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字體:16+-

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麵

  京師,幽暗的北鎮撫司詔獄裏,彌漫著各種各樣的臭味。這裏時不時會傳出奇怪的聲音,不過也不算吵鬧,很多蠕|動的人都有氣無力、半死不活的模樣。

  等送飯的獄卒進來了,裏麵才平添了幾分生機,許多拖著鐵鏈的人微微活潑起來了。

  正在抽泣的耿浩,精神也突然好起來,“嘩嘩……”的鐵鏈聲中,他爬到牢門口,幾乎想把臉從那道送飯的小口塞出去!

  他大聲喊道:“甚麽時候放我出去?我有甚罪,何時審我……放我出去!”

  獄卒的聲音道:“吃不吃?若要吃飯,把口子讓開!”

  耿浩稍一猶豫,先把臉縮了回來,等飯送進牢房小口子、他馬上又喊叫起來。獄卒卻像聾子一樣,完全不理會耿浩,徑直到下一個小口子前麵去了。

  清湯寡水的飯,又臭又難吃,比潲水都不如!每天的食物隻能吊著口氣不餓死。耿浩起初是拒絕食用這種東西的,不過現在他卻會吃了,因為絕食數日也無人理會、似乎沒有人在意他的死活。他當然不想這麽年輕就死。

  侯爵之後代,年紀輕輕,大好前程,為啥想死?

  耿浩常常念叨著: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強忍著惡|心,隻把自己當成一隻牲口,強行把飯碗裏湯湯水水的東西灌進了肚子。

  回顧這鬥室大的牢房,隻有一塊破木板小床,上麵鋪著一些潮濕的稻草、一床似乎從來沒洗過的被褥、一隻馬桶。除此之外,再無別物。

  耿浩想起自己的爹不知關在何處,娘好像沒被抓、卻不知死活了無音訊,他一時間悲從中來,坐在地上再次嚎啕大哭,哭得連心肺都要碎了,眼淚流淌得滿臉都是。

  就在這時,旁邊的木頭縫隙裏發出一個聲音道:“吵死,睡覺。”

  耿浩聽罷,哭聲漸漸消停,他怔了半響

,爬到了那縫隙處。便看見一個套著囚服的人,蜷縮在木板小床上,那人一頭淩亂的花白頭發,似乎上了些年紀。

  “喂……”耿浩喚了一聲,“你犯了啥事,幾時進來的?”

  那人翻了下身,目光從亂發裏透出來,看了耿浩一眼,極不耐煩地說道:“我咋知道犯了啥事?進來的時候和你一般年紀,現在是何年了?”

  耿浩頓時覺得渾身一涼,整個人都僵在了那裏,下意識念道:“應是永樂三年了?”

  “永樂?太祖的兒子還是孫子?”那人嘀咕了一聲。

  耿浩聽到這裏,已完全相信那老頭真的被關了很久,連皇帝是誰都已搞不清楚!他一屁|股坐到地上,仰頭又傷心地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控訴著頭頂上的東西,“老天呐!這是甚麽世道?為何如此不公,為何會這般模樣!”

  ……

  已過世的長興侯耿炳文、乃大明開國大將,除非皇帝親命,沒人敢審耿家人;當初耿浩父子被投入詔獄,也是皇帝親口下的聖旨。

  但是朱棣似乎已經把耿家的事忘了,根本無心理會。他最近每天都起早貪黑,實在太忙。

  夜深了,朱棣才來到坤寧宮裏。徐皇後見到他,忍不住掏出手絹,避過臉去輕輕揩了一下眼淚。

  寢宮裏此時沒有別人,朱棣忙問:“誰惹妙雲傷心了?”

  徐皇後道:“我看聖上這麽勞心,麵色憔悴、人也瘦了,一時沒忍住心疼。”

  朱棣聽罷,臉上立刻露出了平素完全看不見的溫柔神情,忙寬慰了徐皇後幾句。

  徐皇後勸道:“聖上自登基以來,勤政愛民,而今四方日漸安定,此乃萬民之幸。可聖上也要將息身體,不要太操勞了。”

  “唉……”朱棣歎了一口氣,“俺以前也這麽覺得,有滿朝文武,甚麽事都能交給別人去辦。哪想做皇帝是如此一回事。”

  徐皇後小心地問道:“聽說鄭和要的船

已建好了。安南國逆臣胡氏也上書請罪,請陳氏宗室回國。西北那邊,前些時候聽宋晟說起的帖木兒已死,無甚憂患。聖上為何事勞心?”

  朱棣搖頭道:“別的不說,安南的事肯定沒完。那胡氏敢殺國王,能如此輕巧作罷?俺隻看他要作甚。”

  “聖上勿急,您正如日中天,可慢慢理會此事。”徐皇後勸道。

  朱棣卻歎了一口氣,沉吟道:“恐怕時不我待。蒙元餘|孽尚在北麵,從洪武朝至今一直是大明隱憂。‘靖難之役’後,朝廷在北麵的部署有變,俺一直在重新想法子。

  雖到現在尚未出事,但俺不能掉以輕心,難不保蒙元諸部蠢蠢欲動,俺得盡快騰出手來理會北邊。在此之前,俺得盡快先把南邊的局麵定下來。”

  徐皇後聽罷,想了想道:“高煦在雲南,聖上可叫他幫襯幫襯。”

  “嗯……”朱棣發出了一個聲音。

  徐皇後便道:“天色不早了,我服侍聖上寬衣歇息。”

  朱棣好言道:“妙雲的身子也不好,你也別太操勞了,安心養病,俺叫奴婢們進來。”

  ……禦史李琦回京時,單獨麵聖見過皇帝,君臣談論了好一陣子。李琦如實將高煦的進言上奏,並稱漢王恪守禮法,揶揄漢王在雲南十分安分。朱棣隻聽稟報,沒說幾句話。

  胡氏既已上表請罪,並同意還政於陳氏。皇帝朱棣遂下旨,命武將黃中率京營一隊人馬,護送陳天平先到雲南;然後在雲南調一衛兵力護送陳天平回國。

  朝中大臣各有見解,但對此決策都十分讚同。很多文臣甚至認為,如果這樣就解決了安南國的問題,既保住了大明朝廷的威嚴,又不費一兵一卒,實在是非常好的結果。

  永樂三年夏秋之交,京畿地區無風,天氣晴朗,豔陽高照。

  天地之間的萬物,仿若都在風平浪靜的天氣下、歡快地生長著。寧靜的氣氛籠罩著世間,太平無事的盛世仿佛已悄然降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