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

第三章(09)蹊蹺的假職

商成萬萬沒有想到,他在燕州府待職一個多月,最後竟然“待”出這麽個結果一一邊軍馬直西寨指揮。而且這還不是正式的任命,是“假職”,就是說,他是代理指揮……

要是他能夠選擇的話,他肯定不情願接受這個差使。但是他沒的挑揀。他才到衛府,還沒見著考功司的司官,蓋著提督大印的公文連和表明他邊軍營校尉身份的銘牌就已經遞到他手上,他心頭再不樂意,也不敢違了軍令。

看來他隻能先去邊軍裏呆一段時間了。好在公文和銘牌都是衛府考功司的司官親手交給他的,並且和顏悅色地同他說了半天勉勵的話。這說明衛府還是比較看重他,多多少少讓他失落的情緒有些安慰。

石頭對他假職的事都沒什麽反應。他是商成的親兵,商成到哪裏他就跟到哪裏,這沒什麽好說的。包坎還有些興奮。和營哨相望紀律森嚴的衛軍比起來,邊軍雖然待遇差點,卻沒那麽多約束,他跟著商成,完全狐假虎威一回。他覺得自己肯定會非常威風,因為在整個馬直川裏,再不可能有比商成的勳銜更高的軍官了,自己完全可以在一漫川道中橫著走;說不定不用靠著商成的庇蔭他都能耍下威風哩一一他可是堂堂正正的正九品下仁勇副尉。

孫仲山聽說商成去馬直西寨做指揮,還兼著營校尉,立刻高興地說,他和他的一哨人就在馬直西;其中還有一些人商成也認識,都是從廣平驛一路下來的老弟兄,商成去當他們的營校尉,簡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他拍著胸脯朝商成保證,校尉大人的手指到哪裏,他和他的人就一定打到哪裏。

對孫仲山的暗示,商成隻是笑著表示讚賞和感激,並沒有說太多的話。實際上,他壓根就不想去當這勞什子的邊軍校尉。好在衛府的公文裏並沒有提到赴任的具體日期,所以他決定暫時不忙上路,先在燕州等等,看事情還有沒有什麽臨時變化。他為自己找的理由是馬直西寨的軍馬還沒有領齊;等他取齊四十匹軍馬就上路。

一連幾天,他天天都打著催要馬匹的幌子朝衛府跑,希望能撞見個自己認識又說話管用的上司,好倒一下“苦水”,也許上峰同情他的遭遇,能替他說幾句好話,那樣他就不用去馬直了。

可他在衛府裏進進出出好幾天,到底也沒能找到願意替他說項的人。幾天裏認識的上司倒是遇見過兩三個三五回,可他們都是站著和他寒暄兩句,說幾句不關痛癢的鼓勵話,還沒等到他表露出對“假職”一事的苦惱,便都尋著托辭把他打發走。失望之餘,他也覺得整件事有些不對勁一一按理說,他是沒根沒基剛剛冒出頭的新進軍官,又是衛軍裏排得上號的“悍將勇將”,這些人即便不刻意招攬自己,也不該把自己朝外推呀,難道說自己去邊軍假職的背後另有一篇文章?

他越想越覺得這事情蹊蹺。

可是,誰會和他過不去呢?半年裏他除了打仗就是養傷,來燕州待職也是天天窩在驛館裏,等閑連這小院落的門都很少邁過去,他還能得罪誰?他不單沒得罪過什麽人,還給周圍的人帶來不少好處,跟著他上陣廝殺的人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連因“病”回上京調養身體的李慎都因為他立下的功勞而得了朝廷的嘉獎,他實在是想不出還有誰會來給他下絆子。

到最後他也懶得動腦筋了。邊軍就邊軍吧,假職就假職吧,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吧,也許衛府這樣安排,真是為他好呢?他從軍的日子畢竟太短,竄升得又太快,並沒有實打實地帶過兩天兵,缺乏軍務上的經驗,衛府是在重用他之前給他個熟悉軍中事務的機會……

既然拿定了隨遇而安的主意,他也不再去擔心自己的前途,於是不再朝衛府跑而是天天呆在驛館裏,一邊等著牧馬監的通知,一邊在讀書和閑聊中打發時間。

和他聊天的一般都是孫仲山。有時候包坎也會過來插幾句嘴,石頭則是抓緊最後的機會和情人待在一起,經常整天整宿地不落屋。

在一起說過幾回話之後,商成才了解到孫仲山的一些事。孫仲山是定晉威平人,家裏世代務農,因為有百十畝好地,所以家境很不錯,他雖然也種地,但還讀過幾年書,《千字文》是學完了的,很能認識一些字。東元二年他十七歲時,家裏為他說了一門親,是他的遠房姑表妹,眼看著佳期將近,哪知道樂極生悲他竟然闖出件禍事一一朋友成親,他多喝了兩杯酒勁上頭,又是少年心性,借著鬧洞房的機會,趁人不注意偷偷爬到床底下,直到夜深人靜才爬出來,拿墨汁汙了臉裝鬼嚇新人,結果朋友竟然被他活活嚇死……家裏使了無數的錢才保他沒被賣作官奴,最後判了枷兩月杖八十充軍燕山。

說起當年自己的荒唐,孫仲山忍不住潸然淚下:“……我一走就是十六年,其間從來沒和家裏通過音信,都不知道家裏現在是個光景。我不求福不求祿,隻求老天爺能可憐我這個罪人的一片誠心,給我一個孝敬爹娘的機會……”

商成又是氣惱他又是可憐他,默然半天,才問他:“你這麽多年就一直沒和家裏人聯係?”

不是孫仲山不想和家裏聯係,是他沒臉麵更沒資格和家裏聯係。他的案子判下來那天,他爹就把他的名字從戶族裏勾除了,他充軍上路的時候,家裏沒人敢去送他,還是他娘央告托他的一個姨,給他捎了一貫在路上花銷的錢。銅錢早就蛤光了,為了留個念想,他把串錢的細麻繩換了下來,至今還珍藏在他的貼身口袋裏,有時候想家想得狠了,他就拿出來看看,哭上一回,人也好受些……

除了聊說往事,兩人也說一些軍務上的事情。商成不太懂邊軍衛軍的條例製度,什麽七禁令斬五十四斬,什麽步軍操典馬軍操典還有《五軍略》,他一概是倆眼一抹黑,他身邊的人也幫不上什麽忙一一石頭就不用說了,比他還不如,包坎也說不清楚,就知道聞鼓輒進聞金輒退軍中不得大聲喧嘩,再問就斜睨商成答一句“我聽隊長的”,時常把商成氣得一肚皮邪火找不到地方撒……好在遇見了識文斷字的孫仲山,折騰兩天,商成總算背熟了起禁令五十四斬,步軍馬軍操典也約略知道個輪廓。

商成還重點詢問了西馬直川裏各堡寨的情況。因為孫仲山調過去的時間並不長,很多事情都說不上來,隻是籠統地說了個大概:西馬直駐守邊軍說是一個營,其實隻有四個不滿員的哨,合計不超過四百人;三個大點的軍寨分別扼守在八十裏川道的三個要道口,其中下寨最大,中寨最小,但是熱門常說的馬直西寨,說的就是中寨。從上寨出去直到燕山北麓,沿途設了四個烽火台,各烽火台都派著一什兵士。川道南邊還有兩個邊軍家屬聚集的村落,早年屯田的移民也修有堡寨,它們大都靠近下寨……

在等待接收馬匹的時候,商成還去找過一趟文沐。

他本來沒這個打算,不過後來想想,多結識一個人也沒什麽壞處,而且他之前還答應過人家,所以他還是抽了個空去探望這個行營知兵司的朋友。

他以前來過右軍設在燕州西門外的軍營,也曾經駐足打量過行營知兵司,這裏留給他的印象是很普通,平常的院落,平常的大門,平常的房屋瓦舍,甚至連塊匾額也沒有。要不是門口站著兩個兵士,他幾乎以為這裏住的是個尋常富足人家。

但是他這回去時看見的情形完全不一樣。

院落還是那個院落,大門還是那個大門,依舊沒有匾額,可門口站崗的兵士卻變成了八個。這裏不僅多出來六個持矛佇立的衛軍,還多出來一個挎腰刀的值勤軍官,而且軍官的態度神情都是一絲不苟,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瞧那股子認真勁,似乎比衛府門口那個軍官的氣派還要大。進去去的人倘若沒有公文,那麽對不起,即便是天王老爺來了也進不去。

商成不是天王老子,但是他有雲紋玉佩,他能憑著這掛在腰側的小物件,在燕州城裏各處衙門進進出出,隻要不是特別重要的地方,他都可以來去自如。然而今天他的玉佩沒能派上作用,行營的值勤軍官雖然對他本人恭謹恭敬,但是沒有公文就別想進去。

商成把自己的來意告訴了軍官。他是來找人的,並不是來辦事的,怎麽可能隨身帶著公文?

無論他怎麽樣解釋,軍官就是油鹽不進,再三地說好話都不行。不過軍官還是好心好意地告訴商成,文校尉如今不在行營,他前天就隨知兵使去迎接柱國將軍、京畿行營副總管兼行營參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