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第二百二十一章 衝突

“咣當”一聲,又一車物資停在了瓊州城外的大倉庫裏,沒等後頭的車板完全停下來,劉禹就打車門跳了出來,一邊看著軍士們笑嘻嘻地上來搬東西,一邊用手呼扇著作喘氣樣。

他現在連和這些人打招呼的勁兒都沒了,想想就知道,一天之內,一個人把一件事連續做上幾十次,第二天、第三天全都是這樣,哪怕用不著他搬東西,身體也會產生疲勞,心理上更是如此。

這些天以來,對於他每隔半個到一個時辰就會突然出現或是消失,這裏的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謠言當然是有的,可是這玩藝就像是後世的八卦,你不想炒它自己就熄了,再說了,現在他就是這島的主人,在主人的麵前,連個敢問的人都沒有。

娛樂設施還是太少了,在後世等待裝車的時候,還能上上網或是聊聊天,這個時空,除了指導一下工匠,檢查一下工作,催促一下進度,就沒別的了,況且這種事,幹多了也沒意思,還不如找一地方睡上一覺養養精神呢。

隻不過他不找事事也會找他,還沒有想到去哪裏休息,一個身影就匆忙地尋了過來,劉禹一看對方的樣子,就知道是連夜趕回來的,怕是連飯都沒有吃過。

“怎麽,前頭出事了?”

楊行潛這人最失態的時候,就是被他帶人在建康城外攔下來,當時以為自己要死了,什麽樣的囧態沒有過,可平時怎麽說也是個謀主的形象,講究喜怒不形於色之類的養氣功夫,能讓他變色的事情自然不會是什麽好事,劉禹最擔心的就是譚州失陷,元人快速南下,那樣的話,少不得就要在靜江府打一場了。

“沒什麽大事,李主事發現了一些端倪,不好處理,發回來,讓你拿個主意。”

劉禹把消息接過來看了看,不過就是一群文官在城裏頭有些招搖,引起了李十一的警覺,經過跟蹤發現他們在城裏頭活動頻繁,與各級官吏、耆老鄉紳都有聯係,像是在策劃什麽,特別是從提刑司出城的那十多路人手,很有些欲蓋彌彰的味道。

“鄧得遇?”這個名字被劉禹在嘴裏咀嚼了一遍,麵色有些晦暗不明。、

“此人是淳佑年的進士,一直在地方上打轉,官聲還是不錯的,你來之前就是這裏的路臣,不過同馬都管有些不和,如今轉任了轉運使,就連司衙都搬離了府城,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從梧州趕到了靜江府,說是要見你,久候不至便在城裏住了下來。”

楊行潛以為他不熟悉此人,特意為他介紹了一番,孰不知劉禹想的根本就不是這個,他知道遲早會有人跳出來,可沒想到跳出來的會是此人,名義上廣西路的二號人物,這倒也罷了,關鍵此人還是個忠臣,他做這一切並不是為了投降元人。

“提刑司裏出去的那些人,你覺得,是個什麽意思?”

“無非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罷了,他們要送的必然是於我等不利的事物,以屬下想來,逃不脫書證、狀子、奏章之類。”楊

行潛肯定是一早就想過了,答起來毫不遲疑。

“告狀麽?”

劉禹不由得點點頭,文官之間也就這麽幾招了,大宋的坑爹製度,所有的地方官都沒有能獨大的,相互牽製、相互監督,一旦有什麽事,就是扯不盡的皮,用低下的行政效率換來的是政治上的穩定,當然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也正是如此,出現了他這麽個另類,還是掌握軍權的路臣,一下子就讓所有的這些製衡都失效了,這又不是在浙東,府城離著臨安府比轄境內的縣城還要近,一來一回就是幾個月的功夫,他最不怕的就是這個了。

可問題是,這個結果他能想到,那些潛在的反對者也一清二楚,先不說這麽做會起到什麽樣的效果,他們行事這麽張揚,難道就想不到會被人察覺嗎?劉禹向來都不會低估對手。

“李十一報上來的數目是多少?”他一下子就想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讓楊行潛一愣。

低頭看了一下,馬上現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表情:“明的暗的加一塊兒,一共十七路。”

劉禹的表情立馬顯得十分奇怪,兩人這麽一對視,都從對方的眼裏看到了某種不尋常,無論對方想做什麽,這麽大的數量都是顯得很多餘,因為那就意味著,你告訴了別人,你在做一件很隱蔽的事,不想讓別人知道。

十七路人,以劉禹所製定的監視小組來算,每組三到四人,就要用掉五到七十多個探子去控製他們,如果想要一網打盡,這個數量還得翻番,李十一在等他的示下,意思就是已經準備好了,想到這裏,連楊行潛都明白了是怎麽一回事。

“屬下猜錯了,這不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是‘調虎離山’。”

劉禹微微一頜首,算是認可了他的想法,李十一的人手廣布在各處,靜江府那裏能有一百多人就算是頂了天,如今這麽一來,幾乎是將所有可用的人全都撒出去了,可不就是調虎離山麽?

“假設對方是有意這麽做的,那他們就懷著兩個目地,如果成功了就是暗渡陳倉,不成功才是調虎離山,無論怎麽樣都不吃虧,好算計啊。”劉禹的讚歎讓楊行潛感覺麵上一陣陣地發燒,當即就要拔腿離去。

“屬下這就去告知李主事,立刻動手,他們走得還不算遠,做完事再趕回來也來得及。”

沒想到腳還沒邁出去,就被劉禹一把給抓住了胳膊,後者停下腳步,有些不解地看著他。

“如果你真這麽做,就中了人家的第三條計,叫做‘打草驚蛇’。”

楊行潛明白了,這是一石三鳥,一旦這些人出了事,城裏的人馬上就會明白,他們的一切都被監視了,說不定就此偃旗息鼓,不再繼續下去,那這出戲就沒得看了。

“讓李十一的人送他們離開府境,然後便不用跟了,暗中尋機潛回來。”劉禹的話讓他一愣,就這麽放過了?

“屬下料想,這十七路裏頭,多半換了便裝的兩路最為可疑,不如將他們拿下,一審便知。”

從靜江府到京師臨安,直線上以走荊湖南路、江南西路進入浙西為最近,且沿途都有驛站可供換馬,如果不惜力,一個來月是跑得到的。

然而現在荊湖已經空了,他們隻能選擇從廣東繞道福建,這麽一來路程就會遠上不少,兩個多月是最少的,如果是便衣不能住驛站,那所費的時日還要更多,因此對於楊行潛的計劃,劉禹依然搖了搖頭。

“不必管他們了,如果有可能,本官還希望他們送去的這些東西,能夠早一天呈上朝廷。”

劉禹說完這句話,語氣顯得有些蕭索,楊行潛開始有些不解其意,隨後細細一想,突然感到後背發涼,在大冬天裏無端端冒出了一股冷汗,讓他的心都冰成了一塊兒。

靜江城下,原本駐於城外的大軍早已經化整為零,去了各州進行清鄉的事宜,隻有薑才所部的騎軍,因為回來得晚,才沒有離開,他們這三千人,就是整個靜江府,除了為數不算多的守軍之外,唯一的機動力量了。

當然這股力量,在百姓的心目中,早已經是無敵的存在,也隻有他們才能震攝多達五十萬的流民,在這麽長的行走途中,沒有發生什麽大的衝突。

如今,進入廣西的荊湖流民已經分期分批地繼續向南而去,終點在哪裏,他們並沒有一個概念,隻是知道官府要他們這麽走,也隻有這麽走才會有一口吃的,否則上千裏的路,怕是早就撐不住了。

薑才站在一個高處,默默地看著這些百姓逐漸遠去,最後消失在官道的盡頭,中途或許還會有一些本地的百姓加入其中,為數肯定不多,因為表麵看來,這裏還是一派安定詳和的局麵,從四麵八方趕來的人流依然絡繹不絕。

有些事是急不來的,他很清楚,並不是已方的人不努力,相反他們現在就在各處進行著說服和鼓動,以通判胡幼黃為首的各級屬官,每天都會跑去各個縣,無奈收效甚微,也就是這樣,他才會明白,為什麽劉禹一定要將元人放下來。

看了一會兒,他就沒了興致,打算回營去督促一下訓練,就在接近營門口的時候,幾個親兵從裏頭跑了出來,為首的一個負責通訊和聯絡,手裏還拿著閃著紅燈的傳音筒。

“怎麽了?譚州方麵有消息麽。”

同劉禹一樣,他一開始也是以為前方有不好的消息傳來,沒想到對方猛地搖頭。

“柳州境內傳來消息,南下的流民與當地的百姓發生了衝突,已經殃及了縣城。”

薑才一聽之下,眼睛一下子就睜大了,柳州是出靜江府後的第一站,離著也就是半天的路程,既然都報到了府城,肯定是當地無法彈壓,那也就意味著規模不會小,他當即便有了決斷。

“傳令全軍整隊,即刻出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