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墀詔下拜輕車,千裏雄藩獨建牙。共道伏波能許國,應知驃騎不為家。星門晝靜無烽火,雪海風清有戍笳。獨臂秋鷹飛鞘出,指揮萬馬獵平沙。
部署完人口北遷及吳軍舊部和滇民們的整編後,趙強讓劉德以關寧軍總製府的名義成立崇文院,地點就在寧古塔都統衙門內。
崇文院仿前明翰林院,一應官製皆同,唯職責不同。前明和滿清之翰林院掌製誥、史冊、文翰之事,考議製度,詳正文書,備皇帝顧問,而關寧軍的崇文院隻在於收納關外各地的原清廷漢官及流配關外的漢人士子,並不參議軍事政務,但入院之士人有出掌各地知事之責。也就是說隻要入了崇文院,士子們就可以在關寧軍控製下的各地出任地方官,優秀者可以入總製府參事,這在某種程度上與開科取士有本質的相同,也給了這些士子們一個向上的階梯。
劉德建議入崇文院者當應先考,根據各人真實才能再錄,趙強卻笑著大手一擺,說道不必如此麻煩,不過才這麽點人,又不是開科舉,隻為人心而已。隻要他們願附,就盡擇入院內再行安排。
劉德當仁不讓的成為崇文院首任掌院院士,原滿清吏部侍郎董國祥、兵部左侍郎張天植為侍讀學士、河南學政丁澎、山東巡撫吳達為侍講學士、以下修撰、編修、檢討等官皆由尚陽堡願附之漢人士子出任。
寧古塔的攻陷除了在政治及軍事上取得重大意義外,另一個重大收獲是城內的一千多文人,且多是因為文字獄被發配在關外的。他們中有名的有大文豪金聖歎的家屬,安徽方拱乾、方孝標家庭,浙江揚越,著名詩人吳兆騫,文人張縉彥等等。這些人因知名度甚高,所以關寧軍入城後,劉德即奉命在全城搜尋這些人,統一看押在一起,等候趙強接見。
經董國祥、張天植等人講述,趙強對寧古塔城內的這些漢人讀書人大致有了些了解。與平常罪民不同,寧古塔的官吏及當地各族百姓十分敬重這些從關內發配過來的讀書人,特別的高看一眼。所以這些流人在寧古塔,雖是刑餘之人,尚且自由,從將軍到副都統、協領、佐領大都與交結為友好,而文人們還可經常相聚。
其中最得旗人看重並且名氣最大的吳兆騫雖有文才在身,但不會耕作,又無生存之道,初到之時意氣消沉。後來,吳兆騫就利用自己的長處開館授徒。他的文采被官方和同去的流人所看重,第一個教的是寧古塔第一個流人陳嘉猷的長子陳光召,他也是吳兆騫最鍾愛的弟子。後來,巴海專門聘吳兆騫為書記兼家庭教師,教授他兩個兒子額生、尹生讀書。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流放在寧古塔的文人,時而相聚飲酒賦詩,時而又尋密探幽,登臨山水。他們都撰有寧古塔的記述,以山川風土人情為最多,還為寧古塔的名勝命名。當中已經著成的有方拱乾著《寧古塔誌》,吳振臣著《寧古塔紀略》,張縉彥著《寧古塔山水記》,楊賓著《柳邊紀略》。
四書手稿已被送交趙強視閱,趙強看後,大為稱讚,道這四人都是大有用之人,需好生禮待之。
與尚陽堡禮部給事中季開生、山西巡撫劉嗣美、湖南學政程學敏、工部主事周正光、江蘇士子陸之文等六十多人以死相抗不同,寧古塔內的這些文人士子對於關寧軍的到來大都持歡迎態度,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麵,最大的原因便是寧古塔內的這些士子讀書人大多是因為文字獄及因反清而被流配關外,因此對於反清的關寧軍,他們本能的便感到親切與歡迎。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寧古塔乃關外重鎮,僅次於盛京,現在卻被關寧軍不費吹灰之力占領,可見關寧之實力,如附之說不定真有重振華夏之日。
當然,在劉德奉命招攬他們時,從尚陽堡城頭上取過來的陳夢雷等首級可是一一給他們驗過的,內中意味,不言自明。
吳兆騫深得巴海看重,但卻是第一個出列願意入崇文院的讀書人,在他的帶領下,讀書人爭先恐後表示願為關寧軍效犬馬之勞。
“文人,骨頭輕,都是怕死的。說他們識時務亦可,說他們牆頭草也可,總之,可用之但不能重用之。查一查,確係家主被殺,舉族發配關外的可先行出任各地官職,其餘的暫不要動,留在崇文院內觀之後效。確實可用才用,心懷二心的就擱在院內,養著即可。”
趙強並不太相信寧古塔內這些主動歸附的讀書人,所以對劉德叮囑了一下,當然,有一人的投附還是讓他十分興奮的。此人名楊越,素有遊俠之號,有“五大”之稱。這五大為:大個頭、大臉盤、大眼睛、大胡子、大嗓門兒。可用“任俠慷慨”四字總結此人。
楊越乃浙江人士,有舉人功名,但自幼習武,可百步穿楊,力舉石獅。據傳於抗清名將張煌言有親戚關係,犯事原因乃是不滿當地學政,公然提詩罵之,結果被學政陷害,查其詩作,說其有反誌,判其流配寧古塔。
剛到寧古塔時沒米下鍋,楊越就在街頭擺上地攤,拿自己的物品與當地人換糧食。楊越的妻子烹飪技術出色,夫妻二人在城西開了一座糕餅鋪,生活也算有滋有味。當有人求藝的時候,他毫無保留,把從家鄉帶來的布帛、絲絮拿來與人交換,教當地人把人參、貂皮拿到市場上交易。見有不平之事,不顧其乃戴罪之身,常仗義出手助之,故在寧古塔流人之中,甚有威名。
楊越與吳兆騫是鄰居,兩人交往密切,“談心夜夜入三更”,和其他流人也是“雪窖聯吟,冰天共酌”。
此人可謂是文武雙全,故而得知楊越願附後,趙強即親自接見人,一番麵談之後大喜之,授其衛隊總旗一職,留在身邊。餘人如吳兆騫、方拱乾、吳振臣等人各在崇文院聽用。