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軍閥
字體:16+-

馬家軍

馬家軍,是民國時期實際控製中國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地方軍閥。他們基本以家族、血緣和宗教為紐帶,起於草莽,興於亂世,在各種勢力間縱橫捭闔,一度占據了甘肅、青海、寧夏的全部,新疆的大部,幾乎控製了整個西北,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曆史的進程。

馬家軍的主要人物包括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賓,合稱為“西北四馬”。不論是在北洋政府還是之後的國民政府,他們均能在承認中央政府的前提下保持自己在西北地區的治理權力。同時,他們也消滅試圖損害其統治地位的其他勢力,如:抗戰期間的日軍及日本在華傀儡政府。並積極反X共,後被解放軍所剿滅,結束馬家軍近百年的曆史。

馬家軍主要分為青海馬家軍(青馬,馬海宴子係馬步青,馬步芳)和寧夏馬家軍(寧馬,馬千齡子係馬鴻賓,馬鴻逵)。蘭州戰役前的青馬統治著2000年中國行省版圖的青海和部分甘肅。銀川解放前的寧馬統治著2000年中國行省版圖的寧夏,以及甘肅、內蒙古的一部分)。

馬步芳,國民黨軍高級將領,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早年隨父馬麒投西北軍,曆任陸軍新編第二軍軍長兼第100師師長,青海省保安處處長,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一路軍第五縱隊司令。曾派兵阻止英國經西藏向內地滲入的青藏戰爭、“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又積極參加反X共內戰。解放後移居埃及,曾任台灣當局駐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在沙特阿拉伯病逝。

馬麒幼習武,稍長隨父從軍,初任哨官。1900年其父馬海晏死後,由簡練軍哨官承襲父職。返甘後率部駐防於巴燕戎格廳(今化隆回族自治縣)的紮巴鎮,依仗馬安良的勢力,由旗官一躍而為花翎銜循化營參將。在馬安良大旗的庇護下,利用手中的一點軍權,把持地方政權,並與民族宗教勢力相結合,取得了對該地區的撒拉、回等人民的絕對統治權,為其家族統治青海奠定了基礎。國民政府青海省主席,國民革命軍第1師師長。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銜。

民主革命時期,辛亥革命中充當西北頑固派的打手,任馬安良精銳軍(西軍)的幫統兼前軍分統,率隊將寧夏各地的民軍鎮壓下去,在寧夏府城、平羅縣城等地對群眾進行血腥屠殺和*,使寧夏人民蒙受了一場浩劫。1912年投靠新都督趙惟熙,甘肅光複後,擁護共和政體,授任西寧鎮總兵(後改鎮守使)兼蒙蕃宣慰使,身兼兩使,取得了青海的軍政大權。1913年受封為“銳揚將軍”。1914年率部進駐今玉樹、果洛、黃南等地區,為爾後青海建省創造了條件。1915年羽毛已漸豐滿,即脫離了馬安良的西軍係統,自立“寧海軍”,成為西北另一支獨立的回族武裝勢力,從此“青馬”軍閥體係完全形成,正式開始了對青海各族人民長達40年的統治。

大革命時期,1926年馮玉祥所部西北軍入甘後,寧海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6師,任師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1月青海建省,被任命為青海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因堅辭未就職,後由其胞弟馬麟出任)。1930年中原大戰緊張之際,青海省主席孫連仲東調參戰,國民軍無暇顧及後方,於是東山再起。1月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青海省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第1師師長,授陸軍中將銜,與蔣X介石集團開始了結合,馬氏家族勢力進一步得到發展。後來蔣介X石為繼續控製青海馬家,扶植馬家第三代人物。

---

市場花園行動(OperationMarketGarden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在軍事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係指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發動的一次作戰。它是規模第二大的空降作戰,配合地麵裝甲部隊快速移動的協同作戰。

1944年6月,盟軍登陸諾曼底開辟第二戰場後,為盡快擊敗納粹德國,1944年7月25日,巴頓率領的盟軍第3集團軍率先衝出諾曼底地區,開始了在法蘭西平原上對德軍的大追擊,盟軍上下逐漸開始彌漫樂觀的情緒。為了從北麵迂回齊格菲防線,直取德國魯爾地區,以便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一向以謹慎著稱的英軍蒙哥馬利元帥提出了一個代號為“市場花園”的大膽而冒險的計劃。這一行動旨在奪取跨越萊茵河、瓦爾河等河流上的一係列重要橋梁後,從荷蘭直插德國腹地,爭取在1944年聖誕前結束歐洲戰場作戰。其內容是由英國第30軍向安特衛普發起地麵進攻,同時由美軍第101空降師、第82空降師、英軍第1空降師及波蘭傘兵旅共3.5萬人的空降部隊,采用“蛙跳”戰術依次在63英裏戰役縱深上的艾恩德霍芬(埃因霍溫、恩荷芬)、奈梅亨(奈美根)和阿納姆(安亨、安恒)三地空降,奪取萊茵河上的橋梁。

1944年9月17日,美、英空軍幾乎動用了自己的全部家當,包括5500餘架運輸機、2596架滑翔機、8000餘架戰鬥及轟炸機,同時在三地成功地空降了3.5萬餘人、568門火炮,1927輛軍車、5230噸物資,發動了這場人類戰爭史上規模第二大的空降作戰行動。“市場花園”行動中主要由英軍指揮,地麵的作戰也主要由英軍擔當。第一批空降後半小時,17日下午2時15分,第30軍軍長霍羅克斯將軍下令“花園”部隊發起攻擊,愛爾蘭禁衛裝甲師開始向正麵的德軍防禦部隊的五個營發動攻擊,第43團和第50團在禁衛師之後跟進,迅速推進了幾裏。在第30軍正麵進入陣地防禦的德軍瓦爾茲師支隊,倉促間發揮不了戰鬥力,愛爾蘭禁衛裝甲師的先頭部隊從路上一直攻擊,將瓦爾茲支隊分為兩部,德軍防線開始崩潰,被驅逐向道路左右兩側退去。

然而,命運的天平似乎一開始就傾向德軍。由於情報失誤,蒙哥馬利根本不知道,在盟軍預定著陸的地區,德軍已經部署了黨衛軍第2裝甲軍的兩個裝甲師和空降第1集團軍的部分部隊。缺少重型裝備的盟軍空降兵在德國裝甲兵頭上空降,而且美軍進行的是高度跳傘,平均跳傘高度在366~457米,比二戰中標準跳傘高度244米要高得多,跳傘地區有德軍的高射炮不斷射擊,很多人還沒有降到地麵就被德軍打死了。尤其糟糕的是,盟軍發起空中突擊不過兩小時後,德軍第1傘兵軍團司令司徒登便從一架打下的滑翔機中取得了一份盟軍的作戰命令。他立刻攜帶這份命令到B集團軍總部去見總司令莫德爾,策劃德軍的反攻。在德軍的將領中,司徒登比任何人更熟悉荷蘭,也了解空降部隊的重大缺點—諸如在地麵上欠機動以及缺乏重武器。最後,莫德爾選擇了安恒作為黨衛軍裝甲部隊一部的整訓地區,他們極力阻止盟軍空降部隊和戰車部隊的會師。

第101空降師在費赫爾地區空降後,當天就奪取了附近南威廉斯運河大橋並攻占宗鎮,18日與地麵先頭部隊會合,又攻占了艾恩德霍芬。第82空降師在赫拉弗地區空降,當日奪取馬斯河和馬斯河·瓦爾河運河大橋,19日與地麵先頭部隊會合,20日日落前奪取奈梅亨附近的瓦爾河大橋。兩支空降部隊傷亡了3542人,才與地麵部隊會師。由於戰線拖長,裝甲部隊前進停滯,盟軍的供給不得不一減再減。101空降師和82師在前線撐了兩個多月,沒能抽調回來,他們在10天的“市場”作戰中死亡近一萬人。9月27日,在經過10天的苦戰後,盟軍不得不承認“市場-花園”行動徹底失敗。在此次作戰行動中,德軍僅傷亡3300人,而盟軍則損失1.7萬多人。其中,美第82空降師傷亡3400人,第101空降師傷亡3800人。而突擊在最前方、負責奪取阿納姆大橋的英國第1空降師和波蘭傘兵旅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況下,損失更加慘重。波蘭傘兵旅1000名空降人員中傷亡近700名。第1空降師傷亡與被俘人員近7000人,隻有不到2000人從德軍坦克的包圍下突圍成功。該師一位戰地指揮官麵對那座他們永遠也未能到達的阿納姆大橋哀歎道:“那座橋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此戰結束後,美軍第101師和第82師在二戰中都再未進行過空降作戰。“市場花園”行動也因此成為二戰美軍精英空降部隊的絕唱。

英國蒙哥馬利元帥計劃使用空降部隊,目標是從比利時經阿納姆(Arnhem)到魯爾區(Ruhr),奪取荷蘭境內主要河川上由德軍控製的一係列橋梁;而戰略目標則是在奪得這些橋梁的控製權後,趁德軍尚未站穩之際,讓盟軍得以跨越萊茵河這個德國邊境上最後的天然屏障,為了給德國軍事工業造成停滯並為隨後進軍首都柏林做準備。防守的德軍主要為莫德爾將軍指揮的B集團軍群,下轄第15集團軍以及第1傘兵軍團。整個市場花園行動可以分為兩部分:·市場行動:係指空降部隊的作戰,盟軍第1空降軍團負責攻占萊茵河流域的橋梁及附近地區。·花園行動:以英軍第2軍團為主的地麵部隊向北前進,由英軍第30軍為先鋒部隊。

在英軍第30軍的駐地與其突擊的目的地萊茵河北岸之間,必須通過八個障礙,包括數條主要河川以及三條運河。整個市場花園行動的目標就是同時攻下橫跨這些水域的橋梁。有些跨越較小河川的橋梁如果無法攻下時,英軍第30軍的工兵部隊可以搭設臨時橋梁通行。但是主要的河流,例如奈梅亨附近的瓦爾河,或是阿納姆附近的萊茵河,就無法用這種方式通過了。

預定用來做為行軍路線的69號公路(後來被稱為“地獄公路”——TheHell'sHighway)有兩個車道,通常比荷蘭的低窪地區要高一些,而公路兩旁的地麵太過鬆軟,不利於軍用車輛通行。

諾曼底登陸之役後,盟軍的空降部隊重編成盟軍第1空降軍團,下轄三個美軍空降師、兩個英軍空降師,以及一個波蘭軍的獨立傘兵旅。希望所有參與歐洲戰場的空降部隊能在統一的指揮下作戰,而艾森豪威爾將軍在6月20日時同意了這個構想。參與“市場行動”的部隊為盟軍第1空降軍團五個師當中的三個,分別是泰勒少將的美軍第101空降師,預定降落在英軍第30軍的北方,負責占領索昂(Son)地區艾恩德霍芬(Eindhoven)西北方的橋梁以及費赫爾(Veghel)橋,而101空降師和第30軍之間的距離也是三個空降師當中最近的。距離次遠的是由加文準將的美軍第82空降師,他們在英軍第30軍的東北方著陸,攻擊赫拉佛(Grave)以及奈梅亨大橋。烏奎特少將的英軍第1空降師以及波蘭獨立傘兵旅則降落在離第30軍最遠的北邊,同時也是第30軍行進的終點站——阿納姆。英軍第1空降師必須占領位於阿納姆的公路橋梁以及歐斯特貝克(Oosterbeek)的鐵路橋梁。

在英軍進攻地帶內,由第30軍(裝甲師1個、步兵師2個)實施主要突擊,其任務是:在狹窄正麵地段上突破敵人防禦,利用空降兵在該軍進攻地帶內奪取的渡口通過江河障礙,向艾恩德霍芬、赫拉沃、奈梅亨、阿納姆一線推進。為了實施炮火準備和炮火支持,在步兵第30軍進攻地帶內集中了880門火炮。步兵第8、第12軍應在突擊集團的兩翼行動,以擴大突破正麵。為了對該集團軍的行動實施航空兵保障,動用了650餘架飛機。英軍地帶內的兵力對比有利於盟軍:步兵和炮兵、飛機和坦克占絕對優勢。

----

【有關影視作品可以參看《兄弟連》和《拯救大兵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