強。

所以,章軍攻入安州城後,藤野麻生做出了到現在為止最為正確的抉擇。

他命令城內守軍停止與章軍進行巷戰,火速撤進觀海樓要塞,憑借高大堅固的要塞堡壘,與章軍對抗。

藤野麻生已經查明,攻入安州城的清軍有兩千人,而駐守安州日軍隻有八百人,盡管清軍裝備低劣,但人數占據絕對優勢。在這種情況,日軍分散在街巷中與清軍展開巷戰,其裝備和戰術水平上的優勢將難以發揮出來,容易被清軍各個擊破。

而將全部兵力集中在觀海樓要塞,憑依堅固的工事,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日軍的火力優勢。

藤野麻生知道,以清軍以往的表現,就是在直接對陣,兩千人的清軍也不是八百日軍的對手,更何況,清軍完全沒有重武器,他們要想攻破觀海樓要塞,完全是癡人說夢。藤野麻生故意示弱,把大半個安州城讓給清軍,其真正目的,就是用這大半個安州城為誘餌,拖住這股清軍,等待混成旅團回過手來,回師安州,將這股清軍全殲於安州。

這個想法,與周憲章對胎裏峰的想法如出一撤!

周憲章是要用胎裏峰為誘餌,拖住混成旅團,從而攻取安州,截斷混成旅團的後路,然後予以殲滅。

藤野麻生則是以安州為誘餌,拖住周憲章,待混成旅團拿下胎裏峰之後,再圍殲周憲章所部。

雙方的設想都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戰場勝負的,已經不是指揮官的戰略意圖,而是具體的戰術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