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皇帝
字體:16+-

第五百零五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

長安城,沒有因為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婚期推遲產生什麽大的風波,百姓們依舊起早貪黑的忙碌著,準備在年前置辦年貨,好好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好年,百官們依舊是按部就班是上朝,在左右兩位宰相的領導下處理著朝中大事。

隻是,在這期間,最為忙碌的要說大理寺卿孫伏伽和少卿戴胄。太子郊外射獵的時候摔下馬背摔斷了腿,這本就是一件蹊蹺的事情,皇上又命令大理寺徹查,孫伏伽和戴胄兩人自然不但怠慢,可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倒是查出了問題。原來,太子射獵所騎乘的馬匹不是出自皇宮內院的禦馬監,而是吐穀渾送於大唐的禦馬。

孫伏伽和戴胄兩人將查案的結果告訴了皇帝,可皇帝一點提示也沒有給兩人,對這樣結果滿意與否都沒有做出答複,這讓兩人疑惑不已,同時又不知道該怎麽處置。畢竟,太子射獵,身邊全是東宮六率的衛士,而現在的東宮六率是有司空長孫無忌親自掌管,本來之前是由杜如晦掌管東宮兵馬,可自從杜如晦升為右仆射之後,李世民就任命司空長孫無忌統帥東宮六率。長孫無忌又是太子親舅舅,侍衛方麵肯定沒有問題,那就隻能將問題推測到馬匹上麵。

而查出了問題所在,皆都指向了吐穀渾,李世民則是保持了沉默。這讓兩個臣子不知道該怎麽處置,朝廷讓他倆查案,現在案情快要明了,皇上盡然不予答複,而大理寺又是皇上欽命要徹查此案。

孫伏伽和戴胄兩人也是頗為為難!

而這個時候,北王又送了一條吐穀渾王子的手臂給太子,預示著太子墜馬事件的吐穀渾人所謂,這讓兩人既驚又喜,喜得是可以名正言順的說出自己查案的結果,不會在受人攻奸,驚的是要真的在朝堂上公布結果,那大唐將怎麽跟吐穀渾相處呢?是舉兵討伐呢?還是暫忍一時呢?

不同於大理寺的沉默,東王府則是高朋滿座。

自從李恪遠走太原之後,以岑文本為首的江南文士集團集體投向了東王李泰,這讓李泰實力大漲,而岑文本也因為這次投向李泰時身後江南文士集團的支持,他在東王府的位置僅次於王珪之下,已經是李泰的第二智囊人物,李泰素來敬重文人名士,岑文本又是江南文士之首,這便使得他在李泰心中的地位很高。而李泰又因岑文歸順自己而投桃報李,經過跟王珪等門下的商議,向李世民奏議,讓岑文本做了吏部侍郎,距離吏部尚書僅一步之遙,可見李泰對岑文本的器重。

這個時候,東王府的大殿上群臣高坑,不時的吟出絕妙的詩句,使得宴會很有一股子文人士子我們的詩文會。

但是,心思細膩的人都清楚,在座的這些人都是東王李泰的心腹謀臣,他們齊聚在一堂,除了吟詩作對,更主要還是要商議最近朝廷發生的一些事情,好拿出對策僅供東王李泰參考。

“老師,對於東宮案,你有什麽看法?”李泰酒到酣處便向王珪問道,他說話很隨意,顯得輕描淡寫,但實有深意。

“靜觀其變,徐徐圖之!”王珪不暇思索是說道。

其實,這也是他給李泰製定的奪嫡策略,李泰的先天優勢很明確,皇後所生的嫡子身份,這是繼承大統的必備條件,是李恪所不能比擬的,而李泰又是才華橫溢,深受皇上誇讚,這又是太子所欠缺的。所以,王珪的策略就是,李泰占盡了天時和地利,隻要他善於經營,在占據人和的時候便是他入住東宮的時候。

可是,李泰聽到王珪的這八個字,他的表情沒有變化,依舊笑容可掬,但心思細膩的他還是從李泰的眼中看到了一絲淡淡的失望之態。王珪知道李泰心中所想,東王這是想急於求成啊!隻是身為臣子,身為謀臣,他隻能盡力輔佐,敢於勸諫之外,他還能做什麽呢?

李泰沒有理會陷入深思之中的王珪,轉而為自己一旁的岑文本道,“岑先生以為本王該如何行事?”

岑文本在歸順了李泰之後,李泰便延續了李恪對岑文本的禮遇,以弟子之禮待之,稱呼他為先生。

“太子遭此一劫,心性必受影響,這幾天大理寺已經報呈了查案結果,疑點指向了吐穀渾,可皇上一直都沒有給出答複,這其中的意思臣也難以捉摸,可前一天,北王盡然斬了吐穀渾慕容順是手臂獻於太子,其意很明顯,那就是告訴太子,致仕他墜馬的就是吐穀渾,當此之時皇上才處決對太子的影響很大。”岑文本說道這裏,淡淡的掃了王珪一眼,這才繼續說道,“到時候,殿下可以見機行事,漁翁得利!”

岑文本說的很隱晦,甚至於後麵的話敢說出來,但李泰心思聰慧之人,豈能不知道他話中的意思。

岑文本的意思說,要真是吐穀渾人做的手腳的話,一時半會皇上肯定對此不會做出什麽大的舉動,這便會給李承乾心裏留下陰影,而這個時候便是李泰展開反擊的時候。

岑文本的話說的很明了,不想王珪那般惜字如金,但又不會點破其中的關鍵,會李泰自己猜測和琢磨,這讓李泰很受用。而岑文本自從歸順了李泰之後,在東王府是自成一係,隱隱之間有跟王珪抗衡的趨勢,這也使李泰最為滿意的地方。古人常說,將相和,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可作為君王,作為運用帝王之術的駕馭臣子的帝王們,又有哪個帝王真心希望獎項和睦呢?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麵前,平衡之術才是王道。而李泰雖然不是皇上,也不是儲君,但他隻想高遠,早就修習了帝王之術,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

所以,見到岑文本投向自己,以江南文士集團為主樹立起了跟王珪抗衡的實力,李泰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他的舉動。隻要兩人之間不出現鬧的不可開膠壞了自己大事的地步,李泰還是樂於看到現在的這種局麵。

“那就靜觀其變,以待時機吧!”李泰淡淡的說道,但對岑文本器重流露於眼中。

沉默不語的王珪看到這一幕,心中突然感覺有點酸楚,他知道東王李泰的想法,那就是平衡之術,他很欣賞李泰駕馭臣子,善用帝王之術的手段,可他覺得當此致使該是同心協力,共商大事這時,而不是內部分裂,各自派係的時候。隻是對於李泰的做法,王珪隻能望洋興歎,內心之中誹謗幾句而已。

突然之間王珪覺得有點不安,他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預兆,他將目光移向了對麵的岑文本,見對方跟李泰談笑甚歡,臉上正氣肅然,沒有陰險小人所有的陰戾之氣,心裏安穩了不少,卻自歎自己是想過了!

王府的酒宴到了子時方才散去,等眾人離開的時候王珪故意落後辦步,他想跟李泰說幾句話,但見李泰沒有跟自己說話的意思,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跟隨眾人離開了東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