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第一百零五章 發動

十一月底的江北,地上到處結著冰霜,就連從大別山麓吹過來的山風都帶著一股子寒意,硬土夯製的官道上被凍得鋼鐵一般,拿靴子踱上去就是“梆梆”地響聲。

離著陽邏堡元人大營約摸十餘裏的沙蕪鎮外,一群身著甲胄的人蝟集在官道兩旁,看似顯得雜亂無章,實則涇渭分明,右邊人數稍少一些的全都是氈帽雕裘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另一頭不分例外全都是漢軍將校,最低也是個千戶。

“阿刺罕,是誰傳令讓我們等在這裏的?”阿裏海牙朝著來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視線,有些不滿地問了一句。

原本照他的估計,就算是大汗親至,也斷沒有離開大營十多裏,千戶以上盡出的做法,這裏的人就是陽邏堡那支大軍所有將領,說得不好聽,如果宋人有那一夜的本事,派出一支數千人的騎軍,就能將這裏所有的人一網打盡,結果將會是汗國征服史上最大的笑話。

阿刺罕自然知道他是什麽意思,這種做派的確讓人很不舒服,這麽冷的天,哪怕就是披著裘衣,無孔不入的寒風依舊能讓人凍得直跺腳,可是前來傳令的是個內侍,即使不是大汗自己的意思,也必然是他左右的親信想要討好一二,他們能拗得過麽?

“忍上一時半刻的,不打緊。”阿刺罕的話語就像北風一樣帶著冷意。

內中情形阿裏海牙當然也是知道的,他隻說了這一句就不再抱怨什麽,轉過身朝向了來路。同他一樣,官道兩旁的所有將校都停下了各自的動作,目標一致地排成兩列,緊盯著道路的盡頭。

聲音比所見來得要快,隆隆地震地之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當漫天的煙塵出現在視線中時,官道兩旁的將校們都做出一個恭身謹立的姿式,不管是哪一個種族。

打著黃金家族大纛的蒙古騎兵以兩排並行的縱列馳過他們的身邊,那些驕傲的草原勇士們連看都沒有看這些人一眼,因為他們是大汗的親軍,這個位麵上縱橫無敵的所在,阿裏海牙在心裏默數著時間,已經過去了好久,後麵依然是源源不斷地到來。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時辰,因為騎兵的速度在逐漸減慢,等到後來幾乎就是邁開步子在走了,一直保持著同一個姿式的阿裏海牙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心中的驚異,大汗居然帶來了大部的人馬,那就意味著大都一線的兵力空虛,而據他所知,國內還有幾場叛亂沒有平定,他不知道是為大汗的堅定鼓舞呢,還是為這種孤注一擲捏一把汗。

於是,當那座架在巨大車轅上的宮殿緩緩接近時,他帶頭匍匐在了冰冷刺骨的地麵上,心裏卻在想,如今的這位大汗已經不同往日了,日漸威盛的權力和蒼老的身軀,消去了他的耐心,而增加的卻是見諸漢人史冊中的猜疑。

被上百匹純色駿馬牽引的巨大車駕停在了人群的前麵,車轅上的宮殿被人掀開了殿門,一隊隊

官吏、內侍、護衛依次走出來,在圍欄前站成一排,而最後步出殿門的,是一個中等身材、體形健碩的男子,身著一襲鑲毛的蒙古長袍,略顯蒼老的麵容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與他的年齡正好相反。

順著那些人列出的通道,忽必烈一直走到了圍欄邊上,居高臨下地看著腳下那片黑壓壓的人群,揮揮手露出一個滿意的笑容。

“阿裏海牙、阿刺罕、還有你們,都起來。”

“謝大汗。”

阿裏海牙爬起來抬著看著自己的大汗,同他想的不一樣,年逾六十的忽必烈在經曆了近兩個月的跋涉之後,依然顯得精神矍鑠,眼中閃動著精光,毫不在意地叫出了他們的名字,上千人,竟然是分毫不差。

隊伍當然不能停在這裏,就在阿裏海牙等人想要去前麵為他們引路時,忽必烈將他和阿刺罕以及兩個漢軍將領叫上了車駕,這自然是一份殊榮,同來的那些將校們隻能策馬跟在車駕的兩旁,做出一個護衛的姿式。

前進的號角再一次被人吹響,先導的蒙古騎兵開始緩步向前,車駕上,忽必烈的雙手抓在車駕的欄杆上,目光平視著前方,一眼望不到邊的騎兵隊伍整齊地如同一人,就連馬蹄踏下的節奏都相差不大,阿裏海牙等人站在他的身邊,同他一起感受著這足以撼動天地的力量。

“阿裏海牙。”等到牽引車駕的駿馬被駕者催開四蹄時,車駕隻發生了微微的震動,忽必烈回頭看著他,用突厥語叫了一聲他的名字。

“您的仆人等候著您的召喚,我的大汗。”阿裏海牙手撫前胸,低下頭去。

“拿下荊湖,你需要多少人?”忽必烈狀似隨意地說道,眼神平常地就像在拉著家常。

阿裏海牙的目光一凜,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什麽大汗會用家鄉話來同他講,這個問題其實在他的腦中已經盤亙良久了,從年初的征戰開始,他便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因為這原本就是他的使命。

“十萬,還有大部分的水軍。”想到洞庭湖上的那一幕,阿裏海牙並不敢有所小覷,或許是他的謹慎讓忽必烈察覺到了,輕輕地搖搖頭。

“十五萬,水軍你準備帶誰走?”

阿裏海牙的目光在兩個漢軍將領的身上掃過,年紀大一些的解誠目前是陽邏堡的水軍統領,他本想直接指定此人,可是話到嘴邊,鬼使神差地就變了。

“張弘範吧,就是那個。”阿裏海牙指著車駕前方的一個漢人,那是一個騎在馬上的年青人,忽必烈在記憶中搜尋了一下,並沒有太大的印象。

“是張柔家的那個小子?都這麽大了。”

“正是,張家的老九,年紀雖然不大,卻有些本事,帶上他足夠了。”

忽必烈點點頭,他知道能從阿裏海牙的嘴裏說出這番話,此人肯定能力是有的,張家一直以來都是最為忠誠的鷹犬,他們的凶猛

往往要比蒙古人更勝一籌,在這種時候放出去咬人,很適合。

“塔出那裏有沒有消息?”

其餘各路的發動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忽必烈急切地想知道他們的進展,然而除了淮西方麵的塔出之外,別處都相隔太遠,消息的傳遞一來一回數以月計,等送到了戰局早就已經變了。

“此事還是讓阿刺罕來答您吧,他的騎軍收到的消息最快。”阿裏海牙換成了蒙古語,點了點身邊的阿刺罕。

“回大汗,最新的消息,宋人的光州守軍已經出降,塔出拿下了安豐軍和大半個廬州,正在全力攻打廬州城。”阿刺罕知機地應下來,將消息簡略地述說了一遍。

“宋人有什麽動靜?”忽必烈不置可否地繼續問道。

“據塔出來報,宋人撤出了大別山一線,就連沿江的安慶府也走空了,他們在廬州邊界上的桐城一帶集結,兵力不詳,但為數不會少於五萬。”

忽必烈的眉頭不自覺得皺了起來,這麽看來就是不順了,塔出所領的兵馬足有十餘萬,依然沒能突破兩淮防線,宋人的堅韌在他的意料之中,卻又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四川一線自不必說了,那一路其實就是偏師,同中原戰場並沒有太大的聯係,讓他最為看重的依然是兩淮,宋人在那裏布暑了大量的兵力,戰鬥力也是一等一地頑強。從忽必烈內心講,兩路兵馬都接近十萬之眾,如果隻是做為牽製之用,根本用不著這麽多,他當然希望兩人能給他帶來更好的消息。

“塔出沒有想過,先解決那部分宋人?”

“據他所說,那一帶多山,大軍展開不易,宋人又處處設伏,如果貿然出擊,可能不會有所收獲。”阿刺罕的話有些委婉,但是意思很明顯了。

“謹慎些是對的,你遣人告訴塔出,一切就照他所說的去做,等到鄂州一線發動,再和宋人一決雌雄。”

聽到大汗用上了這種語氣,阿刺罕不由地一愣,不過五萬餘人,根本用不著如此重視才對,看來建康一戰留下的陰影已經浸透了這裏的每一個人身上,他的嘴角泛出一絲苦笑,真不知道這樣的結果好還是不好。

十多裏的路程轉瞬即過,當陽邏城高大的城牆遠遠在望時,阿裏海牙等人請他進城歇息,看樣子還有一場盛大的宴飲,對於臣子們的一番好意,忽必烈笑著擺擺手。

“要慶功,就去宋人的都城。”他拍了拍阿裏海牙的肩頭:“將那些吃食都分發下去,讓將士們飽餐一頓,你和你的人明日一早就出發。”

“兩日後,朕要帶著這裏所有的人一起,去見識一下江南的繁華,看看漢人那些詩裏描述的景象,究竟是何等地動人。”他轉過頭向著車駕前簇擁著的將校們,用漢話說道。

“是。”

所有的人都在馬上一恭身,向他們的大汗抱拳執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