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奴
字體:16+-

第三十一章 保台六疏

施琅這道折子洋洋灑灑千餘字,歸結起來卻是一個主張,即:朝廷不能棄台灣,更不可將其讓與荷蘭夷人!

唯恐皇上聽不進自己的意見,施琅特意在這份奏折中從六個方麵詳細闡述了保台的必要性。第一條便是指出台灣與東南各省的疆域關係,指出台灣緊鄰東南四省,若控製台灣則能保江、浙、閩、粵四省安全,不虞有海上危險。

第二條則是針對那些提出棄地遷人官員的,施琅認為台灣人口眾多,漢番以數十萬計,自鄭氏歸附以後,當地日趨穩定,民心漸穩,皆已接受大清統治。若此時朝廷再行遷移,則必人心恐慌,這些台灣百姓世代居於此,怎肯輕易毀家棄土再回內地。若是朝廷真的要強行遷移這些百姓,所費甚巨,實非長治久安之道。

第三條則是施琅繼續就棄地遷人的弊端進行闡述,他認為“以有限之船渡無限之民”,必要持續數年,否則絕難完成。其間,尚有官員疏於職守,再有貪吏從中盤剝,加重百姓負擔,引發民變,迫使台灣軍民鋌而走險,則對大清極為不利。

第四條則是講的荷蘭洋夷,施琅認為台灣自被荷蘭強占後,那些洋夷海盜就成了沿海各地禍患,其危害性不亞於明時的倭寇。如今,這些荷蘭人雖被趕走,但他們卻無時無刻不在窺視台灣,大有卷土重來跡象。如果拱手將台灣讓與他們,則這些夷人必胃口大增,以為大清懦弱好欺,到時一定會糾合其眾逼近內地,或明搶,或以通商為辭行海盜之實。鑒於水師情況,施琅不認為大清可以有效打擊到這些橫跨大洋的洋夷,若重兵剿之,其必望風而逃,而大軍撤去之日則又是其重來之日,如此反複,水師不堪其擾,疲於奔命,恐出禍事。所以絕不能將台灣讓與荷蘭洋夷,不然這些洋夷就有了立足之基,屆時我大清沿海斷難再有安寧。

第五條則是說的台灣與澎湖之間的關係,施琅道台灣與澎湖之間關係緊密,隻有在兩地同時派兵駐守,才能相互支援,形成呼應之勢,致敵不敢犯,所謂“欲守台灣必固澎湖也,而欲保澎湖則必有台灣也”。

第六條也是最後一條,此條所列的是施琅的耳聞目睹,他在台灣期間,親見此處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滿山茂樹,遍處植竹,一切日常之需無所不有,不必內地供其物資,且所產足夠官兵餉銀,不必朝廷另行撥付,故朝廷無須擔心駐台官兵吃穿用度和花銷問題。

最後,施琅提出應在台灣設台灣府,轄鳳山、台灣、諸羅三縣,派官駐軍,置巡道、總兵各一員,副將一員,參將兩員,兵八千。於澎湖設副將一員,兵兩千,以鎮守其地。

“會議之際,臣雖諄諄極道,難盡其詞。在部臣、撫臣等耳目未經,又不能盡悉其概,是以臣於會議具疏之外,不避冒瀆,以其利害自行詳細披陳。但事關朝廷封疆重大,棄留出自幹斷外,台灣地圖一張,附馬塘遞進禦覽。緣係條議台灣去留事宜,貼黃難盡,伏乞皇上睿鑒施行!”

仔細看完施琅的折子後,在禦桌上輕輕的叩了叩中指,康熙便欲合上這折子,卻瞥見折子後還附著一頁“八閩紳士公刊原評”,便再看了起來,隻見上麵寫著“台灣削平之後,持議者莫不曰,此一塊荒壤,無用之地耳,去之可也……漢劉安諫伐閩疏曰,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即此之謂矣區畫鹹宜,雞犬桑麻,境內乂安,是皆公日夜焦勞,深思遠慮,而為此久安長治之至計者也。邊海長城,天南鎖鑰,非公其孰當此者乎!”

“邊海長城,天南鎖鑰。”

細細品味這八字,康熙的腦海中似乎浮現出台灣與內地的地圖,不禁露出笑容,輕輕的將折子放在案上,對外叫了一聲:“朕有些餓了,送些蓮耳羹與朕。”

“知道了,萬歲爺,奴才這就去傳。”屋外有太監應了一聲,繼而便有遠去的腳步聲。

“滿朝文武不及一個施琅啊,靖海候不愧是朕的好奴才,不枉朕不拘一格用他。”

不知什麽時候,康熙已經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坐了快有兩個時辰了,腿腳都有些麻木了,再不活動活動隻怕都使不動了。在屋內來回走了一圈,感覺好些後,康熙便回到桌旁,想了想,提筆沾了沾墨水,在施琅的折子上寫下“靖海候之言,甚合朕意,著廷議”。

“萬歲爺,蓮耳羹送來了。”

康熙寫好之時,方才叫的蓮耳羹也送了過來,進來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太監,模樣清秀得很,一進屋,便將盤子高高的端起,低著臉不敢見皇上。從小太監端著的銀盤上端過蓮耳羹後,康熙隻覺香味沁人,早已肚餓的他便急不可耐的端到嘴邊喝了起來。蓮耳羹是早做好的,尚膳間的太監聽到傳後,便在爐上溫火熱了送過來,所以並不燙人,喝著正好。

“奴才們用心了,這羹朕喝得很好。”大半碗蓮耳羹進肚後,康熙龍顏大悅,再加上得了施琅的好折子,讓自己想通了為難多日的大事,心情大好之下便吩咐道:“去,傳朕的話,尚膳監今晚當值的每人領一兩賞銀。”頓了一頓又對麵前的小太監道:“你們幾個也都有。”

“謝萬歲爺恩典!”小太監忙跪了下來,重重一磕頭,臉上露出不勝欣喜的樣子。

康熙最喜歡看到這些奴才們感恩渧動零的樣子,當下笑道:“起來吧,朕也累了,伺候朕歇著吧。”

小太監聞言忙問道:“萬歲爺今兒是去皇後娘娘那還是?”

“去皇後那吧。”想起已經有一陣沒去皇後那去,康熙不禁有些愧疚。

“奴才這就去傳。”小太監一點頭,便要起身去安排,正要轉身時,卻被康熙叫住:“雙喜可回來?”

“回萬歲爺話,陳公公回來了,天要黑時進的宮。”

“噢?”康熙聞言輕笑一聲:“倒難為他了,跑關外這麽多天...明兒個早朝後讓他來見朕。”

“喳!”小太監應了一聲,正要去坤寧宮通傳,卻見皇上已經邁出了書房,不由跟上前疑惑的叫了一聲:“萬歲爺?...”

康熙扭頭看了一眼他,笑道:“不必通傳了,夜深了,也不知皇後歇著沒,朕直接去吧,要是皇後歇著了,朕就隨便尋個地方歇了,省得吵醒她。”

“萬歲爺體貼皇後娘娘,奴才替娘娘歡喜呢。”小太監不由迭失的拍了一句馬屁。

康熙聽了哈哈一笑,徑直便往坤寧宮方向而去,早有太監備了宮燈在前頭掌著,一路走來不時聽到“萬歲爺臨幸坤寧宮”的話語,但說話的人都很小聲,不仔細聽倒真聽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